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竹扇題字,王陽明以筆制敵:這二人都把字寫出了高級境界

2020-12-26 情感大劈叉

始終有一種溫暖,照耀在我們前行的路上,那就是智慧的光芒。@情感大劈叉

王陽明的風骨和遠祖王羲之很像,尤其是兩個人都擅長"寫"。不過是王羲之最牛的是書法,草書和隸書冠絕古今;而王陽明最厲害的是寫信,教化弟子和講學時寫信,剿匪和平定寧王叛亂也用寫信,當然教育晚輩家書也寫得令人叫絕。

可以說這二人都把"寫"的功夫發揮到了極致,都有一字千金的本領。

01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

王羲之

王羲之字寫得好,官做得也大,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

王羲之對隸、草、楷、行各種字體都很擅長,尤其精通草書和隸書,他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學者評價說:"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衝和。"

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02王羲之竹扇題字

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說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著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經過勤學苦練,王羲之的書法越來越有名。當時的人都把他寫的字當寶貝看待。

王羲之雖官至右將軍,但絲毫不擺官架子,經常微服私訪,體恤民情,幫助窮苦百姓解決實際問題。因為字寫得好,但他並不以此來謀私利,而是經常用來幫助百姓。

有一次,王羲之來到一個集鎮,看見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竹扇在集上叫賣。由於竹扇製作得很粗糙,也沒有什麼裝飾,儘管老婆婆連聲叫賣,但也沒辦法吸引集鎮上人的目光。眼看尾巴都賣不出去 ,老婆婆十分著急。

王羲之看到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想幫一下她,於是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有畫畫,也沒有寫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麼樣?"

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了。

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面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然後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可是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心裡很不高興。

王羲之看出了老婆婆的心思,安慰她說:"別急,你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面是王右軍寫的字。"

王羲之離開後,老婆婆就照他的話吆喝起來,果然吸引了很多人。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著買。一籃子竹扇被一搶而光,老婆婆樂得合不攏嘴。

03王陽明寫信剿匪

正德十二年(1517)九月,王陽明在徵繳浰頭匪患之前,給他們寫了一封信,勸他們投降。

這在別人看起來很不可思議,這些賊匪和官府對抗多年,危害地方,官府徵繳多次都無功而返,就算王陽明再厲害,單憑一支筆就能讓賊匪投降?這可能嗎?

可是王陽明的筆就是這麼神奇,一封信就讓很多賊匪放棄了抵抗,紛紛投降。

王陽明在信中,以循循善誘的口吻開導匪徒,字裡行間流露出的仁厚、至誠之意令人動容。

信中王陽明表達了仁人君子對天下蒼生的包容與哀憫,感人至深,讀起來令人聲淚俱下,堪稱勸降文中的名篇。充分體現了王陽明"不教而殺非仁義之道"的仁愛思想。

據說,浰頭群匪見到這封信之後,都深受感動,很多匪首紛紛率部歸降。有人還表示,要以死報答王陽明不殺之恩。

由此可見,戰前勸降是王陽明常用的戰術之一,因為王陽明深知兵法應以王道仁義為本,不能一味追求陰謀詭計。

如果不能理解王陽明兵法之奧妙所在,就會誤以為王陽明不會用兵,好似"宋襄王之仁"。如果王陽明因此失去大好戰機,招致這次剿匪失敗,必將受到更多指責。

相反,如果王陽明全無至誠仁愛之心,以勸降為幌子大舉進兵圍剿,那他和世上那些陰險狡詐之徒又有什麼區別呢?

還是有人不明白,王陽明的信為什麼有效呢?

這是因為,心學大師王陽明牢牢把握住了"良知"這兩個字。匪徒也仍然有良知在,成為賊匪也是有原因的,如果不是十惡不赦,都有感化的必要,也都是可以被感化的。

可以說,王陽明是以良知為指引和出發點,以筆作為武器,每當對敵的關鍵時刻,都會祭出這個絕招,屢試不爽。

最後

王羲之的字是一種美,一種極高的藝術;王陽明的字是匕首是投槍,是禦敵的武器。雖然看起來完全不一樣,但是他們的風骨神似,家風一脈傳承,甚至連愛好都一致。

他們二人都修心道教養生之術,都經常和道士遊山玩水,都擅長書法,而且王陽明的書法中可見王羲之的風韻。

備註:圖自網絡侵刪

作者:向金-kimi 曾經是武警老兵,今天在鬧市修行,和你一起修心,傳播正能量。更多內容請關注:@情感大劈叉

如果喜歡,請點讚、轉發,分享給其他朋友,非常感謝!

