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金獎《小偷家族》後天上映,導演說:我就喜歡拍「吃」

2021-02-16 良倉

一個家族的記憶,靠什麼去傳承和維繫?是枝裕和的答案之一,是家常的食物。

廚房是一個家裡最有生氣的地方。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在《廚房》裡寫到,「即便像螻蟻一樣落魄潦倒,還是要做飯,要吃,要睡,必須要活下去。」

是枝裕和的電影裡,廚房和食物從不缺席,他喜歡從廚房裡窺視家的感覺。因此,他的電影裡充滿了與食物有關的家長裡短。如果你去看即將在國內上映的《小偷家族》,大概會被窮得吃不上飯的治給躲在垃圾堆裡的亞紀遞過去的可樂餅而感動。

你永遠得注意藏在是枝裕和電影中的那些枝微末節之下是什麼,雖然導演自己揭曉了答案,「角色真正說了些什麼?不是酒或食物……而是家庭。」

🎬


「我很喜歡拍攝「吃」的場景,

餐前準備以及餐後整理也包括在內。」

——

是枝裕和

奶奶的玉米天婦羅

《步履不停》

2008

原料:玉米 麵粉 油 

天婦羅是日本常見的食品,但玉米天婦羅並不常見。

奶奶的玉米天婦羅是橫山家因為見義勇為而去世的長子純平最喜歡的食物。奶奶在炸玉米天婦羅的時候總是會跟家人講起一段往事:有一回丈夫去鄰居地裡偷了玉米,次日她炸玉米天婦羅,玉米剛下鍋,鄰居送來新摘的玉米。當時鍋裡的玉米正劈啪作響,父母十分心虛。純平湊過來說,「媽媽,這樣就省的去店裡買啦。」給父母解了圍。

到了電影的後半段,次子突然說:「對了,那天說這句話的不是大哥,是我。」

一道甜甜的玉米天婦羅,是父母刻意把美好的情節安排在逝去的長子身上的思念,也是全家念念不忘的美味。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

——

《步履不停》

爺爺的輕羹

《奇蹟奇蹟》

2011

原料:雞蛋 紅薯 米飯 砂糖 

輕羹是日本鹿兒島的一種傳統點心。

航一和龍之介是一對兄弟,父母離婚後,航一跟著鹿兒島的外公周吉生活,龍之介跟著父親生活。周吉在退休前做輕羹生意,因為經濟的不景氣,多年前關了店鋪。新幹線開通了,周吉想重拾傳統做法的輕羹生意。

關於新幹線有一個傳說,「新幹線開通,兩輛首發列車最初交會的瞬間,將會引發奇蹟。」航一和龍之介希望父母能夠重新在一起,因此想去新幹線的匯合處許願。

去看匯合處前的那天晚上,航一給龍之介帶了爺爺特意做的輕羹,航一問龍之介好不好吃,弟弟說吃不出什麼味道。航一「老成」地說,「一開始覺得味道很淡,但是越吃越香。」

爺爺的輕羹,就像生活一樣,平平淡淡,要細嚼慢咽。

「我努力變快樂的嘛!」

——

《奇蹟奇蹟》

外婆的梅子酒

《海街日記》

2015

原料:青梅 日本燒酒 

母傳女、女傳孫,是日本傳統的梅子酒釀法之一。

多年前,父親出軌,與母親離異後便離家,母親再嫁到北海道。幸、佳乃和千佳三姐妹在外婆留下的老房子裡相依為命。父親意外去世後,老房子迎來了她們同父異母、但從未見過面的妹妹玲。

