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技系」大敗局調查:一名資本掮客的現形記

2020-12-21 網易財經

(原標題:「中技系」大敗局調查:一名資本掮客的現形記)

中技系的案例顯示,一些資本掮客通過併購借殼等一系列手段,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後,一邊把上市公司當做取款機,通過關聯交易違規擔保等方式瘋狂斂財,另一邊又因為此前收購時高額的業績承諾,實施財務造假等行為,是...

A股市場一度為人熟知的「中技系」,隨著6月底旗下*ST富控(600634.SH)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處罰字[2020]49號),從輝煌歸於沉寂。

證監會經查明,*ST富控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四大問題:在定期報告中虛增利潤總額;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關聯交易;未及時披露及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對外擔保;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或有負債。

該《事先告知書》,揭開了顏靜剛作為*ST富控實控人,組織、策劃、領導並實施了富控互動全部涉案違法的大量細節。

事實上,這是「中技系」掌門人顏靜剛今年第二次收到《禁入市場事先告知書》。

今年3月,「中技系」旗下的*ST尤夫(002427.SZ)同樣因為關聯交易、對外擔保、或有負債未披露等涉嫌違法違規行為,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

作為公司實控人,顏靜剛擬被證監會終身禁入證券市場。

2013年通過中技樁業借殼ST澄海上市(後更名為「富控互動」),成為*ST富控實控人的顏靜剛,一度掌握了*ST富控、*ST尤夫、宏達礦業(600532.SH)A股「三駕馬車」, 頻頻嘗試併購布局遊戲、大健康、新能源等熱門行業。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調查發現,併購折戟、潮水退去,這位並未將心思放在實業經營的資本掮客,開始顯出真形。

*ST富控牽出四宗罪

早在2018年1月19日,*ST富控、*ST尤夫、宏達礦業三家上市公司同時披露,公司實控人顏靜剛「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與此同時,*ST富控和*ST尤夫也收到了針對公司的一紙調查通知書。

一年之後,從*ST富控收到的《事先告知書》來看,證監會經查明,*ST富控在定期報告中虛增利潤總額;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關聯交易;未及時披露及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對外擔保;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或有負債等四宗罪。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接近監管人士分析指出,*ST富控虛增利潤的動機之一,與中技樁業借殼*ST富控時,顏靜剛許下的高額業績承諾有關。

時間回到2013年12月12日,顏靜剛掌控的中技樁業借殼ST澄海上市,澄海股份以8.12元/股發行2.17億股收購中技樁業92.95%股權,交易完成後,顏靜剛持有上市公司30.79%股份,ST澄海更名為「中技控股」。

根據當時的協議,顏靜剛向上市公司承諾,中技樁業2013-2015年歸屬於持股比例92.95%股東的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9073.44萬元、1.49億元和2.32億元。若業績不達標,將進行補償。

事實上,中技樁業僅在2013年兌現了業績承諾(扣非淨利潤9236.91萬元),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未達業績,2015年的完成率只有64.34%,顏靜剛也為此對上市公司進行了逾9000萬元的業績補償。

證監會查明,為了兌現高額的業績承諾等目標,顏靜剛通過虛增子公司對其他企業專利使用費、技術服務費收入和商標使用費收入等方式,*ST富控2013年報中虛增利潤近2800萬元;2014年報中虛增利潤1.09億元;2015年報中虛增利潤超1.88億元;2016年報中虛增營收近1.19億元,虛減投資收益近1.19億元。

此外,*ST富控暴露出「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關聯交易」、「未及時披露對外擔保」、「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或有負債」等問題,關聯交易大多涉及顏靜剛本人及其控制的公司。

上述關聯交易,2014年度新增金額9.13億元;2015年度新增金額12.44億元;2016年度新增金額17億元;2017年度新增金額33.05億元;2018年上半年新增金額2.85億元。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根據公開數據統計發現,2014年半年報-2018年半年報,*ST富控未披露新增對外擔保,合計金額達181.86億元。