相關焦點

  • 書法家王羲之小故事三則
    竹扇題字      據說有一次,王羲之路過山陰城的一座橋。
  • 王羲之這10幅字,代表了中國書法的最高水平,這字太養眼了!
    王羲之的書法就好比汪洋大海,而後世的名家則是這條大海當中引出的涓涓細流!王羲之生平最為人稱道的是下面這10幅字,這10幅字風格各異,堪稱書法史上的巔峰,這字也十分養眼!這幅《奉橘帖》雖僅有12個字,但是筆法完備,字法變化入微,在坦然清純中蘊含無限意趣!
  • 書法中的「筋」要寫出「折釵股」的美感,王羲之:離不開這一要素
    字中有「筋」如人有氣質,裝是裝不出來的。這一節我要教你怎樣把書法中的「筋」寫出美感,美若「折釵股」。古代書法家很多人都能做到字中有筋,但是美感都不如王羲之。王羲之當然有他的方法。這一節之所以也很關鍵,就像學美術的,老師把繪畫的方法告訴你了,但要畫出美感就不容易了。
  • 王陽明的智慧:人生的最高境界,原來是這兩個字!(深度好文)
    做人,牢記這一條天規,與一樣東西「斷交」,福氣自來,少有災禍。這條天規出自心學大師王陽明,只有短短六個字——「去人慾,做聖賢」,要絕交的東西則是貪慾!而人生的最高境界,原來是這兩個字!那就是……不貪!不貪之所以是人生最高境界,是因為,作為俗世中的人,我們誰都有一定的貪慾,貪慾是人的私慾使然,要想做到不貪實在是太難了,能做到的人大概也只有聖人,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普通人以不貪為人生目標,減少私慾,遏制貪慾。王陽明一生都在提倡與貪慾斷交,他無論是做人,還是為官,都講求清廉如水,與清風為伴,將不貪視為人生的最高境界。
  • 王羲之《蘭亭序》真跡現身!書法史請記住這一歡樂時刻……
    藏在北京故宮當寶兒的內個,是唐摹本,也就是複製品、假的,而現在,真跡出現了……再說一遍,這是假的        據某自媒體報導,2019年3月2日,由文保會和北京天鑑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中國古書畫量子檢測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行,數十件古代傳世書畫珍品薈萃一堂,這幅《蘭亭序》真跡來自珠三角某位藏家的祖傳,當這幅書法長卷通過「量子科技」年代檢測之後,所有人都震驚了
  • 乾隆為啥不願給《富春山居圖》題字?他不好意思!
    文/王呈祥我們都知道,乾隆是一個酷愛題字的皇帝,一生收藏晉、唐、宋、元和明代字畫4000餘幅,幾乎全被他題過。一幅上而且題字不只一處,有時是幾十處,例如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全文不過28字,他就為之題字63處。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著題字癖好的皇帝,也有不願題字的時候。
  • 王羲之《平安帖》,雖只有4行27字,卻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名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們都非常的感興趣,要問我國的書法界哪位書法家最為有名氣,很多書法愛好者會想到書聖王羲之,的確王羲之的大名在書法界是無人能超越的,特別是他的代表作
  • 經典文言文賞析|王羲之書六角扇
    原文王羲之,東晉之大書法家也。嘗①在蕺山②見一老姥③,持六角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④色。羲之因謂姥曰:「但⑤言王右軍⑥書,以⑦求百錢耳。」姥如其言,人競⑧買之。他日,姥復見羲之,求其書之。羲之笑而不答。
  • 南宋詩人的這首「失眠詩」,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第一種和第二種孤獨很心酸無奈,卻也是塵世最常見的孤獨,而第三種是很多人嚮往的境界。可惜,三千繁華,又有誰能真正看透呢?今天給大家講的這首詩也是關於孤獨的,寫於詩人被放鴿子後,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 王陽明:最高明的心理學,其實就是這八個字
    眾所周知,王陽明是明朝最著名的哲學家之一。他所創立的心學,確實影響後世的許多人,如清代的曾國藩以及日本明治維新時代諸多人物,其實都曾深受陽明心學思想的影響。甚至可以說,陽明心學,事實上,就是最高明的心理學,為此,王陽明提出了八個字,即:「此心不動,隨機而動」那麼,什麼叫「此心不動,隨機而動」呢?我們先講什麼是心?
  • 王羲之真跡《快雪時晴帖》,短短28字,乾隆為何蓋170多個章?
    《快雪時晴帖》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大作,這幅帖的內容咱們就不做過多的分析了。只要是王羲之的真跡,就已經算得上國寶級的文物了。普通人得到這幅帖的時候,恨不得要把它鑲進一個相框裡,要看也是隔著東西看,一不小心口水滴上去了可怎麼辦?
