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暗夜中的一束光,幫我們找到了回家的路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2020-12-26 科技日報

「回家」,成為這幾天前線的熱詞。患者,痊癒了,回家了;醫護拼搏了,凱旋了。那邊殷殷期盼,這邊魂牽夢繞,「白衣天使」們完成了中間的擺渡。正如日記中所言,我們每個隊員不知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但看著一位位患者從重到輕再到痊癒回家,我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無論是凱旋者,還是堅守者,患者的這句話成為白衣天使們付出的溫暖註腳:「你們是暗夜中的一束光,幫我們找到了回家的路。」

94歲的劉奶奶出院了!

3月16日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 晴

王雲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重症專業主管護師

下大雨的那天,我們十七病區接收了一位患者,這是一位情況有些複雜的老奶奶,因為她已經94歲高齡。

剛入院的時候,劉奶奶病況很重,血壓高,精神特別差,不停咳嗽,憋喘嚴重,尿頻,因為年紀大行動不便,口罩和氧氣面罩會不時脫落;我來自心外重症監護室,各種情況的病人都見過,但劉奶奶是我從業16年以來照顧過的年齡最大的病人。所以,我們都很擔心她的病況。

但在住院的第21天,劉奶奶要出院了!這簡直是我們援鄂以來最開心的一天!當然,最開心的,還是劉奶奶自己。

上午,當我們告訴劉奶奶可以出院的消息,老人家非常興奮,堅持要自己收拾東西。下午,非要自己走著下樓,看到我們臉上的擔心,她就跟一個愛逞強的小孩子一樣說:「你們讓我站了起來,我就走給你們看」,當著大家的面,在病房裡給大家走了一圈,雖然病房不是T臺,劉奶奶也不比模特,但在我們眼裡,九十四歲的老奶奶大病初癒後蹣跚而自信的步態比T臺秀上的模特更好看。

在劉奶奶住院的21天裡,她的情緒起伏很大,一會一個樣子。我們像對待老小孩一樣陪她說話,陪她玩,給她弄好吃的;周敏護士長知道劉奶奶喜歡吃麵條,讓醫院食堂特意做給她吃;她不會用呼叫按鈕,我們就一次次地教給她有事就用按鈕呼叫;她便秘有點嚴重,我們每個女隊員都會給她用上開塞露,扶著看著她上完廁所;她年齡大,又尿頻,下半夜我們隊員每隔十幾分鐘就會對她巡視一次,隨時應付她的各種情況……

一切仿佛是在幻覺中。劉奶奶從一個一度拒絕打針,不太配合治療的重症病號,到今天無病一身輕地坐上計程車,興奮地駛向自己離開了很久的家,走之前還舒展著滿臉皺紋給我們「耍了一次活寶」。

九十多歲的人啊,從她的身上,我們每個隊員心中都在感嘆著生命力量的強大。

轉眼間,從到達武漢到今天已經37天了。在這期間,我們每個隊員不知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但看著一位位患者從重到輕再到痊癒出院回家,我們由衷地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當然,我們更期盼病區裡每個病人都能像劉奶奶一樣,出院回家,都這樣「走」給我們看。

再次請戰!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3月17日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陰

王小文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一院胸心外科主治醫師

3月17日,今天應該是值得被銘記的一天。

因為今天是首批援鄂醫療隊踏上返程的日子,而我們醫療隊在今天將再次請戰。我們即將要轉戰武大人民醫院,去更加艱苦的戰場。

朋友圈裡發來一條條援鄂醫療隊正在有序分批撤離的滾動直播。朋友們也都發來歡迎回家的消息,當然還有永遠離不開的主題那就是「火鍋」。很多人的心情是可以想像的。其實大家最難做的可能還是如何跟家裡人說,我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並沒有跟我的家人說,我知道他們這段時間比任何人都更操心。對於女兒的期待和相約,前前後後我已經多次失言。我不想看到她那失望的樣子,我特意等他們睡了,才跟我愛人說的。

