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普拉斯》,階級固化的時代裡,一個小人物的悲喜劇

2020-12-21 佳片賞析2046

一. 帶有黑色幽默的傑作

《大佛普拉斯》,這是一部2017年上映的臺灣電影。在臺灣電影金馬獎上獲得10項提名,最終斬獲5項大獎,又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這部臺灣神作被譽為近幾年最好的臺灣電影,導演暗黑的文藝特質在電影裡展露無遺。很多文藝片都把故事的核心放在夢想、人性的解脫、自我救贖、親情等一些主題上,而《大佛普拉斯》則以巧妙的方式講故事的核心聚焦在窮人和富人的生活差異上,它的載體是平常司空見慣的行車記錄儀。

這是一部極具創意的影片,它冷酷又好玩,笑中帶淚。敘事手法上,甚至帶有一些別具特色的激進。導演黃信堯在這之前也只是拍過一些紀錄片和短片,可以說他的第一部長篇就一鳴驚人,從形式到表達,這都是一部非常有趣的電影。在這種隨性而為的有趣背後,卻是一副現實眾生相,階級固化的社會裡,有錢人和窮人的殘酷割裂一覽無餘。

故事的主角叫菜埔和肚財。菜埔在閩南語的意思是廉價的蘿蔔乾,在這裡是一個中年男人的名字。他的主業是給雕塑廠做夜間保安,沒技術沒進取心的一個小人物,同時他還是鄉下喪葬隊鼓手,在團隊中沒有任何存在感,逆來順受。他沒有老婆孩子,除了一個生病的老娘,一無所有。肚財是菜埔唯一的朋友,靠撿垃圾為生,每天撿幾百個瓶子賣給垃圾回收場,為了幾塊錢,跟曾經是同學的垃圾場老闆討價還價、卑躬屈膝,他唯一擅長的事情就是夾娃娃,這是他的最大樂趣。菜埔上夜班時,經常叫來肚財做伴,兩個單身底層小人物聚在一起,總不可能聊什麼人文情懷、家國天下。成人雜誌是他們的精神食糧,討論的也都是相關話題。

在性壓抑的生活常態中,他們安然度日。有一天兩人突發奇想,想看看雕塑廠老闆黃啟文的行車記錄儀都拍了什麼?這一下,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風流老闆沒有讓他們失望,在裡面他們發現了可供消遣寂寞的精彩內容。原來,一向斯文幹練、溫文爾雅的老闆,表面上看起來道貌岸然,背地裡卻是諂媚官員、勾搭女生。聽著車裡的聲音,兩人都認為老闆很會演戲,記錄儀成了他們生活的中心。雖然裡面沒有畫面,也能讓兩人沉浸其中。

菜埔和肚財為了營生繼續奔波,晚上看記錄儀尋找樂趣。肚財運氣不好,被警察暴力執法,難得的上了一次電視。直到有一天,他們在記錄儀中聽到了奇怪的對話,老闆和情婦吵了起來,他們似懂非懂地意識到老闆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最終他們看到了驚悚的一幕:老闆殺害了情婦葉女士。

後來有警員調查葉女士失蹤案,但沒有人知道女子是死是活,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電影裡也沒有說明屍體去了哪裡。只有菜埔和肚財成了驚弓之鳥。目睹兇案的他們沒有報警,反而認為自己看到了不乾淨的東西,應對措施竟然是算命。大師抽瘋似地,一頓操作猛如虎,結果全是瞎扯,病急亂投醫的他們又跑到了蔣介石的祠堂,被那裡看大門的忽悠了一通。這時黃老闆被警察叫去問話,沒說幾句,就有當地名流來給警察施壓,要求放人,黃老闆平安無事。一天深夜,他找到值夜班的菜埔,原來菜埔偷看記錄儀的事情,老闆全知道。

菜埔和肚財守口如瓶,然而有一天肚財醉酒被車撞死,但肚財平時根本不喝酒,更沒有錢能夠喝到醉。肚財就這樣像一粒灰塵一樣消失在世界上,似乎他從來沒有來過。他甚至沒有留下照片,遺像是之前被警察抓捕時的新聞截圖。

二.電影特色

無釐頭的電影名,大佛普拉斯實際就是大佛plus。因為之前導演拍過一個叫大佛的短片,於是這一部就成了大佛plus。導演隨性地解釋說,電影有英文,聽起來比較有國際觀。

你見過在電影播放過程中,突然出現導演的旁白給你介紹劇情嗎?電影的開始,導演就說明他會三不五時的出來說幾句話,宣傳一下個人的理念。導演的旁白,不同於某些電影設置的劇情介紹,他的聲音時而出現,娓娓道來一些充滿自我表達的註解。他精句頻出,卻也帶著觀眾抽離了故事,進入到了旁觀者的視角。

