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什麼樣的人需要心理諮詢?

2020-12-23 悠然說心理

你是不是有病?心理諮詢師究竟是什麼?這是我們今天需要探索的話題。任何一個人都可能在某個階段或者某一方面不順,遭受挫折打擊。比如讀書考學、婚戀情感、職業發展、人際關係、親子教育、自我認知等。

由此會產生需要的困惑煩惱和痛苦,這種種負面情緒披著壓力的外套,張牙舞爪的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讓我們感到沮喪、厭倦、易怒、疲憊、不自由、失去活力與創造力,飲食與睡眠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並且會出現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改善的情況下,是需要與心理諮詢師交流一下。

如果我們的這些症狀都有,但是主客觀一致,知情意能夠協調,不會給自己的飲食或者睡眠帶來影響時,就不要輕易說自己有心理疾病,因為當我們有這些症狀時又不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那屬於一般心理問題,一般心理問題不需要來諮詢。

諮詢師是沒有處方權,像精神分裂症或精神病性心理障礙的人是需要藥物的控制下才能夠諮詢,而諮詢師是需要推薦這樣的患者去精神科治療。醫院大部分的醫生對於心理疾病都會採用藥物治療,但是有一些心理疾病沒有達到非常嚴重的地步是不需要藥物治療,藥物對神經的控制會對以後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

比如藥物上癮之後就沒有辦法擺脫對藥物的依賴,那麼一個人的情緒一輩子都受藥物的控制,很多人是沒有辦法接受這個事實,會導致其他的一些心理問題的出現。像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永遠也沒有辦法擁有健康的人,會對自己進行指責,沒有價值感,不夠自信,會出現偏執或者強迫性思維,慢慢的把自己陷入一個不能自拔的狀態裡,這也就是為什麼那麼多抑鬱症患者選擇自殺的原因之一。

精神分裂症與神經病性心理疾病的患者就必須儘快的去醫院求治,否則嚴重起來很危險,神經科心理醫生擁有開藥的權利,如果想要徹底解決是需要藥物與心理諮詢同步,因為藥物治療是對身體的調整,心理諮詢師是對心理的調整,只有心理問題真正解決了,軀體上的問題才能夠徹底解決,這也是大家常說的「心病還需要心藥醫」的道理。

如果只單純靠藥物調整,只要停藥一段時間就會發作,因為心理問題一直沒有解決,而是通過吃藥控制自己不去想,或者暫時性的忘記而已。只要在生活中遇見什麼類似的事情,就能夠激發潛意識潛藏的不良感覺,心理疾病就會再次復發。

對於中度的心理疾病,像影響到自己正常生活,正常工作,正常的人際交往的情況下,是需要來做心理諮詢,心理疾病跟身體疾病是一樣的,它並不會因為我們不去管而不存在,只會讓病情越來越嚴重。很多人對於心理疾病會帶有異樣的眼光來看待,其實它跟我們平時的軀體疾病是一樣的,只要治療就會好。

大家眼中的神經病通常是指精神分離患者與神經病性心理障礙患者,他們的意識是沒有辦法控制大腦,會出現幻想,幻覺等症狀,以至於會做出一些讓自己沒有辦法知道的事情,讓大家恐懼的事情。像出現幻想、幻覺等症狀時,都是由於中度心理問題沒有被重視所導致的。就像子宮糜爛一樣,輕度的時候沒有感覺,中度的時候不被重視,重度的時候又害怕治療,等待她的只有宮頸癌了。

其實很多患者害怕自己的心理問題被他人知道,所有正規的心理諮詢師都會遵守諮詢倫理,首先就是保密原則,跟諮詢師說的任何話都不會透入出去,這是諮詢師必須要履行的義務。所以不必要考慮擔心自己的一些隱秘的問題會被他人知道而影響自己的生活。

當我們願意向內探索時,我們會差異的發現,自我否定價值感的不安全感,生命裡的莫名焦慮,還有哪些強迫性的掌控欲望等等,可能恰恰是其中某項沒有被我們覺察到或者偶爾覺察卻不想被我們坦誠的東西,阻礙了我們的認知,也阻礙了我們的真正成長。諮詢師會全神貫注的傾聽,設身處地的理解,不離不棄的陪伴,才可以給我們一個安全的領域,安心卸下這麼多年來因需要扮演某種角色而形成的層層防禦心理。

諮詢師的匹配也很重要,如果在雙方諮詢的時候,心理不是很舒服,那麼說明諮詢效果也不會很好,只有在愉快的環境中才能夠做到心靈的真正成長。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親密關係不簡單,時時刻刻講技巧,當我們遇到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及時解決矛盾,避免長期傷害親密關係。如果你覺得對你有所幫助,請轉發出去,讓更多的朋友受益。

個人簡介:悠然,後現代心理諮詢師,精神分析師,薩提亞家庭治療師。從事家庭心理諮詢七年,幫助過2000多個家庭重獲幸福,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來連結。

