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明王朝》裡的三個謎語,來看嘉靖皇帝深不可測的帝王心術

2021-02-08 青史本紀

謎語,對大多數人來說,只不過是一種僅供消遣的文字遊戲。但是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位帝王,他二十多年不上朝堂,卻牢牢抓住了帝國的權力;他的治下能人異士輩出,卻都逃不出其帝王手心。

他就是明代歷史上最為聰明的帝王——明世宗嘉靖皇帝。而他掌控群臣、玩弄天下的一大利器就是——猜謎語。有史以來,能夠這樣玩弄天下於鼓掌之間的,貌似只有一人。

今天,小編就以歷史正劇《大明王朝》裡面,嘉靖皇帝的幾個謎語作為出發點,帶大家一起來感受下聰明人之間的交流方式;看看獨裁帝王的御下之術。

命題作文——「貞」

在「毀堤淹田」後,面對是否給浙江撥糧救災這樣的大事。一向鬥得不可開交的嚴黨與清流,難得一見地統一了意見——不借。

嚴黨之所以不借糧給浙江,是很好理解的:官府不賑糧救災,災民就得賤賣土地,這樣一來,他們想要借著「改稻為桑」,來兼併土地的計劃就可以順利進行了。

而一向自詡正義的清流們不願意借糧給浙江,其用意就更加陰險了:在倭寇為亂的浙江,任由嚴黨兼併土地、官逼民反。等到事情鬧大了,他們的「倒嚴」計劃就可以更加順利地實施了!

就在這樣的朝堂背景之下,嘉靖皇帝給他的青詞宰相們布置了一篇命題作文——「貞」。通過劇情,我們知道嚴嵩與徐階都體會到了嘉靖皇帝的用意——用好嚴黨胡汝貞(胡宗憲)與清流趙貞吉,穩定東安大局。

可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其實這道「旨意」的背後,是嘉靖深不可測的帝王心術。要穩定東南大局,嘉靖點名身為浙直總督兼抗倭統帥的胡宗憲有所作為,是非常合理的。可是趙貞吉當時的職務不過是應天巡撫。按照常理來說,此時的趙貞吉本與浙江內政(東南穩定)是沒有絲毫關係的。

那麼,嘉靖為什麼會讓徐階用好趙貞吉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嘉靖已經猜到了清流的意圖,知道他們要弄亂浙江的險惡用心,特意用了一個「貞」字來敲打徐階:你們的小心思朕都知道;不要亂來,趕緊借糧,逼反了東南,你們也沒有好果子吃!

不知道,徐階看懂這個「貞」字之後會怎麼想。反正小編後知後覺之後,是一身冷汗。

猜字遊戲——好自為之

在「浙江貪腐案」審理之初,呂芳自作聰明地找到了嚴嵩與徐階喝酒談心,意圖將浙江大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繼續維持朝堂的平衡。

不管呂芳是出於「保護嘉靖聖明」的好心,還是出於自保的目的;他都犯了獨裁嘉靖的忌諱——內侍權臣私通。於是,呂芳被貶到永陵挖土。

這時候,剛剛暫代呂芳職位的陳洪,便急不可耐地找到了徐階,意圖結成聯盟——打壓嚴嵩與呂芳,好讓他們徹底站穩腳步。當然,聰明的徐階直接拒絕了陳洪的要求。

但是,就在徐階送走陳洪之際,嘉靖的「聖旨」就到了。一首「北方有佳人」的二十字短詩,破解之後乃是「好自為之」的四字箴言。

很明顯,深居不出的嘉靖對整個朝堂有著恐怖的掌控力。他知道自己的部署,會引發怎樣的後果。對於陳洪這「背鍋俠」,嘉靖懶得理會。但對於嚴黨的取代者,帝國未來的首輔徐階,嘉靖還是要敲打一番的。

「六必居」題字

很多人都會奇怪,為什麼海瑞只是單單給「六必居」作了一番註解,就會引發那樣的朝堂動蕩——不僅呂芳貶謫出京,從此遠離廟堂;就連大明的未來繼承人——裕王,也受到了牽連。

其實,嘉靖改「六心居」為「六必居「有著極其深刻的政治寓意。隨著把持朝堂二十多年的嚴黨倒臺,急於上位的清流們自然無所不用其極,並且各懷心思。嘉靖皇帝依靠嚴嵩建立起來的統治體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所以,嘉靖皇帝給心上一刀,就是要要明確告訴那些所謂的清流。六合一統,天下一心;而且只能是嘉靖一人的心思。

