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診的學習,可以自己踏實地梳理筆記,按照 症狀-病因 整齊地書寫,但關鍵還是需要做題的鞏固!大部分靠理解,找規律,個別容易混淆的趣記!
舌診—舌色
舌色
臨床意義
淡紅舌
常人、氣血調和、病輕。
淡白舌
主氣血兩虛、陽虛、寒實
·淡白光瑩,舌體瘦薄
——氣血兩虛。
·淡白溼潤,舌體胖嫩
——陽虛水溼內停
·淡白溼潤而舌體胖嫩
——陽虛寒證
·淡白光營而舌體瘦薄
——氣血兩虧
·枯白舌 ——脫血奪氣
·淡白舌透明苔
——脾胃虛寒
·淡白舌白乾苔而板硬
——脾胃熱滯
苔糙如砂石
——熱結津傷
·淡白舌黑燥苔
——陽虛寒甚
·舌色晄白如鏡甚無血色
——營血大虛,陽氣虛衰,難治
紅舌
主實熱、陰虛
·舌色稍紅,或僅舌邊尖略紅
——外感風熱表證初起
·舌體不小,色鮮紅
——實熱
·舌尖紅 ——心火上炎
·舌兩邊紅——肝經有熱
·舌體小,鮮紅少苔,或有裂紋,或紅光無苔
——虛熱
·舌紅苔剝——陰虛
·舌腫脹色紅絳
——心脾熱甚,熱毒上壅
絳舌
主裡熱亢盛、陰虛火旺、血瘀
·舌絳有苔(或無苔)
——熱入營血
·舌絳少苔或無苔,或有裂紋
——陰虛火旺,熱病後期熱入營分
·舌絳少苔而潤
——血瘀
紫舌
主血行不暢(熱極、寒極、血瘀、酒毒、
氣虛、氣滯)
·全舌青紫,或有紫色斑點
——瘀血
·血脈凝滯,陰寒凝滯,熱毒熾盛,外傷
——青紫舌
·陰寒內盛、血瘀、陽衰
——淡紫舌(溼潤)
·乾枯少津,為熱毒熾盛,內入營血,營陰受灼,津液耗損,氣血壅滯
——紫紅舌、絳紫舌
·舌色淡紅中泛見青紫
——肺氣壅滯、肝鬱血瘀、氣虛、先天性心臟病、藥物食物中毒(氣虛氣滯)
青舌
主寒凝陽鬱、瘀血
·寒邪直中肝腎,陽鬱而不宣
——全舌青
·口燥而漱水不欲咽
——瘀血
舌診-舌形
舌形
舌象
臨床意義
蒼老舌
舌質紋理粗糙或皺縮,堅斂而不柔軟,舌色較暗——實證
嬌嫩舌
舌質紋理細膩,浮胖嬌嫩,舌色淺淡——虛證
胖舌
主水溼、痰溼、熱毒上泛
·舌淡胖嫩(陰證)
——脾腎陽虛
·舌淡紅或紅而胖大
——脾胃溼熱或痰熱內蘊
·舌腫脹色紅絳
——心脾熱盛,熱毒上壅
·舌胖紫腫脹——溼熱酒毒上泛
·先天性舌血管瘤
——無全身辯證意義
瘦舌
主氣血兩虛 陰虛火旺
·瘦薄舌 ——氣血陰液不足
·舌體瘦薄而色淡
——氣血兩虛
·舌體瘦薄而色紅絳乾燥
——陰虛火旺,津液耗傷
點刺舌
主熱
·舌紅而生芒刺
——氣分熱盛
·點刺色鮮紅
——血熱內盛,陰虛火旺
·點刺色絳紫
——熱入營血
·舌尖生點刺
——心火亢盛
·舌邊生點刺
——肝膽火盛
·舌中生點刺
——胃腸熱盛
裂紋舌
主以下幾個類型
·舌紅絳而有裂紋
——熱盛傷津
·舌淡白而有裂紋
——血虛不潤
·舌淡白胖嫩,邊有齒痕又兼見裂紋
——脾虛溼盛
·若生來舌面上就有裂溝、裂紋,裂紋中一般有苔覆蓋,且無不適感
——先天性舌裂
齒痕舌
主脾虛 水溼
·舌淡胖大而潤,舌邊有齒痕
——寒溼壅盛,陽虛水溼內停
·舌質淡紅,舌邊有齒痕
——脾虛或氣虛
·舌紅而腫脹滿口,舌有齒痕
——溼熱痰濁壅滯
·舌淡紅而嫩,舌體不大,邊有輕微齒痕
——先天性齒痕舌
其他