此外,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ST富控與顏靜剛或顏靜剛控制的其他公司等作為共同債務人,發生共同借款,但是未在相關定期報告中未披露或有負債,涉及金額0.7億元。

「關聯交易不是不允許,而是要符合決策和信披規範。」一位研究公司治理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指出,如果通過桌下的關聯交易,「把大股東的東西高價買過來,把好東西低價賣給大股東」,就損害中小股東利益了,而未披露對外擔保、未披露或有負債,都是涉嫌掏空上市公司的行為。

「一些資本掮客通過併購借殼等一系列手段,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後,一邊把上市公司當做取款機,通過關聯交易違規擔保等方式瘋狂斂財,另一邊又因為此前收購時高額的業績承諾,實施財務造假等行為,是監管嚴厲打擊的重點。」上述接近監管人士也指出。

基於上述事實,證監會擬決定對*ST富控處以60萬元罰款;對*ST富控實控人顏靜剛,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並處以60萬元罰款;並對時任董事長、總經理王曉強,時任董事長朱建舟,時任財務總監呂彥東等15名責任人分別處以3萬-20萬元不等的罰款,以上擬罰款合計265萬元。

資本掮客編織的故事

違法違規的蓋子被揭開後,留下的不只是一聲唏噓。

來自浙江溫嶺的顏靜剛,2005年11月成立上海中技樁業有限公司,主營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公司號稱「國內最大的空心方樁製造商」,2008年改制為上海中技樁業股份有限公司(「中技樁業」)。

不過,中技樁業的資本之路,一開始並不順暢。2010年、2012年,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的中技樁業因為多起安全事故,二次IPO上會未果。

2013年12月,核心資產中技樁業借殼ST澄海上市之後,2014年4月,顏靜剛將上市公司更名為「中技控股」(2017年3月20日起更名為「富控互動」),「中技系」開始在A股嶄露頭角。

2015年12月,顏靜剛之妻梁秀紅以10元/股受讓了宏達礦業7741萬股(15%的股份),從而成為宏達礦業實控人。

顏靜剛入主第三家上市公司尤夫股份,則在2017年5月。

2017年5月13日,中技集團從尤夫股份原實控人手中購得蘇州正悅100%股權,花費26.81億元。此後,中技集團持有上市公司29.8%股權。

拿下*ST富控、*ST尤夫、宏達礦業3家A股上市公司的過程,有官方媒體稱顏靜剛之手法為「從IPO被否到玩轉三家上市公司」的中技「魔法」,不過,他對資產重組的駕馭,並不那麼自如。

中技控股登陸資本市場後,顏靜剛並未深耕熟悉的建築業,轉而布局遊戲、大健康、新能源等熱門行業,開啟了「高溢價+高對賭」併購之旅。

2014年8月,中技控股披露86.72億元的大手筆定增預案,令市場譁然。

86.72億元融資中,60.21億元用於收購遊戲資產DianDian Interactive Holding以及點點互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15億元用於收購影視資產北京儒意欣欣影業投資有限公司。

遊戲、影視均是彼時資本市場的熱點項目,不過,在等待近10個月後,2015年8月,中技控股的定增案最終遭到證監會否決。

2015年9月,中技控股又籤訂收購武漢梟龍汽車不低於51%股權的意向條款,最終不了了之。

2017年12月,顏靜剛又計劃13.66億元收購棋牌類遊戲公司寧波百搭51%股權,彼時寧波百搭的淨資產不過0.78億元,*ST富控收購價對應的寧波百搭整體估值高達27億元,溢價逾30倍。

不過,這場收購同樣夭折。

頻頻開展跨界收購,除了推動資產納入上市公司報表,避免觸發業績補償條款之外,推升股價、避免質押股份被平倉,或許也是顏靜剛的一大動機。

在中技樁業借殼上市後不久,2014年7月3日,顏靜剛便質押了上市公司1.05億股,佔總股本的18.24%;當月12日,顏靜剛又質押7273.34萬股,至此,其所持股份全部質押。

