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潮汕人稱為「送粥神菜」,渾身上下都是寶,是幾代人的回憶

2021-02-08 舌尖上的安全

本文由舌尖上的安全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

潮汕人有多會吃呢?一碗白糜不是重點,重點是下飯菜,生醃滷料讓人眼花繚亂,魚飯海鮮使人垂涎欲滴,即便沒了轟轟烈烈的大魚大肉,潮汕人也會從身邊常見的食材入手,把它做成美味的食物。要不怎麼說,廣東是中國最會吃的省份,潮汕是廣東最會吃的地方。

潮汕夜宵

這篇文章中要介紹的潮汕下飯菜,相信肯定很多人沒有聽過。它低調無名,卻是潮汕幾代人的回憶,要是少了這種食物,吃飯都覺得不香。這種讓好吃愛吃的潮汕人魂牽夢繞的食物,就是烏橄欖。

烏橄欖

烏橄欖,又被稱為烏欖、油橄欖,在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南方地區均有分布。因為營養豐富而受到人們的喜愛,最突出的營養成分是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10倍。含鈣量也非常高,極易被人體吸收。但潮汕人最看重的並非烏橄欖的營養,而是它的滋味。

烏橄欖
烏橄欖

潮汕人吃烏橄欖的方法非常簡單,最傳統的吃法,就是將烏橄欖用溫水浸泡。等到橄欖肉質變軟後,剝開外面黑色的皮,露出裡面青黃色的果肉,蘸著白糖一起吃。注意了,一定要蘸著白糖一起吃,不然你可能會被烏橄欖的味道酸到牙齒受不了。

烏橄欖

最常見的吃法,是將新鮮的烏橄欖摘下後,用開水汆燙烏橄欖的肉,讓肉質逐漸變得柔軟。烏橄欖的肉變軟後,加入食鹽醃製,等到烏橄欖醃製入味後,就成了「欖角」。欖角對於潮汕人,甚至是廣東人來說,是好幾代的記憶,童年時期只要有一碟欖角,或是和欖角同蒸的菜餚,就能吃掉一大碗米飯或是一碗白米粥。

欖角蒸臘腸

在潮汕當地,家常菜中有欖角蒸魚、欖角荷葉肉碎蒸豆角、欖角蒸排骨等菜餚,味道鹹香開胃,十分適合下飯,而且做法非常簡單。如果再懶一點,還可以直接將欖角清洗,加上少許醬油、糖和薑絲,和米飯一同蒸製,混在白米飯中一起吃,是許多潮汕兒童聽了就要流口水的味道。

欖角蒸魚
欖角蒸排骨

烏橄欖的果仁,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樣食材。五仁月餅的大名大家都聽說過,好幾次被評選為最難吃的月餅首位,實際上廣式月餅中的五仁月餅相當好吃,越吃越香。裡面的五仁分別是核桃、芝麻、南杏仁、南瓜籽仁、烏欖仁,看看這個配料,怎麼想都會很好吃,一口咬下滿口生香。但是要湊齊這五仁,價格就很貴,600多塊錢一公斤,所以很少有商家願意製作。

