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給大家寫酸奶這個主題了。
對於酸奶,我們大家都知道其是一種很有益的食物,但具體是有什麼好處呢?估計不少同學會認為,酸奶的好處在於其裡面含有益生菌,所以給寶寶喝酸奶可以有益腸道健康,甚至能改善便秘等腸道狀問題。
然而,益生菌想要發揮作用,需要對其數量有不低的要求,而且益生菌在進入人體內還會遭遇到胃酸等的侵蝕,作用多少會受到影響,所以很難確保其對腸道的調節作用,不用過於指望酸奶會對腸道健康帶來多大的效果。
而實際上,酸奶作為一種優質的食物,其營養價值比其所含有的益生菌,對我們的意義來得大得多。
酸奶中含有鈣、蛋白質以及各種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和牛奶近似。此外,酸奶中的蛋白質經發酵,比牛奶更好吸收,與此同時,與鮮奶對比,酸奶乳糖量較低,對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友好度極高。
所以,即使忽略益生菌的作用,酸奶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食物。不過酸奶好是好,在給寶寶購買酸奶前,有些問題我們還是需要先了解一下。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滿6個月後就能將酸奶作為輔食,少量嘗試。
而澳大利亞嬰兒餵養建議中說明,寶寶滿一周歲之後可以嘗試將酸奶作為輔食之一,但不建議把酸奶當作主要奶源。
那我國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由於普通的鮮奶、酸奶、奶酪等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遠高於母乳,會給嬰幼兒的腎臟增加負擔,因此不建議7~12個月的寶寶食用。而對於13~24月齡的幼兒來說,可以作為食物的一部分少量嘗試,但不能完全代替母乳或者配方奶。
可見,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標準。但綜合來看,如果不是很必要,咱不妨參照我國標準,等寶寶1歲後再引入酸奶。
在了解酸奶怎麼選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選奶的分類。
根據國家標準,酸奶可分為4類:酸乳、發酵乳、風味酸乳、風味發酵乳。
為什麼要了解這些分類呢?因為如果你想給寶寶選最「乾淨」的酸奶,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看產品包裝上的「產品類型」,寫的該產品屬於什麼酸奶。
其中,如果產品類型寫的是「酸乳」或者「發酵乳」,意味著該款酸奶在生產時只使用到生牛(羊)乳或乳粉以及益生菌,其他什麼都不能有,白砂糖也不能加。
而「酸乳」和「發酵乳」之間的區別就在於酸乳所添加的菌種,「酸乳」只能有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兩種菌,而「發酵乳」則可以在此基礎上再添加其他菌種。
對於這些菌種,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目前市場上大部分酸奶就是靠它們發酵而來的,可以說它們是酸奶中必備的兩種菌。但是這兩種菌其實對人體的積極意義非常有限,所以如果想通過喝酸奶來起到那麼些補充益生菌的作用,可以優先選擇還含有其他菌種的酸奶。不過文章開頭也提到,對於通過酸奶中的益生菌調理腸道這件事,不用抱多大的期望。
說回產品類型,除了「酸乳」和「發酵乳」外,還有些酸奶的產品類型寫的是「風味酸乳」或是「風味發酵乳」的,而加上「風味」這兩個字,就表示這些產品除了乳基和益生菌外,還會含有或多或少的其他成分,例如白砂糖、果醬、香精、增稠劑、蛋白粉等等。
對於這四種酸奶,我當然是建議大家優選酸乳和發酵乳,畢竟乾乾淨淨最健康。但是,理想和現實總是會有一些的距離,因為不加風味的酸奶對不少人來說味道和口感都不是太理想。
