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銷新規出臺!電商先提價再打折行不通了

2020-12-14 澎湃新聞

電商促銷先提價再折價行不通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5日公布《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涵蓋有獎銷售、價格、免費試用等促銷方式,自今年12月起施行。

暫行規定對虛假促銷、不履行優惠承諾、巨獎銷售等行為明確了相關的監管原則,規範經營者促銷行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針對經營者在開展促銷時「先提價、再折價」的現象,明確規定折價、降價的基準等。經營者開展價格促銷活動有附加條件或者期限的,應當顯著標明。

暫行規定還明確,經營者在促銷活動中提供的獎品或者贈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侵權產品、不合格產品、國家明令淘汰並停止銷售的商品,不得作為獎品和贈品。

針對有獎銷售方式等促銷經營行為,暫行規定明確了有獎銷售的類別,細化了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的認定標準,將抽獎式有獎銷售的最高獎金額由原來的五千元提高到五萬元,並對經營者在有獎銷售過程中的義務進行了規定,為企業合規提供更加明確的指引。

暫行規定全文如下

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

(2020年10月2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2號公布)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經營者的促銷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經營者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以下簡稱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以下簡稱價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經營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提供服務)或者獲取競爭優勢為目的,通過有獎銷售、價格、免費試用等方式開展促銷,應當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 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對經營者的促銷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第四條 鼓勵、支持和保護一切組織和個人對促銷活動中的違法行為進行社會監督。

第二章 促銷行為一般規範

第五條 經營者開展促銷活動,應當真實準確,清晰醒目標示活動信息,不得利用虛假商業信息、虛構交易或者評價等方式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或者相關公眾(以下簡稱消費者)。

第六條 經營者通過商業廣告、產品說明、銷售推介、實物樣品或者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優惠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

第七條 賣場、商場、市場、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等交易場所提供者(以下簡稱交易場所提供者)統一組織場所內(平臺內)經營者開展促銷的,應當制定相應方案,公示促銷規則、促銷期限以及對消費者不利的限制性條件,向場所內(平臺內)經營者提示促銷行為注意事項。

第八條 交易場所提供者發現場所內(平臺內)經營者在統一組織的促銷中出現違法行為的,應當依法採取必要處置措施,保存有關信息記錄,依法承擔相應義務和責任,並協助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查處違法行為。

第九條 經營者不得假借促銷等名義,通過財物或者其他手段賄賂他人,以謀取交易機會或者競爭優勢。

第十條 經營者在促銷活動中提供的獎品或者贈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以侵權或者不合格產品、國家明令淘汰並停止銷售的商品等作為獎品或者贈品。

國家對禁止用於促銷活動的商品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三章 有獎銷售行為規範

第十一條 本規定所稱有獎銷售,是指經營者以銷售商品或者獲取競爭優勢為目的,向消費者提供獎金、物品或者其他利益的行為,包括抽獎式和附贈式等有獎銷售。

抽獎式有獎銷售是指經營者以抽籤、搖號、遊戲等帶有偶然性或者不確定性的方法,決定消費者是否中獎的有獎銷售行為。

附贈式有獎銷售是指經營者向滿足一定條件的消費者提供獎金、物品或者其他利益的有獎銷售行為。

經政府或者政府有關部門依法批准的有獎募捐及其他彩票發售活動,不適用本規定。

第十二條 經營者為了推廣移動客戶端、招攬客戶、提高知名度、獲取流量、提高點擊率等,附帶性地提供物品、獎金或者其他利益的行為,屬於本規定所稱的有獎銷售。

第十三條 經營者在有獎銷售前,應當明確公布獎項種類、參與條件、參與方式、開獎時間、開獎方式、獎金金額或者獎品價格、獎品品名、獎品種類、獎品數量或者中獎概率、兌獎時間、兌獎條件、兌獎方式、獎品交付方式、棄獎條件、主辦方及其聯繫方式等信息,不得變更,不得附加條件,不得影響兌獎,但有利於消費者的除外。