此外,2016年7月,中技控股披露一份《重大資產出售報告書》顯示,顏靜剛、梁秀紅均將槓桿加到極致。其中,顏靜剛直接和間接持有的股權財產市值34.31億元,已質押約90%的股權。梁秀紅持有股權財產市值13.28億元,已質押超過93%的股權。

數據顯示,從2013年年底,中技樁業資產剛注入上市公司算起,到2015年6月,*ST富控從7.09元/股(前復權)飆升至38.94元/股,區間漲幅高達449%。

輝煌與敗局,一聲唏噓

當頻繁的併購均告失敗,顏靜剛和他的「中技系」,也不得不接受敗局的苦果。

如今,*ST富控、*ST尤夫均面臨行政處罰,宏達礦業在2018年1月完成易主,實控人由顏靜剛變更為俞倪榮、謝雨彤,2018年4月,宏達礦業同樣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尚未收到最終調查結論。

顏靜剛本人,也將面臨終身證券市場禁入的處境。

市場也對「中技系」用腳投票,*ST富控、*ST尤夫股價均大幅下跌。

截至2020年7月8日發稿,*ST富控總市值僅為5.7億元,*ST尤夫總市值26億元,宏達礦業總市值不到60億元。

那些曾經的高光時刻,在如今的潰敗面前,特別顯眼。

公開信息顯示,2010年首次衝刺IPO之時,中技樁業的淨利潤超過8800萬元,2011年,中技樁業淨利潤增長至1.73億元。

中技樁業借殼ST澄海之時,重組報告書認為,「未來幾年內,標的資產(即中技樁業)將呈現較快的增長,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然而,2016年下半年,中技控股選擇將中技樁業作價24.16億元回售給了顏靜剛,剝離預製混凝土樁相關業務。

目前, *ST富控已處在退市邊緣,2018、2019年淨利潤分別虧損55.09億元、1.41億元,2020年一季度續虧3.4億元。

主營滌綸工業長絲的尤夫股份,在顏靜剛入主之前,2016年淨利潤1.69億元、2017年淨利潤達到近些年頂峰的3.24億元,不過,顏靜剛入主之後,2018年淨利潤巨虧10.5億元。

讓人感嘆的是,三年前,*ST尤夫耗資近20.9億元,分兩次收購的江蘇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智航新能源」)100%股權,希望藉助新能源汽車產業扭轉業績,如今,已被*ST尤夫決意出售。

2020年3月27日,*ST尤夫公告稱,擬分步將智航新能源65%股權和35%股權出售給瑞鴻鋰業。

猶記得2017年11月13日,*ST尤夫拋出收購智航新能源計劃時,其股價從17元翻番,並在2017年12月25日創下34.86元的上市以來最高價(前復權)。

上海一位投行人士分析指出,「在註冊制全面推進下, 只要符合證券法規定條件的公司就可以備案上市,殼資源不再稀缺,面臨退市的上市公司不會再花大量精力保殼,炒作殼資源的風頭也會被遏制。」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陳合群_NB12679