相關焦點

  • 心理諮詢≠有病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心理諮詢?
    而「心理諮詢」也逐漸映入了人們的視野內。「有病才去找心理諮詢。」「去做心理諮詢?讓人知道了多丟臉。」「去一次能解決得了我的問題嗎?」由於心理諮詢在內地的接受度與認知度尚在起步階段,人們對於這四個字的了解以及產生的一系列疑問仍然不勝枚舉。
  • 哪些人需要做心理諮詢?藍瘦香茹看心理科是不是很丟人?
    而其中30%的人會選擇和閨蜜、親友傾訴,俗稱:」聊天「,40%的人選擇隱忍,不願和他人分享內心的痛苦,30%的人會選擇求助心理諮詢師。其實,大多數的人都有過類似的體驗,當你把傷心、難過的事情,或者出謀劃策的事情和親友、閨蜜分享,得到的不是餿主意就是對方如下的術語:」這有什麼好難過的,你呀,就是太矯情了!」
  • 心理諮詢科普|心理諮詢到底在幹什麼?做諮詢多久才能有效果?
    遇到這些情況,首先我們要對其解釋的就是,心理諮詢要不要做,只能是由自己來決定。你只能決定自己要不要諮詢,而不能期待通過別人的改變解決自己的問題。如果你是孩子的監護人,當然你可以為孩子做決定,但也要徵求孩子的意見,獲得孩子的配合。否則效果也不會好。同時,你要明白,也許你的溝通方式,相處方式就恰恰是別人的問題產生的原因。其次,心理諮詢的效果,不是解決現實問題。
  • 心理諮詢和聊天的區別在哪兒?
    確切的說,心理諮詢的主要工作形式是談話,而正念冥想、舞動、催眠、藝術表達、暴露等方法,並不是談話——至少不是對話,可它們也會心理諮詢的表現形式。那麼,以對話為主的心理諮詢工作,跟聊天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以精神動力學療法和認知療法兩個較為常見的對話模型中,來看看心理諮詢和對話的區別。1.聊天和心理諮詢分別關注什麼?
  • 心理諮詢師證如何選擇?
    但是取消的是資格證書,而不是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也就是說心理諮詢行業現在是非準入行業,國家沒有明確具備什麼樣的資格才能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心理諮詢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心理諮詢又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職業,從業者須恪守職業倫理,並且具備紮實的心理學及相關學科的理論基礎,接受系統的諮詢方法和技能訓練,還要經過長時間的個人體驗和個案積累
  • 心理諮詢到底是怎麼回事?心理諮詢有用嗎?
    心理諮詢是一個熱門的話題,熱到曾經是07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提倡心理諮詢,促進精神健康」。全世界都提倡,這來頭可不小。那麼,什麼是心理諮詢呢?難道就是有心事找人聊聊? 也對,也不對。從求詢者的角度說,對。心理諮詢就是給有心事的人預備的。但不是找誰聊聊都算心理諮詢。
  • 最難的心理諮詢案例
    文/賈洪武 小徐問我,最難的心理諮詢案例是什麼樣的。 作為一個有17年專職心理諮詢經驗的人來說,最難的心理諮詢案例是遇到不配合的家長。 我就簡單談談,作為一個青少年心理醫生,十幾年來我主要和兩種人群打交道——小孩和小孩的父母。青少年心理諮詢的難點在於很多時候小孩和父母的諮詢目標並不一致,而要想成功幫助小孩,同時又需要讓父母滿意。
  • 心理諮詢|情感心理諮詢三連問答|帶你了解心理健康諮詢
    一、心理諮詢是什麼?心理諮詢是由心理諮詢師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存在心理困擾並企圖尋求幫助的來訪者進行心理援助的過程。來訪者,指在生活、工作、婚姻、學習等方面存在心理困擾的正常人群,此困擾一般已明顯影響到了其工作和生活,來訪者無力自行解決,從而主動求助。二、看心理諮詢的人都有病嗎?
  • 關於心理諮詢需要知道的8件事,收費、免費?什麼時候需要諮詢?
    本期主要是針對心理諮詢關於心理諮詢需要知道的8件事還有心理學有關的話題如果你跟我一樣,對心理學、諮商有興趣的話,也歡迎關注他們超~~~羨慕的因為他們覺得說,只需要跟人聊聊天就有錢可以拿唉,可惜他們誤會了,如果真的這麼輕鬆那就太好了諮商確實是會運用談話的方式來進行不過有別於一般的聊天諮商會比較像是
  • 「心」未來|心理諮詢
    提到心理諮詢,你的腦海裡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相信對很多人而言,這個行業都略顯神秘而有吸引力。甚至有人認為,只要掌握了心理學的知識,人人都能進行心理疏導。可是,心理諮詢這一行真的這樣簡單嗎?究竟擁有怎樣身份和頭銜的心理工作者才有這方面的資格?要準備些什麼、如何準備才能取得相應的心理諮詢師資質呢?
  • 心理諮詢需要做多少次?催眠治療需要多長時間?
