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唯一有足弓的脊椎動物
作為人類特有的足部骨骼形態
它也是「安裝」在身體最底端的緩衝裝置:
從高處落下時減震
前進跳躍時發力
……
儘管在日常生活中
足弓的存在感不強
但它始終默默維持著足部結構的穩定
人到中年
你會發現腳心離地面越來越近
走路越來越累
足弓似乎在不斷「塌陷」
這張長在腳底的弓
是不是越「繃」越好?
今天,專家為大家解讀
足弓對身體的影響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康復研究所所長 王安利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康復博士 賈學恕
足有兩個不同方向的足弓,橫弓及縱弓,縱弓又有外側縱弓和內側縱弓之分。
弓形高,彈性大,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起緩衝震蕩的作用。
弓形低,彈性相對差,與維持平衡和保持身體站姿有關,影響著身體移動時重心移轉的路徑。
行走時幫助身體向前推進。
這三張弓構成一個三角結構,支撐我們的腳,維持足弓的形態,依靠骨骼本身的形狀、韌帶及肌肉的堅強有力。
腳型的劃分通常以足弓的高低為標準,分為高弓足、正常足和扁平足(低弓足)。
先來看看正常足弓↓
生活中自測足弓高低的常見方法有2種。
取一張A4紙,平鋪在地面,雙腳微微打溼,踩在紙上,印出腳型。然後雙腳離開,通過留下的印記判斷自己的腳型。
左為低足弓,中間為正常足弓,右為高足弓
對成年人而言,足弓雖已成型,但也可通過以下方法進行適當矯正或彌補:
適用於扁平足,使足內在肌得到充分鍛鍊,減少髖膝踝的代償作用。
適用於高弓足,可以拉伸到小腿後側肌肉,增強行走時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