在現場即時開獎的有獎銷售活動中,對超過五百元獎項的兌獎情況,應當隨時公示。

第十四條 獎品為積分、禮券、兌換券、代金券等形式的,應當公布兌換規則、使用範圍、有效期限以及其他限制性條件等詳細內容;需要向其他經營者兌換的,應當公布其他經營者的名稱、兌換地點或者兌換途徑。

第十五條 經營者進行有獎銷售,不得採用以下謊稱有獎的方式:

(一)虛構獎項、獎品、獎金金額等;

(二)僅在活動範圍中的特定區域投放獎品;

(三)在活動期間將帶有中獎標誌的商品、獎券不投放、未全部投放市場;

(四)將帶有不同獎金金額或者獎品標誌的商品、獎券按不同時間投放市場;

(五)未按照向消費者明示的信息兌獎;

(六)其他謊稱有獎的方式。

第十六條 經營者進行有獎銷售,不得採用讓內部員工、指定單位或者個人中獎等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

第十七條 抽獎式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不得超過五萬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認定為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萬元:

(一)最高獎設置多個中獎者的,其中任意一個中獎者的最高獎金額超過五萬元;

(二)同一獎券或者購買一次商品具有兩次或者兩次以上獲獎機會的,累計金額超過五萬元;

(三)以物品使用權、服務等形式作為獎品的,該物品使用權、服務等的市場價格超過五萬元;

(四)以遊戲裝備、帳戶等網絡虛擬物品作為獎品的,該物品市場價格超過五萬元;

(五)以降價、優惠、打折等方式作為獎品的,降價、優惠、打折等利益折算價格超過五萬元;

(六)以彩票、抽獎券等作為獎品的,該彩票、抽獎券可能的最高獎金額超過五萬元;

(七)以提供就業機會、聘為顧問等名義,並以給付薪金等方式設置獎勵,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萬元;

(八)以其他形式進行抽獎式有獎銷售,最高獎金額超過五萬元。

 

第十八條 經營者以非現金形式的物品或者其他利益作為獎品的,按照同期市場同類商品的價格計算其金額。

  

第十九條 經營者應當建立檔案,如實、準確、完整地記錄設獎規則、公示信息、兌獎結果、獲獎人員等內容,妥善保存兩年並依法接受監督檢查。

第四章 價格促銷行為規範

  

第二十條 經營者開展價格促銷活動有附加條件的,應當顯著標明條件。經營者開展限時減價、折價等價格促銷活動的,應當顯著標明期限。

  

第二十一條 經營者折價、減價,應當標明或者通過其他方便消費者認知的方式表明折價、減價的基準。

  未標明或者表明基準的,其折價、減價應當以同一經營者在同一經營場所內,在本次促銷活動前七日內最低成交價格為基準。如果前七日內沒有交易的,折價、減價應當以本次促銷活動前最後一次交易價格為基準。

  

第二十二條 經營者通過積分、禮券、兌換券、代金券等折抵價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標明或者通過店堂告示等方式公開折價計算的具體辦法。

  未標明或者公開折價計算具體辦法的,應當以經營者接受兌換時的標價作為折價計算基準。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 違反本規定第五條,構成虛假宣傳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本規定第六條、第八條、第十條,法律法規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罰款,但最高不超過三萬元;沒有違法所得的,可處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規定第七條,未公示促銷規則、促銷期限以及對消費者不利的限制性條件,法律法規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規定第九條,構成商業賄賂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九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三條第一款、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三條第二款、第十九條,由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規定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構成價格違法行為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據價格監管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第三十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後,應當依法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一條 本規定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1993年12月24日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19號發布的《關於禁止有獎銷售活動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規定》同時廢止。

