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健康小雜糧之赤小豆:利水消腫,解毒排膿

2020-12-23 中國農林科技網

一、什麼是赤小豆

赤小豆,一年生草本。 別名:赤豆、紅飯豆、飯豆、蛋白豆、赤山。莖纖細,長達1米或過之,幼時被黃色長柔毛,老時無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託葉盾狀著生,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15毫米,兩端漸尖;小託葉鑽形,小葉紙質,卵形或披針形,長10-13釐米,寬(2-)5-7.5釐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或鈍,全緣或微3裂,沿兩面脈上薄被疏毛,有基出脈3條。總狀花序腋生,短,有花2-3朵;苞片披針形;花梗短,著生處有腺體;花黃色,長約1.8釐米,寬約1.2釐米;龍骨瓣右側具長角狀附屬體。莢果線狀圓柱形,下垂,長6-10釐米,寬約5毫米,無毛,種子6-10顆,長橢圓形,通常暗紅色,有時為褐色、黑色或草黃色,直徑3-3.5毫米,種臍凹陷。 花期5-8月。 產亞洲熱帶地區,我國吉林、北京、天津、河北、陝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廣東、四川等地均有種植。

二、赤小豆的營養價值

赤豆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皂苷等營養成分。可整粒食用,或用於煮飯、煮粥、做赤豆湯。赤豆澱粉含量較高,蒸後呈粉沙性,而且有獨特的香氣,故常用來做成豆沙。

同時赤小豆還具有藥用價值,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健脾利溼、行血補血、消積化瘀等功效

三、赤小豆食譜

赤小豆可整粒食用,或用於煮飯、煮粥、做赤豆湯。常用來做成豆沙作為餡料,美味可口。

赤小豆薏米粥(排溼健脾養胃)

用料:赤小豆 、薏米 、百合、 紅棗(去核)、蓮子

1、赤小豆和薏米按照1:1(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洗乾淨,泡兩三個小時,不泡也可以,煮的時間稍微久點2. 待赤小豆煮開了(豆子上有裂口),就可以放紅棗,百合,蓮子3. 再過十五分鐘,放入冰糖,或者紅糖。4. 等糖塊煮溶解開了,就可以了5. 一鍋美滋滋的赤小豆薏米粥就出鍋了。注意熬粥之前薏米小火炒製片刻。(中國農林科技網)

圖文轉載說明(如需轉載本網站圖文內容:1.須保持圖文完整,拒絕任何形式刪改;2.完整標註版權及稿件來源、作者;3.未按此規定轉載的,本網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中國農林科技網)

