日本劍術講究一擊必殺,而居合斬(拔刀斬)就是其中的巔峰招式了,看過《聖鬥士星矢》的應該知道十二宮中金牛宮聖鬥士阿魯迪巴使用的絕招叫做「巨牛號角」,這一招據說是根據日本劍道中的居合劍法的原理而創製的,通過快速地出招和收招使對手無法判斷招式的來路,從而擊倒對手。因此居合術是一種極快的劍法,通過快速的拔刀在對手拔刀前的一瞬間擊倒對手,使對手陷入「帶刀如同無刀」的境地。
居合劍法的誕生
居合劍法的誕生帶著神話的色彩,其真正誕生的時期大約始於戰國末期,也就是大約十六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間。現今日本公認居合道之始祖為林崎甚助重信(幼名民治丸)就出生於那個年代。在其六歲時,其父被坂上主膳暗殺。父仇不共戴天,其立誓必報父仇,然而坂上主膳本人是當時有名的一流劍客,六歲的他欲報父仇實非易事。於是民治丸開始苦練劍術,因為年齡和經驗上的差距,民治丸要擊敗坂上主膳不能依靠一對一的劍擊格鬥,也就是說和坂上主膳展開持久的對攻對於民治丸來說是很不利的。那麼唯有速戰速決,爭取在短時間內擊倒坂上主膳才有成功的可能,而符合這個條件而且當時比較流行的劍術就是鹿島新當流。因為鹿島新當流是一種很單純,講究純粹的「一擊必殺」的刀法,正符合民治丸希望速戰速決的想法。於是,以此為目標民治丸開始了刻苦的修行。
直到十二歲那年,民治丸到林崎神社祈願後,繼續自己的修煉,突然有一天晚上,疲憊不堪的他做夢夢見一白髮老翁,對他說:「你有創派立流的命運,但只有悟得用長柄之刀較能有利之理,才能成功,你先用此刀試試」,話說完後拿出一把刀,這時驚醒的民治丸,立即按照夢中所見,削造了一把柄長二尺,刀長則長達三尺的木刀(按照現在的尺度可能為九十公分,而總長要達到一百五十公分),用這把刀繼續修煉,終於創出了長柄刀拔刀術的流派來。當然這很可能是後人為了附會前人而編纂的,比較可信的說法是民治丸祈願後練習劍法時無意間刺向自己的影子,突然領悟到用長柄刀彌補自身不足,制敵先機的方法。長柄刀其有利點是在斬出一劍做圓形運動時,因長度增加,劍尖部分的速度及攻擊力也會相當驚人。但是,使用時對於體力的消耗及種種不便也應運而生,因此,民治丸便想出了拔刀與攻擊一體的技巧,這就是後來的林崎流拔刀術。就這樣,在將長柄刀的拔刀術運用自如後,民治丸在元服的那年易名為林崎甚助重信,並將自己的刀法流傳。
冷兵器時代一般來說面對敵人時要事先將刀從刀鞘中拔出,用來迎擊敵人,居合術恰恰與之相反,以刀不出鞘的姿態來應對敵人。居合術的原理,一般有以下幾種解釋:
1.一般認為,日本刀和刀鞘具有一定弧度,而拔刀術是利用拔刀的這個弧度與刀鞘產生的摩擦力製造一種瞬間的爆發力,以便力求一刀致命。
2.古代日本一般訪客時是跪坐的姿勢(和式房間,當然不會備置椅子了)。而在這種姿勢下:在不拔出刀的狀態下,對方很難精確估計刀的長短,因而無法確定對方能否對自己構成威脅;而自己卻完全清楚對方是否在自己的第一招的範圍之內,因此一旦開戰,我方可以提前把握戰局,使第一招處於有利地位。一般武士練習的刀法都是站立打鬥,而拔刀術(居合術)練習跪坐姿態,在與對方談話言語不和之時,可以在對方沒有防備(或沒有來得及防備)的狀態下瞬間以跪坐姿態直接出招,旨在出其不備。
綜合以上的各種情況可以看出居合術的特點就是強調一招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