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減塑 • 專家談②丨落實塑料汙染治理任務 推進零售餐飲行業...

2020-12-13 澎湃新聞

限塑減塑 • 專家談②丨落實塑料汙染治理任務 推進零售餐飲行業綠色發展

2020-09-06 1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印發以來,零售業、餐飲業高度重視、積極響應,從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理解和把握塑料汙染治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始終把這項工作列為重要議程。近日,九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對相關工作,特別是2020年底的目標任務,進行了再部署、再動員,同時也明確了工作的細化執行標準。

一、《通知》提出的目標任務,哪些與零售、餐飲行業相關?

《通知》和細化標準為行業企業落實塑料汙染治理要求指明了方向。2020年底塑料汙染治理的任務目標中,與零售、餐飲行業相關的主要是以下幾類:

一是不可降解塑膠袋。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通知》明確指出,不可降解塑膠袋是指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用於盛裝及攜提物品的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不包括基於衛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於盛裝散裝生鮮食品、熟食、麵食等商品的塑料預包裝袋、連卷袋、保鮮袋等。

二是一次性塑料吸管。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通知》明確了禁止範圍不包括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上自帶的塑料吸管。

三是一次性塑料餐具。2020年底,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通知》將目前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具的禁限品類明確為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刀、叉、勺,不包括預包裝食品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具。

此外,超薄塑料購物袋、一次性發泡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等產品,也都與零售和餐飲行業的日常經營相關。《通知》中的細化標準充分考慮了行業實際和生產供應情況,既增加了政策的可操作性,也能保證政策穩步推進。零售、餐飲行業將按照有關要求,積極推動落實。

二、涉及禁限使用的產品,目前有哪些替代方案?

對於2020年底前要在部分地區和場所先行停止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製品,行業企業已經開始採取積極行動,形成了一批切實可行的替代方案。

一次性塑料購物袋: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提升,當前許多消費者已經養成了自備購物袋的習慣,公眾綠色消費習慣的形成,對減少使用塑膠袋具有重要作用。當然,塑料購物袋的替代方案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很多商超可為消費者提供無紡布環保購物袋,設計製作精美環保購物袋甚至成了購物時尚;紙質購物袋替代塑料購物袋也是多數企業的做法;一些書店採用簡易的牛皮紙包裹取代購物袋也收到了很好效果。此外,一些商超也在積極推廣使用對環境友好的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一次性塑料吸管:為了減少一次性塑料吸管的使用,一些餐飲企業通過改造冷飲杯蓋,用自帶飲嘴的杯蓋代替「吸管+杯蓋」的組合,較好地替代了飲品的吸管功能。可降解塑料吸管等替代產品也在積極生產和應用中,相關產品逐漸成熟,可以為替代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提供有力支撐。

一次性塑料餐具(刀叉勺):為了減少一次性塑料刀叉勺的消耗,多數具備條件的餐飲企業在堂食中採用可重複使用的餐具。一些快餐企業正在使用竹木勺替代一次性塑料勺,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可降解塑料製成的餐具,目前也可以供消費者選擇使用。

同時,據統計測算,2020年底階段性目標涉及的相關地區零售、餐飲領域,上述3類塑料製品的年消費量約30萬噸,無紡布、紙、竹木等替代品的原料充足,可降解塑料的年供應量約有40萬噸,應該說,替代產品產能可以滿足消費需求。在相關企業努力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替代產品的同時,我們也呼籲廣大消費者共同參與到塑料汙染治理中,少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共同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三、為落實各項目標任務,零售、餐飲等行業做了哪些準備?

目前,行業、企業都已經積極行動起來,主動參與到減塑工作中。一是開展限塑相關政策法規的宣貫。我們已會同其他相關行業協會積極開展政策宣傳,將政策向行業企業傳達到位。後續也將組織零售、餐飲等企業,加大向消費者宣傳限塑政策的力度,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共同形成減塑習慣。二是開展供需對接活動。組織餐飲業、零售業與替代產品生產廠家進行對接,篩選合格供應商,提出產品採購需求,推動企業建立綠色採購體系。三是我們將與相關行業協會共同發起倡議,倡議商貿流通服務業更多企業,履行主體責任,自覺開展減塑行動。

四、應對塑料汙染,普通消費者可以發揮什麼作用?

零售、餐飲行業停止使用部分一次性塑料製品,可能會對傳統的消費方式產生影響。普通消費者也應認識到,傳統的消費方式給自然資源和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改變不合理的消費方式,減少塑料汙染,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內容,也是每個消費者應盡的社會責任。每個普通消費者可以在日常消費中使用可循環利用產品,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適度消費,綠色消費;只有大家都積極參與,從身邊小事做起,逐漸養成綠色消費新習慣,才能推動塑料染汙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作者: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 張麗君