五仁月餅
五仁月餅

要說這烏橄欖真是全身上下都是寶,果肉可以用鹽醃製作成欖角,欖仁可以當成月餅的配料,甚至在廣東地區,還有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欖雕。而這烏橄欖的歷史也極為悠久,廣東地區的烏橄欖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萬曆年間,以增江的西山烏橄欖最為有名。不知道大家吃沒吃過這聽起來就要流口水的烏橄欖呢?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潮汕醃製!每個潮汕人都無法抗拒的絕世美味~
    如果你有機會去到潮汕地區,一定要品嘗當地的這些醃製品,這樣才算不枉此行。雜鹹類雜鹹類一般都是一些開胃小菜,原料以瓜果蔬菜類為主,是潮汕人吃白粥時最愛的佐餐醃菜,也是具有獨特風味的調味佳品。菜脯菜脯不但能直接吃,在許多潮汕菜裡面還擔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用菜脯來炒蛋是最簡單又開胃的一道小菜,也是潮汕地區早餐桌上最常見的送粥小菜。此外,還可以用菜脯來燜鰻魚,以及將其做成具有消暑作用的冬瓜菜脯小螃蟹湯。鹹菜
  • 潮汕特產:深受潮人青睞的潮汕菜脯
    在潮汕人的日常食譜裡,菜脯絕對少不了。吃的方法也很多樣,或是菜脯炒蛋,或是菜脯炒飯,又或是老一輩人喜歡的那一碗稀粥配醃菜脯。菜脯對於潮汕人而言,是一種特殊的味覺記憶。有時候出門在外,也會帶一些菜脯小菜放進行李箱中。可能有外地人會好奇:「菜脯」究竟是什麼東西,能讓潮汕人如此著迷?
  • 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潮汕菜脯
  • 潮汕美味的點睛之筆讓人慾罷不能
    說起普寧豆醬,潮汕人是再熟悉不過了,這是一種幾乎在每家每戶的廚房都能見到的調味品,堪稱潮汕潮汕醬料的王牌。民間流傳的《潮汕特產歌》中有:「普寧出名好豆醬,新亨出名老菜脯。」由此可見普寧豆醬名氣之大。有人說,普寧豆醬是潮汕廚房裡、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味醬料。在潮菜中,普寧豆醬幾乎是不可缺少的佐料,譬如「魚飯」,在碟子裡蘸上一點豆醬再吃,更突出魚味的鮮甜,那味道真箇叫絕!
  • 每個吃貨都有一個嚮往潮汕菜的胃
    手釣的野生龍舌、數十年的菜脯、醬香豐厚的頭抽、西班牙的土豬肉……在老徐這家藏在越秀東沙角路方圓越秀時光二樓的潮汕私房菜館——一記味覺裡,每一道菜都經得起推敲與細酌。     魚飯是不少老饕心水的潮菜。魚飯不是飯,而是潮汕漁家菜,又被稱為「打冷」,有冷盤之意。潮菜大師張新民介紹,魚飯指不經打鱗劏肚去鰓,裝於竹筐內用海水或者鹽水煮熟的菜品。
  • 潮汕獨特的醃製食品,你吃過嗎?
    雜鹹類一般都是一些開胃小菜,原料以瓜果蔬菜類為主,是潮汕人吃白粥時最愛的佐餐醃菜,也是具有獨特風味的調味佳品。菜脯菜脯不但能直接吃,在許多潮汕菜裡面還擔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用菜脯來炒蛋是最簡單又開胃的一道小菜,也是潮汕地區早餐桌上最常見的送粥小菜。此外,還可以用菜脯來燜鰻魚,以及將其做成具有消暑作用的冬瓜菜脯小螃蟹湯。鹹菜
  • 渾身上下都是寶:硅藻傳奇的一生
    大部分人都認為,被塗抹到牆上,就是硅藻一生使命的終結了。實則不然,硅藻泥還有它最後的旅程。相信不管是使用什麼塗料裝飾的家庭,都會對牆體有一定的磨損磕傷。而使用硅藻泥塗料,若遇到了脫落、損毀的情況,並不需要將這些脫離於牆面的肥料丟棄。他們還可以再度被研磨成粉,製作成特殊的工藝品。在日本的市場上,由硅藻泥製造而成的杯墊、肥皂盒、收納盒等工藝品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 【書中食話】扯淡之潮汕菜脯
    老菜譜色澤烏黑髮亮,肉質順滑,老人家都說老菜脯可以消食去積,健脾化滯,所以家裡有瓶老菜脯那就是一瓶備用藥。在許多潮州菜裡面,菜脯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最常見的菜脯蛋,菜脯冬瓜蟹湯、菜脯炣魚、菜脯烳五花肉、菜脯燜鰻魚等等,潮汕蒸腸粉中菜脯麩也是必備的配料,潮汕小吃中鹹水果,粿汁等等都會淋菜脯油。
  • 這些潮汕醃製品你不得不嘗!
    潮汕美食有「清而不淡、鮮而不腥、嫩而不生、鬱而不膩」等特點以及豐富深厚的文化內涵,還包含著注重養生、講究保健等理念,其中以潮汕人自小就非常喜愛的醃製特產,最能凸顯潮汕美食文化的深厚內涵和獨特魅力。  幾乎世界各地都有屬於自己的醃製特產,但潮汕地區的醃製品以鹹、酸口味為主,主要有鹹雜類、涼果類和海鮮類這三種,它們有個共同點就是開胃,甚至有些還能起到一定的藥效作用。