晚上我們所有的隊員都在請戰書上簽了字安了手印,我弟還專門給我發了微信說,「哥,我永遠支持你」。其實親人的支持勝過一切豪言壯語。有朋友問,疫情不是控制了嗎,怎麼還要請戰?別的醫療隊都回來了,為什麼又不回來了?我想說這一切還是因為那些放不下的人,就像我們的56床一樣。要知道武漢尚未痊癒,現在還有三四千掙扎在生死邊緣的危重患者,他們也是一個個其他醫療隊放不下的那個人,更是一個家庭放不下的那個人。

我們都知道剩下的都是一道道難闖的關,一塊塊難啃的硬骨頭。我弟說感覺我們像當年的「川軍」。重慶解放碑的抗戰勝利紀念碑鐫刻著川軍的偉大。川軍無論是裝備、補給、醫療、待遇都無法與國軍相提並論,但在抗日戰爭歷史中,這支部隊轉戰大江南北,幾乎參加了抗戰中所有的大型戰疫,用自己大無畏的犧牲換來了法西斯戰爭史上不可磨滅的印記。川軍在抗戰中以硬戰、死戰聞名,每次作戰都身扛「死字旗」,捨生忘死誓與日寇廝殺到底,正所謂 「川軍從未負國」和「無川不成軍」,川軍是正面戰場抗戰的決定主力,川軍司令官劉湘死前留言「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83年後的今天,我們也學著父輩的樣子,雖然沒有他們那樣偉大,但都沒有退縮,義無反顧的背上行囊繼續前進,就像在請戰書裡寫的「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回來之後我第一時間跟在武大人民醫院東院抗疫一線的校友聯繫,了解具體情況。半夜很晚還沒有睡著,輾轉反側,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在想如何動手。我知道接下來的鬥爭更加激烈,面對的情況將更加嚴峻,所處的環境更加複雜。我想說,最困難的階段都過來了,還有什麼好害怕的呢,「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老人們也和小朋友一樣可愛

需要我們去哄、去鼓勵

3月15日 黃石市中心醫院 多雲

陳凡 南京市兒童醫院護師

疫情已經接近尾聲,監護室裡的病人有的好轉去了普通病房,有的已經轉到定點隔離區觀察,還有的給我們留下了遺憾的回憶。今天又管了13床的老爺爺,交班時我問他:「還記得我嗎?」他朝我點點頭表示記得,我有點激動。因為我上次護理他的時候他還上著呼吸機,而現在他已經撤掉了呼吸機改成高流量給氧,就連氣切套管今天都計劃要換成金屬方便後面進行堵管。中間隔十幾天,他原來還記得我,既為他感到開心又覺得很溫暖!

為了讓他鍛鍊心肺功能,醫生決定要讓他下床活動。給他上完所有治療以後,我們醫生一起協助他坐到輪椅上。

由於他的身體機能還沒恢復,在別人眼裡看起來很簡單的動作,對他來說確是十分艱難,我們幾乎是把他抬到上去的。

等把老爺爺安置好之後,發現他已經大汗淋漓,扶著他趴在桌上緩了一會兒才好轉。由於身上還有管道,也要吸氧,所以只能在床邊活動。

我們給他拿來了報紙,報紙上刊登著很多醫護的照片,問他認不認識,他都搖搖頭,我們笑著問他是不是因為帶著口罩,就認不出來了,他朝我們笑著點頭。其實我們也一樣,戴上口罩我們都認識,摘了口罩就分不清了,只熟悉大家的眼睛。

坐了十幾分鐘,老爺爺就有點吃力,坐不住了,我們又將他抬到了床上,等一切都安置妥當後,我問他今天下床活動舒不舒服,開不開心,他點點頭,朝我豎了大拇指!這一瞬間感覺特別有成就感,這可能就是護理工作的魅力所在!

看到他恢復得這麼好,感覺一切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在黃石的這段時間裡,見到了許多這樣的老人,他們雖然與我平時護理的小朋友有很大的區別,卻也有著可愛的一面,需要我們去哄、去鼓勵!

疫情即將結束,我也會繼續堅守崗位,站好最後一班崗!

請放心!我在病區,隨叫隨到!

