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經查明,*ST富控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四大問題:在定期報告中虛增利潤總額;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關聯交易;未及時披露及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對外擔保;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或有負債。
A股市場一度為人熟知的「中技系」,隨著6月底旗下*ST富控(600634.SH)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處罰字[2020]49號),從輝煌歸於沉寂。
證監會經查明,*ST富控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四大問題:在定期報告中虛增利潤總額;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關聯交易;未及時披露及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對外擔保;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或有負債。
該《事先告知書》,揭開了顏靜剛作為*ST富控實控人,組織、策劃、領導並實施了富控互動全部涉案違法的大量細節。
事實上,這是「中技系」掌門人顏靜剛今年第二次收到《禁入市場事先告知書》。
今年3月,「中技系」旗下的*ST尤夫(002427.SZ)同樣因為關聯交易、對外擔保、或有負債未披露等涉嫌違法違規行為,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
作為公司實控人,顏靜剛擬被證監會終身禁入證券市場。
2013年通過中技樁業借殼ST澄海上市(後更名為「富控互動」),成為*ST富控實控人的顏靜剛,一度掌握了*ST富控、*ST尤夫、宏達礦業(600532.SH)A股「三駕馬車」, 頻頻嘗試併購布局遊戲、大健康、新能源等熱門行業。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調查發現,併購折戟、潮水退去,這位並未將心思放在實業經營的資本掮客,開始顯出真形。
*ST富控牽出四宗罪
早在2018年1月19日,*ST富控、*ST尤夫、宏達礦業三家上市公司同時披露,公司實控人顏靜剛「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與此同時,*ST富控和*ST尤夫也收到了針對公司的一紙調查通知書。
一年之後,從*ST富控收到的《事先告知書》來看,證監會經查明,*ST富控在定期報告中虛增利潤總額;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關聯交易;未及時披露及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對外擔保;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或有負債等四宗罪。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接近監管人士分析指出,*ST富控虛增利潤的動機之一,與中技樁業借殼*ST富控時,顏靜剛許下的高額業績承諾有關。
時間回到2013年12月12日,顏靜剛掌控的中技樁業借殼ST澄海上市,澄海股份以8.12元/股發行2.17億股收購中技樁業92.95%股權,交易完成後,顏靜剛持有上市公司30.79%股份,ST澄海更名為「中技控股」。
根據當時的協議,顏靜剛向上市公司承諾,中技樁業2013-2015年歸屬於持股比例92.95%股東的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9073.44萬元、1.49億元和2.32億元。若業績不達標,將進行補償。
事實上,中技樁業僅在2013年兌現了業績承諾(扣非淨利潤9236.91萬元),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未達業績,2015年的完成率只有64.34%,顏靜剛也為此對上市公司進行了逾9000萬元的業績補償。
證監會查明,為了兌現高額的業績承諾等目標,顏靜剛通過虛增子公司對其他企業專利使用費、技術服務費收入和商標使用費收入等方式,*ST富控2013年報中虛增利潤近2800萬元;2014年報中虛增利潤1.09億元;2015年報中虛增利潤超1.88億元;2016年報中虛增營收近1.19億元,虛減投資收益近1.19億元。
此外,*ST富控暴露出「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關聯交易」、「未及時披露對外擔保」、「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或有負債」等問題,關聯交易大多涉及顏靜剛本人及其控制的公司。
