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的油價暴跌和大流行病使原油的主要生產國深陷經濟危機。歐佩克+大幅減產使嚴重依賴石油美元的經濟體的出口流入量進一步減少,從而加劇了這一局面。一些國家,如阿聯,試圖裝出一副勇敢的樣子,宣傳其銀行系統的實力,並聲稱它們可以抵禦任何規模的衝擊。
不幸的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情況幾乎相反。銀行合併的浪潮正在席捲中東地區,因為該行業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爭相保持活力。
價值約4,400億美元的交易已經擺在桌面上。對於一個全球銀行業滲透率最低的地區來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壯舉。
有趣的是,沙特--對引發油價暴跌的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的油價戰負有罪責--在這一增長趨勢中佔有重要地位。
#排名第一的沙烏地阿拉伯 按資產計算,沙烏地阿拉伯最大的貸款機構--國家商業銀行已經排好了對競爭對手Samba金融集團156億美元的收購方案。156億美元的標籤比Samba在交易宣布前的估值溢價近30%,而潛在的交易將創造一個2100億美元(資產)的龐然大物。
沙特王國央行沙烏地阿拉伯貨幣管理局已經公布了近27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以支持其因多年來私營部門貸款增長疲軟而遭受挫折的銀行系統。沙特王國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佔GDP的50%,出口收入的70%。IMF估計沙特的財政收支平衡點位於76.1美元/桶,與目前約40美元/桶的價格相差甚遠。
沙烏地阿拉伯的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正在尋求完成其他此類合併,以使該行業更具競爭力。PIF是NCB和Samba的最大股東,分別持有NCB和Samba44%和23%的股份。
#排名第二的卡達
6月,卡達的Masraf Al Rayan QSC和Al Khalij Commercial Bank PQSC啟動了合併業務的初步談判。潛在的合併可能會創建一個擁有超過450億美元資產的合併實體,以及該地區最大的伊斯蘭教法(伊斯蘭)合規銀行之一。這筆交易是繼2018年該國的Barwa銀行和卡達國際銀行之間的合作後,放棄了與Masraf Al Rayan的三方合併建議。
卡達是世界第17大石油生產國,每天抽出150萬桶石油商品。該國經濟嚴重依賴石油,石油和天然氣佔GDP的60%以上,出口收入的85%,政府總收入的70%左右。不過,由於大幅縮減資本支出,IMF已將卡達列為本財年有望實現預算盈餘的七個國家之一。
#第3名 阿聯 1月,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最大的伊斯蘭貸款機構杜拜伊斯蘭銀行完成了一項交易,以全股份交易方式收購了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努爾銀行。合併後的實體現在擁有超過750億美元的資產。此後,這家巨無霸銀行偷學了競爭對手的玩法,招攬更多的國際投資者,並將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提高到40%。
雖然阿聯是該地區經濟最多元化的國家之一,但除杜拜外,阿聯仍極為依賴石油。阿聯是世界第八大石油生產國,日產石油310萬桶,石油出口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阿聯需要約69.1美元/桶的石油才能實現收支平衡。
#第4名 科威特
科威特金融之家已將其與巴林Ahli聯合銀行的合併計劃推遲到12月。由於冠狀病毒,科威特金融大廈(KFH)已收到科威特中央銀行的信函,要求審查該交易。此次合併將標誌著該地區罕見的跨境銀行合作之一,並創建了一個資產達1040億美元的合併實體。
科威特是OPEC成員國,也是全球第9大石油生產國,產量為290萬桶/日。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科威特的財政收支平衡點為61.1美元,這意味著該國是受油價暴跌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儘管其總儲備基金仍有充足的後備資金。
#第5名 阿曼
在阿曼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Omnivest出售其12%的股份後,阿曼阿拉伯銀行已經敲定了收購當地競爭對手Alizz Islamic的計劃。合併後的實體將成為阿曼阿拉伯銀行的全資單位,資產規模達84億美元。
阿曼每天泵送100萬桶原油,使其成為僅次於利比亞的世界第19大生產國。與大多數中東國家一樣,阿曼嚴重依賴油氣資源,油氣資源佔GDP的68%,佔政府收入的85%。而在中國,阿曼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8%,政府收入的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