這部電影大部分時候都是黑白色的,但偶爾會出現彩色的畫面。原來有錢人的生活真的是彩色的,而底層人的生活只能算是苟延殘喘。導演用畫面的變化來表達生活狀態的不同,這真是讓人哭笑不得,而又拍案叫絕。

整部電影的基調和音樂都是輕鬆和生活化的,不管是貧富間強烈的對比,還是事件的推進,導演都以一種娓娓道來的淡然在講述故事,沒有呼天搶地、讓人不禁想起了周星馳90年代的港片,主角都是小人物,帶著小人物的窘迫,被生活所蹂躪,喜劇的最高境界就是悲劇。

三.當社會階級已經固化,小人物會有怎樣的悲喜劇

電影主要選取了兩種極端人物,處於底層的菜埔和肚財,還有處於頂層的黃啟文,他們三個人構成了一個三角形或者叫金字塔,底層的人忙於應對生活的困難,而這幾乎就可以耗盡他們所有的精力了。如果還有剩餘的精力,那就留著對財富和有錢人生活的幻想,這是他們生活中唯一的樂趣。

在他們眼裡黃啟文的生活是彩色的,他們羨慕那樣的生活,渴望美女在懷揮金如土,所以等他們有錢了,他們就會成為下一個黃啟文。但是他們的痛苦就在於,或許這輩子都成為不了黃啟文,因此他們的生活就只能保持著麻木而認命的狀態。

黃啟文是海歸藝術家、文藝大咖,還是慈善家,表面上彬彬有禮、光環照耀,有如聖人一般,但私下裡卻是勾結官員生活糜爛,並且草菅人命,還有副議長高委員等社會規則的制定者和維護者。社會規則對於他們而言,只是他們滿足欲望的工具或是遮羞布,而諸如葉女士等一心想往上爬的人們,他們一邊痛罵著規則,一邊卻又利用規則,利用僅有的身體向著權勢靠近。所有人都在追逐著永遠也沒有盡頭的欲望。眾生皆苦,被欲望支配而不自知,大佛不能度人,能度眾生的只有他們自己。

導演只是平靜地揭露了社會真相及其本質,他沒有給出解決方法,或許根本就沒有解決方法。導演安靜地展現著人世間的這一切,不悲痛不憐憫,不批判也不評論,就那麼靜靜的看著,或許社會的規則很難被改變,因為人性很難被改變,而這個世界的救贖之道,本質上就是人類內心的救贖之道,我們別無他法,只能各自去探索各自內心的宇宙。

再來看看電影裡的眾生相,金字塔的底層,忙著應付生活,中層忙著向上爬,匆忙地追名逐利,整個社會看起來一片忙碌,一片和諧,就像那尊大佛一樣,表面上金碧輝煌,其實那裡卻是藏汙納垢,充斥著貧窮、罪惡和欺騙。又像是迷茫的眾生,過於追求表面的光鮮,卻很少去探索或者關注自己的內心。每個人都被困在某種規則裡,每個人都在苦苦掙扎,想要衝破,但又無往不在牢籠之中。

「咣」!影片的最後,大佛的肚子裡傳出了聲響,導演用這部電影敲了一下社會,也順便敲了一下每個人的內心,人們是會鋸開佛像去見真相,還是會假裝聽不見裡面的聲音呢。或許這個社會不應該只關注大佛的表面,也應該去看看大佛裡面的世界,同時也探索一下我們自己內心的世界。