3月18日 武漢市新洲區中醫院

邵蓮桂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管護師

猶記得,為我送行的那天,爸爸媽媽偷偷在一旁抹淚的場景……接到緊急馳援湖北武漢號召後,我臨危受命,肩負著附院人的責任與擔當,暫別親人逆行馳援湖北,初心於懷,使命在肩。

在疫區的醫院裡護士需要承擔病人所有的護理工作和病區保潔、消毒工作。病人輸液、抽血、採集咽拭子、重病人病情巡視觀察、發口服藥,發飯,垃圾打包、病房和儀器的消毒等等。為了節省防護服,我們總是堅持完成更多的工作。在工作中給病人扎留置針是最有挑戰性的,部分患者血管條件不好,戴著兩層手套的護士們,摸不到病人的細小靜脈,沒有手感。護目鏡起了霧,看不見也摸不見。怎麼辦呢?眯著眼睛仔細看,深呼吸,讓自己更平靜地觸摸病人血管走向,每扎完一針,防護服下的汗水滴答滴答直流。四十多個患者依次輸完液,早已是大汗淋漓,頭重腳輕。雖然工作量大,但我們從不叫苦,每一次及時地巡視病房,每一次都會輕聲地問詢,向這些沒有家屬陪伴的患者傳達:請放心!我在病區,隨叫隨到!

夜晚的病房裡靜悄悄的,一個穿著厚厚防護服的年輕的護士忙碌地穿梭在各個病房裡,對病人噓寒問暖,陪伴了一批又一批的病人,照顧了一個又一個的患者。一位阿姨說:「你們是青海來的,好遠啊,辛苦了!」我告訴她,「全國人民都是一家人,我們一起加油」,樸實的話語給了患者堅定的信心。這位阿姨出院時很高興地和我合了影,「耶!我們戰勝了病毒,重獲了新生」。此時此刻,我們發自內心的驕傲!

但經過考驗,我會變得更加堅強、更加自信、更加成熟。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我堅信,我們一定會贏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光榮勝利,換取全國人民的美好明天。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彰顯青春的力量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杏林門下,救死扶傷,責無旁貸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互相扶持才能抵達勝利終點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靠近你,溫暖我。未來很美,我們一起走下去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來源:科技日報(金鳳 記者 王延斌 雍黎 張蘊 通訊員 王文斐 唐楠 約稿整理)

