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中原薈CENTALINE CLUB
12月6日,贛深高鐵關西隧道順利貫通,標誌著贛深高鐵江西段隧道全部貫通,為後續無砟軌道鋪設等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且確保明年全線建成通車創造了有利條件。
Part1、贛深高鐵預計2021年建成通車
贛深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北起江西省贛州市贛州西站,終抵深圳西麗站,初期在深圳樞紐經聯絡線引入深圳北站。線路全長436.37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規劃運輸能力5000萬人/年。全線共設15個車站,其中江西段4個:贛州西站、信豐西站、龍南東站、定南西站;廣東段11個:和平東站、龍川西站、東源站、河源東站、博羅北站、惠州北站、仲愷站、塘廈站、光明城站、深圳北站、西麗站,其中仲愷、光明城、西麗三個站為預留站。
贛深高速鐵路線路走向示意圖
贛深高鐵分為廣東和江西兩段,廣東段於2016年12月動工建設,江西段於2017年10月開工建設。目前贛深高鐵關西隧道順利貫通,標誌著贛深高鐵建設進程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贛深高鐵贛州西——深圳北段預計將於2021年建成通車。
根據規劃:贛深高鐵建成後:
南端銜接廈深鐵路、廣深港客專、深茂鐵路;
中部與廣梅汕鐵路、廣汕鐵路相銜接;
北端溝通昌贛客專、贛龍鐵路、渝長廈鐵路、贛韶鐵路等;
向北可延伸至北京,形成繼京廣深(港)、京滬、沿海等縱向客專之後,又一條跨越我國南北眾多省份,橫亙華北、華中、華南地區的南北向大能力快速客運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贛深高速鐵路作為中國南北大通道京港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溝通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對於推動贛粵地區協調發展、促進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Part2、贛粵對接,增強灣區驅動效應
正所謂「路通財通」,交通事業的發展不僅在我國城市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也是一個地方在發展過程中比較關鍵的要素和資源。而贛深高鐵同樣具有非常強的社會、經濟等價值作用。對於廣東、江西兩省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尤其是進一步加強灣區的驅動效應。
01
提高交通效率,縮短通行時間
贛深高鐵為京九高鐵最南段,是連接長三角、珠三角間交流的又一條重要快速通道。線路貫穿江西、廣東兩省的贛州、河源、惠州、東莞、深圳五市。隨著它的建成通車,將有效縮短多個地區之間的交通時間。
結束河源無高鐵時代,實現1小時至深圳
贛深高鐵建成通車後,將結束廣東河源不通高鐵的歷史,而它也直接將河源市帶進了深圳的1小時城市圈層之中,實現廣東省「市市通高鐵」的目標,助力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河源到深圳時間也將由原來的2個多小時壓縮至1小時以內,大大縮短沿線各地的時空距離,對於促進粵北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贛深高鐵將成為深圳又一出省的快速通道
通車後,贛州至深圳乘車時間將由現在的7個多小時壓縮至2個小時,到南昌也將縮短至3個多小時。大大縮短贛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距離,對推動贛粵兩地深度融合、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輻射帶動作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目前深圳-贛州火車所需時間
此外,將直接縮短珠三角通往長江中遊和下遊的時間。比如,目前深圳通往上海,還沒有高鐵,只有動車。全程通車時間超過11個小時。但是通了贛深高鐵,深圳要想通往上海,就可以走贛深高鐵到達南昌,再轉滬昆線到達上海。這樣的話,深圳坐高鐵通往上海時間將壓縮到6個小時左右,比現在的11個小時縮短了將近一半。
02
贛粵合作,加強灣區產業輻射效應
12月3日至4日,2020年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活動在深圳舉行。
通過這一次的招商引資,江西共籤約項目156個,籤約金額2121億元。外資項目4個,金額47.9億港幣;內資項目152個,金額2080.42億元。
一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江西招商引資的主要來源地,廣東省更是江西承接產業轉移的主要來源地,常年居江西利用省外項目資金第一位。因此,贛粵兩省合作,將促進兩地產業的融合,進一步增強灣區乃至廣東省的產業輻射效應。
此外,因深圳都市圈所對接的最近經濟腹地,即為其正北方向的江西贛州地區,隨著贛深高鐵的開通,將構建「深圳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與贛州最為快速高效的要素通道,形成兩地1-2小時經濟圈。
在交通的互聯互通疊加贛粵兩省的深入合作下,贛州以及贛深高鐵沿線的其它腹地,如廣大江西中北部地區,勢必會為「深圳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注入強大的腹地力量。
Part3、深圳再添新動力
近年來,各地搶人大戰持續上演,人才政策「井噴」發布。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止6月中旬,已經有超過百城發布了各種人才政策,且其中超過80城涉及購房補貼。
01
贛深高鐵開通,深圳人口虹吸效應將增強
據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為1343.88萬人,其中非戶籍人口849.1萬人,佔比超63%。那麼,這些外來人口都來源於哪些地方?
深圳建立特區以來,在政策吸引下,除了吸引廣東省內人口,也吸引了湖南、廣西、江西等鄰省以及河南、四川、重慶等中西部地區人口。如下圖所示,江西成為深圳外來人口大省之一。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數據顯示,深圳常住人口超50%來自廣東本省。具體到城市來看,流入地TOP10中,前9名均為廣東城市,而江西贛州作為省外城市入圍第十。
明年隨著贛深高鐵的開通,以及深圳憑藉大灣區規劃利好、經濟發展活力強、就業環境好、相對寬鬆的落戶條件等優勢,深圳人口虹吸效應逐漸加強,將吸引更多的省外人口來深圳就業,尤其是江西地區。
02
深圳未來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會比過去還要大
10月11日,深圳獲得中央40周年大禮包,並且被賦予了更多改革自主權。同時,深圳也擔負起更高的國家使命,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此之下,據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進行了意向「你怎麼看深圳」問卷調查。從10月10日至14日全國共有3021人參加。有36.3%的受訪者來自經濟特區,其中深圳佔33.4%,廈門佔1.0%,珠海佔1.0%,汕頭佔0.9%。
63.7%的深圳受訪者認為,在未來30年,深圳特區對於年輕人的吸引力會比過去40年還要大。
八成深圳受訪者對深圳在未來30年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有信心。
03
江西在深購房群體較多
據相關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比值約為2.72倍,成為一線城市中外來人口購房佔比最多的城市。(相關閱讀《人才大戰下,深圳人口吸引力居榜首,近8成房被外地人買走》)
值得注意的是,在省外群體中,除了兩湖外,江西在深購房群體佔比最多。
未來隨著江西等地區來深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刺激置業需求。從安家立業的角度來看,在深置業後,促使他們繼續紮根深圳建設,為深圳再添新動力!
Part4、小 結
贛深高鐵是贛粵東北部的一條經濟大動脈,建成通車後,可以緩解京九鐵路南昌至深圳間運輸緊張狀況、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並發揮珠三角地區輻射帶動作用,以及在落實國家「中部崛起計劃」「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方面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同時,贛粵戰略合作將助力江西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積極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而隨著贛深高鐵的開通,進一步加強深圳都市圈的交通融合以及擴大對外部的輻射效應。在深圳40周年的新定位、新發展下,敢為人先的深圳將吸引著更多外省諸如江西的年輕人來深就業發展。並為深圳建設注入新鮮血液及澎湃動力,讓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先行示範區的建設中來。
註:相關資料源於21世紀經濟報導及房地產相關行業平臺
原創作者:中原薈CENTALINE CLUB(微信公眾號:szzy-zyh)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歡迎聯繫公眾號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