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支紀年法之前古代曾利用木星運行規律進行歲星紀年

2020-12-21 大百科全書資料庫

中國古代很早就認識到木星約十二年運行一周天。人們把周天分為十二分,稱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經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來紀年。因此,木星被稱為歲星,這種紀年法被稱為歲星紀年法。此法的起源年代還不清楚,但在春秋、戰國之交很盛行。因為當時諸侯割據,各國都用本國年號紀年,歲星紀年可以避免混亂和便於人民交往。《左傳》、《國語》中所載「歲在星紀」、「歲在析木」等大量記錄,就是用的歲星紀年法。

除了十二次之外,天上又有十二辰的分劃(用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來稱呼)。它的計量方向和歲星運行的方向相反,即自東向西。由於十二地支的順序為當時人們所熟知,因此,人們又設想有個天體,它的運行速度也是十二年一周天,但運行方向是循十二辰的方向。這個假想的天體稱為太歲。當歲星和太歲的初始位置關係規定後,就可以從任何一年歲星的位置推出太歲所在的辰,因而就能以十二辰的順序來紀年。

當時又對太歲所在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年,給以相應的專名,依次是: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如《漢書·律曆志》有:漢高祖元年「歲在大棣(鶉首),名曰敦牂,太歲在午」的記載。有了地支關係,再配上天幹,就與幹支順序相聯。在歲星紀年中,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年也給以專名,依次為: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這樣,甲寅年可寫為閼逢攝提格,餘類推。這些歲名在不同的古書中有不同的寫法。上面所列的是《爾雅·釋天》所載的通用寫法。   

歲星實際約11.86年運行一周。人們用十二年來計算是採用一種理想狀態下的數據,根據確切的計算每超過八十六年,歲星實際位置將超過理想計算位置一次。為了補足差時間,就會讓歲星多走一個星次詞,這種情況下,被稱為超次。

歲星紀年法用久之後,就與實際天象不符。於是,必須改革曆法,調整歲星和太歲的位置。因此,當時各種曆法的歲星紀年法是有出入的。漢太初以後,歲星紀年法與後世的幹支紀年法相連接,從太初上溯至秦統一中國時,歲星紀年比幹支紀年落後一辰,上溯至戰國時期則落後二辰。西漢末劉歆提出歲星每144年超一次的算法,但實際上未在紀年法中應用。東漢改用《四分曆》時,廢止了歲星紀年法,沿用幹支紀年法。

