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六點多,從大智路輕軌下來,身處鬧市的街道一旁,拐進人民醫院對面一條毫不起眼一不留神就會錯過的小巷子。
往裡走一段,人聲鼎沸熱氣騰騰。老漢口劉氏炸炸紅亮亮的宮廷風招牌很是惹眼。
路過的行人從洶湧人潮裡側身而過,忍不住向店內喵一眼,喧譁的人聲和飄香的食物,讓他們止住了腳步。
「土豆來一份!」「烤雞架也來一份」「自己到那邊找桌子坐哈,炸炸馬上好。」正抓了把土豆扔進油鍋裡的劉老闆,抬頭回應的時候還不忘利索的拿著筷子在油鍋裡翻攪。
在這個不到10㎡的狹窄簡陋門面內, 落落大方地展現著食材烹飪的全過程。選菜下單,入鍋油炸。葷素食材在油鍋裡滾一圈,滋滋作響,香氣立刻瀰漫開來。接著刷上秘制醬料,裝盤上桌。
在友益街紮根的美食坐標,成功虜獲了一群人的深夜味蕾。
愛吃的武漢伢,總樂於發掘美食。聊起開店往事,老闆訕訕一笑,沒什麼恢弘過往,只是剛好自己也好這一口。2012年,有了第一家老漢口劉氏炸炸。2年前,在安靜后街開了分店。
在武漢,吃到大的炸炸,只有最普遍、平常又簡單的烹飪手法,用時間、溫度和醬料的完美合作,才能徵服挑剔的味蕾。
越吃越刁的嘴巴,來他家最好的是這口風味獨特的醬料。
炸肉、炸脆骨、炸雞爪、炸乾子、炸香菇...在享受美食之前還有一個關鍵步驟,就是調醬料。東西炸好了的食客從師傅手裡接過盤子,熟門熟路地自己調起醬料。
這家的醬料是糊狀,每天都要用油新鮮調製。熬好的醬料是這家的秘方,整齊地擺在桌子上,分黑椒,蒜蓉,孜然,香辣,還有甜辣醬。
剛出爐熱乎乎的炸炸呈到盤子裡,刷上半勺甜醬兩勺黑椒醬一勺孜然醬,炸得又酥又枯的炸炸泡在醬料裡吸滿味,香氣迎面撲來。
食材的處理和別處不同,當天新鮮購買的食材不提前醃製,保持食材原味。
土豆一份就是一個完整的土豆,分量十足。雞架的做法也有別於外面的其他店,不裹上任何麵粉,放進170度的油溫炸個幾分鐘後,雞架是酥黃酥黃的,再刷點孜然辣椒粉,啃的很過癮。
老闆說,「來吃我們家炸炸,炸土豆是必點」。
炸過的酥脆表皮沾上不黏不膩各種口味的醬汁,入口微甜或帶一點辛辣的汁味正好中和油炸的膩。薄薄脆脆的炸土豆,咬起來嘎吱響。
口碑相傳,炸炸店的生意漸漸熬出起色。老闆也摸索著,針對食客的口味做些改良。帶著油香的北極甜蝦,就是應季的新品。
外酥內軟的炸雞排,炸的焦焦的培根,油炸過的藕片也保留著食材本身的鮮甜味。再喝上一口綠豆湯,綿滑甜爽滿溢唇齒之間,是今夏最虛浮的絕配。
伴隨著飄香的油炸味,一大盤的炸炸擺上桌。油光飽滿很是誘人,沉甸甸地壓著味覺神經,不知不覺中一桌宴席開場了。
飯點一到,來店裡的客人絡繹不絕。有打包帶走的,有坐下來吃的。社區花壇裡豎起簡易鐵架,鋪開桌子,擺上低矮板凳。熙熙攘攘的場景與白天大相逕庭。
往來的街坊鄰居,慕名而來的新鮮面孔,穿著睡衣叉著拖鞋的嬌俏女孩,各色人等入杯中酒菜,照舊點上一份酥脆飄香的炸炸。
隔壁桌的大叔,一人食也照樣有滋有味,人均30吃到撐。
傍晚天色漸沉,暮色中透著明亮的燈光,這裡卻像是剛剛甦醒。燈火通明到凌晨時分,才從沸反盈天中慢慢冷卻下來。昏黃的燈光,染上食物的香氣,鋪滿油膩膩的桌角。
酒足飯飽,我們走出街角。一街之隔,是拔地而起的高樓林立,喧囂鼎沸的人聲漸行漸遠。
這些都不過是落在落在城市煙火風塵裡的小小註腳。武漢的美食,總深情於市井生活的刁角零碎裡,迷人美味。
店名:老漢口劉氏炸炸(友益街店)
地址:黃興路人民醫院對面巷子(大智路地鐵A出口下來,前行300米)
營業時間:16:00-23:00(周一至周日)
出品:武漢愛黑馬文化傳媒
編輯:Leon 攝影:王子
武漢吃喝玩樂原創出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