  • 王羲之書法用筆的秘訣:寫好四種「波」!
    即使對於「用筆」和結構誰更重要還有爭論,但這兩者對於書法創作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了。書法用筆向來被說得神乎其神。唐朝張旭稱:「筆法玄微,難妄傳授。非志士高人,詎可言其要妙?。」甚至史書上還有一個蔡邕得筆法於神人,後傳至鍾繇、衛夫人、王羲之,唐代又經由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傳至虞世南、陸柬之、陸彥遠、張旭、顏真卿等人的書法譜系。
  • 500年來最美的小楷,這字禪意十足,連王羲之都望塵莫及!
    但是你一定知道文徵明,明代中晚期的太湖流域,文化極為昌盛,那個時代幾乎所有的文人、才子、書法家都匯集在蘇州一帶,在小楷方面,王寵可謂當中的魁首!文徵明有一位至交好友叫做蔡羽,而蔡羽就是王寵的啟蒙老師,王寵,字雅宜,這個「雅宜」就是文徵明給他取的字號。
  • 杜甫晚年悲涼之作,只有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今天要講的這首詩也是杜甫晚年悲涼之作,只有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願你一生都不要讀懂。這首詩名為《孤雁》。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這首《孤雁》是典型的詠物詩,體物曲盡其妙,又融入了詩人的感情,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不失為一首佳作。詩歌首聯便喚出「孤雁」,開門見山,又點明主題。這是一隻怎樣的大雁呢?
  • 我們分析了上百個校名題字,原來大部分都出自一人之手
    事實上,得益於悠久的中華文化,中國大學校名基本都是書法;而由誰題寫以及採用何種風格,往往能夠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一所大學的歷史和文化積澱。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中國高校校名大多是誰寫的呢?又有哪些學校能享受到名人題字的福利,打造自己獨一無二的「金字招牌」?看著每個大學門口霸氣的大學校名,有沒有覺得它們都「長」得差不多?
  • 4句話、16個字,王羲之《聖教序》4種少見的行書技法,一學就會!
    《大唐三藏聖教序》,簡稱《聖教序》,由唐太宗撰寫由沙門懷仁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刻製成碑文,稱《唐集右軍聖教序並記》或《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碑原在陝西西安弘福寺,後移西安碑林。《聖教序》筆法精絕,筆勢遒勁,字裡行間流露出「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的韻致,是後世學書者難以達到的境界。
  • 遣唐使出身的日本書家橘逸勢,它的字是王羲之的嫡傳!
    雖筆法不夠精緻,然而其氣勢恢宏,瀟灑飄逸風格極像中國的王羲之,在結構處理上顯得渾然天成、灑脫不羈,可謂登上了日本書壇的頂峰。那麼他的書法是怎麼樣創作的呢?我們就以他的代表作《伊都內親王願文》為例來說一說。
  • 王陽明心學:你以為的困難,其實這10個字就可以解決
    王陽明作為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其所歸納的「心學」已經被許多名人作為精神糧食了。他對於人生心態的研究,讓曾國藩都不斷稱讚。王陽明對於人生的態度可謂是極其的坦蕩,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心,過得坦然自在。對於晚輩常向他請教的那些煩惱,王陽明都細心的指導,傳授經驗。這些經驗都離不開一個字,那就是「心」。
  • 王陽明11歲作28字詩,達到悟道水平,預示未來,26年後應驗
    所以說,曹植和溫庭筠在才學方面都是十分厲害的大文學家,但二人又僅僅是在文學方面厲害,而且他們的詩作也僅是在辭章上華麗出眾,並沒有太多的延伸。明朝有一位大人物,名叫王陽明,他不僅作詩厲害,還是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還是心學集大成者,陽明心學的創始人。他創建的陽明心學風靡海內外,被後人稱為「救世之學」。
  • 臺北故宮有王羲之書法真跡,四行二十八字,乾隆蓋滿密密麻麻印章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977,閱讀約2分鐘乾隆,清朝最有福氣的皇帝,在位期間正處於最有權勢的時期,這為他追求奢華的生活提供了可能。稍微了解乾隆的人都知道,乾隆酷愛文物,尤其是歷代書法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