來源:新華網、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

相關焦點

  • 新規給商家促銷戴上「緊箍咒」 明令禁止打悶包
    本月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臺的《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施行,對經營者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或獲取競爭優勢為目的開展的促銷行為進行規範。特價菜要顯示有效期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打悶包」是最常見的違法違規促銷手段之一。記者查閱市場監管部門公開的行政處罰信息,發現不少經營者因沒有明示促銷內容被查處。
  • 打悶包、謊稱有獎……新規施行,商家促銷還有「貓膩」?
    本月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臺的《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正式施行,對經營者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或者獲取競爭優勢為目的開展的促銷行為進行規範。面對新規,上海的監管部門和經營者準備好了嗎?對於上述行為,新規明確,經營者開展價格促銷活動有附加條件的,應當顯著標明條件;經營者開展限時減價、折價等價格促銷活動的,應當顯著標明期限。否則,涉嫌構成價格違法,由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價格監管法律法規進行處罰。「有些特價菜,原料用完就不做了,沒想到現在還要說清楚什麼時候不賣了。」
  • 促銷新規出臺,帶你一圖讀懂!
    電商促銷先提價再折價行不通了。市場監管總局5日公布《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涵蓋有獎銷售、價格、免費試用等促銷方式,自今年12月起施行。暫行規定對虛假促銷、不履行優惠承諾、巨獎銷售等行為明確了相關的監管原則,規範經營者促銷行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 新規明確禁止忽悠式打折 先漲價後打折問題將終結?
    據央視新聞,12 月起,又一批新規將正式實施:其中明確禁止網購 「忽悠式打折」,促銷活動應明確標明折價、減價基準;未標明則以活動前 7 日內最低成交價格為基準。前 7 日內沒有交易的,折價、減價應以活動前最後一次交易價格為基準。
  • 先提價,再打折,慎用吧!
    昨天是12月10日,12月1日《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正式開始執行,已經成功運行10天了。裡面最受大家關注的就是規範「先提價,再打折」的假促銷,市場監督局會處罰。
  • 新規明確禁止忽悠式打折!這個「雙12」還有這些事你要知道
    但品牌尾貨的銷售情況之火爆,甚至達到了淡季銷售額的數倍,讓不少品牌反過來選擇在「雙11」期間提前備貨並進行大規模促銷,最終演變成了一場銷售大戰。  購物狂歡的衍生使得尾貨不減反增。以清倉為目的誕生的「雙11」,最終卻造成了更多的積壓。而在此背景下派生出的「雙12」,也就需要承擔起再進行一次清倉甩賣的責任。
  • 先提價再打折要處罰了!
    為了規範商家促銷行為,從今天起,《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正式施行,接下來促銷前先漲價再降價、促銷規則複雜、有獎銷售造假這些行為,都行不通了。 市民:(平時我們買衣服有沒有碰到打折不知道原價的情況?)那一般也不知道原價多少,就是問打完折多少錢。
  • 成都雙流奧特萊斯阿迪專賣店被指提價後再打折
    昨日下午(11月6日),來自重慶的張阿姨告訴四川手機報,自己和家人在成都雙流時代奧特萊斯商場,遭遇了阿迪達斯專賣店「先漲價再打折」的所謂促銷活動。同款衣服竟有兩個價籤,店員當場撕掉低價標籤,並按高價標籤結算。老人覺得被欺騙,向商家要說法未果,只好求助媒體並訴至消協。提價打折?同一貨架的同款衣服標價不同11月6日傍晚,記者在成都雙流時代奧特萊斯見到了張阿姨一行。
  • 先漲價再打折!美的空調 「618」 涉嫌假促銷
    (原標題:先漲價再打折,美的空調 「618」 涉嫌假促銷,廠商薅羊毛套路深)
  • 虛假促銷、提價打折?「雙11」套路...
    針對電商「雙十一」價格套路問題,剛剛,監管對相關平臺開出了罰單。12月30日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多份行政處罰決定書,京東、天貓、唯品會三家電商平臺均因不正當價格問題,被罰50萬元。京東、天貓、唯品會均被罰12月30日晚,市場監管總局公告稱,針對「雙十一」前後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網購先提價後打折、虛假促銷、誘導交易等問題,根據價格監測和投訴舉報等有關線索,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北京京東世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京東)、杭州昊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天貓)、廣州唯品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唯品會)三家企業開展自營業務不正當價格行為進行了調查
