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鐵路規劃綱要詳解:人口50萬以上城市通高鐵如何實現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8月1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獲悉,國鐵集團近日出臺《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了中國鐵路2035年、2050年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根據國鐵集團方面披露,該《規劃綱要》是自2019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後,立即成立《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研究起草組著手編制。

《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兩階段發展目標,一是到2035年,率先建成服務安全優質、保障堅強有力、實力國際領先的現代化鐵路強國;二是到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現代化鐵路強國。

分兩階段目標推進

丁亮介紹,《規劃綱要》是推動新時代鐵路高質量發展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由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規劃綱要》提出了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總目標——到2035年,率先建成服務安全優質、保障堅強有力、實力國際領先的現代化鐵路強國。具體體現在以下九個方面:

一是率先建成現代化鐵路網,全國鐵路網20萬公裡左右,其中高鐵7萬公裡左右,20萬人口以上城市實現鐵路覆蓋,其中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

具體而言,丁亮介紹,圍繞《規劃綱要》中這個戰略目標,將以「3張網+現代樞紐體系」為重點,打造世界一流的鐵路設施網絡。

「3張網」分別是現代高效的高速鐵路網、覆蓋廣泛的普速鐵路網和快捷融合的城際市域(郊)鐵路網。值得注意的是,在構建現代高效的高速鐵路網過程中,明確提出要建設以高鐵主通道為骨架、區域性高鐵銜接延伸的高鐵網,實現省會城市和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相鄰區域省會間基本實現3小時高鐵圈。而在形成覆蓋廣泛的普速鐵路網過程中,明確提出要建設以普鐵幹線為骨架、區域性普鐵銜接集散的普鐵網,連接20萬人口以上城市、資源富集區、貨物主要集散地、主要港口及口岸,基本覆蓋縣級以上行政區。在發展快捷融合的城際市域(郊)鐵路網過程中,明確提出要在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城鎮化地區統籌規劃建設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優先利用高鐵、既有鐵路通道資源服務城際、市域客運需求,形成城市群內2小時城際交通圈,都市圈、特大及超大城市1小時市域通勤圈,打造軌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

「現代樞紐體系」則是按照「零距離」換乘要求,打造一批以鐵路客站為中心的綜合客運樞紐,推動幹線、城際、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和機場高效銜接;按照「無縫化」銜接要求,打造一批以鐵路物流基地為中心的綜合貨運樞紐,完善多式聯運、城市配送、集散轉運等功能。

二是鐵路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智能高鐵率先建成,智慧鐵路加快實現。

具體而言,據國鐵集團科技和信息化部網信安全總監張伯駒介紹,到2035年智能高鐵率先建成這一目標的具體內涵主要包括:

在工程建造領域,建立完整的BIM技術標準體系,構建基於BIM的鐵路工程協同設計體系,實現勘察設計多源數據融合,研究掌握裝配式建築設計和模塊化製造技術、數字孿生鐵路技術。

在技術裝備領域,研製智能型復興號動車組,實現時速350公裡自動駕駛功能,研發中國標準簡統化接觸網裝備,掌握智能牽引供電成套技術。研發高鐵智能調度集中系統,實現行車運行計劃的智能實時優化調整。

在運營服務領域,全面推廣電子客票技術,實施了刷臉核驗、候補車票等多樣化服務,努力打造管理高效、綠色節能的智能客站。

三是運輸服務供給品質一流,形成全國1、2、3小時高鐵出行圈和全國1、2、3天快貨物流圈,人享其行、物暢其流。

具體而言,據國鐵集團客運部客運營銷處主管強麗霞介紹,全國1、2、3小時高鐵出行圈全面形成包括三方面:主要城區市域(郊)1小時通達:如京津冀區域北京到天津、雄安間,長三角區域上海到蘇錫常間,粵港澳大灣區廣深、廣珠間,成渝雙城經濟圈成都到重慶間形成市域和通勤客流圈;城市群內主要城市間2小時通達:如京津冀區域北京到石家莊間,長三角區域上海到南京、杭州間,粵港澳大灣區廣深港澳與珠三角周邊城市間,成渝雙城經濟圈成渝與周邊城市間形成城市群快速通道;相鄰城市群及省會城市間3小時通達:在各城市群中心城市與其它省會城市間,打造城市群綜合交通網主骨幹,強化繁忙高鐵主通道能力。