玲敏感內向,在這個老房子裡小心翼翼地活著,直到喝了外婆釀的梅子酒後,終於向幾個姐姐敞開了心扉。

玲和三個姐姐漸漸熟絡起來,一起爬樹摘院子裡的梅子,在梅子上刻數字,釀梅子酒,等待夏天的到來,「等梅子酒釀好了,夏天就來了。」

大姐幸對母親的離去一直耿耿於懷。母親回來了一次,氣氛不算好。母親要離開了,幸把外婆釀的最後一點梅子酒送給了母親。

一瓶梅子酒,敞開了家人的心扉,也彌合了家人的傷痕。

父親的沙丁魚麵包

《海街日記》

2015

原料:沙丁魚 麵包

在電影裡,沙丁魚麵包是海貓食堂的老闆二十年前的一道食譜。

玲和同學去鎌倉一家叫做海貓食堂的老店吃飯。店裡有一道食物叫沙丁魚麵包。玲吃到這道食物的時候很驚訝,老闆告訴玲這是他二十年前發明的,而父親以前做給她吃的時候告訴她是自己創造的。

玲的姐姐們也常去海狸食堂吃飯。玲告訴姐姐們她是第一次吃這道食物。後來,玲跟姐姐千佳坦白:「我騙了你。沙丁魚麵包,實際上,我在仙臺的時候,爸爸經常做給我吃。」

千佳說:「那就是爸爸的味道。我不太記得爸爸的事情了,看著小鈴帶過來的照片,稍微能記起來一點。你肯定有滿滿的回憶。好的事情,可能也有壞的是事情。關於爸爸的事情,有時間講給我聽聽吧。」

一道沙丁魚麵包,留住的是爸爸的味道和痕跡。

「我們的家雖然很舊,但是很大。

大家都有工作,能養得起你。」

——

《海街日記》

母親的牛奶冰激凌

《比海更深》

2016

原料:牛奶 水

這是電影中母親自製的冰激凌。

邋遢潦倒的筱田良多是一名私家偵探,早年作為作家出道,然而處女作之後就再也沒有令人稱道的作品問世。他滿腹牢騷,自視清高,現實生活中卻處處為錢發愁,拿到錢後又轉瞬扔進賭場,全然沒有指望。妻子帶著兒子離開了他。

母親淑子獨自居住,在老人家的眼裡,再差勁的兒子也有別人無可比擬的優點。夏天過去了,良多來看母親,但他的目的其實是找父親生前收藏的一幅畫。

母親拿出凍得硬邦邦的自製冰激凌讓良多吃,良多一邊嫌棄地說「凍得太結實了,還沒法吃呢」「買點好的冰激凌吧,不是有退休金嗎」「這裡頭冰箱味太濃了」,一邊用力挖著杯子裡的冰激凌,母親笑著叫良多「別吃太快了你」。這是母子二人難得的樂趣。

母親的咖喱醬

《比海更深》

2016

原料:咖喱 牛肉 青豌豆 胡蘿蔔 

母親做的咖喱是良多父親生前最愛吃的食物。

母親從冰箱裡拿出半年多前存放在冰箱裡的一罐咖喱醬煮麵條,那是父親還在的時候做的。良多吃了一大碗之後才發現咖喱已經放了半年之久,老媽繼續幫他盛麵條「現在知道也晚了啊」。

母親總是操心良多的生活,想方設法地勸兒子一些事情,盡力撮合兒子跟前妻回到一起。孫子在作文裡寫到「不想跟爸爸一樣」,她甚至要落淚。

母親說自己沒有從來沒有愛過比海更深,但是她對良多的愛,有能比海淺多少呢。

「就算不開花,不結果。

也有著它的作用,就像你一樣。」

——

《比海更深》

治的可樂餅

《小偷家族》

2018

原料:土豆 奶油 麵粉

可樂餅是日本的家常食物之一。

東京高樓林立的大廈之間,殘存一個破舊平房,裡面住著年邁的母親柴田初枝、治與信代夫婦,以及他們的兒子祥太,信代的妹妹亞紀。這家人依賴初枝的老人年金過活。當年金不夠用時,就會靠在外頭順手牽羊來補貼家用。

