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語,對大多數人來說,只不過是一種僅供消遣的文字遊戲。但是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位帝王,他二十多年不上朝堂,卻牢牢抓住了帝國的權力;他的治下能人異士輩出,卻都逃不出其帝王手心。
他就是明代歷史上最為聰明的帝王——明世宗嘉靖皇帝。而他掌控群臣、玩弄天下的一大利器就是——猜謎語。有史以來,能夠這樣玩弄天下於鼓掌之間的,貌似只有一人。
今天,小編就以歷史正劇《大明王朝》裡面,嘉靖皇帝的幾個謎語作為出發點,帶大家一起來感受下聰明人之間的交流方式;看看獨裁帝王的御下之術。
命題作文——「貞」
在「毀堤淹田」後,面對是否給浙江撥糧救災這樣的大事。一向鬥得不可開交的嚴黨與清流,難得一見地統一了意見——不借。
嚴黨之所以不借糧給浙江,是很好理解的:官府不賑糧救災,災民就得賤賣土地,這樣一來,他們想要借著「改稻為桑」,來兼併土地的計劃就可以順利進行了。
而一向自詡正義的清流們不願意借糧給浙江,其用意就更加陰險了:在倭寇為亂的浙江,任由嚴黨兼併土地、官逼民反。等到事情鬧大了,他們的「倒嚴」計劃就可以更加順利地實施了!
就在這樣的朝堂背景之下,嘉靖皇帝給他的青詞宰相們布置了一篇命題作文——「貞」。通過劇情,我們知道嚴嵩與徐階都體會到了嘉靖皇帝的用意——用好嚴黨胡汝貞(胡宗憲)與清流趙貞吉,穩定東安大局。
可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其實這道「旨意」的背後,是嘉靖深不可測的帝王心術。要穩定東南大局,嘉靖點名身為浙直總督兼抗倭統帥的胡宗憲有所作為,是非常合理的。可是趙貞吉當時的職務不過是應天巡撫。按照常理來說,此時的趙貞吉本與浙江內政(東南穩定)是沒有絲毫關係的。
那麼,嘉靖為什麼會讓徐階用好趙貞吉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嘉靖已經猜到了清流的意圖,知道他們要弄亂浙江的險惡用心,特意用了一個「貞」字來敲打徐階:你們的小心思朕都知道;不要亂來,趕緊借糧,逼反了東南,你們也沒有好果子吃!
不知道,徐階看懂這個「貞」字之後會怎麼想。反正小編後知後覺之後,是一身冷汗。
猜字遊戲——好自為之
在「浙江貪腐案」審理之初,呂芳自作聰明地找到了嚴嵩與徐階喝酒談心,意圖將浙江大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繼續維持朝堂的平衡。
不管呂芳是出於「保護嘉靖聖明」的好心,還是出於自保的目的;他都犯了獨裁嘉靖的忌諱——內侍權臣私通。於是,呂芳被貶到永陵挖土。
這時候,剛剛暫代呂芳職位的陳洪,便急不可耐地找到了徐階,意圖結成聯盟——打壓嚴嵩與呂芳,好讓他們徹底站穩腳步。當然,聰明的徐階直接拒絕了陳洪的要求。
但是,就在徐階送走陳洪之際,嘉靖的「聖旨」就到了。一首「北方有佳人」的二十字短詩,破解之後乃是「好自為之」的四字箴言。
很明顯,深居不出的嘉靖對整個朝堂有著恐怖的掌控力。他知道自己的部署,會引發怎樣的後果。對於陳洪這「背鍋俠」,嘉靖懶得理會。但對於嚴黨的取代者,帝國未來的首輔徐階,嘉靖還是要敲打一番的。
「六必居」題字
很多人都會奇怪,為什麼海瑞只是單單給「六必居」作了一番註解,就會引發那樣的朝堂動蕩——不僅呂芳貶謫出京,從此遠離廟堂;就連大明的未來繼承人——裕王,也受到了牽連。
其實,嘉靖改「六心居」為「六必居「有著極其深刻的政治寓意。隨著把持朝堂二十多年的嚴黨倒臺,急於上位的清流們自然無所不用其極,並且各懷心思。嘉靖皇帝依靠嚴嵩建立起來的統治體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所以,嘉靖皇帝給心上一刀,就是要要明確告訴那些所謂的清流。六合一統,天下一心;而且只能是嘉靖一人的心思。
嘉靖當時在說這段話的時候,故意繞著徐階轉圈。那意思就更明顯了:嚴黨雖然倒了,但是你們也不要有別的心思,尤其是對朕動心思。
果然,從嚴嵩倒臺到海瑞上書,四年之間,朝堂之上皆是「甘草」,竟然沒有一個人,敢於捅破這層窗戶紙。不得不說,嘉靖皇帝的御下之術真是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