  • 市場監管總局出臺新規:商品促銷要標明折價減價基準
    中國消費者報北京訊(記者任震宇)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其制定出臺的《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並對其進行了解讀。《規定》要求,經營者折價、減價,應當標明或者通過其他方便消費者認知的方式表明折價、減價的基準。
  • 12月開始網購新規明確禁止忽悠式打折 什麼是忽悠式打折你中過招嗎?
    12月開始網購新規明確禁止忽悠式打折 什麼是忽悠式打折你中過招嗎?時間:2020-11-30 17:32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2月開始網購新規明確禁止忽悠式打折 什麼是忽悠式打折你中過招嗎? 不知道大家在網上買東西的時候有沒有被忽悠過?
  • 最強打折季 七折賣房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金九銀十一直是地產開發商大力促銷的月份,這兩個月的成交量也佔據了全年成交量的14%左右。近日,某大地產商就祭出了全國樓盤七折購房的優惠政策,同時網上購房享受2000抵20000購房款,而且如果是請尾盤最高還可以再疊加88折的額外讓利,力求單月銷售額超過1000億。
  • 禁止「忽悠式打折」 魚爪網解讀電商價格先漲後降
    魚爪網了解到,《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從今年12月起正式實施,明確禁止「忽悠式打折」伎倆。經營者在促銷活動中折價、減價,應當明確標明折價、減價的基準;未標明基準的,應以同一經營者在同一經營場所內,活動前七日內最低成交價格為基準;前七日內沒有交易的折價、減價應當以活動前最後一次交易價格為基準。
  • 電商大促,全是套路丨「忽悠式打折」能否徹底告別電商江湖?
    12月1日起,《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實施,明確禁止網購「忽悠式打折」。 其中,「明降暗漲」「先漲後降」是電商促銷中最常用的套路。甚至在剛剛過去的雙11,這樣的戲碼也依舊在上演。 由於很多消費者並沒有經常關注實時價格,不少人都陷入了「價格陷阱」。
  • 社區團購「九個不得」新規出臺 仍有平臺打出0.01元「吸客」
    在新規的第二天,仍有社區團購APP打出0.01元的超低價吸引新客戶。「九個不得」新規(簡稱:新規)為「紅紅火火」的社區團購套上了緊箍。受消息影響,12月23日A股市場,社區團購指數下跌0.25%,社區團購概念中的多隻股票下行。  體驗:新會員除有優惠券還可0.01元購物  在新規的第二天,仍有社區團購APP打出0.01元的超低價吸引新客戶。
  • 雙十二促銷生「鈍感」:與雙十一熱鬧形成巨大反差
    與之形成鮮明對的是,隨著監管政策的接連出臺,雙十二變得更為冷清,直播帶貨也未能激起水花。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淘寶、京東、拼多多、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均未發布雙十二核心銷售數據。事實上,雙十二出現之初,網上就有言論表示不看好,剛在雙十一瘋狂搶購了一把,短時間可能對促銷產生「鈍感」,不再進行網購。「但還是參與了。」周雨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對商家來說,電商節湧入的用戶流量,為商家拉新、提升預訂轉化以及用戶後續的長線運營提供了土壤,商家還可以針對此前「雙十一」促銷上的失誤和缺漏進行補充調整。
  • 地方政府公開鼓勵房企打折促銷!今年的樓市怎麼了?
    來源: 樓市晴雨表近日,據澎湃新聞報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印發《關於疫情期間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相關政策的通知》,《通知》共計十四條扶持措施,其中明確鼓勵房企採取打折促銷、團購等方式讓利銷售新建商品房。
  • 電商熱點:電商平臺化妝品監管出新規 直播帶貨問題引關注
    人民網北京6月30日電(記者畢磊) 人民網新電商研究院盤點近期行業熱點資訊:近年來,我國化妝品產業迅猛發展,針對電商平臺內一些化妝品經營者在營銷過程中存在問題,國務院頒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未來,電商平臺的化妝品銷售行為將更加合理,市場秩序更加規範,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商品品質和服務的需求。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首個購物節落下帷幕,中國消費者協會於近日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今年「618」促銷活動期間消費維權問題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各方關注問題較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