    「需要做多少次諮詢才能好?」「做催眠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有效」這是每一個想要求助心理諮詢師催眠師的來訪者都會關心的問題,都想要知道答案!這個關心太正常了,我們感冒了,也想問醫生,吃完這盒藥,病就能好嗎?但心理問題卻完全是兩碼事。心理問題是主觀的體現,同樣的刺激在不同人心理帶來的影響不同,「同病異症,同症異病」體現了心理層面精神層面症狀的特殊性。比如說厭學這個行為。
  • 情感心理諮詢:恰到好處的親密,需要一點「小聰明」
    平時周末還可以忍忍就過去了,現在時間長了就難受積壓了……我和他說過(親密的需要),也嘗試著去改變,但他還是沒什麼改變。目前我嘗試把他當成舍友來看,或許這樣把關係拉遠就不會那麼多期待導致的失落了。但我不知道自己能忍受這種情況多久。
  • 沒用過「心理諮詢」?心理學:「心理諮詢」能解決你的困擾!
    但鮮有人知的是:與智慧型手機一樣,「心理諮詢」的功能也十分強大!即便智慧型手機已經如此普及了,還是有很多老年人不會使用;與此類似,即便多數人都聽說過「心理諮詢」,但還是有一些人從來沒有使用過「心理諮詢服務」。
  • 心理諮詢避坑指南|如何識別心理諮詢師履歷是否「注水」?
    當需要心理諮詢時,如何鍛鍊「火眼金睛」,提高對心理諮詢師履歷的甄別能力除了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中國心理學會,屬於與心理諮詢關聯性強的、相對較權威的協會,其餘的國內相關「專業」協會,其專業度都缺乏公信力。 即使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中國心理學會,也在「自貶身價」。 網上大家能查到一些信息。兩大協會各自成立的註冊系統,不論是註冊督導師,還是註冊心理師,其專業能力都無法保障。
  • 心理諮詢、情感諮詢和挽回機構的區別在哪裡?
    如今國人接受心理諮詢幫助的意識似乎也越來越普及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心理諮詢」這個行業,開始去了解。但很多人仍對諮詢有各種各樣的誤解。其實,心理諮詢不是開導、勸說,更不是普通聊天,去見諮詢師也並不代表心理「有病」。那麼心理諮詢究竟是什麼呢?
  • 【跪謝】山東聽聞心理情感諮詢公司幫我挽回愛情
    很感謝山東濟南聽聞心理情感諮詢公司侯老師幫助我挽回了愛情,我想跪謝大聲說聲謝謝您!聽聞情感心理教育諮詢:什麼樣的分手應該挽回?相愛容易,相守難。一段美好的關係,在一起時也許開心幸福,但最終也可能會是黯淡收場。
  • 心理諮詢:想太多怎麼辦?
    2019-04-24 14:15:07 來源: 樂天心理諮詢 舉報
  • 亞太心理諮詢流程與收費標準
    有些來訪者需要心理測評來幫助評估判斷,心理測評是需要另外收費的注意:每個人都會糾結來做諮詢和不來做諮詢,這是非常理解的,請您慎重考慮。因為每次正式諮詢都需要您身心投入,無論是物質、時間和精神,請做好正式的準備,這對諮詢是非常有益的。
  • 別讓心理諮詢變成心靈忽悠
    □ 王琦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心理諮詢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大量資金開始注入線上心理諮詢平臺,使得有心理諮詢學科背景或沒有專業背景的「創業者」紛紛衝入心理諮詢行業,希望在快車道上分一杯羹。打開軟體,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助理治療師、ACI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情感導師等各種稱謂讓人眼花繚亂,收費也從二三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健康,不僅是身體的健康,心理健康同樣是重要標準。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心理健康問題愈加重視,對心理健康診療的需求明顯增加,心理諮詢師不再是鮮見的職業,接受心理問診也不再被人看做「精神病」。
  • 學校心理諮詢室如何合適的心理沙盤?
    標準的學校心理諮詢室通常都配置例如心理沙盤室、音樂放鬆室、心理測評室、情緒宣洩室、個體輔導室等功能室,其中心理沙盤室最為常見也最為實用。心理沙盤室主要用到器材就是心理沙盤。但是心理沙盤往往有很多不同的規格和型號,適用於不同規模、類型的學校,心理沙盤的常用規格型號如下表所示;其中,600型、8000型、1000型等數字代表的 是沙具以及容納沙具的陳列櫃和沙盤的數量,不同數量的沙具需要配不同的陳列櫃和沙盤,例如,600個或800個沙具只需要1個沙具櫃就可以陳列完,同時配置一個沙盤,用於學生進行沙盤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