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被新冠大流行整慘了?美國抗抑鬱和安眠藥物處方大增

2020-12-18 海外即時通

隨著新冠病毒的蔓延,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正在服用抗焦慮藥物,因為新冠疫情對他們的精神健康造成了持續的損害。

信諾旗下的快捷藥方管理公司的一份新報告發現,抗焦慮藥物的處方數量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更重要的是,這一數字在3月15日達到頂峰,當時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病毒爆發為大流行。

研究報告的作者表示,他們對這些發現並不感到意外,而且處方數量的增加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許多成年人都擔心自己的生活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會被顛覆。

在本月發表的這份報告中,研究小組調查了從1月19日至3月15日期間,在快捷藥方公司3150萬擁有僱主保險的客戶中開出的精神藥物的數量。藥物包括抗抑鬱藥、抗焦慮藥和抗失眠藥。研究人員發現,從2月中旬到3月中旬,這三種藥物的處方量都增加了21%。

抗抑鬱藥的處方增加了18.6%,安眠藥增加了14.8%。其中,抗焦慮藥物的處方數量增幅最大,達到34.1%。另一項發現是,在3月15日高峰周開出的所有處方中,有78%(超過四分之三)是新處方。

這意味著,隨著抑鬱、焦慮和睡眠障礙的惡化,許多美國人第一次求助於藥物。

從2月中旬到3月中旬,新增處方中增加最多的是抗焦慮藥物,增幅為37.7%。一份新聞稿說,這一分析顯示,許多美國人正在求助於藥物來緩解症狀,這表明covid19可能對美國的精神健康產生了嚴重影響。

本月早些時候,凱撒家庭基金會的一份報告發現,45%的成年人認為與冠狀病毒有關的焦慮和壓力對他們的精神健康有負面影響。這一比例高於3月初的32%。

美國精神病學協會今年3月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近一半的美國人擔心自己會感染上這種病毒。更多的受訪者(62%)擔心自己的親人患上重病。

