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古代,不管你是有錢人還是屌絲。你想要活得好,那皇帝必須得是一個明君。就像李世民那時候的貞觀之治,老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社會上下都很幸福。
而到了唐玄宗的時候,他剛開始當皇帝的那一段時間,還有點動力,把國家管理得比較好。可到了後來,他沉迷美色,國家就爆發了安史之亂,整個唐朝的老百姓們,也過上了朝不保夕的日子。
當然了,也有一些皇帝,從剛上位開始,就過上了荒淫無度的生活,絲毫不管百姓的死活。這個皇帝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明朝的萬曆皇帝。
.
但奇怪的是,如果細細分析,在這位昏君的治理下,老百姓的日子其實並不算太難過。
那為什麼說他是昏君呢?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因為這個皇帝啊比較懶,他從來不上班,不管理朝政,妥妥的富二代敗家子一枚。明朝前幾任皇帝辛辛苦苦經營的資本,全部都給他敗光了。還有一點就是對百姓他沒有半點仁慈之心,搞了一個礦業稅,增加老百姓的負擔,搞的當時百姓的生活是苦不堪言啊。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人在討論明朝的時候,都覺得是萬曆皇帝加速了明朝的毀滅。乾隆也曾經在長陵碑上寫過一行字:明之亡非亡於流寇,而亡於神宗之荒唐!就是說,並不是那些反賊,讓明朝滅亡的。而是因為萬曆皇帝太懶了,沒有什麼作為,才加快了明朝滅亡的腳步。
為什麼乾隆皇帝會說出這樣一句話呢,就是因為萬曆皇帝在當政期間,實在是太懶了。他整天窩在自己的皇宮之中,從來不去體會民間的疾苦。按道理說,一個皇帝再昏庸,也會去想想看看,體驗體驗民間風情。
而萬曆皇帝一生之中,只出過他的北京城兩次。還是到北京五六環外的郊區看了看。這麼懶的皇帝,怎麼可能處理好國家大事呢!所以別人說是萬曆皇帝加快了明朝的滅亡。
當然了,這僅僅是乾隆皇帝自己的個人看法。他們大清打下了明朝的江山,成為勝利者,自然能夠對失敗者品頭論足。但是就我們普通人來說,一個朝代的繁榮與否,和皇帝真的有很大的關係嗎?
其實不然,要知道在古代不像現代,有那麼多職業。古代的小老百姓,大多數是種田為生。也就是說,你要是種田收成好,你就能活得很舒服。如果是收成不好,那就只能把過錯歸結在老天身上。所以說,有沒有皇帝,其實沒有很大的影響。畢竟皇帝也不會太注意幾個小老百姓的死活。說不定沒有了皇帝,老百姓活得更加安逸,還不用交稅。
當然啦,乾隆皇帝說明朝毀滅於萬曆皇帝之手,也也不是瞎咧咧,是有一定理由的,因為萬曆皇帝確實很少上朝,不理朝政,當然這是有原因的。
當時萬曆皇帝和自己手下的文臣不對付,他一上場,那些文臣就開始批評他,甚至還討論他的家務事。萬曆不管怎麼說也是皇帝,那些文臣還要管人家寵幸哪個妃子,喜歡哪個兒子。這樣一來,是個人都忍受不了。所以,萬曆皇帝來了個眼不見為淨,就不去上朝。省的那些文臣一天到晚嗶嗶這嗶嗶那。
萬曆皇帝心想啊:那些大臣們,一個個都都三妻四妾左擁右抱。看上的小姑娘,只要自己口袋裡有錢,就能娶回家。我堂堂一個皇帝,喜歡哪個妃子還要聽自己小弟的話,心裡咽不下這口氣,但是呢,他又說不過那些文臣。所以他為了躲避這些文臣,只能選擇不上朝的方式。
當然啦,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萬曆皇帝自己的缺點了。萬曆皇帝這個人呢,比較胖。大家都知道,胖的人行動比較困難,動幾下就容易出汗。
所以他就不願意出門,這是胖子的通病。也正是因為長得胖,所以萬曆雖然當了皇帝但內心還是比較自卑。雖然說古代看臉不像現在這麼嚴重,但畢竟長得帥的人到哪裡都吃得開。萬曆就是因為自己長得胖,不想在外面拋頭露面,所以就整天呆在自己的皇宮之中。
說完這些,有的人可能會有疑問了,萬曆皇帝懶和他壞根本畫不上等號嗎,為什麼當時那麼多百姓說他壞呢。其實啊,是因為萬曆皇帝在當時對百姓比較苛待。他會收礦稅,為了這個礦稅,他把宮中的太監派出去作為自己的親信,代表自己親自去收。無故加稅,小老百姓們對此當然就十分不滿了。
畢竟你一個皇帝,從我們這些平頭百姓裡面收礦稅來充實自己的小金庫,這也太貪財了吧。但是呢,那些明朝的老百姓們不知道,萬曆皇帝的小金庫,他自己並沒有用掉,而是存了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在當時明朝陝西那邊鬧饑荒和韓戰的時候,萬曆就把錢拿出來,用來給老百姓渡過難關和作為軍用物資。
萬曆向老百姓收礦業稅充實自己的小金庫其實並不是貪財,而是他想要把國家的財政大權把放在自己的手中。因為以往他要用錢的時候,那些文官就都站出來勸阻,所以他覺得很煩。
他覺得有了小金庫之後,用錢那些文官就不好意思說他什麼了。畢竟是皇帝自己的錢,誰敢站出來說話。
但是這樣,文官們就不爽了,找不到皇上的毛病,自己也沒有油水,表現不出自己的存在感。所以崇禎皇帝一上位,這些文官啊就開始提建議了,他們勸諫崇禎皇帝,不要再收礦業稅了,崇禎皇帝也答應了這些文官的請求。
但是呢,不收礦業稅,整個國家就沒有收入,那些大臣們也沒有油水可撈。那就只能一個農業稅,用農業稅的錢來充實國庫。
這樣一來,老百姓就不滿意。畢竟老百姓們辛辛苦苦一年種田,還要把一部分收入交給國家,這不是白忙活一場嗎。所以,當時很多種田的老百姓就爆發出了不滿的聲音,開始造反。李自成也是趁這個時機,聚集起來一批軍隊,開始對抗明朝。
所以說啊,明朝的毀滅不全是萬曆皇帝的鍋。說到底,萬曆皇帝也是個聰明人。雖然懶,但是人家有自己的城府和心計,比崇禎皇帝那是強多了。
在他當政期間,他扳倒了張居正。文官們在他上朝期間瘋狂的給他提建議,他覺得心煩,就來了一個眼不見為淨。甚至,有個御史說萬曆皇帝,酒色財氣四毒俱全,萬曆皇帝都沒有搭理他。
這麼看,萬曆也不是完全不講理嘛!換個皇帝,可能早把這人砍了。
說了這麼多,大家想必也會疑惑,萬曆皇帝既然這麼聰明,那麼明朝的滅亡和他到底有沒有關係呢。其實呢,不全怪他,他只有一小部分關係。
明亡的原因是很複雜的。崇禎皇帝天天想著強軍富國,搞出一大堆事情,加速了明朝的毀滅,好心辦壞事。又或者天災人禍,百姓鬧饑荒,國家自然就會混亂。當時北京被攻破的時候北京城內還在鬧瘟疫,整個城內人心惶惶,自然沒有反抗之心。所以說明朝的毀滅不全怪萬曆皇帝,他雖然懶但是並不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