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同讀一本書」讓教育幫扶更深更實丨貴陽市第二...

2020-12-21 天眼新聞

我叫姚堯,是貴陽市第二實驗小學信息技術教師。2020年5月17日,我校送優質小學教育資源到偏遠的印江一小,領導班子代表以及優秀教師共計14人送教下鄉。而我,作為一位攝影愛好者,不僅用鏡頭記錄下了每一個扶貧精彩瞬間,還利用音視頻手段,讓教育幫扶更深刻、更持久。

「同讀一本書」活動現場

在我的鏡頭中,我記錄下我校優秀教師龔節強、何維立、朱美欣三位老師為印江一小的師生及家長帶去的三節精彩「空中黔課」現場課堂教學,並加班加點選材、剪輯、配字幕、加現場錄音,使之成為可用的教學片。讓印江一小可以整體觀看使用,也可以拆開重點反覆研究,供當地更多教師借鑑參考。

「同讀一本書」活動現場

同時,為讓兩校更多師生實現溝通,開展了「同讀一本書」活動,讓實驗二小的同學們通過視頻,在貴陽為印江一小的小夥伴們推薦自己喜歡的好書,邀請印江一小的學生、老師、家長一起加入到閱讀的隊伍中來,通過生生共讀、師生共讀、親子共讀等方式,一起感悟閱讀的魅力。實驗二小愛心助援隊(這次扶貧扶智活動的組織)還為現場需要幫助的50位優秀學生帶來了《山海經》《讀圖識中國》《稻草人》《夏洛的網》等優秀書籍,號召印江城關一小的學生們牽起父母的手,讓「悅」讀成為自己家的良好家風,和實驗二小的同學們同讀書、共成長。

活動合影

志智雙扶不是一時的口號,也不是一夕的相處。而是要將教育力量真正留在貧困地區造福更多貧困學子。我堅信,結合現代科技手段,音視頻流傳的教育方法將為更多貧困地區教育帶去力量。今後,我還將用實際行動為教育扶貧工作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愛心傳遞,真情永駐校園!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娟