四是鐵路運輸安全持續穩定,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安全保障體系健全有力。

具體而言涉及到自主研發新型智能列控系統這一課題。據國鐵集團工電部通信信號處主管莫志松介紹,新型智能列控系統將利用北鬥衛星導航技術、5G通信技術等構成空天地一體化的列控系統。與傳統列控技術相比,實現軌旁電子設備從多到少、從有到無的轉變,是列控技術領域裡程碑式的技術創新,需要攻克列車精確定位、多元融合測速、列車完整性檢查、移動閉塞等關鍵技術難題。

這個列控系統將實現「更高效」——列車追蹤間隔可由目前的最短3分鐘縮短到2分鐘左右,提高線路運輸能力30%以上;「更智能」——系統的研究目標包括逐步實現從人工駕駛到自動駕駛再到智能駕駛的轉變,在現有自動駕駛功能基礎上,研究增加列車主動環境感知、安全態勢自動評估等智能技術,減少司機操縱,改善廣大旅客出行體驗;「更環保」——新型列控系統是面向未來的列控系統,將列車群協同聯控作為重要研究方向,實現一批車出站加速、另一批車到站減速,電能內部循環利用,理論上人均百公裡能耗可降低30%左右。以京滬高鐵為例,如果採用新型列控系統,動車組往返運行一次可節電9000度左右。

五是運營效率效益更加優良,主要運輸經濟指標保持世界領先,主要經營效益指標位居世界前列,國鐵集團成為世界一流企業。

六是黨對鐵路的全面領導堅強有力,國鐵企業的行業主體作用突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

七是鐵路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實現深度融合,鐵路綠色骨幹作用和地位明顯增強。

八是鐵路應對突發事件及自然災害、完成急難險重任務、服務重大戰略、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全面提升。

九是中歐班列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知名鐵路物流品牌,中國成為全球鐵路科技創新高地,鐵路走出去的產業鏈和價值鏈向中高端聚集。

更遠期的目標是,到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現代化鐵路強國,全面服務和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39項主要任務

第二部分,《規劃綱要》確定了11大板塊39項重點任務:

一是建設發達完善現代化鐵路網,包括高速鐵路網、普速鐵路網、城際和市域鐵路網、現代綜合樞紐4項。

二是發展自主先進的技術裝備體系,包括基礎設施技術裝備、新型載運工具、新型基礎設施3項。

其中,在新型載運工具方面,國鐵集團機輛部副主任吳國棟介紹,未來,鐵路動車組主要發展方向有4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更高速度等級動車組。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實現時速350公裡商業運營後,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家均將高速動車組運營目標速度定為350公裡及以上。國鐵集團也正統籌規劃利用既有高鐵線路開展新一代高速動車組研製工作,基本目標是安全穩定、節能環保、平穩舒適、經濟可靠,總體技術水平世界領先,能夠推動和引領世界高速列車技術進步。

第二個方向是智能動車組。通過網際網路、人工智慧與高鐵的深度融合,推動智能行車、智能運維、智能服務等智能技術應用,為旅客提供更安全、高品質、多元化的運輸服務。近幾年,國鐵集團正積極推動京張、京雄智能動車組研發及使用工作,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已經在京張高鐵上小批量投入使用;京雄城際智能動車組計劃在今年年底開通的京雄城際投入使用。

第三個方向是復興號城際動車組。隨著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和區域性城市群的形成,城際鐵路客流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城際動車組將是未來新的發展需求。國鐵集團正圍繞著大載客能力、快速乘降、快起快停等方面需求,組織開展時速160~200公裡復興號城際動車組研製,不斷完善復興號動車組系列化產品,更好地滿足城際鐵路運輸需求。

第四個方向是高鐵快運動車組。我國電商行業發展快速,快捷貨運市場潛力巨大。國鐵集團正積極開展高鐵快運動車組研究,提前探索高鐵快運市場需求和運輸模式,發揮高速鐵路快速、準時、安全等特點,提高運輸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拓展鐵路快捷貨運服務,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物流需求,打造中國高鐵新名片。