相關焦點

  • 紅豆和赤小豆哪個能去溼?其實赤小豆不但可以去溼氣還能解毒
    在中醫裡認為赤小豆性平,入心、小腸經,味甘、酸,有利水除溼,解毒排膿等的功效。利水除溼西醫研究裡面並沒有祛溼這一說法,所以在現代研究中發現赤小豆中的多酚含量比較高,而多酚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另外給大家推薦一個消除水腫的食療的方法,就是赤小豆鯽魚湯,可以起到輔助的作用,這個裡面赤小豆可以利水除溼;而鯽魚則是一個祛溼健脾的食物,具有利水、消腫、下氣和通乳的作用。因此赤小豆和鯽魚熬湯具有健脾益腎,利尿消腫的作用的作用,對於一些浮腫,孕婦水腫,經前水腫,包括一些嚴重疾病引起的,比如肝硬化腹水都有一定的效果。
  • 常做成豆沙作為餡料,美味可口,但赤小豆這樣吃更好吃呀!
    赤小豆,別名: 赤豆、紅飯豆、飯豆、蛋白豆、赤山豆,是豆科、豇豆屬一年生草本。莖纖細,長達1米或過之,幼時被黃色長柔毛,老時無毛。 外形與紅豆相似而稍微細長。一年生草本植物,赤小豆主要用於中藥材,常與紅豆混用,具備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等功效。全國各地普遍栽培。
  • 紅豆與赤小豆有什麼區別?應該怎麼選?吃對健脾養胃、利水消腫
    夏季空調開得比較多,大家體內都有一定的溼氣,而紅豆薏米是最常見的祛溼組合,但我們平時煮粥時會發現,但很多人對於紅豆和赤小豆這兩種豆類「傻傻分不清楚」。有人說,「赤」不就是紅色的意思嗎?赤小豆不就是紅豆嗎?其實,這是大家常見的一個誤區。
  • 常見又神秘的赤小豆有什麼特殊的功能呢?
    其實,赤小豆的藥材分兩種,一種叫赤小豆,一種叫赤豆,前者品質好,可是現在很少了,所以基本都是赤豆了,統稱赤小豆。   【來源】為豆科植物赤小豆的乾燥成熟種子 。  【別名】赤豆,紅小豆。  【藥效歸類】利水藥。  【性味歸經】甘,酸,平。歸心,小腸經。   【適應症】利水消腫,解毒排膿。
  • 赤小豆,內服散血消腫而排膿清熱,外用敷一切瘡癰之妙品!
    赤小豆,稟秋燥之氣以生,味甘酸兼辛。甘酸有斂逆之功,辛平有散溼熱之力,所以為排膿消腫、脹滿溼痺、止渴止洩、健脾燥溼之用。
  • 紅豆、赤小豆傻傻分不清!長得像功效卻不大相同,你了解嗎?
    赤小豆和紅豆,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其實這兩種豆子是很好區分的。從外形來看,赤小豆是扁身的,而紅豆是圓身。從口感來說,赤小豆質地堅硬,難以煮爛,紅豆則更軟,容易出沙,口感綿密。而從功效來說的話,那區別可就大了。
  • 赤小豆無花果燉瘦肉湯
    50克太子參50克、生薑2片蜜棗2-3個3-4人分量(太子參可用花旗參代替)赤小豆性偏寒,脾胃有寒溼的人群單純使用赤小豆薏米湯不但祛不了溼,還可能會越喝越不舒服,所以這款燉湯生薑一定不能少,而瘦肉、黃豆、太子參養陰益氣以防氣血虛的人利水太過而傷了津血,無花果有清肺熱加祛溼的作用,雖然已經立秋了,但暑熱猶在。
  • 赤小豆鯉魚湯,一碗可以去除水腫的好湯!
    配方:赤小豆100~200克,鯉魚1條,陳皮、生薑、蒜、鹽適量做法:鯉魚去除內臟,清洗乾淨,將所有食材一起下鍋熬湯,燉30分鐘這個湯燉好後,就可以喝了赤小豆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的作用;鯉魚同樣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它兩配合在一起燉湯,利水消腫的作用就更強了!提醒一下:大家在購買赤小豆時一定要注意,赤小豆不是紅豆,和紅豆是有區別的,赤小豆扁長一些,紅豆更圓一點,大家可以去藥店購買赤小豆,這樣就不會搞錯了。
  • 今日特搜靚湯 - 薏米赤小豆雞蛋甜湯 - 利水滲溼,健脾化膿
    它就是薏米赤小豆雞蛋甜湯.薏米性味甘淡、微寒、無毒。主治風溼身痛,溼熱腳氣,溼熱筋急拘攣,溼痺,水腫,肺萎肺癰,咳吐膿血,喉痺癰腫,腸癰熱淋。赤小豆性平,味甘、酸,能利溼消腫(水腫,腳氣,黃疸,瀉痢,便血,癰腫)、清熱退黃、解毒排膿。入藥,有行血補血、健脾去溼、利水消腫之效。紅糖正是損傷時候需要補充的糖分來源之一。這些物質可修復人體組織、形成新的組織、消耗能量和參與複雜的新陳代謝過程。
  • 綠豆,大豆,白豆,赤小豆~食療作用
    食療作用:清熱解毒,消暑,利水,利暑熱煩渴,水腫,瀉痢,丹毒,風疹,癰腫,解熱藥毒。二:大豆大豆,味甘,性平,無毒,止疼痛,逐水,清除胃中的熱邪。主要食療作用:入脾,腎經,具有活血,利水,祛風,解毒,利水腫脹滿,風毒腳氣,浮腫,風痺痙攣,產後風痙,癰腫瘡毒。三:白豆白豆,味甘,性平,無毒,主要的作用是調和脾胃的功能,溫暖腸胃,有助於人體經脈的暢通。