在美國,目前有超過77.1萬例確診病例,超過4.1萬人死亡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期間,美國抗焦慮藥物處方激增
    【搜索下載中新社·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北美新花園報導,一項新的研究報告顯示,由於美國人仍然因新冠病毒的不確定性感覺不安,各州的「居家令」下,美國人民對處方鎮定劑和助眠劑的需求激增
  • 盤點:1980-2020 抗抑鬱領域上市的25個藥物
    每年有近80萬人因自殺死亡,自殺已成為15~29歲年齡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而藥物幹預治療,是抑鬱症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歷經60年已有數十個藥物獲批上市,但即便如此,至今仍未滿足當前的臨床需求! 1 抗抑鬱藥物&獲FDA批准上市的階段性特點 1959年,美國FDA批准了首個用於抗抑鬱的藥物-丙咪嗪,至今該領域的藥物開發已超過了60年。
  • 澳大利亞政府測試新冠病毒藥物,卻用士兵做人體實驗
    川普大力推廣的治療新冠藥物又在澳洲引發爭議。澳大利亞國防軍的一些老兵對政府的一項新研究提出了批評。該研究試圖把抗瘧藥氯喹作為一種預防covid19措施,它將利用士兵作為試驗對象,測試其有效性。麥卡錫少校對美國廣播公司說,我對這些實驗的主要擔憂之一是,人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迫參與實驗,而正是這些人,在第一線抗擊新冠病毒的襲擊。這項研究通過了國防軍的瘧疾和傳染病研究所的一項倫理審查,它還將使用一線醫療工作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政府的知情同意規範的標準,這些人將志願參與研究。
  • 12位科學家參與新冠「曼哈頓計劃」,防止第二波流行要靠抗體藥物
    這是一份美國「隔離時代的曼哈頓計劃」,是由 12 名美國頂尖科學家描繪出的抗擊新冠疫情藍圖。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如此稱呼是為了向二戰期間投入到原子彈研發的科學家們致敬。這份報告共 17 頁,提出了 4 個建議:一是抗病毒藥物研究,二是中和抗體研究,三是疫苗開發,最後是如何重新開放企業和學校。
  • Nature:大規模篩選發現21種現有抗新冠病毒藥物!
    截至2020年7月27日,全球已確診的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超過1625萬,死亡總數超過64萬。僅在不考慮新冠病毒SARS-CoV-2變異的情況下,開發針對性的疫苗需要12到18個月,而從頭開發並批准新型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保守估計可能需要超過10年。因此重新篩選測試已經過臨床評估的藥物以治療COVID-19成為目前可行有效的策略之一。
  • 2/3新冠患者愈後出現精神心理問題,近30%的人有抑鬱!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公共衛生是個大挑戰,對民眾精神心理健康也是考驗。《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將「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列為重大行動之一,明確指出要正確認識、識別、應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特別是抑鬱症、焦慮症。在疫情大流行之後,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焦慮、抑鬱等常見精神心理問題備受關注。
  • 有望用於抗新冠藥物和疫苗的研發
    中國科研團隊近日在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發表論文說,他們發現了兩種可有效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克隆抗體,有望用於抗新冠藥物和疫苗的研發。研究人員從一名新冠康復患者的外周血單核細胞中分離出4種人源單克隆抗體。實驗顯示,這4種抗體對新型冠狀病毒均有中和能力。其中,分別被稱為B38和H4的兩種抗體能夠阻斷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與其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的結合。
  • 美國官員為推動新冠疫苗研究,鼓勵故意使人感染新冠病毒的試驗|新...
    據《每日郵報》4月26日報導,為了儘快加速研發新冠疫苗的速度,美國眾議院的35名議員紛紛對一些專家所提出的新冠疫苗「挑戰性試驗」表示支持,然而,這項試驗涉及故意使人感染新冠病毒。35名議員在本周向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遞上了一封聯名信,以鼓勵該機構批准這項極具危險性試驗的開展。
  • 鈕文新:美國變身「藥霸」?——新冠肺炎治療藥物被買斷三個月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研究員 鈕文新在「武漢封城」期間,中國人就聽說有一種藥物可以治療新冠肺炎。什麼藥?一種由總部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藥物生產企業研製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這種藥物2020年1月31日公布,並在武漢多家醫院進行臨床試驗,後來又在世界其它地區進行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按照藥物試驗規範,瑞德西韋並沒有完成全部臨床試驗的過程。
  • 新冠病毒錯誤言論在美國社交平臺被瘋狂傳播,Facebook...
    據了解,該視頻發布「抗瘧疾藥物羥氯喹可以治療新冠肺炎」, 「不戴面具」也可以減緩冠狀病毒的傳播。」等錯誤言論,違背了公共衛生安全委員會有關防止病毒傳播的建議。此前,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和他的8400萬Twitter粉絲分享了該視頻,導致該視頻在Facebook、Twitter以及YouTube等平臺被廣泛傳播。
  • 羥氯喹已獲批在美國投入臨床試驗治療新冠
    原標題:羥氯喹已獲批在美國投入臨床試驗治療新冠 摘要 【羥氯喹已獲批在美國投入臨床試驗治療新冠】瑞士製藥商諾華公司4月20日證實,抗瘧藥物羥氯喹已經獲批在美國投入臨床試驗
  • 川普錯誤宣揚新冠病毒藥物後 美國一名男子因服用氯喹死亡
    周二(3月24日)據外媒報導,此前美國總統川普錯誤地宣布,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已順利批准藥物氯喹和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他補充稱,「好的消息是,這種藥物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所以我們知道如果事情不按計劃進行,它不會令任何人產生任何生命危險。」
  • 美國陸軍醫學研究與發展部新冠病毒及醫療對策研發進展
    自美國新冠大流行以來,美國陸軍醫學研究與發展部(U.S. Army Med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mmand,USAMRDC)一直是美軍乃至美國研究病毒及其相關醫療對策的關鍵機構。
  • 美國司法部起訴沃爾瑪:指控其助長美國阿片類藥物危機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美國司法部起訴沃爾瑪:指控其助長美國阿片類藥物危機沃爾瑪當地時間12月22日,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司法部於當地時間周二對沃爾瑪提起民事訴訟,指稱後者試圖通過減少藥房人手和迫使員工迅速開處方的手段來增加利潤
  • 美國批准首款緊急使用的新冠疫苗
    美國批准首款緊急使用的新冠疫苗 最快或下周開始接種,被允許用於16歲及以上人群 12月11日,在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醫務人員進行新冠疫苗接種預演。新華社發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當地時間11日批准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一款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申請。
  • 從氯胺酮抗抑鬱新機制探討靶向離子通道的新藥研發
    雖然新冠病毒可防可控,但是疫情帶來的精神創傷卻是無孔不入,擊穿了許多人的心理防線。入夏以來,草長鶯飛,百花盛開,中國內地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已進入復工復產的新階段,但是疫情背後的陰影卻仍未消散。「新冠抑鬱症」如一股暗流,慢慢浮現在大眾的目光之下(圖一)。
  • 川普自曝服用抗瘧疾藥物預防新冠:我每天1粒羥氯喹,連續10天
    綜合美國媒體5月18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當日在記者會上向媒體透露,他每天1粒連續吃了10天的藥物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用來預防新冠病毒。此話一出,立刻震驚四座,把現場的媒體都嚇了一跳。
  • 抑鬱症的科學:抗抑鬱藥物如何對大腦起作用?
    想要形成正向循環的最簡單辦法就是服用抗抑鬱藥物,因為它們會對大腦帶來非常廣泛的影響。抗抑鬱藥物如何起作用?2.其它的非SSRI類藥物其他的非SSRI類抗抑鬱藥物,作用目標要更加廣泛:它們中的一些會同時作用在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系統上;另一些則會同時作用在5-羥色胺和多巴胺系統上。
  • 美國演員馬克布魯姆感染新冠去世
    美國演員馬克布魯姆感染新冠去世 時間:2020.03.28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分享到:
  • 一周華爾街丨美國進入緊急狀態;世衛認定新冠「大流行」意味什麼...
    當地時間3月12日,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徵,全球確診病例總數突破13萬例。國際活動和賽事紛紛暫停或取消,奧運聖火採集儀式35年以來首次無觀眾參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特別對話世衛組織,探尋新冠肺炎成為「大流行」的原因以及抗擊疫情的可行措施。疫情之外,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周五宣布退出微軟董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