某個寒冷的冬日,治在周邊的公寓發現了一位被凍僵瑟瑟發抖的小女孩,他把自己手中的可樂餅遞給小女孩亞紀,並將她帶回了家,讓她成為了家裡的一份子。

在這個關係錯綜複雜的家庭裡,即使可樂餅也不是能經常吃到的食物。他們用非法的方式維持著基本的溫飽生活,也在看上去有些不堪的生活中醞釀著沒有血緣關係的親情。弱者總是容易被責難,但弱者的溫和善意與犧牲精神,對這個世界發出了合理的質疑。就像治在被捕後回答「你讓孩子偷東西,不會覺得不安嗎」的詰問時所說的,「除了偷盜,我沒什麼可以教他們的了。」

治那天晚上遞給亞紀的可樂餅,是弱者的愛,和生活的力量。

🎬

「我不喜歡主人公克服弱點,守護家人並拯救世界這樣的情節。

更想描述沒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點骯髒的世界忽然變的美好的瞬間。」


——

是枝裕和

在一道又一道食物裡,是枝裕和講述著家庭成員的關係,親情的牽連和家族的傳承,他曾透露這麼做的用意,「為了活著而做的事情不好好描寫,整部作品都會朝向一個「悽涼」的故事發展。」

為了活著而吃的食物,即使平平常常,也要好好對待。

相關焦點

  • 坎城翻開「尊重女性」新篇章 日片《小偷家族》獲金棕櫚
    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右)執導的電影《小偷家族》獲得金棕櫚獎(圖片來自雅虎新聞網站)參考消息網5月21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自從凱特·布蘭切特當選主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就已經為本屆坎城電影節定下了基調,而5月19日的閉幕式再次清楚地表明,多年來曾有哈維·溫斯坦一席之地的坎城電影節已經翻開了新篇章
  • 《小偷家族》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的什麼獎?金棕櫚獎是什麼獎?
    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於當地時間19日晚在法國南部舉行,日本導演是枝裕和作品《小偷家族》獲得了坎城電影節最高榮譽——金棕櫚獎。《小偷家族》講述了一戶看似平靜過日子的普通家庭,卻靠犯罪來維持家計的故事。
  •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導演鏡頭下的家庭烏託邦
    2018年8月在國內上映的電影《小偷家族》,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執導,中川雅也、安騰櫻等主演的家庭劇情片。影片上映後贏得了第71屆法國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也成為2018年口碑佳作之一。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大多來源於生活,《小偷家族》就是取材於老人養老金被盜,小偷家族被曝光的新聞。話題熱議度高,但是導演卻沒有放大衝突和矛盾,而是採用了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理智、克制的敘述整個故事。
  • 以《小偷家族》為例,解讀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美學
    我將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①是枝裕和早年拍攝紀錄片與真人秀的經歷,讓他對長鏡頭的記錄方式以及人性的隱藏格外敏感1987年枝枝裕和畢業於早稻田大學之後,就職於一家電視製作公司。在1993年,他就執導了紀錄片《當電影映照時代:侯孝賢和楊德昌》有些人說,要了解一個導演的電影風格,最好就要去了解他小時候的成長經歷。
  • 低幼動畫拍出《小偷家族》底色