嘉靖當時在說這段話的時候,故意繞著徐階轉圈。那意思就更明顯了:嚴黨雖然倒了,但是你們也不要有別的心思,尤其是對朕動心思。

果然,從嚴嵩倒臺到海瑞上書,四年之間,朝堂之上皆是「甘草」,竟然沒有一個人,敢於捅破這層窗戶紙。不得不說,嘉靖皇帝的御下之術真是厲害。

相關焦點

  • 嘉靖不算是庸君,因為他聰明至極,善於權謀,但治國上絕對算昏君
    ,天生的帝王之相,馭人之術在歷史上屬於巔峰級別,但很可惜,聰明的嘉靖沒想著好好駕馭群臣中興大明,就想著駕馭群臣方便自己修仙飛升,特別是統治後期,日益不思進取,放手群臣黨爭,自己好坐收漁利那麼嘉靖作為皇帝他算得上是明君嗎?
  • 大明王朝之明世宗(大明史上著名的道君皇帝)
    誰來接手這大明江山呢?那今天的主角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便登上了歷史舞臺,開啟了他以「道」治天下的帝王生涯。 這樣這位道君皇帝便拉開了他執政46年王朝的神秘面紗。
  • 大明王朝裡的嘉靖,才是控制朝堂的高手
    他利用嚴嵩一黨為他斂財,自己修建宮殿沉迷修道不理政事,嚴嵩一黨則通過嘉靖把持朝政,排除異己,貪贓枉法,雙方各取所需而已!後來嚴嵩一黨,尤其是嚴世蕃被處理,只是嘉靖換了代理人罷了!所以同樣是寫腐敗,《人民的名義》就像手術刀,只是剜下惡性腫瘤,攤開給大家看,但《大明王朝》則將腐敗的制度性肌理,即封建皇權的原罪精緻的呈現出來,這更為難得,因此其立意就高出不少段位……此劇由此撲面而來的是一種蝕骨的冷,這種冷,恰恰是因為它的真實。它杜絕了其他歷史劇中對於權力和政治的意淫。
  • 回顧經典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誰才是最狠的角色?
    這大明朝能呼風喚雨的只有一個人,就是皇帝。能遮風擋雨的也只有一個人,就是我。 ——嚴嵩 《大明王朝1566》嘉靖帝記得嚴嵩對朝廷的貢獻,因而在嚴家倒臺之後,嚴世藩被處刑,嚴嵩卻得以壽終正寢。第三名、深不可測的徐階徐階本是嚴嵩的副手,看起來一副人畜無害,沉穩忠厚的姿態,其實暗藏心機。《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中,內閣會議上,嚴嵩給戶部施壓,要求他們籤字認帳。
  • 許雲輝:嘉靖皇帝到底做了什麼,大明群英為何前赴後繼勸諫?
    方士陶仲文由邵元節推薦入朝,深受嘉靖信任,「以符加宮保」,成為「一人兼領三孤」的特殊人物。楊爵目睹嘉靖昏庸無道,「而太僕寺卿楊最諫死」,憂心如焚,決定以死相諫。
  • 《大明王朝1566》後,中國還有可堪入目的歷史劇嗎?
    而全劇中,又有四個人最受觀眾矚目,如果沒有他們四個人的精彩演技和深入人心的性格特徵,大明王朝即使劇情再華麗,服飾更加精美,也登不國產歷史劇的神壇。這四個人分別是誰呢?他們分別是海瑞,嘉靖,嚴嵩,楊金水。「真實的」海瑞大明王朝中誰最難演?
  • 曹操「一瓜殺三妾」背後發人深省的思考,帝王心術只對一種人有效
    故事到這裡結束了,如果你是宴席上的官員會怎麼想,一定是四個字:恩威難測!面對皇帝們更是如此,會揣度皇帝心思的備受恩寵,揣度錯了聖意的往往死得很慘。比如漢景帝就是啞謎高手,請周亞夫吃飯不給筷子。周亞夫傻帽,不解帝王心術,直筒筒地訓斥服務員為何不給筷子,結果被失望的漢景帝轟出宴席,不久被強加了一個謀反罪,丟了命。
  • 曾經誤認萬曆和嘉靖,因為他們都不上朝,其實兩者相差太大
    以前看明史時,可能受一些主觀因素的影響,所以總以為萬曆皇帝和嘉靖皇帝是一類人,因為在以往的史書中,常強調明史中的皇帝不學無術,萬曆和嘉靖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因為他們為了國事不顧一切,成天躲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根本不上朝,如果沒有明朝的制度慣性,大明王朝就完蛋了。
  • 嘉靖和萬曆20多年不上朝,在位時間都40多年,大明王朝靠誰來治理
    導語:嘉靖皇帝朱厚熜,大明王朝第11位皇帝,15歲登基,60歲去世,在位45年之久,是大明朝在位時間第二久的皇帝,也創造了20年不上朝的記錄。嘉靖皇帝號稱明朝最聰明的皇帝,他15歲登基之前,就要跟楊廷和這幫老臣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在他閉關修煉的二十年裡,雖然沒有上朝聽政,可是內閣大臣們每天都會到嘉靖皇帝這邊來報導一下,把一天的事情都說一遍。
