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信不信,跑步是個有門檻的運動,髖關節有問題很容易跑受傷

2021-01-16 健身小瑀

奔跑是人類的天性、是人類的本能,從古至今人我們都是奔跑的一群人,在遠古時期人類奔跑著獵捕動物,在幾千年以前,兩個城邦的士兵們奔跑著驅逐敵人,就是在今天即便是我們擁有了可以代替移動的汽車,也仍然不失奔跑的天性,仍有很多人喜歡到公園或者操場跑幾圈,你看他機械的跑動起來好像挺無聊的,但人家可是樂在其中。

而且跑步也是最為親民的運動項目,你想打球得有球和場地,你想練拳擊得有沙袋或者陪練讓你打,而跑步則不用那麼麻煩,只要你有一雙運動鞋,隨時實地都可以跑。

也就是因為人類在骨子裡喜歡跑以及跑步的親民性導致很多人認為跑步這項運動是沒有什麼門檻的,我們常常會把跑步當作正式運動之前的小菜兒,用它來熱身。

那麼跑步真的是值得我們掉以輕心的簡單運動嗎?

還真的不是,單不說跑步在人體力學當中的所有原理,你就從涉及到的關節上看就能發現跑步是多麼複雜的一項運動。

從下到上,涉及到的主要關節有3個,分別是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而肩關節也會做配合,在這些關節參與的基礎上我們在高速的跑動過程中還需要完成一項高難度動作,那就是永遠要單足落地,所以跑步是一項技術型運動,如果你跑步的姿勢不當,或者是身體的某些肌肉太過薄弱就會導致你身體當中的其他部位出現問題。

那麼跑步這項運動既然涉及到那麼多的關節,這些關節在運動當中具有什麼意義呢?多得不說,今天咱們就先說髖關節對於跑步的意義。

髖關節對於跑步的意義

1.穩定性

髖關節幾乎位於人體的中央,可以說它是連接上下肢的紐帶,既然它的位置特殊,所以在跑步的時候對髖關節提出的首個要求就是穩定,只有你的髖關節足夠穩定在跑步的時候讓你的整個胯骨像一個不會傾斜的水杯一樣才能保證你的脊柱不會左右的彎曲,脊柱不亂動的話你的肩膀也就跟著穩定了,所以髖關節是整個上肢關節產生連鎖反應的源頭。

那麼造成髖關節穩定性不足的常見的原因就是髖部肌肉的薄弱,尤其是髖部側面的肌肉薄弱,髖部側面的肌肉主要有臀中肌、臀小肌和髖袖肌群(梨狀肌、閉孔內肌、閉孔外肌、股方肌、上孖肌、下孖肌),這些肌群主要是在人體的側面肱骨胯骨的穩定性,我們可以嘗試著單足站立30秒的時間,去感受一下是不是單足站立的時候你髖部的側面的肌肉有緊繃感和疲勞感,那麼人體在高速跑動的時候永遠是單足落地的,這就對髖部側面的肌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這些肌群掉鏈子你的整個上肢都會受到影響,所以鍛鍊髖部側面的肌群對於防止受傷來說非常的重要。

那麼怎麼鍛鍊這些肌群呢?我們把他們分成兩類,一類是臀中和臀小肌,這兩個肌肉主要負責髖部的外展動作,也就你把腿向身體的側面展開的時候臀中肌和臀小肌就會發力,那麼主要鍛鍊這兩個肌肉的動作就是彈力帶螃蟹步。

我們把彈力帶套在腳脖子上,然後不斷的橫向移動,這樣就能練到臀中肌和臀小肌。

還有一類是髖袖肌群,這些小肌肉配合起來的主要功能是幫助我們把腿向外旋轉,那麼主要鍛鍊這個肌群的動作就是蚌式。

我們側躺在地上,雙腿併攏微屈,然後把彈力帶套在膝關節略往上的位置,接著把上面那條腿的膝蓋向上抬,注意在抬的時候雙腳是永遠挨在一起的,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帶阻力的下肢外旋動作。