·舌衄 ——心火、胃熱、肝火、脾虛、陽浮
·舌癰 ——心經熱盛、脾腎積熱
·舌疔 ——心脾火毒
·舌瘡 ——心火、下焦陰虛
·舌菌 ——心脾鬱火
·舌下絡脈青紫粗張
——痰熱內阻、寒凝血瘀(氣滯血瘀)
·舌下青紫或紫黑小皰
——肝鬱失疏、瘀血阻絡
舌診-舌態
舌態
臨床意義
痿軟舌
主傷陰、氣血俱虛、熱灼津傷
(被傷虛得這麼軟了還被熱灼)
·舌痿軟,淡白無華
——氣血俱虛
·舌痿軟,紅絳少苔或無苔
——陰虛火旺,熱灼津傷
·久病舌絳而痿——陰虧已極
·舌紅幹而漸痿
——肝腎陰虧
強硬舌
主熱入心包、高熱傷津、痰濁內阻、中風
(心 中 痰 熱)
·舌強硬,色紅絳少津
——邪熱熾盛
·舌強硬、胖大兼厚膩苔
——風痰阻絡
·舌強,語言蹇澀,伴肢麻、眩暈
——中風(先兆)
歪斜舌
中風、喑痱、或中風先兆
顫動舌
主 肝風內動(熱盛、陽亢、陰虧、血虛)、
虛損、酒毒、
(一個喝酒的男人很虛弱在風中顫動著)
·久病舌淡白,顫動
——血虛動風
·新病舌絳,顫動
——熱極生風
·舌紅少津,顫動
——陰虛動風、肝陽化風
吐弄舌
主心脾有熱
·吐舌 ——疫毒攻心,或正氣已絕
(中毒舌頭吐出來死掉了)
·弄舌 ——熱甚動風先兆或小兒智力發育不全
(弄風 動風)
短縮舌
主寒凝筋脈、氣血俱虛、熱極傷津、痰濁內阻或先天性舌系帶過短
(冷了 熱了 有痰 很虛都不敢伸出來)
·舌短縮,淡白或青紫而溼潤
——寒凝筋脈,或氣血俱虛
·舌短縮而胖,苔黃膩
——脾虛,痰濁
·舌短縮,紅絳乾燥
——熱盛傷津
舌縱
痰火擾心、氣虛
舌麻痺
血虛肝風內動、風氣挾痰
(麻風)
舌診 苔質
苔質
表現
意義
薄、厚苔
代表邪正盛衰和邪氣深淺
·薄苔 ——正常舌苔
·厚苔 ——痰溼、食積、裡熱
·由薄轉厚——邪氣漸盛,表邪入裡,為病進。
·由厚轉薄——正氣勝邪,內邪消散外達,為病退。
·驟然消退——正不勝邪,胃氣暴絕。
潤、燥苔
代表津液的盈虧和輸布
·潤苔 ——正常舌苔
·滑苔 ——痰飲、主溼
·燥苔 ——津液已傷
·糙苔 ——熱盛傷津之重證
·由潤變燥——熱重津傷,津失輸布。
·由燥變潤——熱退津復,飲邪始化。
膩苔(緻密 細小 揩刮不脫)
代表陽氣與溼濁的消長
主溼濁、痰飲、食積、頑痰
病機 溼濁內蘊,陽氣被遏
·苔薄膩 ——食積,脾虛溼困。
·苔白膩而滑
——痰濁,寒溼內阻。
·黃膩苔 ——脾胃溼熱
·黃而厚膩——食積化熱
·舌苔黃膩而厚
——痰熱、溼熱、暑溫、溼溫、食熱積滯,溼痰內結
·若厚膩不滑,白如積粉
——時邪夾溼
·若白膩不燥,自覺胸悶
——脾虛溼重
·若白厚膩,口中發甜
——脾胃溼熱
腐苔(疏鬆 粗大 豆腐渣揩之易去)
代表陽氣與溼濁的消長
主 痰濁、食積、內癰、溼熱口糜、下疳
病機 食積痰濁,陽熱有餘
·腐苔 ——食積胃腸,痰濁內蘊。
·膿腐苔 ——內癰,邪毒內結,邪盛病重。
·無根苔 ——腐苔脫落,不能續生新苔,為病久胃氣衰敗。
剝(落)苔
主胃氣不足,胃陰枯竭或氣血兩虛
·舌紅苔剝
——陰虛
·舌淡苔剝或類剝苔
——血虛或氣血兩虛
·鏡面舌色紅絳
——胃陰枯竭,陰虛重證
(完全枯竭剝落如鏡面)
·舌色晄白如鏡,甚毫無血色
——營血大虛,陽氣虛衰
(剝落白得都沒營養)