  • 大明王朝的16個奇葩皇帝,最恪盡職守的居然是崇禎皇帝
    享國276年的大明奇葩何其多,其中連皇帝都一個比一個奇葩,其實哪個朝代還沒有個奇葩皇帝?只是大明有16個,這也太多了點。下面,我們就來一一了解一下這16位奇葩帝王。 名字決定命運——朱元璋 朱元璋就是個勵志傳說,放眼今天,連馬雲都要自愧不如。
  • 嘉靖:大明朝所有皇帝中,最會做皇帝,但也最不像皇帝的人
    「天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估計歷史上有這麼多封號集於一身的就只有明朝嘉靖皇帝了,在我看來他是個合格的政治家,卻是個蹩腳的皇帝,為什麼這麼說呢?先說說,嘉靖為什麼是最會做皇帝的人吧?
  • 奸臣教你升官發財,清官教你博取名望,皇帝教你榨乾下屬的價值
    在《明史》中,嚴嵩被定義為明朝六奸臣之一,但據史料記載,年輕時候的嚴嵩,身材修長、眉目清秀、聲音洪亮,是個不折不扣的美男子。特別是他的雙眼,清亮明澈,宛如朗星,遠遠望去,竟然有仙風道骨的感覺。混跡大明官場近半個世紀的嚴嵩,在其從政的前二十餘年裡,有著很好的「清譽」,是個讓百官交口稱讚的好官。
  • 為什麼有人說《大明王朝1566》是大陸最好的電視劇?
    日慕鄉關一直認為張黎的另一部作品《走向共和》才是中國大陸電視劇的神作,當然,《大明王朝1566》也是非常好的一部電視劇。中國歷史中「明史」是一段特殊的存在,不僅僅因為它距離現代社會比較近,還因為他是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中原文化為核心的社會制度集大成的一朝,有很強的借鑑意義和研究價值。
  • 「木匠皇帝」朱由校:「昏君」的帝王之術,他被黑得體無完膚
    但要知道的是,魏忠賢早期就是個最低等的太監,他怎麼爬上去的?就是靠著客夫人,而客夫人倚仗的正是皇帝的縱容。朱由校病逝後,將皇位傳給了異母弟朱由檢,要說這對兄弟感情真不錯。可是這也是被逼無奈,因為朱由校先後有三個兒子,但都莫名其妙早夭了,據相關史料記載,這就跟他的奶媽有關係。
  • 明朝嘉靖皇帝智鬥文武百官,捍衛皇帝威嚴
    公元1524年七月的一天,年少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正在故宮文華殿進行齋戒。但是正當嘉靖皇帝虔誠齋戒的時候,突然聽到大殿之外,傳來了一陣又一陣的哭聲。齋戒是明清兩代帝王的典制規定,是皇帝祭天前必須要得,齋戒期間,皇帝不能沾葷腥蔥蒜,不許飲酒。還不能娛樂,處理刑事,弔祭,和不碰女人,還要勤洗澡。
  • 胡宗憲獻上兩隻白龜,沒幾天就死了,嘉靖皇帝為何不追究責任?
    卻被老婆甩了個好臉色。老婆說,烏龜是背時殼,你帶到家裡來做什麼?老公說,那是罵人那樣講,可這是只真烏龜啊。老婆說,不管,反正得扔了。老公怕老婆,便真把烏龜扔池塘去了。聽完他們的口角,我卻想起,烏龜本來是長壽的象徵啊,是靈物啊,什麼時候,成了不吉利啦?不由得查了查,據某百科上講,烏龜王八蛋變成罵人話是明清時代的事。
  • 明朝皇帝簡介,有不少破了歷史記錄,你最喜歡哪一個呢
    尤其是明崇禎帝,在王朝沒落的時候,選擇用一根白綾結束自己,相比其他沒落王朝的亡國之君,他是最有骨氣的了,也算是有始有終。人們戲稱大明王朝可以用10個字來總結:「開局一個碗,散場一根繩」。明王朝的歷史延續了16帝,但這些帝王個個與眾不同,「奇葩代代有,明朝特別多」,雖然這話有些誇張,但明朝確實出了不少離經叛道的帝王,有些還打破了歷史記錄。下面就簡單說下明16帝。
  • 大明第一奇葩帝:聲色犬馬體恤臣下,才能不足開創盛世
    隆慶皇帝,原名朱載垕,明朝第十二位皇帝,他是有明一代中非常特殊的一位帝王:垂拱六年,國家承平,徹底解決明朝中期兩大外患-南倭北虜。 其雖然自身才能不顯,但是眾多 名臣匯集麾下,典型如徐階、高珙、張居正,個個人中翹楚。
  • 嘉靖萬曆爺倆幾十年不上朝,他們又如何把控朝局不失控呢?
    嘉靖和萬曆這爺孫倆是大明朝非常獨特的皇帝,兩人當政期間都有很長時間不上朝。雖然嘉靖、萬曆兩朝並沒有因為皇帝長期「曠工」而引發政治危機,但是這兩朝給大明王朝還是埋下了覆滅的禍根。 嘉靖、萬曆爺倆長期不上朝都有各自的特殊原因,由於明朝特有的政權制度,既然皇帝不上朝也並不會失去去朝局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