上述關聯交易,2014年度新增金額9.13億元;2015年度新增金額12.44億元;2016年度新增金額17億元;2017年度新增金額33.05億元;2018年上半年新增金額2.85億元。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根據公開數據統計發現,2014年半年報-2018年半年報,*ST富控未披露新增對外擔保,合計金額達181.86億元。
此外,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ST富控與顏靜剛或顏靜剛控制的其他公司等作為共同債務人,發生共同借款,但是未在相關定期報告中未披露或有負債,涉及金額0.7億元。
「關聯交易不是不允許,而是要符合決策和信披規範。」一位研究公司治理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指出,如果通過桌下的關聯交易,「把大股東的東西高價買過來,把好東西低價賣給大股東」,就損害中小股東利益了,而未披露對外擔保、未披露或有負債,都是涉嫌掏空上市公司的行為。
「一些資本掮客通過併購借殼等一系列手段,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後,一邊把上市公司當做取款機,通過關聯交易違規擔保等方式瘋狂斂財,另一邊又因為此前收購時高額的業績承諾,實施財務造假等行為,是監管嚴厲打擊的重點。」上述接近監管人士也指出。
基於上述事實,證監會擬決定對*ST富控處以60萬元罰款;對*ST富控實控人顏靜剛,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並處以60萬元罰款;並對時任董事長、總經理王曉強,時任董事長朱建舟,時任財務總監呂彥東等15名責任人分別處以3萬-20萬元不等的罰款,以上擬罰款合計265萬元。
資本掮客編織的故事
違法違規的蓋子被揭開後,留下的不只是一聲唏噓。
來自浙江溫嶺的顏靜剛,2005年11月成立上海中技樁業有限公司,主營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公司號稱「國內最大的空心方樁製造商」,2008年改制為上海中技樁業股份有限公司(「中技樁業」)。
不過,中技樁業的資本之路,一開始並不順暢。2010年、2012年,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的中技樁業因為多起安全事故,二次IPO上會未果。
2013年12月,核心資產中技樁業借殼ST澄海上市之後,2014年4月,顏靜剛將上市公司更名為「中技控股」(2017年3月20日起更名為「富控互動」),「中技系」開始在A股嶄露頭角。
2015年12月,顏靜剛之妻梁秀紅以10元/股受讓了宏達礦業7741萬股(15%的股份),從而成為宏達礦業實控人。
顏靜剛入主第三家上市公司尤夫股份,則在2017年5月。
2017年5月13日,中技集團從尤夫股份原實控人手中購得蘇州正悅100%股權,花費26.81億元。此後,中技集團持有上市公司29.8%股權。
拿下*ST富控、*ST尤夫、宏達礦業3家A股上市公司的過程,有官方媒體稱顏靜剛之手法為「從IPO被否到玩轉三家上市公司」的中技「魔法」,不過,他對資產重組的駕馭,並不那麼自如。
中技控股登陸資本市場後,顏靜剛並未深耕熟悉的建築業,轉而布局遊戲、大健康、新能源等熱門行業,開啟了「高溢價+高對賭」併購之旅。
2014年8月,中技控股披露86.72億元的大手筆定增預案,令市場譁然。
86.72億元融資中,60.21億元用於收購遊戲資產DianDian Interactive Holding以及點點互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15億元用於收購影視資產北京儒意欣欣影業投資有限公司。
遊戲、影視均是彼時資本市場的熱點項目,不過,在等待近10個月後,2015年8月,中技控股的定增案最終遭到證監會否決。
2015年9月,中技控股又籤訂收購武漢梟龍汽車不低於51%股權的意向條款,最終不了了之。
2017年12月,顏靜剛又計劃13.66億元收購棋牌類遊戲公司寧波百搭51%股權,彼時寧波百搭的淨資產不過0.78億元,*ST富控收購價對應的寧波百搭整體估值高達27億元,溢價逾30倍。
不過,這場收購同樣夭折。
頻頻開展跨界收購,除了推動資產納入上市公司報表,避免觸發業績補償條款之外,推升股價、避免質押股份被平倉,或許也是顏靜剛的一大動機。
在中技樁業借殼上市後不久,2014年7月3日,顏靜剛便質押了上市公司1.05億股,佔總股本的18.24%;當月12日,顏靜剛又質押7273.34萬股,至此,其所持股份全部質押。
此外,2016年7月,中技控股披露一份《重大資產出售報告書》顯示,顏靜剛、梁秀紅均將槓桿加到極致。其中,顏靜剛直接和間接持有的股權財產市值34.31億元,已質押約90%的股權。梁秀紅持有股權財產市值13.28億元,已質押超過93%的股權。
數據顯示,從2013年年底,中技樁業資產剛注入上市公司算起,到2015年6月,*ST富控從7.09元/股(前復權)飆升至38.94元/股,區間漲幅高達449%。
輝煌與敗局,一聲唏噓
當頻繁的併購均告失敗,顏靜剛和他的「中技系」,也不得不接受敗局的苦果。
如今,*ST富控、*ST尤夫均面臨行政處罰,宏達礦業在2018年1月完成易主,實控人由顏靜剛變更為俞倪榮、謝雨彤,2018年4月,宏達礦業同樣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尚未收到最終調查結論。
顏靜剛本人,也將面臨終身證券市場禁入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