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ly併購懶人包:這把下注,對Yahoo 是賺是賠?
2013-04-09 15:49 Summly Yahoo 懶人包
提到近期網絡圈的大新聞,莫過於Y??ahoo 併購Summly 這宗高達3,000 萬美金的併購案。究竟Summly 有何魅力吸引Yahoo 青睞,讓我們看下去。
Summly:藉由演算法從文章汲取重點,並濃縮成400 字摘要的服務
去年11 月Summly 這款免費iOS App 發表2.0 版本(現已應Yahoo 要求下架),而早在這之前,Summly 就引起科技圈的注意,它的主要功能是「濃縮文章」。Summly 的演算法會分析文章中的關鍵字、名詞、形容詞在文章中的位置、句子的語法結構等等,再將文章進行濃縮。Summly 可藉由演算法從文章中汲取重點,把長達數千字的文章濃縮成400 個字母。
創立Summly 的Nick D'Aloisio 家住倫敦市郊的溫布頓,他的父親從商,母親是律師。在Apple 推出App Store 後,當時12 歲的Nick D'Aloisio 開始自學程序語言,並推出了Facemood 和SongStumbl r等多款應用,前者可以通過分析判斷Facebook 用戶的情緒,後者則是一款找尋音樂服務。而另一個應用程式Trimit,則是Nick D'Aloisio 在準備歷史課考試時浮現的idea;之所以產生這個想法,是因為他在Google 和眾多網站中查詢考試相關訊息時遇到挫折。
Summly 前身Trimit 即獲得創投和好萊塢明星青睞
Trimit 是Summly 的雛形,透過一套演算法自動將文章提煉成400 個字元,將大篇文章提煉成簡短的文本,以便在智慧型手機的螢幕上閱讀。
而Nick D'Aloisio 開發的Summly 雛形Trimit 在推出不久,就獲得多個科技網誌的正面評價。這款應用也獲得了由華人首富李嘉誠控制的風險投資公司Horizo??ns Ventures 的關注,投資了25 萬美元;這筆投資很快吸引了其他明星的目光,包括好萊塢影星艾希頓庫奇(Ashton Kutcher) 、英國藝人史蒂芬?弗萊(Stephen Fry)、美國歌星約翰?藍儂(John Lennon)遺孀小野洋子以及傳媒大亨默多克。
他的Summly 於2012 年11 月正式發布。對這樣一款下載接近100 萬次的應用而言,贊助者帶來的不只是資金,也為Summly 帶來許多媒體曝光。Summly 目前大約有250 家內容合作夥伴,包括《華爾街日報》;在Summly 上閱讀摘要後,還可以非常便利地閱讀全文,從而為《華爾街日報》網站增加更多流量。
或許很多人會說科技界的天才比比皆是,例如Bill Gates 在19 歲時創立微軟,Steve Jobs 21 歲時創立蘋果,Mark Zuckerberg 19歲時創造第一版臉書,甚或更早期的HP 創辦人William Hewlett 和David Packard 在26、27 歲時創立HP;但幸運的Nick D'Aloisio 除了有無限的創意之外,也找到不少業界老手加持,像是Summly 的總裁有15 年網絡從業經驗,曾在Amazon 任職,技術長也有超過10 年以上的開發程序經驗,經驗老到的開發團隊也是Summly 成功的要素之一。
對Yahoo 來說,這筆併購的重點是Summly 背後的演算技術
Nick D'Aloisio 說,加入Yahoo 的好處在於,Yahoo 擁有很多內容供應夥伴,有助於這套演算發未來的發展。而對於Yahoo來說,這宗交易也是相當值得的,除了博取新聞版面之外,也讓大眾開始相信由Yahoo CEO Marissa Mayer 領導的Yahoo 將成為一個行動優先的公司。
但專家也指出這宗併購的重點並非著眼在Summly 的下載量以及用戶數,而是Summly 背後的演算技術,這套演算法是否能融入Yahoo體系並為它帶來更多商機,則有待後續的考驗。
究竟這個併購案對Y??ahoo 是賺或賠呢?
我認為整體來說是利大於弊。雖然Summly 並未幫Yahoo 帶來更多用戶或收益,但對於擁有龐大內容及海量資料的Yahoo 來說,跨進行動市場以及吸引更多行動應用開發廠商關注,是這宗併購案背後主要的目的。
同場加映
除了Summly 之外,世界上還有哪些致力於提供簡短文本的網站呢?
以下提供10 個和Summly.com 相似的網站,有興趣的網友不妨前去查看,說不定這些網站也有機會成為明日之星呢。
Via ? ?techorange
[本文作者techorange,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郵箱hm@chuangyejia.com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