三是創新優質高效的運輸服務供給,包括客運服務體系、貨運物流體系、服務新業態新模式新領域3項。

四是厚植效率效益優良的經營實力,包括推動效率變革提升,做強、做優、做大主業,提升經營開發水平3項。

五是提升持續可靠的安全發展水平,包括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設施設備本質安全、興安強安保障能力、應急處置和救援能力4項。

六是強化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能力,包括科技創新產業化應用、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體系3項。

七是改革創新科學高效的現代治理體系,包括鐵路制度優勢、鐵路企業改革、布局結構優化調整、市場化運營機制、鐵路文化5項。

八是發揮節能環保的綠色鐵路優勢,包括提高綠色鐵路承運比重、集約節約利用資源和能源、強化生態保護和汙染防治3項。

九是拓展互利共贏的開放合作空間,包括打造互聯互通鐵路通道網絡、完善國際鐵路物流服務體系、深化鐵路國際交流與合作3項。

十是突出精良專業的人才隊伍建設,包括高水平科研人才、高技能產業大軍、高素質幹部隊伍3項。

十一是當好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包括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強化重大戰略支撐能力、促進扶貧減貧和國土開發、推動鐵路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發揮「高鐵+」支撐引領作用5項。

四方面保障措施

第三部分,《規劃綱要》提出了四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黨的領導。堅持黨對鐵路工作的全面領導,發揮國鐵集團的鐵路行業主體作用,與設計、施工、製造企業及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行業協會等共同推進現代化鐵路強國建設。

二是落實支持政策。推動建立健全穩定的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公益性運輸和公益性鐵路虧損核算評估和補貼機制,推動研究制定引導支持增加鐵路運量的相關政策和法規等。

三是深化路地合作。落實中央和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要求,深化投融資改革,分類推進建設運營。

四是強化組織實施。將規劃綱要目標任務細化分解融入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壓茬推進,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及鐵路企業先行先試,加強對規劃綱要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督促落實等。

意義何在

對於此次《規劃綱要》出臺的意義,丁亮認為有4點:

一是推進鐵路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制定《規劃綱要》,就是要明確鐵路在服務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當好先行,提供更加完善的、高效率的全程服務體系和高品質的產品供給體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二是促進鐵路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抓手。制定《規劃綱要》,鮮明地提出鐵路先行的目標和方向,就是要鐵路在新時代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等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保障。

三是推動新時代鐵路高質量發展的行動綱要。中國鐵路近年來取得很大成就,但同時也要看到,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服務不斷湧現,對鐵路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發展、怎麼發展才是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給出了目標、路線圖和時間表。國鐵集團將按照《規劃綱要》,搶抓世界科技革命機遇,有序協調紮實推進鐵路先行建設,全面提升鐵路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建成智能鐵路、智慧鐵路,成為世界一流鐵路企業,進一步鞏固我國鐵路世界領先優勢。

制定基礎在哪

《規劃綱要》的制定離不開中國鐵路現有的發展成果。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信息所副所長賈光智表示,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鐵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日益成為推動世界鐵路發展的重要力量。從世界範圍來看,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等,在長期的歷史積澱基礎上,通過持續的創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鐵路系統和發展模式。與這些國家相比,我國鐵路在多個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具體來看,我國鐵路在以下四個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一是規模優勢。我國擁有世界上最為龐大的鐵路網和運輸體系,鐵路運輸供給能力首屈一指,對經濟支撐和拉動作用顯著。截至2019年底,我國鐵路營業裡程達到13.9萬公裡,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我國高速鐵路營業裡程達3.5萬公裡,佔世界高鐵營業裡程的66%以上,位居世界第一,排名第二、三的西班牙、日本高速鐵路營業裡程僅為3000多公裡。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鐵路營業裡程達14.14萬公裡,其中高鐵裡程3.6萬公裡。在運輸經營上,我國鐵路一些主要運輸經濟指標持續保持世界領先,其中,旅客周轉量、貨運量、貨物周轉量、換算周轉量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客運量僅次於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主要鐵路企業資產規模、經營收入也遠超其他國家。