編輯 張良勝  編審 王璐瑤 楊韜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教育幫扶讓我甩掉貧困帽丨劍河縣革東鎮辣子村...
    「國家政策太好了,通過教育幫扶,我家脫貧了,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你們攻堅隊……」在今年脫貧普查時,我情不自禁拉住辣子村八組網格員王運宇的手,說出了最想說的話。  回想2014年之前,家中真的是窮,長女讀大學、次女讀高中、兒子讀初中,教育剛性支出把我夫妻二人壓得喘不過氣來,家中開支入不敷出,靠我兩口子起早貪黑打工找錢,一個字就是「苦」。  2014年以來,在國家的好政策下,我家也沾了光。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幫扶 不負青春韶華|貴陽市南明區永樂鄉水塘...
    我叫熬雁,是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永樂鄉人民政府工作人員,2017年被組織派到永樂鄉水塘村開展駐村工作。駐村以來,我走訪群眾、了解村情民意、宣傳黨的政策,經歷了很多難忘的事,也收穫了寶貴的人生財富。2019年11月,我和村幹部一起走訪村裡的老黨員,其中有一位叫李芝英的老黨員讓我很感動。她是一位年近80的老奶奶,1961年入黨,非常熱情,當時一進門她就趕緊拉著我們坐在火爐邊,怕我們凍著。
  • 產業扶貧故事丨眾手幫扶自勵解困,脫貧致富回饋鄉鄰
    產業扶貧故事丨眾手幫扶自勵解困,脫貧致富回饋鄉鄰 2020-10-19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扶貧故事」從被幫扶到幫扶 是幸運也是責任丨道真自治縣棕坪...
    作為一名幫扶幹部,能在工作中獲得群眾稱讚,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從貧困群眾到扶貧幹部,是幸運也是責任,走在脫貧路上,我感到無比榮光。我叫皮雲蕾,今年26歲,是道真自治縣棕坪鄉勝利社區的扶貧專幹,也是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隊員。
  • 「我的扶貧故事」遭遇高溫、暴風雨、塌方,但我從未退縮!丨省級...
    姜鍾光(右二)入戶走訪困難群眾從2015年至2018年,我曾分別到開陽縣和大方縣參加駐村黨建扶貧、醫療扶貧和教育扶貧工作,2018年獲「貴陽市脫貧攻堅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榕江縣在宣布脫貧摘帽前曾是國家級貧困縣。
  • 「我的扶貧故事」用筆記本記錄下幫扶工作點點滴滴丨德江縣龍泉鄉...
    我一直相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幾年辦公室的工作經歷,讓我養成了做備忘、寫心得、記小結的習慣,我把它運用到了脫貧攻堅結對幫扶工作中。裡面有扶貧政策,有省、市、縣、鄉的脫貧攻堅會議精神,有自己的工作日記,有幫扶對象家庭基本情況及需要解決的問題等。這個筆記本,在村開展走訪時我會隨身攜帶,方便時就翻一下、記一下。因為平時單位事情較多,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幫扶對象的大小事情都記在本子上,放在心裡頭,落實在行動中。
  • 「我的扶貧故事」我幫扶的貧困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丨普安縣九峰...
    我叫陳瑜,是普安縣九峰街道九峰學校的教師。2019年5月,響應國家脫貧攻堅政策號召,毅然決然地加入到普安縣的扶貧大軍之中,結對幫扶普安縣九峰街道九峰村謝光雲戶。我第一次與他交流,他就向我說明了這個情況。走訪貧困戶交流完畢,我立即和村裡對接,了解到他家的這種情況剛好符合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後,我就準備動員他家搬遷。我把我的想法給他說完,他考慮了一會就高興的同意了。
  • 【我的扶貧故事】羅豔 :堅守初心 助力城鄉教育扶貧
    我叫羅豔,是貴陽市第二實驗幼兒園的一名老師。2019年9月23日,這是我第一次前往望謨縣打易鎮中心幼兒園,行經4個多小時,終於抵達。   來之前,我和同事們做足了功課,準備了很多精彩的教學活動展示和實操培訓,希望以這種方式來加強雙方的溝通與交流。當我在教學活動展示上看到一張張笑臉時,我再一次理解了教育扶貧的意義所在。
  • 「我的扶貧故事」從「扶貧小白」成為「行家裡手」丨甕安縣珠藏鎮...
    起初,對於剛參加扶貧工作的我,很多扶貧政策不熟悉、不了解,加上有些群眾不配合,且我所在的司法所僅有我一個人,如何扶貧?怎樣扶貧又兼顧本職工作?這樣的情況拷問著我......作為扶貧幹部,我深知肩上責任重大。記得第一次開展走訪,我全程處於「懵」的狀態,與幫扶對象交流更是「相顧無言」。
  • 「我的扶貧故事」因為接地氣 我與群眾「打成一片」丨興仁市屯腳鎮...
    「孫書記來後,第一是為我們增添了5臺辦公電腦和20套會議桌,第二是他積極向黔西南州林業局爭取資金27萬,用於我們的美麗鄉村建設,他剛來時,我就感覺他很接地氣,有一見如故的感覺。」村支書羊啟志說到。孫遠彬到群眾家走訪說起治河,2018年在黔西南州林業局幫扶單位爭取幫扶資金27萬對下補齊組、上補齊組、羅嘎組三組的河道整治項目綠化、路燈安裝50盞,在下補齊組新建1300餘平方綠化廣場及休閒長廊一棟,為坪寨村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走前一步。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幫扶奏響「脫貧曲」丨普定縣補郎鄉補郎村駐...
