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活鳥拔毛製成點翠首飾,你接受得了嗎?

2020-12-16 bling小桂

翠鳥羽毛的美麗最早可見於《韓非子》。

《韓非子》中曾寫道:楚人有買其珠於鄭者,為蘭木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能讓買家不要珍珠只要盒,這「輯以羽翠」盒子的美麗可見一斑。

有研究認為,孔雀羽毛的靚麗色彩是因為羽毛皮質層中周期性納米結構與光線的相互作用,

藍色翠羽

即鳥類羽毛的顏色來源於自然光和羽毛表面微觀結構的相互作用。

因此,只要翠羽表面結構不被破壞,翠羽就可以在較長時間內保持鮮豔的顏色。

點翠在唐朝時應用主要是在衣服上。據傳安樂公主有一條百鳥裙,從不同角度去看,顏色大不相同,「正看為一色,旁看為一色,日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

到了宋朝,點翠的應用漸漸轉向了首飾方面。經過不斷改善發展,工藝在明清時期達到了頂峰。

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大部分點翠首飾,都是出於明清。

明 點翠鳳冠

點翠首飾在宮廷內十分盛行,以至於宮中單獨設有點翠造辦處。

後民國時期點翠漸漸被燒藍取代。與此同時,人們的審美、服飾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點翠首飾的需求量急劇減少,工藝走向衰落。

直至今天,隨著國學的復興,傳統藝術漸漸重回人們的視野。可古法點翠成為了「絕唱」。

古時所用的膠基本都是用動物的骨血、器官等有機物熬製而成,配方早已失傳。

清 點翠鳳凰紋頭花

在今天,我認為捕殺翠鳥製作點翠是極不可取的行為。

點翠對翠鳥羽毛的顏色選取要求很高,飽和度、明度、色調都相同的翠羽才可一起使用。

製作一件點翠首飾需要消耗大量的翠羽,每一根翠羽下都是一條鮮活的生命。

點翠工藝從唐宋就開始興起,但如今我們卻很少能看見唐宋的點翠工藝品。

清 銅鍍金累絲點翠嵌珠石鳳鈿

翠羽畢竟是從生物身上取下來的,很難長時間保存。這犧牲翠鳥製作的工藝品也有「賞玩期」。

複製古法製成的點翠工藝品,怕也不是你我平頭老百姓所能擁有的。到時候肯定會被有錢人、清貴的收藏家收入囊中。

捕殺翠鳥,犧牲生態,便宜了「人上人」。感覺是公共利益不聲不響就被轉化成了私利。

嵌玉綴翠,是為一絕:作為國禮贈送來賓的花絲鑲嵌,究竟多好看?