以上兩個動作每組做20次,時間長了會得到很好的提升。

2.靈活性

是的,髖關節對於跑步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穩定性,還在於靈活性,我們常說的跑步膝有很大的原因是髖關節靈活性不足造成的,因為你在跑動的過程中需要向前邁腿和向後伸腿,如果你的髖關節靈活性不夠,那麼大腿往前邁的幅度就不夠大,這時就需要向前多邁小腿來增加幅度,這就會對膝關節使用過多,那麼膝關節被使用過多造成的結果有兩種。

一種是膝關節周圍的肌肉會緊張,從而引發髕腱炎,另一種是膝關節裡的髕骨軟骨磨損,而軟骨的損傷是不可逆的。

所以可以說髖關節的靈活性不夠帶來的是人體下肢的不良影響,除此以外髖關節靈活性不足還會影響你的跑速,畢竟你需要向後伸腿才能跑起來嘛,大腿向後伸得足夠有力、足夠遠才能驅動身體前進,可以說髖部就是人體的產能中心,那麼你大腿後伸的幅度受限你的跑速肯定也會受到影響。

那麼如何加強髖關節的靈活屬性呢?這裡就得從一個意識的培養入手了,髖關節的主要動作有兩個,一個是伸髖另一個就是屈髖,我們要培養的就是自己屈伸髖的意識。

你俯下身去撿東西的時候髖關節那裡向前摺疊就是屈髖,撿完東西要站起身體這時你的身體摺疊角度減小,然後屁股會往前頂,這時就是一個伸髖動作。

那麼我們把這兩個動作帶上阻力完成就是下面兩個訓練方式。

彈力帶屈髖訓練

我們把彈力帶在身體前面固定住,然後把它套在屁股上,這樣能讓你在做屈髖動作的時候感受到阻力

彈力帶伸髖訓練

我們把彈力帶在身體後面固定住,然後把彈力圖套在身體的前側,這樣在你伸髖的時候就能夠感受到阻力。

除了這也兩個動作鍛鍊靈活性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一些帶有大眾負荷的訓練動作來加強臀大肌和膕繩肌的力量,比如硬拉、臀推等動作,這樣當你的臀大肌和膕繩肌的肌肉加強之後你在跑動的時候就有足夠的力量把大腿向後伸,你的跑速也就會加快了。

