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範成大《秋日田園雜興》:租船滿載候開倉,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兩鍾輸一斛,尚贏糠核飽兒郎.

2021-02-17 icehobo

粒,米一顆曰一粒。

凡物質之無可分者謂之顆粒。

又有進食、吃飯之義,如粒食即指以穀物為食。

也有養活之義,晉代傅鹹《喜雨賦》:生我百穀,粒我烝民。

還通「立」,表示成,《書·皋陶謨》: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再指用於呈圓形的器物,相當於「顆」,如一粒籽、一粒子彈

唐代李紳《憫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宋代範成大《秋日田園雜興》:租船滿載候開倉,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兩鍾輸一斛,尚贏糠核飽兒郎。

杜甫《秋興》: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閣峰陰入渼陂。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彩筆昔遊幹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

 宋代羅公升《閔雨有懷》:千疇晝生煙,稻本焦釜急。化工哀遺黎,起死在呼吸。簷牙飛瀑亂,溝曲怒潮集。書生樂人樂,夜久倚杖立。遙知飢腸蘇,不但爽氣入。兵氣二十載,狐鼠舞城邑。向來被犁者,滄海餘一粒。潛虯尚無情,枯魚亦何及。終然天者定,未恨老蓑笠。念彼荷戈人,山中甲裳溼。

唐代白居易《飽食閒坐》:紅粒陸渾稻,白鱗伊水魴。庖童呼我食,飯熱魚鮮香。箸箸適我口,匙匙充我腸。八珍與五鼎,無復心思量。捫腹起盥漱,下階振衣裳。繞庭行數匝,卻上簷下床。箕踞擁裘坐,半身在日暘。可憐飽暖味,誰肯來同嘗。是歲太和八,兵銷時漸康。朝廷重經術,草澤搜賢良。堯舜求理切,夔龍啟沃忙。懷才抱智者,無不走遑遑。唯此不才叟,頑慵戀洛陽。飽食不出門,閒坐不下堂。子弟多寂寞,僮僕少精光。衣食雖充給,神意不揚揚。為爾謀則短,為吾謀甚長。

