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這家破爛小店,沒有菜單,卻能吃到其他地方吃不到的家常菜

2021-01-20 特色美食速遞

人們時不時會被一些特別的味道所驚豔,但是真正養人的,讓人百吃不厭,難以忘卻的,是很普通的家常味。

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平淡無奇的味道卻是真正的人生,家常美味才是人們一生都在追逐的世間百味。現在人們節奏快,沒有太多的時間用在煎炒烹炸,因此那些家常菜館備受食客追捧。

武漢這家很破爛的小店藏在楊園,卻被人稱為大酒店,它就是翠翠家常菜館,這家菜館沿著鐵四院往裡走,就在武昌醫院旁邊,是一家蒼蠅館子,如果不熟悉的人估計連走進店裡的欲望都沒有,卻讓很多老客人開車幾個小時來吃老闆娘做的家常。

別看這家店破破爛爛,連個菜單也沒有,卻能吃到其他地方吃不到的菜品,所有的食材都擺在案板上,一目了然,雖然環境簡陋,但看得出來這食材非常乾淨,也很新鮮,想要吃什麼,眼睛所望到的地方就會自動生成菜單,對於客人的要求,老闆娘向來是極力滿足,這家店之所以被人們稱為大酒店,是因為在食客的眼裡,他家的菜品味道,比大酒店的還要還要出彩。

點好菜就可以坐在位子上等著,周圍的環境感覺,就像在自己家裡一樣,想吃什麼告訴家人,家人就會精心為你準備,而這味道絕對是可口的。爆炒腰花是店裡的招牌菜,腰花處理得很乾淨,腰花切得小巧玲瓏,配上黃瓜木耳,青椒,胡蘿蔔片,這盤菜顏值很高,吃一口,味香鮮美絕對是下飯利器。

店裡就連普通的韭黃炒雞蛋也是那麼的誘人,他家的紅燒肉也是點單率很高的,色澤紅潤,泛著亮光,肉燉得軟爛可口,肥而不膩,另外再來一份筒子骨的藕湯,營養價值高,味道好,用這藕湯泡飯也是武漢人最喜歡的味道。

