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皮,本品為五加科植物細柱五加的乾燥根皮。夏、秋二季採挖根部,洗淨,剝取根皮,曬乾。本品呈不規則捲筒狀,長5~15cm,直徑0.4~1.4cm厚約0.2cm。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縱皺紋及橫長皮孔;內表面淡黃色或灰黃色,有細縱紋。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灰白色。氣微香,味微辣而苦。這是2015版中國藥典對南五加皮的具體定義。
細柱五加原植物
五加皮原藥材
然而,目前市面多數存在的五加皮實際上為三加皮與五加皮混合一起的,因兩者極其相像,且產地重合,農戶採挖時難以區分,基本都當做五加皮出售。兩者均為五加科植物,五加皮主要為細柱五加的根皮,三加皮為白簕的根皮。兩者在外觀,性狀,功效方面都很相似,在原植物外觀上的區分比較明顯。
三加皮 根皮呈不規則筒狀或片狀,長2-7.5cm,厚0.5-1.5mm。外表面灰紅棕色,有縱皺紋,皮孔類圓形或略橫向延長;內表面灰褐色,有細縱紋。體輕質脆,折斷面不平坦。氣微香,味微苦、辛而澀。
三加皮原植物
目前,市場流通五加皮主產地為四川、湖北、湖南、河南等地,且以四川、湖北居多。由於是野生資源,且生長年限較長,近些年採挖過度,導致五加皮資源在逐年減少,且質量也在逐年下降,越來越細,導致目前價格在逐步上升,統貨價格在35元左右,產地藥商目前收貨積極性很高,預測價格還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
另外,五加皮質量指標方面極不容易合格,總灰分、酸灰、浸出物,這幾項都不容易合格,而且極易蟲蛀、黴變,難以保存。在2018年國家抽檢中藥材名錄中,五加皮被列為國家重點抽查品種,很多飲片企業由於加工不出合格產品,從而被迫下架此品種。在加工過程中,灰分超標,必須用水衝洗,然而五加皮見水浸出物就會流失,稍有不慎,浸出物就會不合格。農戶在採收過程中,會抽去木質芯,留下外根皮,且不能用水衝洗,否則浸出物一樣會流失。但是如果不能及時曬乾,就會黴變。
所以,在產地初加工環節,需要農戶及藥商們儘可能處理掉灰分,無黴變無蟲蛀。在生產與加工環節,需要優質的加工工藝,儘量減少浸出物的流失,保證質量。
(原創信息,版權以法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