相關焦點

  • 三部角逐奧斯卡的國產片,我最看好《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講述了一個卑微可憐的故事,卻用了一種極其荒誕的手法,這是一個極其悲涼卑微的小人物們的倒黴故事,一個叫菜圃的夜間保安成日裡一副倒黴相、畏畏縮縮地出現在畫面中,整日低著頭、滿臉愁容,在老闆面前總是畢恭畢敬的奔跑著前去開門、關門。
  • 打破「第四面牆」,運用色彩劃分階級,《大佛普拉斯》展現眾生苦
    第四面牆"是在傳統三壁鏡框式舞臺下假設出來的一面虛構的牆壁,用以分隔觀眾席和舞臺,演員因而身處一個和外界無法觸碰的虛擬空間裡。而打破第四面牆,則是通過讓舞臺上的演員直接對觀眾說話等方式,突破劇中人和觀眾無法交流的界限,讓角色成為和觀眾活在一個維度裡的人。
  • 《大佛普拉斯》憑什麼獲得5項大獎?
    目前的大部分的電影更多的是,希望將觀眾帶入到情節之中,而《大佛普拉斯》卻是另闢蹊徑,將劇情帶入到了觀眾的身邊,像聊天一樣一起共同觀看這件事情,這種手法非常有意思。我們接著來看劇情:影片講述一名小人物肚財,因偷看佛像工廠老闆的行車記錄器,卻意外發現了政商勾結的秘密。
  • 《大佛普拉斯》:瘋狂的人間金字塔
    在拿到資金之後,導演將故事重新擴張,並模仿當年IPHONE使用PLUS的取名方式,將重新製作的長片命名為《大佛普拉斯》。影片講述一個保安和他的流浪漢朋友透過工廠老闆的行車記錄儀窺視到了上層社會的「精彩」以及官商勾結的黑暗。全篇都是黑白,唯有行車記錄儀裡面的畫面是彩色,這也是導演在暗示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有錢的人的世界是彩色的。
  • 《大佛普拉斯》,又是被名字耽誤的好電影
    一個開著豪車的成功男人,車裡會發出什麼聲音?果不其然,財肚和菜埔聽到的來自老闆行車記錄儀內的對話,一個比一個刺激:有撩學生妹開房;也有小三緊逼要上位;甚至還和性感女人露骨的車震.mp3。儘管能看到的畫面很少,但是光是聽車裡的聲音,就足夠滿足他們對有錢人世界的想像。這裡也是一個有趣的設置。電影的畫面大部分都是黑白的,只有行車記錄儀裡面的畫面彩色的。
  • 豆瓣8.7,黑白影片《大佛普拉斯》,包裹著喜劇外衣的黑色幽默!
    誠如《同學麥娜絲》以四個小人物來展開,《大佛普拉斯》也有類似的設定,包含肚財、菜脯、土豆還有釋迦,這四個人,除了肚財之外,全部都是"食物",沒有具體的名與姓,而這就是在比喻,這群人就是那些存在於社會日常中,卻可有可無,或是說無足輕重的背景小人物。
  • 高分臺灣電影《大佛普拉斯》,有佛卻無慈悲,詼諧中透著悲憫
    阿堯的旁白成為《大佛普拉斯》中最經典也最精彩的一環。這是一部描寫社會底層小人物的故事,電影從送葬隊伍吹奏著七零八落的樂器聲開始,接著畫面一轉則變成是一臺老舊的資源回收車在撿拾路邊的垃圾,這兩幕共同的角色是主角之一的菜脯,影中菜脯穿著剛剛送葬儀式的服裝跑到醫院去接年邁的老母親。
  • 豆瓣評分8.7:《大佛普拉斯》反諷手法,揭露社會底層人物的掙扎
    《大佛普拉斯》無疑是電影中的一匹黑馬,一部文藝片,沒有流量明星,拍攝底層人民的生活。因對人性深刻的思考,社會現實的真實反映,哲學思想的思辨獲得了良好的反響。《大佛普拉斯》講述的是雕塑廠的夜間保安菜埔和拾荒者肚財,他們是彼此的好朋友。
  • 近年來少有的華語佳作,《大佛普拉斯》為什麼獲得眾人青睞?
    也就是真正能啟動觀眾偷窺欲——想知道後來怎麼了的主軸外,劇情放入了大量對臺灣社會底層小人物的辛苦生活描繪、以及對上層社會糜爛生活與仗勢欺人嘴臉的特寫,導演黃信堯的悲憫與批判感是非常明顯的。《大佛普拉斯》藉由電影中的看似莊嚴的大佛,卻不知暗藏了什麼玄機,用大佛代表一個根植在臺灣人心中的權威,黃信堯希望觀眾藉此反思不可挑戰的權威之下,更值得深思的真實面貌。《大佛普拉斯》叫好也賣座,原因十分耐人咀嚼。
  • 《大佛普拉斯》:佛也有Plus?
    《大佛普拉斯》藉由電影中的看似莊嚴的大佛,卻不知暗藏了什麼玄機,用大佛代表一個根植在臺灣人心中的權威,黃信堯希望觀眾藉此反思不可挑戰的權威之下更值得深思的真實面貌。《大佛普拉斯》是幾年來少有的佳作,說人性,從不矯情,見社會,沒有控訴,講佛性,不露痕跡。劇本紮實,節奏老練,表達完整,寓意深遠。
  • 大佛普拉斯:行車記錄儀中不可告人的秘密
    窮人們黑白的畫面,與行車記錄儀內五光十色的生活相對比,產生了階級對立的意味。宛如平地一聲雷,《大佛普拉斯》上映後,席捲金馬獎、臺北電影節、多倫多影展等重要獎項,還入圍了豆瓣電影Top250,口碑炸裂。故事講了兩個底層小人物菜埔和肚財,他們是一對好哥們。