相關焦點

  • 跑步受傷了?大多數人跑錯了位置,看看你有沒有
    跑步作為最常見的運動之一,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健身方式。然而許多人會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的跑步,他們的身體並沒有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反而越來越差。事實上這些問題都是由於你錯誤的跑步姿勢造成的,跑步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簡單,相反,跑步也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只有掌握真正的跑步姿勢,我們才能獲得健康的身體。
  • 運動百科 | 堅持跑樓梯,對跑步有這些好處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跑步作為眾多運動項目中的一項,因其門檻低也被大眾所推崇,成為一種全民運動。
  • 髖關節(送髖)對於跑步的意義
    在跑步中,髖關節起到送髖的一個作用。這裡提到的送髖是指跑步時,支撐雙腿繞髖關節做同側傾、同側轉動和後傾的連鎖運動,用髖部帶動腿部,依靠髖部的轉動,增大擺動腿的幅度,提高跑者的步幅,促進跑步速度的提高。1、在跑步中,髖關節使大腿抬高,保證大腿和小腿的夾角為90度,這樣能夠讓跑者對送髖頻率有個更好的控制。控制了送髖,我們身體也保持了平衡性,在跑步中摔倒的風險大幅下降。2、保持送髖的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可以避免身體出現曲線跑的情況,不管在時間和體力上,都給跑者提供了方便。
  • 跑步,你得先有一個正確的跑步姿勢!
    跑步時,每邁一步,跑者的身體就要承受自身體重兩到三倍。考慮到奔跑邁步的重複性,錯誤的動作模式會對肌肉、骨骼、肌腱和韌帶造成很大壓力。 比如我們上面提到的「過大的跨步」,在步幅過大時,首先觸地的部位是腳跟。就在腳跟著地的那一剎那,撞擊力會像震蕩波一樣傳遞給小腿骨骼和關節。突如其來的制動和震擊動作會向膝關節的髖關節傳遞一股強大的力量,導致它們受傷。
  • 髖關節總是疼痛?4個拉伸動作,讓跑步更加輕鬆!
    跑步,是受大家喜愛的運動之一。無論是緩解壓力還是減肥,它都起了很好的作用。這不,又到了減肥的季節了,每個跑友都拿出了不瘦到目標不罷休的氣勢!但是在跑步時候我們的髖關節總是掉鏈子,跑步跑一半就得返程回家歇著。在跑步中送髖是非常關鍵的技巧,但是髖關節靈活度差,使跑起步來非常的疲勞,雙腿就像灌滿鉛一樣。
  • 跑步機上能跑5公裡,為何戶外跑3公裡就覺得很累?
    大家好,很多剛開始進行運動的朋友,都會選擇跑步這項門檻低,並且效果也不錯的運動來進行,但是由於並沒有接受過相關的培訓,所以容易出現各種問題,下面所說到的就是跑步機上能跑5公裡,為何戶外跑3公裡就覺得很累?
  • 跑步不休息,等於廢人!不信你看!
    但是當身體出現疼痛時,懂得休息比什麼都重要;懂得休息,也是不斷地在完善你自己。我們需要做的是停止跑步,用正念的方式去感受身體的每一個部位。跑步,雖然是下半身腿部發力,但也牽動著上半身的核心力量。因此,跑步給我們帶來的疼痛,不止是腿腳部位,還有臀部,髖關節,下腰背,腹部,肩頸等。
  • 跑後大腿後側、髖關節不舒服,該如何緩解?
    大腿後側拉伸動作,你做對了嗎? 不少跑友跑完步後,會有大腿後側的酸脹和緊張,如何緩解呢?我們在跑步最常做的一個動作就是壓腿。但是壓腿卻有一個常見的錯誤,就是我們太過於彎腰向下了。 髖關節柔韌性和拉伸練習 不少跑友留言說,跑步後髖關節內側,或腹股溝不舒服,該怎麼辦? 日常跑步拉伸或者力量訓練,很多人會忽略髖關節以及附近的髂腰肌的拉伸,肌肉緊張得不到放鬆,就會出現不適。
  • 跑步流汗能排毒?你信不信呢?
    在最悶熱的天氣跑步,出汗自然也要多於以往,不少人在跑完後,大汗淋漓幾乎渾身溼透,在脫下溼漉漉的T恤,用力一擰,看到地上擠出的一大灘汗水,真是有一種強烈的滿足感。而在廣大跑者的印象中,跑步流汗不僅帶來身心的愉悅,還被附加了很多好處,比如說流汗是脂肪的眼淚,流汗可以養顏,流汗可以排毒等等。
  • 跑步受傷,6大原因!你有嗎?
    對業餘跑者來說,跑步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無傷地跑,跑出健康,跑到永久。但是,運動難免都會有些損傷,安全範圍之內的酸痛才會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跑步同樣如此,在堅持跑步的過程中,由於各方面的因素,難免會造成大小腿、膝關節、腳踝、跟腱、足底等疼痛損傷。