    由《天降美食2》導演克裡斯·皮爾恩執導的停格動畫《小偷家族》在爛番茄網新鮮度高達90%。不過,這部畫風像毛線一樣毛茸茸、像羽毛一樣輕飄飄、像糖果一樣繽紛的動畫電影,所講的主題並不像外表那麼可愛和低幼。這是部更適合家長觀看的電影,因為這部電影講的是無法從失格的父母身上得到任何關愛的威洛比家的4個孩子,如何獲取「家庭溫暖」、找到「家的意義」的沉重故事,你可以將其看做動畫版《小偷家族》。故事 被當做「不幸副產品」的孩子《威洛比家的孩子們》改編自兩屆紐伯瑞兒童文學獎得主露易絲·勞瑞的得獎小說。威洛比家族代代出能人,而且每一代人都非常有家庭觀念,擁有其樂融融的家庭。
  • 《小偷家族》導演是枝裕和十年風格蛻變
    2018年,一部《小偷家族》為是枝裕和帶來了坎城電影節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這是繼黑澤明的《影武者》、今村昌平的《楢山節考》和《鰻魚》後,第四部獲得金棕櫚獎的日本電影。該片講述柴田家靠犯罪來維持家計,在一家之主柴田治撿回一個遍體鱗傷的小女孩後,這個家庭的秘密漸漸曝光的故事。
  • 以《小偷家族》為例,解讀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美學及觀影方法
    在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時候,侯孝賢導演曾對是枝裕和說過這樣一段話:我自己的理想是希望幫助亞洲的年輕導演超越國際界限進行電影創作。是枝裕和聽完深受觸動,在拍完這部紀錄片之後,他就開始著力轉型做電影導演。後來是枝裕和是這樣評價自己這位導師的:「他是那種如果拍孩子就會和他們一起玩,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儲蓄了很多感覺,在正式拍的時候,這種感覺會持續下來,我不太喜歡指揮演員,儘量讓他們自由發揮。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奉俊昊《寄生蟲》: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2018年5月8日,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摘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兩周後,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開拍。2019年5月14日,《寄生蟲》摘得金棕櫚,為奉俊昊頒獎的恰為是枝裕和新作《真相》的女主角凱薩琳·德納芙。連續兩年,金棕櫚獎均被東亞電影摘得。
  • 三歲女孩被毒打致死,這才是《小偷家族》導演最好的電影
    八月剛開始沒多久,這部號稱8月最好,甚至是年度最佳的劇情片——《小偷家族》,就掀起了今年暑期檔的又一波熱潮。到底有多火呢?邪君身邊的人10個有9個聽過這個電影的名字,近一半的人已經在周末刷了一遍,時刻準備著二刷。因為《小偷家族》,也讓更多的觀眾認識到了這個叫是枝裕和的日本導演。
  • 中國導演應該放棄對坎城影展的迷思和崇拜
    縱觀近些年《寄生蟲》《小偷家族》《方形》《我是布萊克》這些金棕櫚獎電影——當然,不可否認都是優秀電影,但是哪一部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純藝術片相一致?這些電影放在任何一個國家上映,其票房都是相當可觀的。許多藝術片畢竟是小眾的,當坎城電影節成為一個國際體制中的影展時,它便註定了不可能為藝術所服務。
  • 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生活千瘡百孔之中也會有美麗的瞬間
    喜歡看日本治癒系電影的朋友,應該都對是枝裕和有所耳聞吧!是枝裕和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的文學部文藝科,是日本著名的導演、編劇、製作人。而電影《小偷家族》則是是枝裕和比較另類的作品,《小偷家族》在延續他以往風格的基礎上,關注到了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展現了貧瘠物質生活裡,愛之於人的精神滋養,也讓人思考人性的複雜與純粹。《小偷家族》的寫作靈感來源於是枝裕和看到的一則新聞報導:一個以盜竊為生的家庭,盜竊物品裡竟然有漁具,就是因為他們最喜歡的活動便是釣魚。
  • 電影大師是枝裕和:我是一個喜歡唱反調的人