  • 【上新啦】新起點赤小豆芡實紅薏米茶
    紅豆+薏米組合本就是祛溼排毒,利水消腫,加速體內新陳代謝,將體內多餘的水份和脂肪排出體外,赤小豆主要用於中醫食療,常與紅豆混用,具備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等功效;而紅豆入藥可以治療水腫、腳氣紅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利水滲溼食材
  • 赤小豆
    【功能與主治】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用於水腫脹滿,腳氣浮腫,黃疸尿赤,風溼熱痺,癰腫瘡毒,腸癰腹痛。【用法與用量】煎服,9~30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Ohwi et Ohashi 赤豆 Vigna angularis Ohwi et Ohashi 赤小豆性狀鑑別【藥材性狀】
  • 魚和它才是天生一對,每周吃二次,利水消腫,排出體內溼氣一身輕
    魚和它才是天生一對,每周吃二次,利水消腫,排出體內溼氣一身輕!從小大人們都會告訴我們,多喝魚湯會變聰明。到現在,還是有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煮魚湯喝,因為魚湯中含有豐富的EPA和DHA對大腦有益處,這兩種脂肪酸對腦部發育特別重要。而且魚含鈣量高,具有很好的補鈣效果。
  • 赤小豆玉米須湯,健脾化溼效果好,還能治腳氣
    隋代醫家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說「凡腳氣病皆由感受風毒所致」,他認為腳氣主要由寒溼和溼熱之邪侵襲下肢,經脈弛縱而軟弱無力,溼邪流溢於肌表引起。如果溼毒上行,則心神受擾,犯傷肺胃則會導致喘滿和嘔惡。飲食不節容易損傷脾胃,使脾運失司,溼熱內蘊,如溼熱流注於足,使得經脈縱緩,下肢就會變得軟細水腫,形成腳氣。無論是病後體虛還是脾胃虛弱引起的氣血虧虛,都會使經脈有失濡養,下肢痿軟無力,也容易引發腳氣。
  • 每天學中藥——赤小豆
    【功效與作用】利水消腫、解毒排膿。屬利水滲溼藥下屬中的利水消腫藥。       1.《本經》:"主下水,排癰腫膿血。"  2.《別錄》:"主寒熱,熱中,消渴,止洩,利小便,吐逆,卒?,下脹滿。"  3.《藥性論》:"消熱毒癰腫,散惡血、不盡、煩滿。
  • 每日一藥—赤小豆
    【功效與作用】利水消腫、解毒排膿。屬利水滲溼藥下屬中的利水消腫藥。       1.《本經》:"主下水,排癰腫膿血。"  2.《別錄》:"主寒熱,熱中,消渴,止洩,利小便,吐逆,卒?,下脹滿。"  3.《藥性論》:"消熱毒癰腫,散惡血、不盡、煩滿。
  • 【藥用植物】赤小豆
    本物種為豆科植物赤小豆 Vigna umbellata Ohwi et Ohashi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
  • 2個溼疹食療小偏方,一個針對大人,一個針對小孩.
    遍布肌膚的小水泡不但影響外觀,伴隨而來的搔癢、紅腫感更是令人難受!應該如何改善溼疹症狀?中醫師表示,除了找出病因針對體質加以調理外,還有2個食療小偏方效果不錯,一個針對大人,一個針對小孩。目前醫學界認為溼疹與過敏密切相關,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溼疹2種。臨床表現以持久性和續發性的皮疹,發紅、水腫、搔癢,以及發乾為主要症狀,且同時往往會伴隨有結痂、剝落、起水泡、出血或滲血等皮膚問題。
  • 17種雜糧功效
    ,要適當搭配雜糧食用。然而,不同的雜糧藥性個不一樣,有著不同的滋補作用。許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樣的體質該吃哪種雜糧。1、小米:性味甘、鹹,微寒,具有滋養腎氣、健脾胃、清虛熱及安眠等功效。2、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之功效。長期食用黑米可治療頭昏、目眩、貧血、白髮、眼疾及腰腿酸軟等症。3、糙米:能預防動脈硬化、糖尿病,防治便秘,且具有解毒的效用。
  • 立秋一碗湯, 排溼驅邪更健康!
    那些身體利用不了的水,黑化的水,如果沒能及時排出去,它就會在體內亂竄作妖,竄到腿上會水腫,竄到皮膚上會長溼疹,竄到頭上會頭暈……而《千金月令》裡記:「立秋日,取赤小豆,男女各吞7粒,令人終歲無病。」其中所說的赤小豆,能利水消腫,解毒排膿、利水溼。所以咱們的立秋湯,要加一些赤小豆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