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流浪之歌·河樂隊》:童話裡的老友記

2020-12-15 澎湃新聞

像張瑋瑋說的,音樂劇《流浪之歌·河樂隊》完全不是百老匯那一套。它像一群中年人老夫聊發少年狂,排了一出兒童劇。又像形式奇特的音樂會,陶醉著唱歌彈琴的人忽然開口說話,說著說著,再次滑進夢一般的音樂裡。

安娜伊思馬田、小河、張瑋瑋、郭龍、萬曉利二十年前相識於河酒吧。二十年後,除了感情,沒有一處地方、一個共同的夢想可以再次接納他們飄流在沒有盡頭的時間裡。一起排這麼一出音樂劇,是他們給自己重新創造的契機。排練多快樂,安娜跳來跑去,大家一起唱歌,你唱我的歌,我唱你的歌,和聲蒸騰起時間的霧氣。

《流浪之歌·河樂隊》劇照 本文攝影鄭天然上周末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上演的《流浪之歌》,主題是尋找。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後,地球被上漲的大海吞沒殆盡,山峰變成殘存的島嶼。每隻島都孤獨,每個人都流離失所。女孩安(安娜飾)在海底找到一本書,書裡記載了一個永遠不會沉沒的「雲之島」。在孤獨中漸凍的安被點燃希望,上路尋找理想家園。她一路遇見「風之島」的居民「孤獨鳥」(萬曉利飾)、「雨之島」的「兩兄弟」(張瑋瑋、郭龍飾)和「沙之島」的「瘋子」(小河飾)。劇終時安仍未找到「雲之島」,但每個人都給她唱了歌。後來他們一起唱歌,歌聲消弭了島嶼之間的深藍,當下短暫的所在就是「雲之島」。這個故事在兒童繪本裡常見。從文本創作的角度,說它簡陋也不過分。但故事不是最終落諸紙上。搬到舞臺上,就有意思多了。

導演應該想都沒想過讓演員們去「演」角色。每個人都不是專業演員,個人特質更難以掩藏,不如放大。萬曉利白衣飄飄,人又削瘦,扮相如同八十年代的文藝青年。張瑋瑋和郭龍倆兄弟穿工裝背帶褲,一個像拉手風琴的土豆,一個像老了仍調皮的流氓。小河還是老樣子,氈帽闊腿七分褲,發瘋的時候像只猴子,有破壞性,狡黠,含著一股憤懣和引頸呼喊的渴望。

讓他們演誇張放大了的自己,顯然是邀請觀眾進入童話氛圍最便捷的方式。《流浪之歌》的確和百老匯式的音樂劇相去甚遠,甚至不能算是一部音樂劇。它更像一臺概念做足的Live,從二十年的時間河流中選出15首歌,以歌豐滿這個惆悵的流浪故事。劇中的角色個個如同童話劇中會說話會唱歌的小動物。這些歌不怎麼朗朗上口,是清淺情節中點綴的一隻只深潭,神秘莫測,餘韻悠長。

觀眾都是懷著期許前來,多多少少聽過他們的現場和唱片,追隨或至少關注過中國現代民謠的腳步,在過去二十年的變遷中親身蕩滌過。民謠自發生長像竹筍必須頂破土地的力量感,與念著臺詞,努力表演,精心安排每一處細節的舞臺形式產生了反差。他們因此變可愛了,朦朧恍惚中似乎返回青少年時代。可也要付出代價——被時間磨礪出的肅然與厚重被削弱了,和音樂共生的人的魔力,被框進了角色的小小範圍中。

河酒吧時代,安娜是剛到中國的留學生,和他們一起度過青春。她的相機留住當年群像,是為憑據,記錄抑鬱、重複和噴薄的生命時期。

美麗的安娜也老了,她張開雙臂唱歌時,蝴蝶袖微微顫動。劇中安娜飾演的安憑直覺應該是少女,擔任通過尋找連接島嶼(人)的角色。非專業演員出身的安娜,沒能賦予「安」這個角色更深的厚度。但當她硬手硬腳在臺上奮力奔跑,大聲唱歌,很像勁流划過快要死亡的島嶼,利刃裁破枯槁的紙張,犀利,赤誠,不可阻擋。