所以,如果孩子不願意吃純酸奶,只吃風味酸奶,那咱們也別太糾結,畢竟酸奶是買給孩子吃的,不願吃的話再怎麼無添加也沒意義。不過在選擇時我們還是可以留意選擇相對健康且添加劑較少的酸奶。另外,如果是想給7~12月齡的孩子食用的,那還是建議選擇沒有額外添加其他成分的酸乳和發酵乳。
當然,除了產品類型,產品的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也是我們常規需要把關的部分,以此給寶寶選擇更加優質的產品,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方法。
首先是我們剛剛提到的蛋白質,含量自然是越高越好了。現在市面上大多數酸奶的蛋白質含量在2.8g/100g及以下,所以如果大家看到一瓶酸奶的蛋白質含量是>3.0g/100g的,那就是很優秀的了。
低脂、0脂肪酸奶在近年來受到許多減肥、健身人士的追捧,但很明顯,小寶寶是不需要像成人一樣減肥、健身的。
另外,脂肪能為寶寶提供重要的能量,是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所以如果寶寶不是說肥胖或超重的話,酸奶我們給選全脂的就可以了。
那怎麼判斷酸奶是不是全脂的呢?國家規定,全脂的純酸奶脂肪含量需≥3.1g/100g,風味酸奶則需≥2.5g/100g。還有個更簡單的方法,因為基本低脂、0脂的酸奶在包裝上都會有很明顯的標識,如果沒寫那基本就是全脂的了。
現在市面上大部分酸奶的鈉含量普遍在40-100mg/100g之間,但也有一些鈉含量比較高的。
像下圖這是一款標榜鹹口味的酸奶,鈉含量達到了190mg/100g。190mg鈉是個什麼概念呢?中國營養學會建議,0.5歲~1歲的寶寶鈉適宜攝入量為350mg/d,1歲~3歲的寶寶為700mg/d。對於350mg/700mg,190mg佔比多少,相信不用我說,大家也能大致估算出來了。
鈉攝入可能會增加腎臟負擔,也會增加成年後患高血壓和心血管病的風險。所以在給寶寶選酸奶時,家長們還要避開一些「鹹口味」的,儘量選擇鈉含量相對較低的產品。
生牛乳和復原乳的概念咱們說過很多遍了。相對於復原乳,生牛乳更新鮮,營養成分保留得多,選的時候我們可以優選生牛乳作為奶基的產品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整個生命歷程中減少游離糖攝入量。成人和兒童游離糖攝入量應減至攝入總能量的 10%以內。如能進一步將其降至低於攝入總能量的5%,會對健康帶來更多好處。
長期糖分攝入過量,會大幅提升超重、肥胖、齲齒、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的患病風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有提到,成年人一天所攝入的游離糖最好不超過50g,25g以下為佳。
所以,我們購買酸奶時,原則上是優選不含白砂糖等游離糖的無糖酸奶。但實際上,由於不加糖(包括代糖)的酸奶味道的確很酸澀,多數人較難接受,所以市面上大部分酸奶都是有加了白砂糖或者代糖的。我們當然希望寶寶攝入的糖分能越少越好,但如果寶寶實在無法接受原汁原味的酸奶,那媽媽們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含糖相對更低的酸奶。
那怎麼看酸奶是相對低糖呢?我們可以看營養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一欄,雖然這不能完全等同於糖含量,但有一定參考價值,建議選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對低一點的。
對此我查看了幾十款市面常見酸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無糖產品的碳水多在4~6g/100g之間,含糖的則多數會高於10g/100g,所以如果你所選的含糖酸奶,其碳水化合物含量低於10.0g/100g的,那相對是比較低的了。