近期重點文章推薦

原標題:《限塑減塑 • 專家談②丨落實塑料汙染治理任務 推進零售餐飲行業綠色發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九部委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 可降解塑料相關公司受關注
    來源:證券時報網近日,發改委等九部門發布《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加強對禁止生產銷售塑料製品的監督檢查;加強對零售餐飲等領域禁限塑的監督管理;推進農膜治理;規範塑料廢棄物收集和處置;開展塑料垃圾專項清理。
  • 31省份已發布塑料汙染治理相關實施方案或行動計劃——「禁塑令...
    隨著「禁塑令」正式落地,全國各地商超、外賣等塑料使用「大戶」紛紛開始推出減塑舉措和過渡辦法。專家表示,塑料汙染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可降解塑膠袋的回收和處置都要有相應的配套系統,需要一定適應時間,應先抓好重點品類、重點場所,形成一定經驗再進行逐步推廣,才能有序推進塑料汙染治理。
  • 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2020〕1146號)
    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確保如期完成2020年底塑料汙染治理各項階段性目標任務,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一、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增強做好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大工作落實力度。
  • 限塑令倒計時!記者實探商超餐飲動向,除了可降解塑料,這個板塊也受益
    距離第一階段的限塑、禁塑任務只有不到一個月,更加嚴格的限塑令已經在路上。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隨著限塑令的推進,可降解塑料概念大漲。由於紙袋、紙杯為一次性塑料製品的重要替代物,造紙板塊也受益。12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成都多家商場超市、餐飲門店,並採訪了限塑令涉及的重點行業企業,了解塑料使用大戶們的現狀和應對計劃。
  • 北京「限塑10條」正式出臺,六大重點行業強化「減塑」
    期間,個人、企業、行業協會、公益組織等社會各界積極建言。意見建議普遍認為治理塑料汙染對北京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建議涉及行業領域廣泛,包括餐飲、電商、外賣、學校、社區等,內容主要集中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禁限措施上,充分體現了全社會對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關注。結合意見建議,行業管理部門逐條進行了研析,對《行動計劃》進行了部分修改。
  • 不少一次性塑料製品年底禁用 替代產品產能可以滿足消費需求
    >●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日前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進一步做好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特別是完成2020年底階段性目標任務作出部署。
  • 可降解塑料不是「萬靈藥」,各地減塑限塑還有什麼靈丹妙藥?
    「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及餐飲外賣和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今年年初,我國加強版「限塑令」對部分地區作出明確要求。 臨近2020年底,我國多個省市(區)在推進「限塑令」方面加快了腳步。
  • 「無廢城市」巡禮丨三亞「控塑」:白色汙染綜合治理模式基本形成
    頂層設計和組織領導為限塑控塑提供制度引領三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禁塑工作,成立由副市長任組長的「禁塑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高位推進限塑控塑工作;高標準制定並印發《三亞市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實施方案》,強化頂層設計,明確限塑控塑目標、任務;
  • 石獅市開展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專項行動 禁塑限塑 破解「白色汙染」
    即刻啟動,持續推進!近日,石獅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專項行動方案》,督促指導各有關單位有序開展塑料汙染治理,通過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建立健全塑料製品管理制度,到2020年底,全市範圍內全面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初步形成規範、有序的塑料汙染治理工作體系,確保「白色汙染」防治工作落地見效。
  • 福建明確未來五年塑料汙染治理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
    記者 鄭帥 攝 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 莫思予 見習記者 葉嫻 馮雪珠 一次性塑料製品對環境危害大,多年來屢禁不止。近日,福建省發改委、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了《福建省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要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製品長效管理機制。
  • 「限塑10條」對六大行業強化減塑
    《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簡稱北京「限塑10條」)正式實施,從十個方面提出了北京治理塑料汙染的明確要求。同時聚焦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重點行業強化減塑力度,嚴控一次性塑料製品向自然環境洩漏。
  • 北京限塑20年: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將退出
    12月24日,《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限塑10條」)正式發布。按照計劃,2025年,北京建成區基本告別非降解塑膠袋;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等六大行業,成為減塑的重點。 有專家表示,塑料製品的便捷性和超低價格,使得它的使用被無限放大,其實很多情況下,不是非用不可。
  • 減塑限塑應準確把握方向與目標
    ◆本報記者張倩「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及餐飲外賣和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今年年初,我國加強版「限塑令」對部分地區作出明確要求。臨近2020年底,我國多個省市(區)在推進「限塑令」方面加快了腳步。
  • 市兒童福利院開展「減塑、限塑升級行動」
    為貫徹落實國家和上海關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要求,細化落實公共機構帶頭執行塑料汙染治理要求,根據《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滬發改規範〔2020〕20號),市兒童福利院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開展「減塑、限塑升級行動」。
  • 新限塑令下的汙染「死結」:塑料越限越多屢敗屢戰
    為解決這些難題,2020年1月19日,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該項新政也被稱為「新限塑令」,以區別於2008年推出的「限塑令」。據央視財經報導,舊版限塑令執行的八年中,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使用的塑料購物袋,共節約了700億個左右,平均計算下來每年節約87.5億個。
  • 「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概念火了
    「限塑令」密集出臺,可降解塑料將迎近200萬噸替代空間從年初開始,關於塑料汙染治理的文件密集出臺,目前已有近30個省市頒布了「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將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替代產品。7月,發改委等九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進一步落實屬地管理責任。8月,河北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到2020年底,石家莊市、承德市等地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實探丨加強版「限塑令」來了,各界應對如何?已有概念股聞風而動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就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了分階段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並對商務領域(零售、餐飲、住宿、會展、電子商務等重點行業)禁塑、限塑提出了具體要求。
  • 六大行業嚴控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
    昨天,《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對外發布。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從今年年底開始,本市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重點行業,都將在不同方面被要求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  餐飲業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攪拌棒  根據《行動計劃》,全市要求禁止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
  • 全產業鏈協同發力 加快治理塑料汙染——塑料汙染治理論壇在北京...
    11月20日,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主辦的塑料汙染治理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論壇主題是「全產業鏈協同發力 加快治理塑料汙染」。塑料製品生產、使用、回收處置等產業鏈各環節的權威專家、龍頭企業齊聚一堂,共同研討健全多方協作機制、治理塑料汙染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