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商店即拿即走 新零售玩轉人工智慧未來已可期

2021-01-08 人民日報海外網

唐山古冶區的市民在24小時智能無人便利店內選購商品後掃描二維碼付款。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攝

新零售,就是以數據驅動的人、貨、場的重構,而數據又來源於消費者。天貓新零售平臺客戶轉型與市場戰略部負責人楊海認為,我們現在正在經歷以消費者為核心的「零售革命」。

網際網路時代,碎片化的消費行為令傳統的零售方式難以為繼。而人工智慧技術近年來成為了零售市場上的「救命稻草」。無人便利店、無人配送車、智能客服等等,都是人工智慧與新零售結合的產物。

無人商店即拿即走

日前,上海虹橋開了一家無人便利店。兩個入口、一個出口,店內所售商品與普通便利店無異。特殊的是,消費者在這裡無需排隊結帳,即拿即走。這是怎麼做到的?

便利店通過在天花板和貨架上安裝攝像頭來識別商品、捕捉消費者動作。目前,各無人便利店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技術識別商品。一是條形碼,需要消費者自己掃描商品條形碼進行付款;二是RFID(射頻識別)技術,這要求商家在每個商品上貼上RFID標籤;三是計算機視覺技術,主要應用於視覺結算臺和智能冰櫃等產品。

有了這些識別技術,消費者只需在進店前打開小程序,開通免密支付,掃碼進店,離店後手機便會收到扣款簡訊。這種即拿即走的方式不僅降低了店鋪的人力成本,也令那些被解放的人力可以有更多時間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除了降低成本,新技術還將應用於採集和分析用戶數據上。雲拿科技合伙人張一玫曾表示,分析用戶數據,有利於降低便利店貨損率,提高進貨精準性,提高用戶體驗。目前,雲拿在上海虹橋機場開設的無人便利店最多可同時容納至少20人左右,結帳速度在8-10秒鐘內完成,準確率為99.9%。

無人配送提高效率

今年6月18日,京東在店慶之日正式啟動了無人車配送貨物的首次嘗試。20餘臺小巧的無人車取代了行色匆匆的快遞小哥,似乎預示著無人配送時代的到來。

為了確保安全,京東無人車配備了雷達和傳感器以便進行360度環境監測,不僅不會撞上來往車輛、行人,還能自動識別交通信號燈。

為了提高效率,京東無人車配備了人臉識別系統。即將到達目的地之前,系統自動給用戶發送取件信息,用戶通過人臉識別或手動輸入取貨碼進行提貨。

除了京東,美團也於今年推出了無人配送車「小袋」。高精度的算法配合精心設計的車輛底盤、傳動系統、內容結構和照明系統,「小袋」可以在複雜路況下自動躲避障礙物並自動規劃路線,在室內外多場景下更加靈活地實現配送外賣產品的任務。

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無人配送車進駐小區。目前,京東已經投資了100億元用於無人車智能產業基地項目,致力於物流機器人、無人機、無人車的研發。而美團也在試運營能夠與電梯交互的機器人用於完成樓宇內的配送服務。

智能客服未來可期

「智能客服」的概念已經流行了很多年,然而市面上所謂的智能客服只是「鸚鵡學舌」,並不能真正解決用戶的問題,有時過於僵硬的反應甚至還會激怒用戶。近年來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讓各大企業看到了智能客服行業的曙光。

日前,谷歌推出了一款名為「Contact Center AI」(人工智慧客服中心)的產品,集虛擬助理、智能信息發掘和情感分析等功能於一身,以幫助客服人員更有效地解決問題,提升用戶體驗。這款產品的任務不僅僅是替人類接電話,根據用戶的需求完成與用戶之間的多輪對話並根據用戶的指令完成任務,更重要的是,它還能輔佐人類更好地接電話,當用戶指令超出AI處理範圍轉接至人工客服時,它負責為人工客服提供相關信息以供參考,確保為用戶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在國內客服市場上,智能客服的使用率僅為31.5%,仍處於起步階段。目前,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等網際網路公司已經紛紛布局智能客服領域,智能客服未來可期。

這些依託於人工智慧技術實現的新業態,或許會令部分從業者擔心自己是否會丟掉飯碗。然而真正的人工智慧,除了能夠降低人力成本,更重要的在於幫助人類更好地工作,解放人力去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網際網路時代,提升用戶體驗才是每一個企業發展的關鍵。(本報記者 徐佩玉)

原標題:新零售玩轉人工智慧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12月24日 第 08 版)