誰說古人只喜歡玉不喜歡寶石?故宮的寶石花簪讓人爭相追捧

誰說寶石只能做手鐲項鍊?故宮藏品告訴你:寶石做盆景最好看

相關焦點

  • 在海邊撿一隻活貝放入沙子就可以得到珍珠嗎?珍珠是如何養殖的?
    往蚌、貝裡丟沙子可以嗎?珍珠養殖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首先要培養母貝。母貝不是從海裡河裡撈上來的,而是珠農自己從受精卵培育的。珠農將貝類人工授精,得到的大量受精卵放入大缸與魚養在一起。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活鳥拔毛製成點翠首飾,你接受得了嗎?
  •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她的生命中沒有信仰,沒有愛情,沒有責任,沒有使命,她擁有自由,卻無法避免內心的空虛。她是誰,她不只是特麗莎,還是我們!故事梗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一個作品,曾被列為十大禁書。
  • 鵝毛冒充點翠!竟然可以以假亂真?(文末福利)
    點翠自有一種豔麗拙樸之美;花絲鑲嵌是華貴與復古的象徵;鏨刻使首飾細膩質樸,古韻猶在;大漆工藝則是歷史傳承與自然的饋贈。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這些驚豔時光的東方技藝之一——點翠。網上傳言翠羽必須活鳥拔毛,極其殘忍。其實任何古籍文獻都無此說法,老手藝人也不知有活體取毛。這只是現代人為了增加點翠神秘性的噱頭。
  • 被哄搶的「點翠」,有多殘忍?
    「你永遠想不到,那些看似華貴精美的首飾背後,有多少小生命付出了血淋淋的代價。」這兩天,又一條新聞引起了爭議。有網友爆料,發現蘇州某「非遺珠寶工作室」長期大量使用真翠鳥羽毛製作飾品,售賣價格從五千到數萬元不等。要知道,絕大部分翠鳥都屬於我國保護動物,而點翠工藝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
  • 中國傳統首飾的點翠工藝,一抹藍,驚豔了千年!
    點翠最早誕生於漢代,可以說是漢民族首飾工藝的一個典範。採擷生命盛華而得的極美之物,融合了器物之美與生之靈性,翠色慾滴。 點翠工藝是中國傳統金銀首飾製作工藝的輔助工藝。 點翠的製作工藝極為繁雜、耗時,一般先使用極細的金絲在金、銀、銅或鎏金的金屬上焊出花紋,再進行裁切修整,並在中間下凹的部分,塗上稠稀適中的牛皮膠或糯米漿等天然膠水。
  • 與蠢讀書會《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得不說,米蘭昆德拉作為老哲學家,對於存在主義哲學的探討一向讓人不明覺厲。薩特的存在主義講生命之輕在於人存在的無限展開的可能性,由於存在價值的自由不受到任何意義限制,特蕾莎產生和酒館裡調戲她的老男人們性交的欲望就像是自由而輕盈的體驗,是不受限制可以隨手揮舞的羽毛棒,但事實上總是會要不可避免得承受追求這種自由的相應代價、直面自己生命中選擇的後果,這是孤獨而又沉重的。畢竟好幾個老男人壓在身上應該蠻沉重的。
  • 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
    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感楊春再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米蘭昆德拉那深邃、犀利的眼神浮現眼前,仿佛上帝之眼,俯瞰著這個蒼茫大地,仿佛看穿看破了世界,而他就在我們身邊,冷眼旁觀著這個人世間,卻又熱烈地投入其中愛著,思索著,探究著,拷問著……第一次認識米蘭昆德拉
  • 點翠,中國式奢侈!
    青鳥傳心事雙飛雙舞,春晝後園鶯語中國古代的金銀首飾一直都以絕美著稱,在這些珠光寶氣的材料中,其實有一種非常纖細的材料特別容易被大家忽視,那就是翠羽。何為翠羽?即翠鳥之羽。考慮到只有金銀玉石的首飾太過俗氣和剛硬,古代工匠想到了嵌入羽毛來增加首飾的靈性和溫柔。於是就誕生了點翠這種充滿柔美氣息的工藝。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
    所以「輕」與「重」的對比和「眾劫回歸」的理念,讓我難以理解。但主人公託馬斯和特麗莎的出現立即吸引了我的眼球。特麗莎是個缺少安全感的女孩兒。父親的早逝和母親的責罵,使她從小就顯得格外安靜、格外孤獨。認識託馬斯以後,她顯得更加脆弱,因為她害怕失去。託馬斯是個不安現狀的人,沒有什麼可以拴住他的心,即使是在遇到特麗莎,他也嘗試背叛。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世俗的愛與責任,才是生命最終的意義
    提到昆德拉,他的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不可不讀。這本一度被很多讀者認為是愛情小說,實際上是一本充滿哲學意味的經典之作。1958年,昆德拉發表處女作《玩笑》一書,贏得巨大的名聲。可是十年之後,這本書卻給他帶來了意外之災。《玩笑》這本書被禁止發行,昆德拉也被當局限制發表言論和出版書籍。
  • 點翠技藝登上熱搜,美麗的背後是殘忍!
    一般會先用金銀類的金屬做成底座,接著將翠鳥背後的寶藍色羽毛仔細鑲嵌底座上,最後製成各種首飾器物。 大多點翠時都是採用的「活取」,據說一旦翠鳥生病或死亡,羽毛就會喪失色澤,所以為了保持羽毛最靈動的色澤,需要在翠鳥活著的時候剪下,或者生生拔下它脖子周圍的羽毛。
  •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生命其實更需要一些重量
    我們是生活的主人,也是生命的主人。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還要承擔那麼多道德和責任?我們是否可以放下這些,只要激情變換的生活。外科醫生託馬斯在責任和感官之間的選擇和嘗試,也許就是我們曾經乃至現在想做的事。他對生命的道德思考,他在愛情婚姻和性之間的選擇,讓我們看到,生命不是什麼都沒有的輕,而是唯有道德責任之「重」才能讓我們腳踏大地,安全地生活。
  • 21克靈魂有多大分量是生命無法承受之輕
    生命無法承受之輕西方的一個傳說,據說人死以後會比生前輕去21克,那是靈魂的份量,如果一個人對你說,他給你的是21克淨重的愛情,那麼他是在暗示他用生命愛著你這裡有多少個21克?會是我們生命的根本之源?沒有了靈魂我們還可以去存活嗎?「無論怎樣,生活還是在繼續」,這句「生命無法承受之輕」的堅強話語多次敲擊著觀眾的心靈。拿「21克」(靈魂)作為片名,其實是生活抗爭死亡的一種象徵和勳章。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迷途漫漫,終有一歸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作為作者米蘭·昆德拉最具聲望的哲學小說,被選為40年25部具有影響力的外譯作品。米蘭·昆德1929年生於捷克斯洛伐克,後定居法國,被認為是與《百年孤獨》作者馬爾克斯不相上下的世界文學大家。
  • 點翠老話題新說-從故宮那麼多點翠首飾說起!
    看到了這幾組展出的首飾,當然最搶眼的還是還幾件點翠首飾!老話題就是:點翠這項傳統工藝傳承和翠鳥這種動物保護之間的矛盾?點翠的羽毛以翠藍色和雪青色的翠鳥羽毛為上品。點翠工藝分成軟翠和硬翠,是根據點翠工藝所運用的翠鳥羽毛而劃分的。
  • 來自民間的懲罰,將是許可馨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請「公主」你放心,別說3天,就是30天、3年、30年,你受不到應有的懲罰,愛國的人們都忘不了!看不到許可馨事件真相的人們,只能在網絡平臺繼續表達自己的憤慨,發文章、發動態,只要是關於許可馨的文章、動態,都會被人高高頂起。人們從心底渴望知道真相,知道她最終受到的懲罰。
  • 漢服中的點翠髮簪十分精美,但為何人們都喜歡買仿製的點翠?
    比如說本期綿綿要給大家介紹的點翠髮簪,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外。現在有很多同袍在穿著漢服時,都會選擇用點翠髮簪來搭配裙子。一件上乘的點翠髮簪價值連城,而且還具有收藏價值,但是現在很多人經常購買採用現代工藝的點翠髮簪,寧可買仿製品也不買真正的點翠,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說起髮簪,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一般來說,製作髮簪的材料是金或者銀。
  • 賈莉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WeeWalk行記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都有無數次的重複,我們就會象耶穌釘於十字架,被釘死在永恆上。這個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歸的世界裡,無法承受的責任重荷,沉沉壓著我們的每一個行動。 相反,完全沒有負擔,人變得比大氣還輕,會高高地飛起,離別大地亦即離別真實的生活。
  • 中英雙語閱讀556: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If eternal return is the heaviest of burdens, then our lives can stand out against it in all the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