相關焦點

  • 「中技系」大敗局調查:一名資本掮客的現形記,把上市公司當做取款機
    證監會經查明,*ST富控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四大問題:在定期報告中虛增利潤總額;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關聯交易;未及時披露及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對外擔保;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或有負債。A股市場一度為人熟知的「中技系」,隨著6月底旗下*ST富控(600634.SH)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處罰字[2020]49號),從輝煌歸於沉寂。
  • A股「中技系」大敗局:旗下上市公司,兩家易主一家即將退市
    風光一時的「中技系」 大家都在關注*ST富控的未來,卻鮮有人注意到*ST富控背後的顏靜剛,以及他一手打造的「中技系」。也正是*ST富控,同時記載了「中技系」在A股的「開始」與「結束」。
  • 「中技系」大敗局餘波:*ST富控12名董監高被處分
    2013年底,「中技系」掌門人顏靜剛以中技樁業借殼ST澄海,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隨後將其更名為中技控股(後又更名為富控互動),通過不斷併購,最終將公司主營業務轉向遊戲開發及應用公司。頻繁的資本運作一度讓公司股價大漲。「中技系」曾在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將公司股價從7.09元/股推高至38.94元/股,漲幅近4.5倍。
  • 「中技系」大敗局餘波:×ST富控12名董監高被處分
    2013年底,"中技系"掌門人顏靜剛以中技樁業借殼ST澄海,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隨後將其更名為中技控股(後又更名為富控互動),通過不斷併購,最終將公司主營業務轉向遊戲開發及應用公司。 頻繁的資本運作一度讓公司股價大漲。「中技系」曾在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將公司股價從7.09元/股推高至38.94元/股,漲幅近4.5倍。
  • 證監會公布調查結果 「中技系」公司涉信息披露違法
    宏達礦業披露告知書及ST尤夫披露《行政處罰決定書》,意味著「中技系」違法行為水落石出。  但「中技系」的「三駕馬車」已不復當年模樣:宏達礦業已經易主,ST尤夫市值僅為24億元,*ST富控市值僅為6.3億元。  「中技魔法」謎底終於揭曉。
  • ...實控人及兩任董事長面臨市場禁入,中技系三公司同遭調查股民可...
    公開資料顯示,顏靜剛為上海中技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旗下中技樁業是中國最大的空心方樁製造商,從2010年上海中技衝擊IPO算起,顏靜剛用了七年時間,將富控互動、宏達礦業、尤夫股份三家上市平臺的控制權握到了手中,A股中技系「三駕馬車」由此成形。
  • 「中技系」顏靜剛敗局,昔日槓桿撬回兩家上市公司,今「大本營」人...
    作為「中技系」掌門人,顏靜剛一度坐擁3家上市公司。但隨著證監會處罰措施即將塵埃落定,這位曾經的資本市場大佬,在秀出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後,或許也將徹底從市場淡出。啟信寶顯示,廣粵路437號2幢,是顏靜剛旗下多家公司的註冊地。
  • 臺灣富商日記曝光島內「官場現形記」
    (圖片來源:《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華夏經緯網1月16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佳和集團董事長翁茂鍾籠絡逾百名法官及檢警調人員,並用筆記本記錄過程,案件爆發後,除遭彈劾的前「公懲會」委員長石木欽,各機關已陸續完成調查,臺灣「司法院」18日將先公布「違失行為」法官的結果,接著立即送院查處,揭露現代版的「官場現形記」。
  • 沒有理想的FA宛若一條鹹魚——誰甘做資本的掮客?
    關於FA,我們曾在早前發布的文章中簡單聊過其在當前金融資本市場中的發展現狀(詳情可閱前文《起底神秘的FA行業:為資本與項目組局,科技改變遊走路徑》),作為活躍於金融市場領域的「風險投資財務顧問」,FA的基本業態就是遊走於創業項目和市場資本兩端,為企業融資提供第三方服務,扮演為資產端和資金端牽線搭橋的中間商的角色
  • 宏達礦業收212萬元預處罰實控人再遭終身禁入,「中技系」分崩離析...
