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 分享 | 關注 公眾號
「釋名」 木芙蓉又名木蓮、杹木、杹皮樹、醉酒芙蓉、大葉芙蓉,芙蓉花、地芙蓉花、拒霜花、七星花、水芙蓉、霜降花,木芙蓉葉、拒霜葉、芙蓉花葉、鐵箍散,木芙蓉根。
「入藥部位」 花(木芙蓉花)、葉片(木芙蓉葉)、根(木芙蓉根)。
「性味」
木芙蓉花
辛,平。
《本草圖經》:"味辛,平,無毒。"
《滇南本草》:"性寒,味苦甜。"
《四川中藥志》:"性平,味微苦,無毒。"
木芙蓉葉
味辛,性平。
「歸經」
木芙蓉花
入肺,心,肝經。
《滇南本草)):"入肺。"
《本草求真》:"入肺、肝。"
木芙蓉葉
入肺、肝經。
《本草圖經》:"味辛,平,無毒。"
《綱目》:"微辛,平,無毒。"
《玉揪藥解》:"入手太陰肺、足厥陰肝經。"
「功效」
木芙蓉花:清熱,涼血,止血,消腫排膿,解毒。
木芙蓉葉:涼血,解毒,消腫,止痛。
木芙蓉根:解熱毒。
「主治」
木芙蓉花:治肺熱咳嗽,吐血,目赤腫痛,疔瘡,崩漏,崩漏,白帶,腹瀉,腹痛,癰腫,瘡癤,毒蛇咬傷,水火燙傷,跌打損傷。
木芙蓉葉:治癰疽喉腫,纏身蛇丹,燙傷,目赤腫痛,跌打損傷。
木芙蓉根:用於癰腫,禿瘡,臁瘡,咳嗽氣喘,婦女白帶。
「附方」
木芙蓉花
1、治吐血、子宮出血、火眼、瘡腫、肺癰。
芙蓉花三錢至一兩,煎服。
2、治癰疽腫毒。
木芙蓉花、葉,丹皮。煎水洗。
3、治蛇頭疔、天蛇毒。
.鮮木芙蓉花二兩,冬蜜五錢。搗爛敷,日換二至三次。
4、治水燙傷。
木芙蓉花曬乾,研末,麻油調搽。
5、治灸瘡不愈。
芙蓉花研末敷。
6、治虛癆咳嗽。
芙蓉花二至四兩,鹿銜草一兩,黃糖二兩,燉豬心肺服;無糖時加鹽亦可。
7、治經血不止。
拒霜花、蓮蓬殼等分。為末,每用米次下二錢。
木芙蓉葉
1、治陽瘡腫瘍,根腳散漫。
五倍子一兩(微炒),生大黃四錢,秋芙蓉葉六錢。醋一鍾入杓內熬滾,投藥末攪勻,敷患上留頂,以紙蓋之,幹則以醋掃之。一方加寒食麵五錢。陰疽以及皮色不變、膿腫無頭者,不可敷。
2、治陽瘡紅焮,收根束毒。
芙蓉葉(秋採)六錢,榆面二兩,生大黃五錢,皮硝一兩。研細,蔥汁、童便調敷留頂,不特收束根腳,初起敷之可消。
3、治癰疽腫毒。
重陽前取芙蓉葉(研末),端午前取蒼耳(燒存性,研末)等分,蜜水調塗四圍,其毒自不走散。
4、治纏身蛇丹(帶狀皰疹)。
木芙蓉鮮葉,陰乾研末,調米漿塗抹患處。
5、治湯火灼瘡。
油調莢蓉末敷。
6、治赤眼腫痛。
莢蓉葉末,水和,貼太陽穴。(《飛鴻集》清涼膏)
7、治小兒患鎖喉。
芙蓉葉搗汁,和雞蛋煎成小塊,貼囟門及肚臍。
8、治久咳羸弱。
九尖拒霜葉為末,以魚鮓蘸食。
9、治偏墜作痛。
芙蓉葉、黃柏各二錢。為末,以木鱉子仁一個,磨醋調塗陰囊。
10、治小兒驚風肚痛及急驚風。
木芙蓉嫩葉,搗爛,和入雞蛋煎熟作餅,貼兒臍上,冷則隨換。
「用法用量」
木芙蓉花
內服:煎湯,2~4錢(鮮者1~2兩)。
外用:研末調敷或搗敷。
木芙蓉葉
外用:研末調敷或搗敷。
木芙蓉根
內服:煎湯,鮮者1-2兩。
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禁忌」
木芙蓉花:虛寒患者及孕婦禁服。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路旁或水邊沙質壤土上。多栽培於庭園。
「分布地域」
分布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廣西、廣東、四川和貴州等地。
「採集收藏」
木芙蓉花:8-10月份剪下花朵,曬乾,須經常復曬,存放乾燥通風處。
木芙蓉葉:夏、秋二季,剪下葉片,曬乾,須經常復曬,存放乾燥通風處。
「性狀」
木芙蓉花:乾燥花呈鐘形,或團縮成不規則橢圓狀;小苞片8~10枚,線形;花萼灰綠色,5裂,表面被星狀毛;花冠淡紅色、紅褐色至棕色,皺縮,質軟,中心有黃褐色的花蕊。
木芙蓉葉:乾燥葉片,有葉柄,粗約0.3cm,黃褐色,葉片大形,常摺疊,葉面灰綠色,葉背淺綠色,脈隆起,被灰色星狀毛。
「炮製」
木芙蓉花:除去雜質及梗,篩去灰屑。
木芙蓉葉:除去雜質,噴淋清水,稍潤,切絲或切碎,乾燥,或研粉。
「相關論述」
木芙蓉花
《本草圖經》:"主惡瘡。"
《滇南本草》:"止咳嗽,解諸毒瘡。"
《滇南本草圖說》:"敷瘡,清肺涼血,散熱消腫。"
《綱目》:"治一切大小癰疽,腫毒惡瘡,消腫、排膿、止痛。"
《生草藥性備要》:"消癰腫,散瘡瘍腫毒,理魚口便毒,又治小兒驚風肚痛。"
《分類草藥性》:"治目疾,女人白帶,補氣和血。"
《貴州民間方藥集》:"通經活血,治婦科崩帶諸病。"
《四川中藥志》:"治腹瀉。"
《本草推陳》:"外敷打撲傷,腫痛。"
《上海常用中草藥》:"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止痛。"
木芙蓉葉
《本草圖經》:"敷貼腫毒。"
《滇南本草》:"可箍瘡出頭。"
《綱目》:"清肺涼血,散熱解毒。治一切大小癰疽腫毒惡瘡,消腫排膿止痛。"
《玉楸藥解》:"清風洩熱,涼血消腫。"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外用接骨。"
木芙蓉根
《滇南本草圖說》:"敷瘡。"
《分類草藥性》:"治一切目疾,補氣,和血。女人白帶症。"
《嶺南採藥錄》:"治乳癰,好酒煎服,即內消。"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解熱毒,治臆瘡及咳嗽氣喘。"
- End -
本文僅普及中醫常識,不做處方
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微信公眾號:BenCaoDaQuan
1、長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2、覺得本文不錯就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