本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原創,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從古至今紀年法的由來?
    梅花嶺記5 星歲紀年利用木星運轉周期為12年的規律,借用十二次表示年份,即歲星(木星)紀年和太歲紀年(歲星由西向東的運行,和人們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歲星紀年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起來很不方便。
  • 古老的「歲星紀年法」,蘊含了古人對天文物候的觀察和理解
    原來,這是古代的一種紀年法。我國歷史上,在最常見的幹支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紀年法之外,還有一種非常古老的紀年法,就是「歲星紀年法」。歲星紀年法一、歲星紀年法如何紀年歲星就是木星。《說文解字》裡說:「歲,木星也。越歷二十八宿,宣遍陰陽,十二月一次。」
  • 什麼原因導致太歲紀年法在西漢之後不用了?
    其實,這是起源於西周初期,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紀年方法。在討論太歲紀年法之前,我們首先得了解我國古代另一種紀年方法——歲星紀年法。歲星就是木星,它的公轉周期是11.86年,接近12年。也就是說,木星每12年繞周天一圈。
  • 幹支紀年法
    幹支紀年法確定一個時間點需要八個字,比如2010年8月14日22點37分是庚寅、甲申、丙申、己亥。所以古代孩子出生時間也是用八個字表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生辰八字。古代很重視出生八字,孩子一生下來就看八字。為什麼以出生時間為準呢 ?因為古人認為天地萬物都在按照一定的規律周流循環 ,這個規律在易學上被稱為運。
  • 奇妙的幹支紀年法
    幹支紀年法,也就是以十天幹與十二地支按照一定規則依次組合,每一組幹支代表一個周年,並且每個周年中的每月、每日都以此規則用某組幹支來表示。人們把這套用幹支來標註年月日的曆法稱為幹支紀年法。例如今天是2020年12月16日,幹支紀年法就是把這一天標註為庚子年戊子月癸巳日。
  • 年輕人早已不明白的時間記法——幹支紀年法的前世今生
    幹支是天幹與地支的合稱,由兩者經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對,為一個周期,循環往復,稱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國古代用以記錄年、月、日。日本、朝鮮、越南、琉球等漢字文化圈地區也曾跟隨中國,使用幹支來記錄時間。用幹支紀年法紀年時一個周期為六十年,稱一甲子,甲子也用於形容六十歲的老年人。
  • 玄學入門之幹支紀年法
    今天來說說幹支紀年的簡單方法,首先我們得知道什麼是幹支,幹支就是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幹支是陰陽五行觀念中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細節,推斷吉兇體咎,交感變化及天人合一或天人感應的符號。幹支在中國歷史上佔有不容置疑的重要地位。
  • 公共基礎知識人文常識考點:幹支紀年
    人文常識:幹支紀年  1.十天幹:甲
  • 從農曆到二十四節氣——兼收並蓄的中國古代曆法
    除了指導農業生產以外,中國古代許多宗教性節日都必須根據天象制定,御用天文學家必須不斷地觀測天象,以修正曆法,安排節日。至遲從商代開始,中國人就使用著綜合太陽和月球運行規律的陰陽曆,也就是今天所說的農曆。農曆的月份長度以朔望月為標準,為了契合地球公轉和四季變化,每隔幾年,就需要插入閏月進行調整。
  • 鼠年話生肖:十二生肖紀年遠溯戰國,也曾受多元域外文化影響
    幹支不僅可以用來紀年,也可以用來紀月和紀日,組合方式是把「天幹」中的一個字擺在前面,後面配上「地支」中的一個字,形成一對幹支,比如甲午、庚子、戊戌等,一個周期有六十個組合。還有一種紀年方式叫做「太歲紀年」,這是漢代歷學家根據歲星在天空中運行時所處的位置取的名稱,依次和十二個太歲年名相配,組成六十個年名,六十年為一個周期,分為歲陽和歲陰,《史記·天官書》記載了這些名稱。《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三的標題是:「梁紀九 屠維作噩 一年」,其中「屠維作噩」便屬於太歲紀年,對應天幹地支中的己酉年。
  • 天幹地支代表的意義與推導幹支紀年的方法!
    幹支紀年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紀時系統,它獨特之處就在於完全沒有用數字,就能完美的表達時間概念。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單數為陽雙數為陰,通過陽對陽、陰配陰,總共形成了60個組合,所以也叫六十甲子。紀年時,每60年一個循環,稱為一元,一元又分為三運,20年一運,上中下三元共180年又組成一會。
  • 中國為什麼不能取消公元紀年法?
    現在世界通用的公元,大部分人都知道這是西方紀年法,即基督紀元,又稱西曆、西元,規範版本是《格里曆》,以耶穌基督誕生的那一年為紀年法,最早是以「主前」「主後」來區別的,後來廣泛使用,學者多稱為公曆、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宣布採用公曆為國曆,公元紀年與民國紀年通行。
  • 公元紀年的來歷,你知道嗎?
    這種方法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換算成我國的時間相當於西漢平帝劉衎(kan)元始一年。這種國際通用的公元紀年是全世界公認的紀年方式沒有國外國內之分,公元元年就是公元1年,公元2年就是耶穌誕生的第二年,就是耶穌2歲的那年,公元3年就是耶穌3歲的那年啦……。記住:沒有公元0年的說法。公元紀年是和中國古代不同的一種紀年方法。
  • 如何推算幹支紀年?
    幹支紀年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紀時系統,它獨特之處就在於完全沒有用數字,就能完美的表達時間概念。
  • 「公元」紀年的由來
    (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這種紀年體系最開始是在歐洲各國使用。公元532年修道士奧尼修斯·埃克西厄,推算出耶穌出生的年份應往前數到532年(後世考證有誤差),他主張以後的紀年應以耶穌降生年作為紀元。這種新的紀年法先是在教會中被使用,後來日漸推廣開去。
  • 公元紀年的來歷,與耶穌的關係,你知道嗎?
    這種方法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換算成我國的時間相當於西漢平帝劉衎(kan)元始一年。這種國際通用的公元紀年是全世界公認的紀年方式沒有國外國內之分,公元元年就是公元1年,公元2年就是耶穌誕生的第二年,就是耶穌2歲的那年,公元3年就是耶穌3歲的那年啦……。記住:沒有公元0年的說法。公元紀年是和中國古代不同的一種紀年方法。
  • 辛德勇:豬尾鼠頭談十二生肖紀年的淵源
    寬泛地講,所謂「十二辰」,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赤道帶均勻地分為十二個距離相等的段落,其中每一個段落,稱之為「一辰」或「一次」,合稱「十二辰」或「十二次」。劃分出這「十二辰」或「十二次」,是為給天文觀測定立坐標。比如行星運行到哪一個辰次(這一點,歲星,也就是木星,體現得最為鮮明),或是像太陽這樣的恆星的「視運動」(即相對於地球的視覺位移)運動到了哪一個辰次。
  • 2020年文化常識入門—天幹地支紀年法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曆法。
  • 公元紀年的來歷,與天主教的關係,你知道嗎?
    這種方法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換算成我國的時間相當於西漢平帝劉衎(kan)元始一年。這種國際通用的公元紀年是全世界公認的紀年方式沒有國外國內之分,公元元年就是公元1年,公元2年就是耶穌誕生的第二年,就是耶穌2歲的那年,公元3年就是耶穌3歲的那年啦……。記住:沒有公元0年的說法。
  • 幹支紀年為何這麼神!
    極少數的智者從天地運行的角度構建了一套邏輯自洽的模型,來輔助認知生命洪流的流轉。這便是中國的命理學、佔星學與西方佔星術最初的緣起,簡單來說,就是從自然中尋找規律,進而利用規律窺未來來的變化趨勢,以達到最大程度的趨吉避兇、趨利避害的目的。在今年庚子流年中,上半年疫情來勢洶洶,下半年洪水泛濫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