  • 科學跑有多重要?減少80%的跑步傷害!7條優秀跑者乾貨,珍藏
    在跑步圈流行這樣一個說法:十跑九傷。這次我們來了解跑步的運動科學,幫助跑友們趨利避害,確保安全性的同時,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科學跑步的重要性。支撐腿觸地時,我們可以發現,相應的肌肉群收縮一部分是為了完成動作,另外一部分作用就是支撐和吸收地面的撞擊,例如支撐側的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腳掌等。換言之,也就是說專項肌肉群力量越強,關節吸收的撞擊越少,越不容易受傷。騰空腿的3個階段:騰空階段主要靠腿部的後群肌肉收縮完成提拉動作。
  • 每天跑多少米合適?跑步時要注意哪些問題?這些問題你都懂嗎?
    現在真的有太多的人認為跑步是件簡單的事情,也有很多人認為跑步就那麼一點事,只要跑起來就行了,不必要在意太多的問題和細節!其實這樣想的朋友最後的結果可能不是很好,不是沒有收穫良好的效果就是有可能身體受傷了!所以想要跑步,我們一定要搞懂一些關於跑步的問題!
  • 跑步時,都有哪些肌肉在運動?
    在跑步時,常用的有五大肌肉群——股四頭肌、膕繩肌、臀肌、髖屈肌和小腿後側肌群。 如果將跑步的動作拆分,每個階段都有哪些肌肉在發力? 胸椎 跑步需要充分舒展胸椎(即你的上半身),並適當進行旋轉運動。
  • 跑步沒幾天膝蓋受傷了?這是為什麼呢?可能是你忽略的問題導致的
    導語:跑步這項運動十分簡單,很容易開始。不需要注重太多的細節,這也是大多數人選擇它的原因。但是安全簡單的運動往往是最危險的運動。跑步便是這樣,在我們心裡它就是如此簡單,可它帶來的傷害也很大,為什麼會這樣呢?
  • 讓你膝蓋受傷的不是跑步,而是錯誤的跑步方法
    ,其中有一位跑友留言說,自己跑步後基本不發朋友圈的原因是,總有朋友問膝蓋受得了嗎? 你是否也經常遇到被人問的相似問題:「你跑這麼多,膝蓋還好嗎?」「人的關節軟骨是有厚度,天天跑等你老了就磨完了」…… 那麼,跑步到底傷不傷膝蓋?又是什麼原因導致膝蓋受傷呢?在日常跑步中如何避免膝蓋受傷?
  • 跑前熱身不可少,這6個動作,可以有效的預防跑步損傷
    提到運動,我們第一個能夠想到的項目一定是跑步,作為最普及的運動項目,跑步相比於其他運動受眾面要更廣一些,晚上和早上去公園你會發現有一大批的跑步愛好者,而跑步時間看似簡單,但還是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今天要提到的跑步前的熱身。很多人似乎會有這樣的疑問跑步本身不就是一種熱身嗎?
  • 髖關節有聲音?別以為不疼就沒事
    不過,雖然髖關節能夠在多個方向上靈活運動,運動幅度也相對較大,但與之相對應的則是,髖關節穩固性較差,易在劇烈的運動中受傷。特別是隨著年齡和過度使用等情況的發生,軟骨會發生磨損,臀部的肌肉和肌腱有可能也會被過度使用,因此當你摔倒或是遭遇其他運動損傷時,便會增加髖關節受傷的風險。
  • 冬季跑步需注意這幾個方面的細節,才能跑得暢快,降低受傷機率
    導語:冬天到了,天氣特別的寒冷,你還會堅持冬跑嗎?很多人會在夏天跑步,到了冬天就會停止跑步訓練。外邊的天氣太冷,大多數人喜歡躲被窩,不喜歡鍛鍊,就是在健身房的人也比之前的數量減少了很多。冬天跑步訓練極大的自律性,不僅需要身體擺脫惰性,還需要抵抗寒冷的天氣跑起來。
  • 你信不信?堅持跑步三個月,這些改變就會讓你愛上跑步
    其實我自己也是從新手過來的,我知道跑步的前兩個星期會把90%以上的跑者攔在門外,讓他們失去對跑步的興趣,如果這個時候你放棄了,那你一輩子就可能與跑步無緣了!相反如果克服這些困難,持續的堅持跑步,挨過最難熬的時期,持續的堅持,堅持跑步三個月以上,你就會漸漸地發現跑步給你帶來的改變,這些改變就是你愛上跑步的根本所在!你看看現在跑步熱是多麼的盛行?
  • 跑步是最好的鍛鍊全身的運動,但是你知道跑多長時間效果最佳嗎?
    關注養生的朋友們,一定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就是不管你的身體有什麼大大小小的問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跑步是對身體絕對沒壞處的事情。跑步確實是一件能夠幫助你運動到全身的一項運動,不僅僅能夠鍛鍊你的心肺功能,還能夠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和熱量的消耗,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