 明代張岱《湖心亭看雪》: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相關焦點

  • 未來講堂|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誦讀:杜敏
    未來講堂|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誦讀:杜敏 2020-12-04 0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時田園雜興》有六十首!做官寫詩,推動田園詩,晚年退隱江南
    >但是就是這段苦日子開啟了範成大的田園詩之路,後來做了官的他去了很多地方,走到哪就努力到哪,工作之餘,不是在觀察農民生活,就是記錄風土人情終於,努力了一輩子的他回到了家鄉,過起了田園生活>同時他把這份對自然的愛,對農民吃苦耐勞的讚美都寫進了詩裡,以一己之力,推動了田園詩的發展,初夏,熱辣辣的陽光,清涼涼的微風,綠油油的麥田,碧浪翻滾、鳥語花香
  • 古詩文學習004:四年級下冊,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宋]範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注釋①〔雜興〕隨興而寫的詩。「興」,這裡讀xìng。②〔蛺蝶〕一種中大型蝴蝶,約有6000個物種。大意初夏時節,金黃的梅子掛滿枝頭,杏子也變得鮮亮飽滿,格外誘人。
  • 一點學詩:童真最動人——讀《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有感
    一次讀書,從「抽絲剝繭」一詞受到啟發:若把一首詩詞當作詩人吐「思」結成的「繭」,選取一點作為切口,引我們深入汲取詩人的思想精華,不失為一種學詩妙法,於是有了這「一點學詩」系列。《四時田園雜興》其實是組詩。按時間分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共五組,每組12首,共計60首。描寫了一年四季田園中的不同景象。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33首:範成大《田園四時雜興》
    四時田園雜興 【宋】範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範成大晚年詩作暢曉如話,自由吟唱,有如民歌。這是一首幾乎不必翻譯就可以為所有人讀懂的詩作。範成大前輩的田園詩大多為古風,他卻選用七絕的形式,用簡潔明白的語言、白描的手法,對農家生活進行了全方位的表現。憑著敏銳、細膩的觀察,描寫了許多被一般詩家所忽視的生活細節。
  • 五年級《四十田園雜興》(其三十一)課件
    《四十田園雜興》共60首,本首詩是其中的第31首詩,這是我們小學階段常考的五大詩歌類型(邊塞詩、寫景詩、詠物詩、送別詩、詠物詩)中的田園詩。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五柳先生」即陶淵明。本首詩不僅僅是一首田園詩,也是一首關於童年的詩作。
  • 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六首賞析
    晚年隱居在故鄉石湖(在蘇州市),他的詩,清麗精緻,題材廣泛,內中田園詩尤其有名,能夠從多方面反映農民的勞動和生活面貌,有些還能接觸到階級壓迫的本質問題,表現了同情勞動人民的鮮明態度。公元1186年,作者在石湖養病,把鄉村生活中的見聞和感想,隨時寫成絕詩,一共有六十首,生動親切地反映了當時農家的景物、風俗、勞動、災難和各式各樣的生活。這裡選了六首。以供欣賞。
  • 六一節讀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原因很簡單
    南宋有一位著名的詩人叫範成大,他是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他曾寫過一組描繪田園風光的詩,其中一首詩描繪了田家兒女早當家的畫面,讓人暖心。四時田園雜興範成大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當他們親自勞作,像李紳寫的《憫農》詩中所描繪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那樣,他們往往比一般孩子更懂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們知道日本幼兒園的孩子,就已經開始學著自己來打飯,收拾餐盤,自己打掃教室。
  • 範成大的詩土裡土氣,但是很有韻味,這首田園詩也是難得的佳作!
    範成大的詩清新脫俗,以這首《四時田園雜興.其四十四》來說,那就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也是意境唯美。當時範成大隱居的鄉間,寫下了這組詩《四時田園雜興》,一共是有六十首,筆者今天要推薦的是其中的第四十四首,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寫得很有趣,寥寥數語,把鄉間普通的生活描寫得活靈活現。
  • 停課不停學:五年級語文《四時田園雜興》要學啥?從五個方面入手
    作為一線老師,平時在自媒體平臺寫教育領域的文章,接下去我會抽出時間寫一些和自己本職工作相關的內容,比如,五年級下冊語文的第一課《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到底要學啥?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一)曉題目了解一首詩的題目,是學習古詩的「前奏」。
  • 不老實的範成大
    範成大寫過《歲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共分四章,分春夏秋冬,每章十二首。大多數都寫得很美,比如第一章第一首寫春日的:多漂亮啊!
  • 寒假語文學習第三課:四時田園雜興二首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組詩《四時田園雜興》中的兩首。組詩,就是由主題相同的多首詩組成的一組詩。好多詩人都寫過組詩,李白寫過《秋浦歌十七首》,杜甫寫過《秋興八首》。今天要說的詩人範成大,他曾寫了60首詩,都叫《四時田園雜興》。
  • 課本詩,部編版四下第一單元《四時田園雜興》解讀
    這是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1課選入的第2首詩歌——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宋]範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一、作者簡介範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號此山居士,晚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名臣、文學家、詩人。
  • 《四時田園雜興》、《宿新市徐公店》、《清平樂·村居》教學
    純樸的鄉村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一幅和諧的畫卷。2.同學們,田園風光是美麗的。在我國經典唐詩宋詞中有很多描寫田園風光的詩。我國古代的詩人中有很多田園詩人。在他們的筆下,鄉間生活顯得純樸而美好。鄉間風景更是迷人而優雅。你知道哪些描寫田園風光的詩歌,知道哪些田園詩人?3.請你展示你了解的作者信息。
  • 範成大很多的詩看似很土氣,有一首卻又很特別,寫出了最美的愛情
    範成大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詩人,可能是由於我來自農村,兒時一直生活在鄉下,所以對於他筆下所描寫的事物能夠引起情感上的共鳴,雖然很多人認為他的詩很「土氣」,但是我恰恰認為最接地氣,儘管看似一些很普通的風景,到了他的筆下卻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這也正是範成大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而且他的詩清新脫俗
  • 古詩鑑賞與寫作:讀《四時田園雜興》學如何把古詩改寫成小短文
    四時田園風光,自是難忘。如何把古詩改寫成小短文呢?以宋代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為例。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通過題目小括號裡邊的內容,我們知道《四時田園雜興》是一組詩,描寫的是四季農村田園生活風光。把古詩改寫成小短文是五年級下冊第一課的選做題,細讀同學們的作品之後,發現還有個別同學改寫的不到位,決定再次就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
  • 從《四時田園雜興》讀出幸福教育的真諦
    今天我們就通過範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這首古詩來一起聊聊幸福教育這件事。複課後的悲劇,值得每一個家長警醒和深思神獸終歸是自己的,雖然「回籠」能減輕家長們很多壓力,釋放很多精力,但複課後孩子的心理危機必須要高度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