註:日本、法國、德國、俄羅斯、中國為全國鐵路數據;美國為Amtrak公司數據。 各國鐵路旅客周轉量對比

註:日本、法國、德國、中國、俄羅斯為全國鐵路數據;美國為I級鐵路數據 各國鐵路貨運量對比

註:日本、法國、德國、中國、俄羅斯為全國鐵路數據;美國為I級鐵路數據 各國鐵路貨物周轉量對比

各國鐵路平均運輸密度對比

二是基礎設施、技術裝備等硬體現代化程度高。我國大量鐵路特別是高速鐵路是在近年修建,近一半的鐵路服役時間不足20年;同時,以CRTS Ⅲ型板式無砟軌道、CTCS-3列控系統、復興號動車組為代表的一大批自主技術裝備得到廣泛運用,各類設備設施技術性能和可靠性處於世界領先或先進水平,例如,我國高速動車組最高運營速度達到時速350公裡/小時,法國和日本均為320公裡/小時,德國為300公裡/小時,俄羅斯與美國分別為250公裡/小時和241公裡/小時。

三是技術創新應用領先。近年來我國鐵路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創新人才培養力度,加快關鍵技術產品研發和創新成果推廣應用,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日益凸顯。依託復興號動車組的成功研製,自主創新能力實現新的躍升,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以京張、京雄、浩吉鐵路為代表的智能鐵路建設運營,還將帶來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現代技術和新型基礎設施的全面融合與應用,進一步提升鐵路關鍵技術水平。目前我國已成功研製具備工作狀態自感知、運行故障自診斷、導向安全自決策功能的智能型復興號動車組,並成功應用於京張高鐵,實現了時速350公裡自動駕駛功能,而其他國家在智能客車方面仍處在試驗階段。

四是鐵路安全保障和綠色發展水平總體先進。我國鐵路運輸安全持續穩定,事故率和交通死亡率均處於較低水平。據有關統計,2005~2016年我國鐵路客車平均事故率為0.07件/10億人公裡,日本、法國、德國鐵路客貨列車平均事故率分別為1.46件/10億換算噸公裡、1.88件/10億換算噸公裡、1.97件/10億換算噸公裡;2018年,我國鐵路交通事故死亡率為0.199人/10億換算噸公裡,遠低於美國、德國、法國和日本,這些國家鐵路交通事故率水平為0.36~0.57人/10億換算噸公裡。我國鐵路能耗控制效果也比較顯著,根據UIC有關統計,我國鐵路客運、貨運平均能耗都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

註:日本、法國、德國為全國鐵路數據,美國為I級鐵路與Amtrak數據。死亡人數統計除旅客外,還包含工作人員、平交道口事故、非法侵入鐵路線路等。 各國鐵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對比

