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家庭正常生活方式因為新冠疫情而改變,醫生們希望家長們能夠注意孩子們的焦慮和抑鬱症狀,並且及時採取行動。
於SSM健康(SSM Health)工作的兒科醫生朱莉·瓦拉克薩(Julie Waraksa)博士說,你在孩子2歲大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他們身上的焦慮跡象,然而抑鬱的相關表現卻很難被識別。
瓦拉克薩表示,焦慮的跡象包括害怕與父母分離以及神經性抽搐。神經性抽搐是指一些孩子們自己沒有注意的小動作,比如經常眨眨眼睛、清清嗓子,或者以某種方式移動他們的頭或肩膀。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抽搐會變得越來越嚴重,越來越頻繁。
她說:「通常,當孩子們日常行為開始改變時,你可能會注意到一些抑鬱的跡象。可能某個孩子們以前很愛玩的遊戲,現在卻不感興趣了;或者他們不是很想出去和朋友玩。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也是一樣的,他們會變得不想做以前喜歡做的事情,這就是抑鬱的前兆。」。
此外,食慾或睡眠習慣的改變也可能是抑鬱症表現出來的症狀。
瓦拉克薩認為焦慮症和抑鬱症在孩子中變得越來越普遍,有越來越多的兒童正在遭受著這些心理疾病的折磨。
「無論是嚴重到影響了他們的生活,還是在他們的腦海中一直困擾著他們,我們都能經常看到這些症狀。」瓦拉卡說:「自從新冠疫情開始流行,人們因為各種原因而感到更加孤立。孩子們不得不遠離朋友,離開學校,連上課也只能通過網課的方式進行。他們不能做他們想做的事情,不能與好朋友見面,甚至連娛樂活動場所都被關閉了很長時間。這一切把情況變得更糟了。」。
對此,她給出的建議是:經常和孩子聊天,詢問他們有沒有情緒上的困擾,讓孩子和家人一起走出家門散散步,或者多做些體育活動。
她說父母應該多和孩子聊一聊他們的感受。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孩子們的心智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如果你注意到一些令人擔心的事情,問問他們,你是否能幫上什麼忙。
如果父母發現他們的孩子有焦慮或抑鬱的跡象,他們應該儘早尋求專業的兒童心理醫生的幫助。問題越早被發現,就越容易被解決。
瓦拉克薩說,父母經常擔心醫生會立即給孩子用藥,害怕藥物會產生大量的副作用,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醫生會根據孩子的情況來做判斷。
如果孩子的病情不是很嚴重,主要是一些心理上的結症,那麼醫生會幫他找一位心理諮詢師。心理諮詢師可以從談話中找出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的這種感覺。
但是如果孩子的抑鬱症或焦慮症情況比較嚴重的話,用藥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沒有必要對藥物的副作用太過擔心,首先,隨著科技的發展,藥物的副作用變得不那麼明顯和嚴重;其次,我們有許多其它的手段可以解決藥物副作用產生的煩惱;最重要的是,藥物能夠治療孩子的抑鬱症或焦慮症,相比之下,藥物的副作用就顯得很微不足道了——如果不把抑鬱症或焦慮症治好,孩子們在未來會遭受更大的痛苦。
新冠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經濟上的、生理上的、精神上的各種巨大的壓力,所有人都共同抵抗著壓力帶來的負面情緒。在這之中,我們必須注意到的一點是:孩子們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相比於成年人而言,孩子的心理健康意識非常薄弱,他們更有可能成為抑鬱症、焦慮症的受害者。為此,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加強對孩子們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交流和陪伴可以有效幫助我們發現孩子心理疾病的各種危險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