他家還有一道特色菜,那就是青番茄炒肉,這道菜在其他地方很少能吃到,一般人會覺得青番茄是不能吃的,但是嘗過之後才發現別有一番滋味。

相關焦點

  • 就在這家只有9桌的碳烤小店,我吃到了全武漢最精緻的烤大腰子!
    這家店不算特別特別難找,對於身經百戰的吃貨君來說,就是過個馬路,轉個胡同,再導個航就到了。老地方在這條巷子裡已經6年了,在此之前是開在九萬方路,一直都是熟客心照不宣的「老地方」。慌裡慌張進去,找老闆要了個菜單就開始唰唰唰點單,老闆娘看到我這個新手,得知我還沒有佔好位置,把菜單一揮,說:你快去上面搶位置,上去再點,快快!(燒烤車上已經貼滿點好的菜單了,心痛ing)
  • 福州20年閩南菜,家常菜小店沒菜單,荔枝肉酸甜可口!
    不知道你們最喜歡吃什麼菜系的美食呢?比如前段時間,小微就去到了福州那邊,說到福州那邊的菜系,那肯定就是閩南菜。閩南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以鮮甜葷香為主。小吳探尋的這家閩菜小店,在街坊裡開了20年,沒有菜單,做的都是家常菜,看料點菜。這家店環境非常簡陋,而且店面不大,甚至都坐不嚇人,甚至很多顧客都在街邊吃。
  • 鄭州一家沒有菜單的寶藏小店,開了20年,來吃的都是老食客
    說到咱們鄭州的寶藏小店,那可是真不少。小編之前也介紹過很多家了,其中有小編自己發現的,也有粉絲推薦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受到了很多很多食客們的喜愛。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餐廳是粉絲推薦的,據說是一家開了20年的老店了,店裡沒有菜單,去他們家吃的基本上都是老食客。這家寶藏小店就是炒雞豫豐川菜燴麵館,在博頌路和豐樂路交叉口向南200米路西。小店的門頭挺大的,非常顯眼,比較好找。
  • 瀋陽這家破爛小館,每天只開門3小時,老滷點的水豆腐一天賣300碗
    水豆腐的營養價值很高,口感也不錯,老少皆宜,特別是早上來一碗水豆腐,清腸胃又能補充足夠的植物蛋白。水豆腐需要用老滷來點,現在有很多人圖省事,用其他食材代替老滷,但是做出來的水豆腐味道總是差那麼點兒事兒。
  • 武漢這些美食小店,你只能含淚站著吃!
    天氣涼快下來就是想吃吃吃啊腫麼辦?身為一枚長期在保持身材和滿足口腹之慾間苦苦掙扎的減肥狗,小編又來給大家推薦好吃的了,必須拉你們一起下水啊。這些小店可能沒座位也沒wifi無論打包帶走還是當街站著吃完總有一樣讓你抗!拒!不!了!
  • 武漢夫妻檔美食,一定要帶另一半吃個遍
    在武漢各種各樣的美食館子有很多,吃了這麼多年發現不少是夫妻兩人共同操持的小店,更加有種溫暖、踏實的感覺,大概生活不過就是柴米油鹽吧。於是想把這些夫妻檔的小店裡味道上乘、誠意十足的店子推薦出來,即使沒有高大上的環境和精緻的餐具,帶另一半去也不會被嫌棄。
  • 師大夜市無名小店,鍋包肉一天能賣300份,排隊也要吃!
    哈爾濱師大一共有兩個校區,一個是在松北,一個則是在道裏區,而有名的師大夜市,就是道裏區校區外的一條長街,每到晚上四五點鐘,師大夜市周邊的幾條街都會停滿車,這些不同年齡不同地域的食客只想著打卡夜市上的小攤美食,卻忽略了藏在巷子裡的平價美味。
  • 沒有菜單,隨機出菜!深圳這家川菜館不懂點規矩吃不到好東西
    在店裡,想吃到美味而拼桌是再正常不過的啦。不僅如此,全程都要自己動手獲得美味。一切都在店中明碼標價,冷櫃中的串串飲料自己拿,調料自己拌,吃完的籤子自覺放進竹筒中留著結帳。川味夠不夠正宗,你看到調料臺上有魚腥草就知道了從冷櫃中選好自己想吃的東西,然後就可以來到冷沾沾的靈魂之處——調料臺。
  • 全球的麥當勞菜單都不一樣,但在芝加哥的這家店全都能吃到!
    麥當勞芝加哥新店我們都知道,其實全球各個國家的麥當勞裡,菜單都是不盡相同的。比如筆者就在奧地利的麥當勞,吃到過味道很奇特的麵條,而法國的麥當勞裡,各種奶酪多多益善……而對於中國人來說,金拱門的本體大概就是麥辣雞腿漢堡,不過出了中國可就吃不到這款了哦!
  • 武漢這家只有2平的小店,只做雞冠餃,2塊5一個,客人多得擠破門
    武漢的碼頭文化使得武漢的過早很受重視,武漢還有早餐之都的稱號。武漢的過早吃的多數是重油高熱量的食物,雞冠餃,因為形狀像雞冠而得名。一罐腳一般是老面發酵,然後放入鹼做成雞冠形狀的水餃,下油鍋炸,吃起來香酥脆,入口綿軟,食用方便,以營養全面。