劇的舞臺設計非常簡單。樂隊在最後一字排開,臺中央是一座島嶼,人物林立各山頭。島嶼上遍布黃色的麥草,小徑穿梭其間。麥草既象徵秋天的豐收,也暗示孤獨中生命將摧的搖落。這裡不存在複雜的場面調度,除了上下求索的安,其餘一切都像石人石林般靜默不動。靜默帶來疏離的氣氛,所以人物一旦動起來,便有匹諾曹變成真正小男孩的驚訝和感動。兩個最有代表性的時刻。一是兩兄弟吵嘴賭氣,郭龍繞著長椅轉圈,表示自己正在離家出走。幽默的情節和演員本身融為一體。略知他們經歷的觀眾會馬上想到白銀,泛起原地打轉的人生蹉跎之感。一邊笑,一邊想哭。

另一個時刻是瘋子小河,嘴裡嘰裡呱啦唱一首很好聽但歌詞不明的歌。唱完,他瘋瘋癲癲地俯身反覆把落葉拋向天空。小河是臺上所有人中演得最不露痕跡的。但他演的也是自己,從前自己的一部分。偏頗的天才,缺乏理性審視自己處境的能力,沒有幽默和欣賞的餘裕;孤僻的瘋子,沒有人唱歌給他聽。小河自己的經歷和體悟,為這段表演注入真實的底色和流動細膩的層次。