相關焦點

  • 高鐵大建設,基於成都重慶與巴蜀水系,暢想巴蜀高鐵骨幹網規劃
    2020年8月13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在官網披露,該司近日出臺《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其中提到,2035年時,將建成全國鐵路網20萬公裡左右,其中高鐵7萬公裡左右,20萬人口以上城市實現鐵路覆蓋,其中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
  • 京九高鐵線鐵路線路圖_2020年京九高鐵線鐵路線路圖資料下載_築龍...
    摘要:京九高鐵又名京九客運專線,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的規劃研究項目之一,實際上採用各地分段建設最後連成一線的方式建設  2月18日,國務院正式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 想開高鐵嗎?1:1打造模擬駕駛艙 視覺效果十分逼真
    截至2020年7月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到14.14萬公裡,其中高鐵3.6萬公裡,穩居世界第一。而且根據《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到2035年,全國鐵路網20萬公裡左右,其中高鐵7萬公裡左右。20萬人口以上城市實現鐵路覆蓋,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
  • 江西省2021-2030高鐵規劃,未來有望實現縣縣通高鐵
    「十三五」規劃建設項目中僅有長贛高鐵和瑞梅鐵路未開工,目前在建高鐵總裡程約766公裡。 這些高鐵基本打通了省內南北京九高鐵經濟帶,東西滬昆高鐵經濟帶,實現了省內設區市高鐵全覆蓋。這些高鐵的建設固然支撐起省委規劃的「一圈引領、兩軸驅動、三區協同」戰略,有力的牽引著江西經濟的發展,然而,在江西100個縣城中還有一半以上的縣城沒有覆蓋高鐵,僅僅這些高鐵建成運營,還不足以解決江西高鐵新時代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 迎來雙高鐵時代,地鐵14號線進入三期,青平萊鐵路納入規劃……平度...
    地處青島之北的平度,擁有3176平方公裡面積和140萬人口,是青島傳統意義上的遠郊。然而,從整個山東地圖俯瞰,平度其實處山東半島之「咽喉」,南下青島,西接濰坊,東去煙威,是名副其實的戰略要地。過去一段時間,受交通條件所限,平度的戰略優勢地位得不到充分顯現與發揮。
  • 重磅:蘭州至漢中至十堰高鐵新進展,蘭漢十高鐵有望進十四五規劃
    會議原則審查通過了由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編制的《新建高速鐵路蘭州至漢中至十堰線方案研究》,認為項目符合國家交通強國戰略和區域發展戰略,研究深度能夠為爭取項目進入國家規劃提供技術支撐,建議積極爭取項目進入國家規劃。同時,沿線城市發改部門藉此機會,建立了聯席會議機制,形成了合力爭取項目進入國家鐵路「十四五」發展規劃的共識。
  • 湖南省規劃構建 「五縱五橫」鐵路交通,未來實現全部市州通高鐵
    建成張吉懷、常益長等項目,新開長贛、銅吉、邵永等項目,規劃建設永清廣、益婁、襄常等項目,適時有序推進常嶽九、渝湘、興永郴贛、懷桂等前期工作,實現全部市州通高鐵。「五縱五橫」即:五縱, 浩吉(原蒙華)煤運通道,京廣通道,呼南(洛湛)通道,渝長廈通道,焦柳通道。
  • 北鬥+5G下,中國高鐵將獲「超級大腦」:2035年實現7萬公裡覆蓋
    作為中國在國際上一張閃亮的名片,中國高鐵實現了"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近日,中國高鐵又傳來好消息。根據中國科技網8月13日消息,中國國際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國鐵集團)出臺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規劃綱要)中提出,至2035年,高鐵將達成7萬公裡覆蓋;在北鬥衛星導航及5G技術的加持下,中國高鐵將實現空天地一體化的"超級大腦"。
  • 高鐵:重慶到湖南將規劃一條350時速高鐵,經過你的城市嗎?
    渝湘高鐵。渝湘高鐵計劃:重慶主城-南川-武隆-彭水-黔江-酉陽-秀山-懷化將滬昆高鐵連接到長沙。南川、南川的名字始於元世祖時代, 南江在畫中,其源頭來自南川,以南川之名稱發源縣, 距重慶CBD、機場、長江深水港、保稅港、鐵路樞紐港僅1小時車程,南川旅遊資源天獨厚,金佛山被稱為「東方阿爾卑斯山」,春天享受百花競芳、夏納天然涼、秋天享受漫山紅葉、冬天享受南國雪原。
  • 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發布!句容擬規劃一條市域鐵路,寧句線有...