總之,優選無糖、低糖的酸奶,但鑑於無糖的酸奶不僅很多時候價格相對較高,口感還不是很友好,大家要是買了後寶寶不吃那也是白做工。當然也有個辦法,就是可以購買無糖的酸奶並加入自製的新鮮水果、果泥,以改善酸奶的口味。但要注意的是,1歲以下的寶寶別加蜂蜜哦。
另外,對於那些標榜低糖或無糖的酸奶,我們也稍微留意一下其是否添加了代糖。
我國規定:「對乳基嬰兒配方食品,首選碳水化合物應為乳糖、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只有經過預糊化後的澱粉才可以加入到嬰兒配方食品中,不得使用果糖。」另外,美國心臟協會(AHA)也有建議,禁止兒童食用糖精、阿斯巴甜、乙醯磺胺酸鉀、三氯蔗糖、新甜菜鹼和利他命、甜菊糖苷、羅漢果提取物這8種代糖。
可見,對於嬰兒,是不建議用代糖的;而對於1歲以上的寶寶,也建議大家優先選擇那些不含代糖的酸奶,畢竟代糖雖然對成人比較安全,但對幼兒的安全性還不太確定。
酸奶常見的其它成分主要有以下三種:
增稠劑和凝固劑:果膠、海藻膠、明膠、瓊脂、羥丙基二澱粉磷酸酯、乙醯化二澱粉磷酸酯等增加蛋白含量:乳清蛋白、牛奶蛋白粉增加乳香乳脂和口味:食用香精、煉乳、稀奶油、蛋黃粉、芝士粉、各種果醬或果粒等
對於小寶寶,增稠劑和凝固劑咱自然是要拒絕的了,而乳清蛋白、牛奶蛋白粉等增加蛋白含量的,含有也無妨,當然如果有些產品是依靠優質奶源,無須添加這些也能實現高蛋白含量的就更加理想。
而食用香精,也是建議大家迴避的了。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各種花式口味的酸奶才含有香精,某些原味酸奶也會含有香精,大家選的時候多留意下配料表。
還有其他關於增加乳香乳脂和口味的,這些成分會額外增加攝入的熱量。且如果選擇添加果醬果粒的,還要關注果粒的大小,避免寶寶出現嗆咳窒息的情況。對於這一類成分,我的原則是和選糖分一樣的原則,可以的話,優先考慮迴避。
在這裡也順帶說一下最近市面上比較火的芝士酸奶。在大眾的認知中,芝士是一個高蛋白的食物,那芝士酸奶會不會含有更高的蛋白質,對寶寶更有益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大部分芝士酸奶含有的其實只是芝士粉,而不是直接給你添加奶酪進去。而且添加量很低,向下面這款每100g裡也就只有200mg,起的主要是一個調味的作用,豐富一下口味。
而蛋白質方面,我查看了市面上常見的芝士(味)酸奶的蛋白質含量,多在3.1-3.2g/100g,對比市面上很多普通酸奶,這樣的蛋白質含量的確是比較高的。
但與此同時,好些芝士酸奶的熱量、脂肪、碳水、鈉含量很多時候也都相對較高,並不是我們給寶寶的首選食品。
所以,如果你要給寶寶選芝士酸奶的話,在脂肪、碳水和鈉含量方面也要同時給關注好。而且實際上,要是單單為了選擇高蛋白含量的酸奶,不少非芝士味的酸奶也能達到3.1g/100g這樣的蛋白含量水平的,不需為此而特別去選擇芝士酸奶。
這次的酸奶選購攻略就先到這裡了,估計大家看完後會發現,給寶寶選酸奶貌似有很多需要注意,但實操起來其實並不難,下面也給大家簡單總結一下。
酸奶是個好東西,對比其所含益生菌的作用,其營養價值對我們來說更實在(蛋白質&鈣含量高,好吸收)。不過,如果不是很必要,建議在寶寶1歲後再引入酸奶,以免給寶寶的腎臟增加可能的負擔。
而如果考慮要引入了,在選購酸奶時大家主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看名字。含有「低脂」、「0脂肪」字眼的不選,含有「風味」字眼的需仔細鑑別其配料表。選擇高蛋白、低鈉的酸奶。蛋白質含量>3.0g/100g算是比較高的;而鈉含量普遍在40-100mg/100g之間,儘量避免選擇鈉含量超過100mg/100g的酸奶。優選無糖、及生牛乳生產的酸奶,但如果寶寶不接受無糖的就選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對低(<10.0g/100g)的。不選配料表含有香精、增稠劑和凝固劑的,對於增加乳香乳脂和口味的,可免則免。
上面就是這次關於酸奶的內容了,大家看完有什麼疑問或分享的話,歡迎在下面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