  • 天津這家火了30多年的狗食館子,從來沒個菜單,老闆做啥客人吃啥
    天津有一家藏在深巷子裡的狗食館兒,已經火了30多年了,他家連個菜單也沒有,去他家就餐,那要聽老闆的,老闆給你炒什麼菜,你就吃什麼菜,即便是這樣沒有自主權,還有很多人每天都打聽著去他家就餐,也許人們的好奇心就是這麼的強!
  • 逼走無數對手,武漢這家獨霸高逼格美食街的小店,15元讓你吃到吐!
    有寶寶像瘦瘦反應武漢的美食更新速度太快從小吃到大的美味老店不知不覺都沒了這裡瘦瘦給大家推薦個老網紅藏在武漢最中心的美食街十幾年來不知氣走了多少家競爭對手傲嬌的獨霸武漢伢的心武漢伢為之淪陷如果想吃四季時趕上人多,排不到位置。這家絕對能填補你碎掉的小心心。
  • 吃遍大連丨各種的海鮮家常菜,海鮮得做得溜,家常菜吃得住!
    這家可是開發區10多年的老店了。是靠口口相傳的一家特色店,就是大家通常說的小粑粑館,從掌勺到服務都是自家人。他家地理位置真心不算明顯。這家沒有菜單,點菜都是看他店裡有什麼就做什麼。基本都是海鮮為主,你想吃什麼就自己看著點,只要老闆能做。用家常的做法燜或者炒。炒海龍,其實就是黃瓜肉片炒海蜇,海蜇厚厚的,很有肉感,味道不錯。
  • 燒烤、小龍蝦、海鮮、啤酒,據說去常州這家小店一定會吃到扶牆而出|尋味記
    每到周五,我的習慣,是寫小店。小店,自有小店的情致與美好。它的名字,也許在朋友裡流傳很久;它的味道,也許是你一直期待的;它的氛圍,也是你能想像得出的愜意與鬆弛。再去,已是去年冬天。店面擴大不少,樓上也開始營業。
  • 老武漢幾近消失的油香,我在中山路上這家小店尋到了
    老武漢幾近消失的過早小吃——油香,現如今還能吃到的人屈指可數了。好在武昌尚存一家油香老店,28年如一日的堅守,只為這門手藝不會失傳!油香,顧名思義「油香撲鼻」而得名,上世紀70年代前後在武漢風光無限——揉好的麵團揪下一個小劑子,按壓碾平後,中間擱上一勺紅糖,捏握成形後,碾平投入油鍋,就等那一抹金黃浮起……這種小時候的味道,我在中山路的「老油香」小店裡尋到了。
  • 虎門人早餐三寶,我都在永康街這家30平不到小店吃到了...
    30平小店吃到本文原創請勿抄襲 每天都車水馬龍的永康街  其實也是一條隱藏的美食街 藏匿於這條街的這家小店不足30平,卻每天都擠滿了人所有燒臘全部滿粥家自己燒制,後廚每天新鮮出爐,售完立馬補倉,保證每一位客人都能吃到新鮮香脆的燒臘!
  • 武漢30多年的小店,只賣1種小吃,一天賣6000碗來吃的大多回頭客
    武漢這家30多年的小店,已經是周圍鄰居眼裡的自家食堂,他家30多年來只賣一種小吃,那就是魚糊粉,一天能賣出去600碗,來吃的大部分是回頭客,有不少人離開了武漢,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吃一碗他家的魚糊粉,這家小店就是老楊家鮮魚糊湖粉。
  • 武漢這家20年的純手工拉麵館,環境差得一塌糊塗,卻天天爆滿
    武漢的街頭巷尾,經常看見很多人蹲在麵館門口吃麵,這已經成為武漢的一大街景,而武漢這家20多年的純手工拉麵館,雖然環境差的一塌糊塗,但門口蹲著吃麵的人,比其他的麵館都要多,這家店就是武漢的孟記拉麵,這家店自從開業以來,天天爆滿,除了店裡這滿滿當當的客人以外,還有老闆在門口拉麵的樣子,也是這家店裡的一大特色
  • 在南寧,這家上榜2020年必吃餐廳的小店,每天去晚了都吃不到了
    2020年必吃餐廳的小店,每天人員爆滿,去晚了還吃不上了。說到麵食,首先會想到我國北方或者西北,各種各樣的麵食食品,都獨具地域特色口味,偶爾想起來都還會垂涎三尺,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家麵食,也是在之前的文中一個粉絲推薦的店鋪一老陳婆手工面莊。
  • 武漢大排檔美食研究報告
    老社區裡的大排檔,從上中學時候就知道這家,以前叫他老四宵夜,是三陽路上的回憶之一,一直到現在想吃剝皮魚還是會去這家。沒有招牌的家常菜,想吃什麼就點什麼,沒有擺盤,但都很實在。大名鼎鼎的兩家牛雜就不用多說了,這裡的其他大排檔也非常有老武漢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