  • 《大佛普拉斯》是一個很不錯的片子,裡面的細節也是挺不錯的!
    《大佛普拉斯》是一個很不錯的片子,裡面的細節也是挺不錯的!挺喜歡的這個片子的,導演好聰明,翻不了身的底層,縱慾無度的成功人士,透過大佛,透過行程記錄儀,有了關聯。滿屋娃娃的溫柔和純真,不被朋友和社會所了解,連送葬的相片都是監控裡面截屏下來的,感受到編劇導演對小人物深深的關懷和凝視。
  • 《大佛普拉斯》:黑色幽默的糖衣下 魯蛇世代的無情自嘲
    今天益生妹給大家介紹一部獲獎無數的國產電影——《大佛普拉斯》,作為一部由臺灣主創團隊製作,由臺灣本土導演執導,由臺灣當地演員演繹的黑色幽默電影,《大佛普拉斯》用臺灣當地方言通過臺灣最底層人民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初看讓人忍俊不禁,再品令人如在喉的故事。
  • 盤根錯節、階級固化,為何日本戰國統一「小地方」要花二三代?
    日本受到古代中國的影響,特權階級非常多。而所謂的「小地方」,其實都是由這些特權階級長期耕耘,長期統治後的結果。「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比不上你十幾年的寒窗苦讀」。這句話放到日本也非常合適,特權階級在當地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們就是「土皇帝」。就這樣一代一代的將權柄傳了下去,自然不會迅速的就被猛然崛起的外部勢力打敗。
  • 電影《血觀音》和《大佛普拉斯》
    2017年10月13日,電影《大佛普拉斯》在臺灣上映,一個多月後,《血觀音》上映,兩部類型相似,內容雖不同,卻同樣精彩的電影不約而同地被看過的影迷拿來做比較。在這部電影裡,我看到了曾在臺劇中經常出現的熟面孔,那就是慈禧專業戶陳莎莉,她在這部電影中飾演立法院長夫人。她70歲依舊不老的容顏讓我想起了童年,那時灣灣的影視作品還停留在甜膩的瓊瑤阿姨書寫的系列,楊佩佩執導的俠肝義膽金庸武俠系列。
  • 《大佛普拉斯》無緣56億,卻獲得金像獎兩岸最佳電影!
    樹頂仔一隻虎頭蜂, 導演仔一個騎牆派, 蓮霧開花滿樹紅, 電影色彩階級學, 有錢人的世界是彩色的, 三餐海產呷魚塊, 假髮一天不戴不安心, 閩南三尺有神靈, 大佛肚中眾生相, 世上哪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一口一個阿彌陀佛, 一口一個幹你娘, 念念不忘, 必有迴響~
  • 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彩色的,關於《大佛普拉斯》的色彩與批判
    佛只是像《大佛普拉斯》裡的釋迦一樣,悄無聲息地出現,靜靜地看著人世間的悲喜劇。釋迦沒有身份,身無分文,在金錢、權力至上的社會,他什麼都做不了。也許根本就沒有辦法自渡。導演黃信堯認為,人無法擺脫自己的命運。活著就要工作掙錢,總會被什麼東西牽引著,難免又時不時會生病,會疲憊,會痛苦。就像是他故事裡的菜埔和肚財。
  • 《大佛普拉斯》:再卑微的人也有生活的權利
    菜埔不善言說,他跟不上樂隊的節拍,就像是被「葛洛伯」時代拋棄的諸眾,無能為力,無法言說,只有沉默。釋迦與社會已無多少牽連,同路邊的野狗一樣在世界中遊蕩,沒有目的也不需要意義。釋迦是未被膜拜的大佛,他活在這個世界,觀看這個世界,似乎,生活未必需要意義才能進行下去。
  • 臺灣電影《大佛普拉斯》優於國產喜劇片的這幾點,決定了它的優秀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難得的佳作,片中喜劇手法、敘事手法的運用以及在內容上對兩種社會階級的刻畫都有值得稱道的地方,我在這裡僅從電影中的三個片段來分析它的以上特點。兩種色調的強烈對比,既表現出了兩個階級截然不同的生活底色,同時也預示了肚財、菜埔兩人發現了黃啟文殺人事實之後三人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三個片段第一個,黃啟文的行車記錄視頻中,黃啟文拿著佛手重重地敲打著他的情人。打的過程中黃啟文的假髮兩次掉下來,佛手都打斷了。
  • 陽光普照:大佛普拉斯之後又一力作
    《陽光普照》的導演鍾孟宏同時也是《大佛普拉斯》的製片人,影片和《大佛普拉斯》一般,營造了非常讓人沮喪的氛圍,雖然不再是講述階級話題,也不再是黑白色調,但大量冷色調的畫面,依舊將家庭和成長主題刻畫得十分壓抑。雖無陳果導演的《香港製造》那般稍顯殘酷,但觀影之後仍然讓人陷入其中,久久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