《流浪之歌》是一群老友,懷著一些感慨和欣悅重聚,用近乎天真的方式演了一出時間的童話。他們半是安慰,半是確認地告訴自己,尋找的意義在於尋找的過程、遇到的旅人,而不在終點。終點只有一個,分別再久的人最後都能在那裡相遇。散場,有人被一群人一起玩音樂的簡單快樂感染,下單了一隻非洲手鼓。一起玩音樂,把音樂作為理想,然後懂得,音樂不是全部,但仍是非常重要的連接渠道。臺上的人都已經過這個過程。現在他們以另一種迥異於以往的方式,把火種遞給了別的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昏鴉樂隊|暗黑童話哲學
    我就是迷戀著以重複的語句排解他迷戀的思緒00:28  ▶          在你夢裡訴說的話語,帶領你傾聽我的低語低沉黏著的聲線從耳機裡緩緩輸入腦袋中01:24  ▶         如同窗外那紅色花樹,如今你也將走入孤獨
  • 這支寶藏樂隊把方言/民俗寫進歌裡,潮汕六甲番樂隊
    「旋律是共同語言」,歌裡融入潮劇文化李四順是樂隊曲目創作的主力。在潮州浮洋鎮的20年成長經歷和從小到大聽奶奶講的故事,成了他的素材庫。奶奶講故事的場景也曾被李四順寫進歌裡。歌曲《芻狗之歌》寫的就是幼時某個停電的夜晚,他們搬著凳子來到村口,和鄰居們點著燈嘮家常的場景。這段兒時回憶也讓長大後的李四順有所感悟,離開家鄉的人們在大城市裡隨波湧動,各式信息科技設備快速推動著人們向前走去,再也沒有那些停電的夜晚來讓人們停止腳步,復盤曾走過的路。
  • 《海洋之歌》講述了愛爾蘭傳說中的又一個童話故事
    愛爾蘭動畫片《海洋之歌》的大獲成功,不僅意味著導演湯姆·摩爾成功地用凱爾特文化抓住了全球觀眾的眼球,還意味著傳統動畫形式在當代贏得了一場漂亮的勝仗。在《凱爾經的秘密》出人意料地獲得2010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的提名之後,《海洋之歌》作為湯姆·摩爾的新作品,一面世就受到了廣泛關注。
  • 《冰與火之歌》——艾莉婭·史塔克
    斷斷續續把《冰與火之歌》看完了,從第一季到第八季一直都很喜歡艾莉婭,大概因為她:獨立,正義,善良,在整部劇中算是零差評的主角了
  • 齊柏林飛艇樂隊的這首歌,你肯定耳熟丨夜問
    答案:A/B/C/D1980年,鼓手約翰·博納姆去世,12月4日,齊柏林飛艇(Led Zeppelin)樂隊宣布解散。這個英國傳奇重金屬樂隊落下了帷幕,但他們的影響力持續至今。1968年組建於倫敦的樂隊由主唱羅伯特·安東尼·普蘭特、吉他手吉米·佩奇、貝斯手約翰·保羅·瓊斯以及鼓手約翰·博納姆組成。他們的音樂吸納了布魯斯和民間音樂,創造了屬於自己的重金屬搖滾。
  • 那首日本樂隊寫給中國的抗疫之歌,終於發行了
    Part 1來自日本的歌三月初,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中國收到了一支日本樂隊寫來的歌:這首《Light The Light而兩年後的《天氣之子》依舊延續著RADWIMPS的奇蹟:電影原聲專輯在網易雲音樂售出超過19萬張,不僅位列2019年度音樂榜單第五名,還多次刷新日本音樂數字專輯在華的最高銷量紀錄。雖然近年來在國內才小有名氣,但RADWIMPS並不是一支年輕的樂隊。
  • 沙漠裡的生命之河,塔裡木,旅遊的天堂
    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各位看客介紹的是塔裡木河。車到塔裡木大橋的時候,我們全體下車,讓車子先開到前面的沙漠小鎮去,我們要步行走過塔裡木河,俯身在塔裡木大橋的橋欄杆上,看著這條中國最長的內陸河,沙漠裡的生命之河,幾位男士興致盎然,開始嚎歌:塔裡木河呀啊故鄉的河,多少回你在夢中流過。
  • 潮汕樂隊走出家鄉!兒時回憶、潮劇文化被融入歌裡
    來自潮汕的六甲番樂隊,輕語淺唱著兒時家鄉一個停電的夜晚。這類關於家鄉回憶、老一輩口口相傳的故事,自9年前開始被六甲番樂隊記錄進歌詞裡。作為樂隊曲目創作的主力,李四順在潮州浮洋鎮的20年成長經歷和從小到大聽奶奶講的故事,成了他的素材庫。奶奶講故事的場景也曾被李四順寫進歌裡。
  • 小紅莓樂隊主唱逝世 聽聽她歌裡的愛與溫暖(組圖)
    《重慶森林》中王菲演唱的經典歌曲《夢中人》就翻唱自小紅莓樂隊的《Dreams》。那年,王菲還叫王靖雯。  出生於1971年9月6日的桃樂絲,生於愛爾蘭利默裡克郡。90年代初期,當另類搖滾崛起,發端於朋克、以吉他為主且曲調優美的歌曲充斥電臺時,桃樂絲於1990年接任了樂隊「小紅莓看見我們」的主唱,而樂隊也隨後改名為「小紅莓」。