    我是一個音樂學專業畢業、學音樂教育的女孩。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跟扶貧工作搭上邊,但是現在:普定、補郎、農村、扶貧就是我生活的關鍵詞。 還記得第一次作為駐村幹部來到補郎村時,我的心情緊張而又激動。那天我走訪了補郎村二組貧困戶,記憶最深刻的便是村民黃望明家。黃大哥33歲了,他家共7口人,大女兒剛上一年級,另外一兒一女還只有2歲左右,70多歲的老母親雙目失明,老父親患有腿疾,長年臥病在床。去往黃大哥家的路是一條非常泥濘的土路,土路的旁邊就是懸崖,這一大家子的人都擠在一間30來平米,灰暗,低矮的危房當中。對於他們來說生活艱難且危險。
  • 「我的扶貧故事」我理解了脫貧攻堅的真正意義丨岑鞏縣龍田鎮胡...
    「送給你小星星送你花一朵,你在我生命中,太多的感動。你是我的天使,一路指引我……謝謝你感謝有你,世界更美麗,我要謝謝你,因為有你,愛藏在心底。謝謝你感謝有你,把幸福傳遞。」   近日,我再次到岑鞏縣大榕小區,走進易般戶龔光榮家裡,為其宣傳脫貧攻堅普查及所享受的扶貧政策時,他的兩個孩子雙紅和山紅在打掃衛生,看到我,山紅跑過來對我說,今天她要給我唱首《聽我說謝謝你》的歌曲和舞蹈,作為禮物送給我。
  • 「我的扶貧故事」心有愛 總關情丨安龍縣普坪鎮龍新村幫扶幹部劉友芝
    還記得,那是2018年,剛剛入冬,依然秋風瑟瑟,我從教師突然轉變成包保責任人,第一次踏上普坪鎮龍新村半邊街組的土地,開始了我與貧困戶的幫扶故事。  老人住院後,醫療報銷成了我的「家事」。也因其醫療老人的費用成為他家的「鬧心事」,經過一家人的磋商,一家人也樂呵呵的順利言和,看到他們一家人重歸於好,其樂融融。我打心眼裡為他們感到高興。  「如果不是因為國家的這個扶貧幫扶政策,我們又哪裡會多一個孫女呢。」周爺爺時常給我念叨。
  • ...扶貧故事」我的「愛如潮水」丨息烽縣小寨壩鎮潮水村駐村隊員夏宇
    「既然愛了就不後悔,再多的苦我也願意背,我的愛如潮水……」說來巧了,沒想到駐村幫扶入駐的村子居然叫「潮水」。三年來,這首我特別喜歡的歌曲「愛如潮水」,唱響了大山深處的每一個角落,唱出了我的駐村感受,成為我的駐村工作的主題曲。
  • 「我的扶貧故事」堅守初心擔使命 真幫實扶助脫貧丨荔波縣朝陽鎮...
    我叫劉振丹,2018年3月12日,我到朝陽鎮朝陽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在駐村幫扶工作中,我始終牢記服務群眾的初心,在工作中理思路、謀發展,以務實進取的工作作風,紮實做好各項精準扶貧工作。同時,根據貧困戶的不同情況、致貧原因制定相應的幫扶措施,並定期走訪,做好跟蹤服務工作。通過入戶走訪,對貧困戶家中基本情況、思想動態、生活狀況、及脫貧願望有了很深刻的認識。在我看來扶貧道路上沒有捷徑,只有動真情、動真格、真扶貧、扶真貧,真抓實幹、才能開展好脫貧攻堅工作。
  • 「我的脫貧故事」「蜂」一樣的幫扶 「蜜」一樣的生活|修文縣久長...
    在貴陽市修文縣久長街道東屏村鹽井衝水庫後面,四周環繞的養雞大棚就像一座四合院,棚裡成群結對的大公雞在悠閒地覓食。   不過養雞大棚外面還別有洞天:放眼望去雞棚周邊全是正正方方的木盒子,木盒子周邊飛舞著一簇陰影。它們可是我的致富寶貝——蜜蜂。
  • 「我的扶貧故事」願做扶貧路上的一顆螺絲釘|修文縣六屯鎮獨山村第...
    我叫張羽,是貴陽市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一名管理人員。   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根據單位安排,我被派駐到貴陽市修文縣久長鎮茶山村開展扶貧工作。  2019年1月,當我還在茶山村忙於幫扶工作之時,隨著全省扶貧工作調整,我被調整到六屯鎮獨山村任第一書記,繼續著我的「駐村旅程」。作為第一書記,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 「我的扶貧故事」周老漢家的生活變好了丨鳳岡縣永安鎮中心學校...
    在扶貧路上,我和眾多扶貧幹部一樣,與群眾們結下了深厚友誼,這裡面有感動、有汗水。我叫朱克強,是鳳岡縣永安鎮中心學校教師。2015年,我被學校分配到永安鎮龍山村天橋村民組開展幫扶工作。也就是那年,我見到幫扶戶周老漢,他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我的扶貧故事」「團結就是力量」丨貴陽市白雲區沙文鎮對門山村...
    我叫廖興號,是貴陽市白雲區沙文鎮對門山村駐村工作組組員。2019年3月,因工作需要,我從沙文鎮靛山村調整到對門山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該村總面積5.1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1310畝,轄自然村寨4個、村民組5個,有234戶891人。
  • 「我的扶貧故事」用真心照亮扶貧路丨安龍縣錢相街道冗達村幫扶...
    而在這個莘莘學子翹首以盼錄取通知書的夏日,毛代表的大女兒毛友婭的眼裡卻沒有期待的目光,支支吾吾地和我說:「謝伯伯,我不想去上學,想去打工幫補家用,減輕爸媽的負擔。」這是我2016年10月16日走訪毛代表家時的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站在包保對象毛代表簡陋的家門前,我心裡很不是滋味,我知道這次的幫扶任務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