    4月15日,經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近日正式印發《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長三角交通一體化規劃的編制目的在於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指導長三角地區的交通運輸實現更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規劃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 「省會高鐵圈」浮現!德州到聊城城際鐵路正在規劃中,力爭途經武城...
    6月22日,濟南市交通局發布《新建德州至商河、濟南至濱州、濟南至棗莊鐵路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工作公示》,3條高鐵走向確定,按照米字形高鐵網,力爭年內開工,遠期省城市各縣區都將實現高鐵通達。
  • 人均GDP達1.4萬美元以上!昆明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昆明市發改委主任郭志宏介紹,「十三五」時期,昆明市經濟社會實現歷史性、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經濟發展、創新驅動、生態文明、開放帶動、民生福祉五大類29項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如期或提前完成,發展成績令人欣喜、鼓舞人心。  2020年GDP接近7000億元  經濟發展實現量質「雙提升」。
  • 內蒙古鐵路的「未來空間」:推進6條高鐵、城際,集通長高鐵上榜
    近日,小編在《未來5年內蒙古「鐵路版圖」:要建成3條高鐵、快鐵,新開工2條》寫到,隨著內蒙古「十四五」期間高鐵建設規劃方案的確定,未來5年內蒙古將重點推進5條高鐵線路,建成其中的3條,新開工2條。除了已經在建和擬開工的高鐵線路,從內蒙古的高鐵建設規劃方案中,我們還可以一窺其鐵路的「未來空間」。
  • 趙春雷:京雄高鐵已納入京九高鐵規劃
    來源: 新京報北京今年將開通哪些市郊鐵路?跟雄安有關的城際鐵路、高鐵進展如何?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春雷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京雄高鐵會從新的豐臺站始發,經過雄安後到達商丘,它變成將來的京九高鐵的一部分,目前正在規劃中;市郊鐵路副中心線6月底前延伸至良鄉。
  • 安徽鐵路有多牛?規劃建設G60高速磁懸浮交通通道
    特別是2019年,商合杭高鐵合肥以北段通車運營,全省16個省轄市實現高鐵通達,安徽也成為全國第二個「市市通高鐵」省份,全面邁入高鐵時代。截至目前,全省鐵路運營總裡程達到5100公裡,其中高鐵2165公裡,鐵路網密度已經達到364公裡/萬平方公裡,實現「市市通高鐵」,縣域鐵路覆蓋率達到80%,其中高鐵通達24個縣。安徽在全國鐵路網特別是高鐵網的樞紐地位進一步提升,目前已開通至4個直轄市、18個省會城市和50多個地級市的直達高鐵動車。隨著鐵路網加密,以及信息化票務、智能化設施的廣泛使用,群眾出行效率和品質顯著提升。
  • 明年廣東「市市通高鐵」!四大關鍵詞解碼廣東「十四五」規劃建議...
    原標題:明年廣東「市市通高鐵」!   關鍵詞二:5年內實現「市市通350高鐵」   《建議》提出,加快推進鐵路、高速公路、世界級機場群和港口群等重大交通設施建設,推動實現「市市通350高鐵」。
  • 國鐵北京局董事長趙春雷:京雄高鐵已納入京九高鐵規劃
    目前,副中心線東端已經通到通州喬莊東站,西延至房山良鄉後,可以實現更大距離的連通,讓住在良鄉的市民享受到快速實惠的市郊鐵路服務。新京報:從全世界範圍來看,藉助現有的鐵路開通市郊鐵路,對於都市圈的發展有什麼意義和作用?
  • 15平方公裡,高鐵時代這裡將打造成揚州新「城市客廳」
    隨著連淮揚鎮高鐵即將通車,一座以高鐵樞紐為引領的新興商務區——萬福商務區正在揚州東站崛起。萬福商務區將有哪些亮點商業規劃?高鐵時代將給揚州的商業格局帶來什麼變化?300多米城市「名片級」高樓打造高鐵時代揚州城市新「會客廳」揚州中心片區,是列車進出揚州高鐵站的門戶,也是展示揚州形象的重要窗口,為打造列車窗外的亮麗風景線,有效提升城市顏值,揚州中心片區規劃建設有五大亮點項目,即,樞紐核、淮揚坊、揚州塔、月亮灣、智慧灘,打造高端商務、會議會展、品質消費
  • 贛深高鐵明年通車,深圳再添新動力!
    根據規劃:贛深高鐵建成後: 南端銜接廈深鐵路、廣深港客專、深茂鐵路; 中部與廣梅汕鐵路、廣汕鐵路相銜接; 北端溝通昌贛客專、贛龍鐵路、渝長廈鐵路、贛韶鐵路等; 向北可延伸至北京,形成繼京廣深(港)、京滬、沿海等縱向客專之後
  • 2020年,揚州全境邁入高鐵時代,或將重回城市C位!
    屬於揚州人的高鐵時代終於要來了!!!最新消息!連淮揚鎮鐵路今年實現建成通車,揚州將全境邁進「高鐵時代」!此舉意味著,揚州人以後出門再也不用從鎮江轉乘了!極大地方面了市民的出行!同時也為揚州整體發展帶來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