  • 農村這種植物,被稱為「水蠟燭」,應用廣泛,渾身都是寶!
    水燭其實就是我們平時在池塘、湖泊裡面經常看見的一種蒲草,在我國的很多農村地區都有廣泛分布。以前農村會有大片的這種植物,遠遠看去就像是一根根烤腸插在竹籤上,而開花後的蒲草就像是毛茸茸的蠟燭一樣,所以也被稱為「水蠟燭」,風一吹蒲草的毛絨就會四處飄蕩。
  • 是潮汕人都來看看,這些稀奇古怪的好東西你認識麼?
    橄欖糝,(潮汕學名)是潮汕人家家都有的醃製品,因多年擠壓醃製,裡面的橄欖已都不成型了,這東西不貴,但是年代的薰陶,絕對是好東西。這個是潮汕特有的功夫茶具,以前每天基本都要泡茶 每天都離不開茶!豆醬姜 潮汕的豆醬很多人知道,不過豆醬姜,想必還有不少人沒聽過。這是將嫩薑去皮切成薄片後放入豆醬內醃製而成的一種送粥的雜鹹,送粥一流。
  • 潮汕特有的醃製品! 總有一款你沒吃過
    如果你有機會去到潮汕地區,一定要品嘗當地的這些醃製品,這樣才算不枉此行。雜鹹類一般都是一些開胃小菜,原料以瓜果蔬菜類為主,是潮汕人吃白粥時最愛的佐餐醃菜,也是具有獨特風味的調味佳品。菜脯不但能直接吃,在許多潮汕菜裡面還擔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用菜脯來炒蛋是最簡單又開胃的一道小菜,也是潮汕地區早餐桌上最常見的送粥小菜。此外,還可以用菜脯來燜鰻魚,以及將其做成具有消暑作用的冬瓜菜脯小螃蟹湯。
  • 一碗潮汕白糜,後宮佳麗三千
    以前潮汕人窮,所以在能充飢下飯的同時,會窮中求變。
  • 潮汕寶貝老菜脯
    把蘿蔔醃製曬乾,就是蘿蔔乾,潮汕人叫菜脯。和鹹菜一樣,菜脯也是潮汕人在困難年代的主菜。新鮮蘿蔔經過晾曬脫水,鹽漬醃製,得以長久保存。而十年以上的菜脯,經過多年發酵,顏色由棕黃變成黑亮,有特殊的香味。蘿蔔乾、鹹菜和魚露,被稱為「潮汕三寶」,蘿蔔乾製作一般是在冬至前後進行,要經過「曬、醃、藏」三道工序。
  • 潮汕三寶之「菜脯」 不認識潮汕菜脯,還怎麼享用潮汕美食?
    對於菜脯,就如同簡單遇見平凡,平穩而長久,在潮汕一直這樣的保留著,在每家每戶都保留著,成為我們潮汕人的味覺記憶,平凡而美好
  • 潮汕雜鹹文化考述,是潮汕人都吃過,白粥配鹹菜,好吃又實在
    先將蘿蔔去葉洗淨,破開兩半,曬乾表面水份,加鹽,晚上收進桶裡,用石頭壓或是人在上面踩壓,第二天又取出暴曬。就這樣,曬了壓,壓了又曬,直到鹹味完全吸收進蘿蔔乾裡,便成為了菜脯。新菜脯色澤較淡且脆甜。隔年則稱為「老菜脯」,深褐色,能幫助消化。菜脯在潮汕非常普及,潮劇中有關菜脯的唱詞很多,如:《判妻》中,溫良枝吩咐江可:」江郎,稀飯在灶上,菜脯在櫥內,你自己去吃,我沃菜去了。」
  • 這菜渾身是寶,被稱為「天然人參」,現在吃正滋補,人人吃得起
    入秋後,我們應該多吃一點滋補的食物,因為秋幹氣燥,而夏日炎熱,人的身體流失了太多的養分,到了秋後自然是要補回來。那秋天最適合吃什麼東西呢?什麼東西最滋補呢?今天柚子姐姐講的這個東西是一種蔬菜,渾身是寶,但是又很便宜,人人吃得起,現在吃正滋補!
  • 潮汕菜風靡全世界的秘密都在這裡了!你喜歡潮汕的美食嗎?
    潮汕菜小編太愛了,每一道都想嘗試過!也徵服了海內外無數人的胃!那麼多的潮汕菜,你們會做嗎?今天咱們就來盤點盤點~潮汕美食的歷史潮汕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當時的粵菜師傅開創了區別其他菜系的烹飪技巧,其中又以海鮮烹飪最為擅長。
  • 松樹是寶樹,渾身上下都是寶,撿一把松針松樹皮都能養花
    松樹是寶樹,渾身上下都是寶,撿一把松針松樹皮都能養花對於養護過植株的花友們來說,都知道肥料是非常重要的物質,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給盆栽提供很多的營養,讓它們可以更加健康強壯的生長起來。最後是松果,一般來說在松樹底下都能發現一些小小的松果,撿回家同樣也是珍寶,可以暴曬之後放置到土壤裡面進行墊底,這樣讓泥土的透氣性變得更好,種植在裡面的花卉也不容易爛根。
  • 無醬料,不潮汕
    大約在19世紀初,隨著沿海華僑和東南亞的往來,沙茶醬逐漸被傳入到潮汕、福建、臺灣一帶。馬來語satay發音為「sa dei」,在潮汕話中,「dei」與茶的發音很像,而潮汕地區又有強勢的茶文化,故而用「茶」字代替,稱為「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