  • 如何評論《老友記》裡的菲比?
    以前上大學的時候,同學有提過說覺得老友記裡面的Phoebe是最可愛的,最有趣的。當時的我還不這麼覺得。因為當時學生時期的生活比較單純,環境也比較單純,所以並沒有得出跟同學一樣的結論。並且在親密關係裡面,她其實處理得非常好,哪怕是在原生家庭不完整的情況下,她也能有很正的三觀,並不會因為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好而自卑等等,所以對比其他老友記裡面的主角,菲比的三觀算是比較正常的。還有一點是Phoebe對於生活的熱愛。
  • 抖音我願孤傲地流浪守一道光願在黑夜裡歌唱是什麼歌歌詞
    抖音我願孤傲地流浪守一道光願在黑夜裡歌唱是什麼歌歌詞  抖音我願孤傲地流浪守一道光願在黑夜裡歌唱什麼歌?這首歌叫做《隱身藥水》,演唱的歌手是馬雨陽 / 陳鴻宇。吉他 Guitarist:馬雨陽  作詞 Lyrics:王勺子  貝斯 Bassist:大牛  隱身於鬧市的喧嚷  灰塵入眼也無妨  隱身於長街的息壤  人來人往年光長  藏身於長河  隨落葉流入海洋  藏身於天地  驕陽映照白雪茫茫  我願孤傲地流浪
  • 平克·弗洛伊德的成長之河
    《無盡之河:平克·弗洛伊德傳》 [英]馬克·布萊克 著 陳震 譯 雅眾文化|博集天卷·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9年11月版 《無盡之河》是史上最優秀同時最受樂迷歡迎的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的傳記,出自英國知名音樂記者、作家馬克·布萊克之手,這位作者撰寫的搖滾傳記甚多,向以冷靜銳利且資料頗豐而著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譯者是國內最優秀的搖滾書籍譯家陳震。
  • 海龜先生樂隊與南方宵夜的半壁江山
    2004年冬天在南方的一所高校裡,李紅旗跟蔣晗正密謀組一支樂隊,他們一個主唱一個彈貝斯,他們不愛學習、就愛瞎吹牛逼。樂隊原本被李紅旗取名叫大海龜,蔣晗說叫海龜先生才酷,兩人覺的有道理。海龜先生樂隊成立了,半年後吉他手黃巍也加入進來,三個大男孩躊躇滿志。
  • 你離開了我流浪在人潮擁擠的街頭是什麼歌
    18183首頁 QQ音樂 你離開了我流浪在人潮擁擠的街頭是什麼歌 你離開了我流浪在人潮擁擠的街頭是什麼歌 來源:網絡
  • 《星.sailing》好聲音單依純冠軍為愛流浪,佩服李健老師的改編
    演唱的主題曲,楊宗緯用他獨特的煙嗓,娓娓唱著父與子的對話,訴盡一個兒子的期待盼望,遺憾無奈,當年《流浪地球》上映的時候就有被這首歌感動到。2020中國好聲音總決賽上,單依純再次唱了這首歌,除去流浪地球的背景後,更像是對一個遠去的戀人訴說衷腸,單依純聲音清澈動人,自帶哭腔,每個換氣都是如泣如訴,伴隨著武漢淅淅瀝瀝的雨,訴說著悲傷與深情。
  • 李壽全、蔡琴、齊秦唱《張三的歌》,和你在流浪的路上眺望遠方
    送給流浪的人。 《張三的歌》,歌名便是由此而來。 它收錄在李壽全的專輯《8又二分之一》中,有「八十年代過了二分之一」的意思。 專輯的文案是這樣一句話: 「事實上,人生就是流浪。被過去趕著逃,被未來牽著跑。」
  • 在樂隊的夏天裡,追溯關於樂隊的夏天
    樂器這個東西,從來沒有高低之分,但總有那麼一些成見,將樂器分為三六九等,吉他這種平民樂器,倒是有著一股子出身街市的混不吝之感,你們愛怎麼高貴怎麼高貴,愛怎麼雍容怎麼雍容,作為一把吉他,我自然不會在意世界的看法,登不登大雅之堂吉他不care,可燥熱,可悠揚,可作為樂隊之靈魂,但說到三六九等,音樂圈的鄙視鏈卻是客觀存在的。
  • 抖音陪我去流浪是什麼歌誰唱的 陪我去流浪歌詞介紹
    抖音陪我去流浪是什麼歌誰唱的 陪我去流浪歌詞介紹  最近,小編在刷抖音的時候發現一首歌詞為陪我去流浪的歌曲很火,很多網友都想知道這首歌的歌名,下面為大家帶來歌名及歌詞介紹。  抖音陪我去流浪是什麼歌  據悉,這首歌的歌名就叫做《陪我去流浪》,歌曲的原唱是阿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