相關焦點

  • 「無人商店」會改變實體零售嗎?
    同樣是在去年12月,日本松下集團聯合日本線下連鎖零售商店LAWSON推出了一套完全自動化的自助結帳機,機器可自動幫助顧客完成裝袋和計價步驟。2「無人商店」向垂直領域滲透如今,「無人商店」已受到垂直領域的零售商的青睞。比如:近日一家名為Wheelys的瑞典公司表示,將在上海建立「無人咖啡商店」。
  • 華北工控 | 無人超市武漢上線,人工智慧或再掀「新」零售熱潮
    前不久,一家特殊的疫區超市在武漢火神山醫院上線營業,沒有店員、顧客買完東西掃碼即走、24小時不間斷服務 的特性使其備受關注,無人零售概念再掀大眾討論熱潮。在無人超市的應用場景中,無人化和自動化是兩大主要特性,後期還有快速理貨的盤貨系統、全方面視頻監控系統及基於大數據分析的人工智慧系統提供平臺支持,才能形成綜合性的新零售商超。   華北工控認為,在信息科技變革和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新」零售或將成為未來超市的一種必然發展趨勢 。
  • 雲拿科技蓄勢而發 細看百年零售發展浪潮中便利店
    而時至今日,隨著人工智慧及物聯網技術的逐步成熟和落地應用,以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等AI技術為核心的「即拿即走」新型數位化無人便利店不僅有效解決了傳統便利店和早期便利店中的成本、效率、顧客體驗、坪效轉換等關鍵痛點,並能夠通過挖掘線下門店人、貨、場的數據價值,實現便利店經營決策的優化升級。
  • 視達無人店亮相德國EuroShop,暢想未來零售
    作為AI+零售科技公司,SandStar視達攜手法國知名零售企業HMY在本次EUROSHOP展出了全套無人店解決方案。EuroShop是全球最具規模和影響力零售行業展會之一,此屆EuroShop吸引來自60多個國家超過114,000名全球的專業觀眾,共同探討未來零售發展的新技術、新方向。本次視達展示的無人店解決方案,是視達的四大明星產品之一。
  • 葡萄酒零售的新未來!
    據說目前已孵化了鮭魚工坊、波龍工坊、盒牛工坊、麥子工坊、詠悅匯、生活廚房、健康生活有機館、靜候花開花藝館等八個物種。三、大佬們如何定義新零售?在2016年的雲棲大會上,馬雲表示:電商時代已經過去,未來十年、二十年將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這一說。
  • 第一批無人店快死光了,買買買的未來在哪裡?
    未來的商店會是什麼樣?可能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無人店。在你身邊,也許就已有了一個又一個無人零售店,它們開在那似乎就是象徵著「智能+未來」的存在。前期這原本是一個很好的模式,加上投資回報期較短,吸引了資本的追捧,據不完全統計,整個無人零售市場過去兩年的投資資本總量已達 460 億元人民幣,但企業並沒利用模式賺錢,而是不斷擴大規模,幹掉一起進入這個投機創業潮的競爭對手,資本見勢不對收手後,企業卻只能陷入競爭的泥淖裡持續虧損。所以如眾多消失在風口裡的創業項目一樣,它們火得快,死得也快。
  • 深耕行業釋放技術優勢,雲拿開啟無人零售新紀元
    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出口」這架馬車已經瘸了腿,內需的拉動成為了保住經濟的新課題。國家的策略是加大投資,促進居民的消費,從而拉動內需。「新基建」成為了頭等大事,而當5G網絡、AI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的飛速發展與疫情期間催生的「無接觸經濟」相遇後,新零售發展被時代按下了「加速鍵」。
  • 對標亞馬遜無人便利店,雲拿科技要讓更多消費者體驗「拿了就走」
    這家便利店是智能零售解決方案提供商雲拿科技(以下簡稱「雲拿」)的自營店之一,於2018年10月31日正式落地。而在虹橋機場附近的麗寶廣場,還有一家模式相同的雲拿無人便利店。雲拿提供的數據顯示,在今年2月10日恢復營業後,這家店的訂單數相較於疫情之前提升32.21% ,銷售額增長了27.7%。
  • 深圳淨果:新零售趨勢不可逆轉,無人售貨機未來趨勢之重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戰略官、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曾說過:「未來無人售貨機會變成一個,在特定場景下百米內觸達用戶的mini超市,利用智能硬體+IOT的優勢與用戶交互,是一個非常讓人期待的未來!」  正如淨果集團創始人梁耘菲表示:在過去的十年裡,網際網路零售的風口已過,智慧零售才是未來零售的主流。
  • 無人零售店全國遍地開花 新零售業態熱浪來襲
    都說技術能改變生活,但遭遇了實際運行困難的無人店究竟能走多遠?無人零售真的是職業終結者嗎?新零售與傳統零售之間的衝撞,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從你把商品放到收銀臺到你掃碼結帳完成,整個過程耗時平均不到11.3秒。我們希望帶給大家一種這樣的消費體驗:它簡單,你只要把商品放在上面系統就會自動識別商品,給出列表,等你確認。