編輯:劉義陽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抗疫一線醫護收到別樣的生日禮物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感恩一起奮戰的每一位老師,感謝援鄂的每一位建築工人,感謝每一次不知名的捐贈,感謝國家有難,每一顆積極赤誠的心,是你們教會我成長。我相信扛一扛,漫長的冬季,凜冽的寒風都會過去。我相信春暖花開,不管何時都會到來。我相信,總有一天閉上眼就可以沉陷在睡夢裡,我相信,最美最熱烈的時光就在身旁。
  • 你們早日康復,就是我最好的生日禮物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疫情,隔著屏幕,我們的悲喜隨他們的筆端起落。患者出院,醫院休艙,孩子來信,抑或是暗夜中的點點心路歷程……那雙習慣了開處方和扎針的手,碼下這些字的時候,竟也如此讓人淚盈於睫。他們卻說哪有,只不過情到深處自然濃。
  • 孩子,媽媽的日記是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援助地點:湖北省武漢市火神山醫院六歲生日,是孩子人生旅途中迎來的又一重要時刻。因為現在病毒還在考驗著媽媽和媽媽的戰友們,只有通過了考驗,媽媽才能回家!你即將長大一歲,而媽媽也註定要在考驗中跟你一起成長。」於我而言,這何嘗不是一場艱苦卓絕的考驗!從除夕夜奔赴武漢,算下來我們醫療隊在這裡已經整整戰鬥了34個日夜。剛開始過來的時候,自己連電話都不敢跟家裡人打,因為一聽到家人的聲音我就想哭。
  • 武漢,我們都想「讓」著你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白衣戰士迅速搭建臨時ICU,竭盡全力讓他們多一分生的希望。來自西安的王老師60多歲,我們為他治療時,他臉上什麼表情也沒有。我在很多絕望的人臉上都看過同樣的空白。上次入倉我看到他嘴唇乾裂,就打了壺水,涼了後遞到他唇邊,「王爺爺喝點水吧!多喝水排毒養顏哦!」,我隨手幫他把夜壺倒掉……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溫暖。
  • 用一生承諾,用一世守護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武漢,我們和你在一起,願你早日衝出陰霾,重回巔峰。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束光,曙光終會到來。我趕忙接過他的手,幫他用紙巾拭去臉上的淚水,問他是不是有什麼不舒服。爺爺特別費力地吐出來兩個字:謝謝。同病室的其他患者連忙解釋說,他是在給你作揖,在感謝你,感謝你們!我握著爺爺的手,一邊幫他擦眼淚,一邊安慰他。其實,我的眼淚早已在眼眶裡打轉了,只是強忍著不讓它們流下來。因為一旦眼淚掉下來,我就沒法正常工作了。
  • 未來很美,我們一起走下去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是的,這麼多日子,靠近白衣戰士,溫暖著患者的心。靠近患者,也感動著白衣戰士的心。所謂「靠近你,溫暖我」。縱觀戰疫局勢,很快,患者也好,戰士們也罷,都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但不管到哪兒,大家都在同一個地球,同一片陽光下。未來很美,我們還要一起,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走下去。
  • 詩朗誦丨大愛無疆——致戰鬥在「抗疫」前線的白衣戰士
    play2020年元月中下旬,正當人們歡天喜地迎接新春佳節之際,忽然從武漢傳來一則噩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華夏大地肆虐。一時間坊間謠言四起,陰霾密布,人們陷入驚恐之中。此時此刻,黨中央高瞻遠矚,及時向全國發出號令: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 天使日記·我在戰「疫」一線丨當點點微光匯聚成星河
    >驅散陰霾 帶來希望本期《天使日記·我在戰「疫」一線》為您推薦《你們是微光 匯聚成星河》2月18日 湖北荊門2月12日我隨浙江省首批支援荊門的醫療隊抵達荊門。當我走近和她打招呼並做自我介紹的時候,一直沒什麼反應的阿姨卻突然伸手緊緊抓住我,開口說了一句至今仍令我心酸的話:「你能不能想辦法帶我回家,我不想死在外面。」我愣住了,一時間不知道如何開口。看一眼阿姨隔壁病床的插管患者,我知道她這種絕望感的由來。"阿姨,你要加油。現在不僅有浙江,還有內蒙古和荊門三個團隊的醫生和護士,每一個人都很優秀。
  • 白衣天使張靜靜:你是黑夜裡的一束光
    「我們最渴望的,就是患者的平安,我們最希望的,莫過於患者痊癒出院。今日立春,希望『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希望從今天開始我們聽到的都是好消息。」張靜靜在日記中這樣寫到。春天來了,我們聽到了武漢解封的好消息,也聽到了一個令人痛心的壞消息。
  • 【抗疫日記】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紙尿褲 只要你們好好的就是我們最大...