    吳立駿繼ST尤夫(002427)、*ST富控(600634)之後,歷時逾兩年,中國證監會對原A股「中技系」第三家上市公司宏達礦業(600532)涉嫌信披違法違規案也調查完畢並有了結論,實控人顏靜剛第三次面臨被警告罰款並終身證券市場禁入的預處罰
  • 中技系3上市公司2家涉財務造假 律師:投資者可維權
    6月24日,*ST富控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顯示,*ST富控涉嫌存在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關聯交易、在定期報告中虛增利潤總額、未及時披露及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對外擔保、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或有負債等違法事實。*ST富控為「中技系」旗下3家上市公司之一。
  • 【隊伍教育整頓】永豐法院組織觀看《政治掮客蘇洪波》警示教育片
    【隊伍教育整頓】永豐法院組織觀看《政治掮客蘇洪波》警示教育片 2020-06-22 0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羅雲熙化身掮客與宋茜上演《心跳源計劃》,強強博弈看點十足
    掮客情人節特輯這部電視劇主要講述女科學家裘佳寧主導的「源計劃」進入臨床階段的時候,實驗室來了一名新晉研究員周小山,但是周小山的真實身份卻是一名國際掮客,他的到來是為了要奪走裘佳寧的科研成果,但是經過長時間的相處,裘佳寧對事業的執著以及對國家的大義感染了周小山
  • 雲南用政治掮客蘇洪波案深化警示教育以案促改,深挖汙染源
    5月6日,本報刊發稿件《政治掮客的真實面目》。5月7日晚,雲南衛視、雲南網等多家媒體同步播出了警示教育片《政治掮客蘇洪波》,揭示了政治騙子和政治掮客的百拙千醜。「旨在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從案件中汲取教訓、引以為鑑。」談及拍攝警示教育片《政治掮客蘇洪波》的初衷,雲南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人物諧音命名拾趣
    《官場現形記》是晚清譴責小說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李寶嘉編著的《官場現形記》從中舉捐官的下層士子趙溫和佐雜小官錢典史寫起,聯綴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長史、省級藩臺、欽差大臣以至軍機、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們為升官而逢迎鑽營,矇混傾軋,可以說為近代中國腐朽醜陋的官場勾勒出了一幅歷史畫卷。神禹鑄鼎,魑魅夜哭;溫嶠燃犀,魍魎避影。
  • 由宋茜主演的電視劇《掮客》殺青!
    #電視劇掮客# 殺青~ 從寒冬到暖春,從姑蘇到布拉格,跨越大半個地球的旅程結束啦 裘佳寧,再會!《掮客》是由悅凱影視、穎麗文化傳媒、靈河文化傳媒聯合出品,賈士凱、楊釩、白一驄擔任出品人,劉一志執導 ,宋茜、羅雲熙、徐開騁等主演的都市職業情感劇。該劇改編自繆娟的同名小說《掮客》。
  • 康美藥業大敗局
    來源:雪球康美藥業大敗局一、馬興田和康美藥業1969年,馬興田出生在廣東普寧的一個小村莊,早早就外出打工。1996年,馬興田靠著囤積三七,他成功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這還跟中醫藥世家出身的老婆有關。2007年,馬興田的名字首次出現在胡潤百富榜中,以24億元的財富值排在了第351名。2015年,康美藥業市值突破千億,成為了A股首家突破千億市值的醫藥公司,此時恆瑞醫藥市值還不得千億,也就是還是老二。2017年,康美藥業成立二十周年時,其營收為264.77億。
  • 書評《掮客》(繆娟)
    掮客,這樣的詞彙似乎向來就帶著一種灰暗的味道。毫無疑問,周小山是一個出色的掮客,在遇到裘佳寧之前。裘佳寧的身邊突然出現的那個叫作周小山的學生,看上去乾淨單純,樸素內向,儘管會偶爾缺課,但仍舊讓裘佳寧的心裡產生了波瀾。
  • 海南高院原副院長張家慧案外,還有多少司法掮客利益網?
    在這一長串行賄人名單中,有近一半人是律師。一時間,律師與法官之間的利益輸送問題引發關注。但此案中,與張家慧有利益勾聯的,遠遠不只是律師。張家慧(資料圖)12月11日,海南官方對外發布了「聯合調查組對於張家慧案件的通報」。其中提及,已依法對涉案律師有關問題進行處置,對部分涉案法官和公職人員立案審查調查。部分涉案法官已被定罪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