  • 特殊時期,無接觸配送、無人零售、無人自動售貨機成為新需求
    2017年受資本無比追捧的風口——無人零售,早已淡出人們的視野,消失在各種前僕後繼的「新概念」「新風口」的圍追劫堵之下。據了解,目前喜茶已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國多個城市的150餘家門店推出取茶櫃。而網際網路咖啡品牌瑞幸,更是直接推出了「瑞即購」。2月12日,首臺「瑞即購」無人咖啡機入駐武漢六七二醫院,免費為醫護人員提供安全便利的咖啡飲品和服務。不可否認,「無接觸配送」已在2020年開了個好頭,並將成為今年外賣、物流業投資的熱點。
  • 皇趣:成人用品無人售貨,新零售新商機
    疫情正在慢慢消退,很多人都在考慮創業,副業,首先考慮的就是無人售貨機這塊,在自動售貨機比較普及的國家,特別是日本和歐美,有20%的自動售貨機是用來售賣成人用品的,日本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發展成人用品無人售貨店了,而在有著14億人口的中國,售賣成人用品的自助售貨機不到2%。
  • 零售物聯網:新的無人商店改變購物方式
    來源:物聯之家網(iOthome.com)  正如媒體報導那樣,無人商店正在成為零售業的未來,但未來很可能由中國領導。  店內攝像頭、人工智慧、智能貨架傳感器和行動應用程式的組合,會結束排隊等待結帳的煩惱嗎?  Zippin認為可以。
  • 亞馬遜、星巴克等大牛引爆「新零售」,我們從中能學到什麼?
    亞馬遜Amazon Go「無人超市」進步神速,其利用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和傳感器融合技術打造即拿即走的新型購物體驗,刷爆了國內外的社交媒體,是新零售業頗受關注的革命性創新項目之一。星巴克多年來不斷強化消費場景,迭代更新和零售+科技的務實應用,在效率提升上可圈可點,其呈現的強勁增長已成為美國傳統實體零售探索新零售的一個典型案例。 星巴克透過咖啡,連結人與數位服務、串連實體與虛擬世界,使咖啡成為數位生活的入口。星巴克的高管們認為,數位化方法可以和零售環境結合。到2019末,星巴克的目標是讓全球80%的商店進入數字飛輪。
  • 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百度、蘇寧、騰訊這些大佬都怎麼玩AI?
    作為參展商之一,智慧零售巨頭蘇寧攜其在網際網路經營、門店數位化領域,尤其是其智慧無人店、零售雲管家等在特殊時期發揮作用的最新落地成果亮相,展示「讓零售更智慧,讓體驗再升級」零售AI新理念。拿了就走,蘇寧智慧無人店描繪未來零售藍圖作為中國零售行業見證者與創新推動者,蘇寧一早就瞄準了「AI+零售」概念,並在數位化門店領域進行布局,讓AI「走下神壇」,走入消費者尋常的消費場景,重新塑造零售行業「人、貨、場」三要素,重構和改善著我們的消費體驗。
  • 7-Eleven不甘落後阿里無人店,在臺灣猛推首家無人店「X-Store」
    在我們大中華地區上的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開發AI技術,如京東在研發無人機送貨、百度在研發無人駕駛技術 、阿里在研發無人店技術,看來未來「無人」是新的趨勢。特別是淘寶,已率先推出了快閃無人店鋪了。面對來勢洶洶的無人店鋪,傳統的便利店大咖7-11也不甘落後。
  • 疫情當下無人零售勝利了 盤點2020年無人超市全國十大品牌
    受疫情的影響,無人零售的「無接觸」服務應勢而火了,相比嚴格控制分散時間段去人多的大型超市購物,人們更願意選擇智能無人貨櫃、自助結算設備或者無人便利店、無人超市為主的實體零售中無人值守的超市,減少接觸而又更加便利購物。
  • 未來值得關注的頂尖零售AI趨勢
    在中國,亞馬遜引入的「拿了就走」無現金商店,激起了一陣無人超市的風潮。而在美國,越來越多的小型創業企業開始為想要跟上無現金趨勢的零售商們提供支持服務。零售商對可視化和透明度的需求驅動著另一種AI應用興起,例如在存貨監控中利用計算機視覺,用神經網絡追蹤供應鏈上的物品。但寄希望於利用這些技術以追上亞馬遜等零售商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首家美妝無人店來了 未來彩妝零售怎麼玩?
    1、自動販賣機完成現場取貨瑪麗黛佳無人店,採用潮酷的火車造型,極具未來感的整體設計,將8臺販賣機整合為一體形成組合裝,開放式的架構在擴大購物空間的同時,其售賣商品也覆蓋至口紅、底妝和卸妝三大品類產品,依託過往的銷售大數據,瑪麗黛佳優選出近80個主流貨品,構成此次無人店的商品矩陣。
  • 無人便利店成新風口?
    這家商店售賣的商品與一般零售商店沒太大的分別,都是一些生活用品、零食和即食快餐之類的。不過它的黑科技之處在於你選擇好商品之後,完全不需要考慮結帳,直接往門外走就行,徹底顛覆了「挑選商品——排隊結帳——確認付款」 的傳統購物程序。  這一切之所以能夠實現,源於亞馬遜採用了一種叫Just Walk Out的技術,運用了計算機視覺、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計算法,他們集成在購物架後面的攝像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