    萬家熱線持續刊登援鄂醫療隊隊員在武漢「抗疫」的日記體文章。雖身著一襲白衣,但他們也為人父母、為人子女、為人伴侶,面對一場兇險未卜的惡戰,他們仍選擇勇往直前。願前方的「戰士們」一定健康平安!期待你們凱旋歸來!
  • 圓桌快評丨總有一束光,照亮堅守的路
    □趙娜近日,石家莊的疫情緊緊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我們不忍心看石家莊人的朋友圈」,一幕又一幕,那些無論在凌晨還是在黎明瞬間發的現場照片,讓我們眼眶一熱,內心的感動與暖流在無限傳遞。在千鈞一髮的時刻,總有人衝鋒向前;在挫折來襲的時候,總有人挺身而出;在嚴峻考驗的面前,總有人無私堅守。
  • 為國分憂,為民解難,才值得為自己點讚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國內疫情正逐步緩解,海外抗疫工作正有序推進,白衣戰士們的回憶與堅守,成為新的主題:他們有的人終於放下數十天緊繃的神經,回顧經歷、記錄感悟,發出「抗疫阻擊戰,我們贏了!」在疫情最嚴重的倫巴第大區,我們了解到當地的疫情防控形勢仍舊不容樂觀,民眾防控意識急需提高,對於戴口罩這個最簡單的防護措施接受度不高,街頭還是可以看到聚集的人群,民眾認為戴口罩是確診患者才應有的行為。義大利無法採取中國抗疫經驗中類似的嚴厲控制措施,意方政府一直在呼籲,效果也在逐漸顯現,並且他們會根據對疫情形勢的研判,進一步加強管控措施。
  • 每日一詩丨觀接英雄回家視頻有感
    任之初制觀接英雄回家視頻有感什麼樣的大愛讓你們有此念什麼樣的動力讓你們有此舉什麼樣的毅力讓你們有此行從薄寒到春暖與死神搏鬥可你們並不知道你自己成了英雄從日出到幕落將自己包裹起來那一刻你只知道救人的責任你不知道其實你就是一個孩子接英雄回家的路是親人翹首企盼的淚目感動了你的心此刻才明白淚水泛濫只留在故土壯觀的隊伍
  • 一線醫護日記(63)「我們是身披鎧甲的白衣戰士,是戰地綻放的鏗鏘...
    1583553407324_High.mp4   【一線醫護日記
  • 查醫生日記:我在日記裡傾訴 感謝幕後英雄的分享
    隊裡通知8點半就會有行李車來把我們的行李運走,今天武漢天河機場回家的人太多,怕到時候找不到行李,昨天晚上,隊裡就緊急聯繫為我們做了統一的標籤,標籤今天早上能領,上面寫上了每一個人入住的賓館名字、所屬醫療隊、姓名、託運行李號等,到時候標籤一貼,就不容易出錯了。  吃完早餐,先到樓下晃了一下。
  • 馳援武漢,是送給爸爸最好的生日禮物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結果一通電話打回家,我媽出奇地平靜,說:這就和你爸把身份證從家送來。那天,北京下了很大的雪,老兩口從順義開車近一小時到醫院給我送身份證。護士長說:「優秀的家屬都集中在你家了。」我笑著點點頭,爸爸說:「我們必須支持她為國家做貢獻。」
  • 天水:各方支招 幫失憶老人找到回家的路
    各方支招 幫失憶老人找到回家的路  忘掉時間、不停地詢問同一個信息、感覺不到季節和時間的流逝……他們是被疾病「偷走」了記憶的人。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這是每一個兒女都不希望發生在父母身上的病症。
  •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的「抗疫日記」
    他說自己的心總是靜不下來,「看到新增病例增高了,心就一緊,下降了,就高興。甚至天氣好一點,心裡也高興些。不是說病毒怕太陽麼。」「開始下雪了,天氣冷,不利於抗擊疫情,隱隱讓人不安。」他在2月10日的日記裡寫道:「各省市對口支援16個市州方案出來了,感謝全國人民。儘管這個城市有許多我們不滿意的地方,但我們感覺與這個城市患難與共:她病了,我無安!」
  • 《大醫精誠》——白衣戰士的詩篇
    在新冠肺炎肆虐的2020年春天,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先後派遣7批共214名白衣戰士支援武漢,他們在武漢的70多個日日夜夜匯集成了《大醫精誠》中的28個故事。該書由作家江北和劉麗丹經過大量採訪記錄而成,由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
  • 《查醫生援鄂日記》出英文版:揭開中國成功抗疫的密碼
    最危難的時候,是無數白衣戰士奔赴前線,與病毒抗爭,挽救百姓生命。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臘月二十九日晚接到援鄂通知,於大年三十午夜零點鐘聲中起飛逆行至武漢。查瓊芳是仁濟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是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中的一員。在武漢的奮戰的日子裡,查醫生每天用語音發回一段日記,作為對自己一天工作的梳理和匯報,作為給自己解壓的一種方式,也作為對擔心自己的家鄉朋友的統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