·舌苔部分脫落,未脫處仍有膩苔
——正氣虧虛,痰濁未化
·舌苔前剝——肺陰不足
中剝——胃陰不足
根剝——腎陰枯竭
·花剝苔
——胃氣陰兩虛
偏、全苔
全苔(主邪氣散漫,溼痰阻滯);
偏苔(舌所分候臟腑有邪氣停聚)
·偏於舌尖——邪氣入裡未深,而胃氣已傷
·偏於舌根——外邪雖退,胃滯依然
·僅見於舌中
——痰飲、食濁停滯中焦
·偏左或偏右
——肝膽溼熱
真、假苔
辨別疾病輕重、預後
·病之初中期,舌見真苔且厚
——胃氣壅實,病較深重
·久病見真苔
——胃氣尚存
·新病出現假苔
——邪濁漸聚病情較輕
·久病出現假苔
——胃氣匱乏,病情危重
·舌面上浮一層厚苔,望似無根,刮後卻見已有薄薄新苔者,是疾病向愈的善候
舌診-苔色
苔色
舌象特徵
臨床意義
白苔
主表證、寒證、溼證,亦可見於熱證
·薄白而潤——裡寒、寒溼、熱證
·薄白而幹——風熱表證
·薄白而滑——外感寒溼、脾腎陽虛,水溼內停
·苔白厚膩——溼濁內停、痰飲、食積
·苔白厚而幹
——痰濁溼熱內蘊
·苔白膩而燥
——溼濁內阻,氣不化津
·積粉苔
——外感穢濁,熱毒內盛(瘟疫或內癰)
·苔白而燥裂
——燥熱傷津
黃苔
主熱證、裡證
·舌尖苔黃——熱在上焦
·舌中苔黃——熱在胃腸
·舌根苔黃——熱在下焦
·舌邊苔黃——肝膽有熱
·薄黃苔 ——風熱表證、風寒化熱入裡
·舌苔由白轉黃,或呈黃白相兼
——外感表證處於化熱入裡,表裡相兼
·黃滑苔 ——陽虛寒溼化熱、痰飲聚久化熱、氣血虧虛,復感溼熱
·黃燥苔、黃瓣苔、焦黃苔
——邪熱傷津,燥結腑實
·黃膩苔 ——溼熱、痰溼化熱、食積化熱
·絳舌黃白苔
——氣營兩燔
·絳舌黃潤苔
——陰虛夾溼、血熱夾溼、營熱溼重、熱初入營
·青舌黃苔——寒溼內盛(真寒假熱)
灰黑苔
主陰寒內盛,或裡熱熾盛
·白膩灰黑苔,舌面溼潤
——陽虛寒溼內盛、痰飲內停
·舌邊舌尖黃膩,舌中灰黑苔
——溼熱內蘊日久不化
·苔焦黑乾燥,舌乾裂起刺
——熱極津枯、陰虛火旺
·苔黃黑(黴醬苔)
——溼濁宿食積久化熱、溼熱夾痰
·舌淡白而苔灰黑,乾燥起刺,刮之即淨
——陽虛寒甚
舌診-危重舌象
舌象名稱
舌象表現
臨床意義
豬腰舌
·舌面無苔,如去膜的豬腰
——熱病傷陰,胃氣將絕,病危
鏡面舌
·舌深絳無苔而光亮如鏡
——胃氣、胃陰枯竭
·舌色晄白如鏡,毫無血色,也稱晄白舌
——營血大虧,陽氣將脫,病危
破皮舌
·舌粗糙有刺,如沙魚皮,或乾燥枯裂
——津液枯竭,病危
幹荔舌
·舌斂縮而無津,形如幹荔肉
——熱極津枯,病危
火柿舌
·舌如火柿色,或色紫而幹晦如豬肝色
——內臟敗壞,病危
赭黑舌
·舌質色赭帶黑
——腎陰將絕,病危
雪花舌
·舌起白色如雪花片
——危候
瘦薄無苔舌
·舌體瘦小薄嫩,光而無苔
——胃氣將絕,難治
囊縮捲舌
·舌體捲縮,兼陰囊縮入
——厥陰氣絕,難治
舌強語謇
·舌體強直,轉動不靈,且語言謇澀
——中風痰瘀阻絡,難治
藍舌而苔黑或白
·舌質由淡紫轉藍,舌苔由淡灰轉黑,或苔白如黴點、糜點
——病危重,難治
更多趣記+Yida66666688 領取列印版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