    年創作生涯  /文娟  2018年5月,是枝裕和帶著《小偷家族》來到位於法國蔚藍海岸的度假勝地坎城。電影一上映,「眼淚」「治癒」「感動人心」的評價洶湧而來。這是是枝導演身上一直以來的標籤,也符合他一貫溫暖的笑容。但在他的首部自傳性隨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中,可以窺見一個反骨的是枝裕和,帶著不同於「溫暖」的銳度。  全日本聲音最小的導演  在拍攝《第三度嫌疑人》時,主演役所廣司評價說,是枝裕和是全日本聲音最小的導演。
  • 《小偷家族》導演新片《凱薩琳的真相》宣傳海報公開_遊俠網 Ali...
    大家應該還對去年上映的日本電影《小偷家族》有印象,這部火遍網絡的電影的導演是枝裕和的新作《凱薩琳的真相》近日公開了宣傳海報,該片由凱薩琳·德納芙、朱麗葉·比諾什、伊桑·霍克、露德溫·塞尼耶等主演,也是是枝裕和導演首次講述一個在日本之外發生的故事。
  • 是枝裕和的新片《真相》,究竟有沒有超越《小偷家族》?
    連續兩年,坎城的金棕櫚獎皆獎落亞洲,去年的《寄生蟲》和前年的《小偷家族》似乎給人一種印象:坎城評審似乎偏愛在亞洲電影看到平靜中的野性。或者,戴上「假面」的野性。這從再早一點得獎作品如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和楊德昌的《一一》,當然他倆都得到最佳導演,也有類似傾向。
  • 是枝裕和出品的好電影,不止《小偷家族》一部喲!
    如果讓我說最喜歡的日本導演,我會說兩個人,一是巖井俊二,另一個便是是枝裕和。這兩個人都是感情即為細膩的導演,不同的是巖井俊二的故事多是女性主題,帶著特有女性的溫柔和細膩感,比如《燕尾蝶》、比如《情書》、比如《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
  • 是枝裕和×奉俊昊 | 草根家族的殊途同歸
    在這之前他還收了坎城的金棕櫚獎,接連解鎖了韓國電影的新成就。 有人說經此一役,奉俊昊跟防彈少年團並肩完成了韓國娛樂向這個世界的文化輸出,那這樣看來,奉俊昊也跟去年憑《小偷家族》拿下金棕櫚的是枝裕和一起,構築了東亞電影的強勢發聲。
  • 在看完11部是枝裕和的電影後,我為他找到了4個關鍵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無題電影,ID:Jzimovi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提到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應該是在國內大眾中知名度非常高的一個,這幾年他的作品《小偷家族》《第三次的殺人》都曾在國內上映。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也都會展映一些是枝裕和作品,每次都是開售秒光。
  • 別拿AV導演不當導演!人家拍的電影可是拿到了國際電影節的金獎哦!
    2015年上映的電影《A片現場不NG》,由AV導演森川圭自編自導,過去曾拍過上百部的AV作品,藉此經驗創作了這部電影,為了還原了AV拍攝現場的氛圍,還找來伊東紅、慄林裡莉與川上奈奈美三位AV女優參與演出,但這部片並沒有想像中的色情,倒是很細膩的呈現出AV幕後的世界了!!
  • 《小偷家族》:這份偷來的愛,同樣能將人心暖到發燙
    《小偷家族》是是枝裕和執導的劇情片,獲得第71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影片上映後,票房與口碑創下雙贏。這部影片依舊延續了是枝裕的社會關懷以及風格。阿治將可樂餅給她吃,信代為了她不被人發現,心甘情願丟了工作,初枝奶奶為她做裙子,亞紀和祥太也很喜歡她。家中的五個人與沒有絲毫的血緣關係,經濟條件本就艱難,靠偷盜和初枝奶奶的養老金為生,但他們還是毫不猶豫收留了小女孩,甚至冒著被抓的風險。
  • 「我,4000萬院線電影總導演,入圍坎城,如今在賣火鍋底料!」
    也因為這個契機認識了上海某大佬,大佬聽了我的故事後,二話沒說就扔了我一筆費用,讓我繼續做夢去,交換條件是帶他坎城蔚藍海岸走一圈。雖然大佬扔的錢不多,故事片只能拍個片尾字幕,但是紀錄片就不一樣啦!想想都已經去歐洲了,拍個難民的紀錄片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