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第二次回父母家,我和同行的朋友說:「你看這條街上哪家門前最整潔、花兒最漂亮,那就是我媽家」。
其實這麼說 ,一點也沒有誇大其詞。年過七十的父母把院落打理得乾乾淨淨,院子裡見縫插針地栽花、種瓜,不留一塊空地,門前南北兩條街道種了各種蔬菜和鮮花。
進入爸媽家的「地界」,惹人喜愛的「蘇子」以鬱鬱蔥蔥地姿態在迎接我們——前段時間回來才一巴掌高,而現在卻枝繁葉茂。看著年邁的父母每天都在收拾著自己心怡的小院,我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感到歉疚。欣慰的是父母晚年幸福,身體健康,歉疚的是陪父母的時間甚少,來去匆勿。
每次回來家裡都有不同的變化,花兒開了、柿子黃了、香瓜熟了、豆角爬滿了架、玉米能烀了、白菜又種了第三茬.家裡的點滴變化都存儲在我的大腦裡,像幻燈片一樣循環放映。
房子雖然不是我40年前出生時的老宅,但在我腦海中還依稀有著它的影像,尤其那些兒時的記憶,揮之不去。新舊房屋的更替,見證著日子的美好,在這裡留下我們兄弟姐妹四家和父母團聚的歡聲笑語,印有父母期盼兒女回家的熱切心情。
每每回家之前,我都打電話說:「媽,我一會兒回家,都買啥呀?」電話那頭傳來老媽激動的聲音:「啥也不缺,回來就好,媽這就去做飯,你們想吃啥?」兒子大聲地說:「姥姥做啥都好吃!姥姥快說,給你買啥?」電話那頭傳來,嘟嘟嘟的聲音……唉!和老媽說過多少次了,集團短號通話是免費的,可母親還是怕浪費電話費,自己說完就急匆匆地掛了。我和朋友談過這個話題,她們說給自己的父母打電話也是這樣。這就是典型的中國父母:寧可自己苦一輩子,也不多花孩子一分錢,不給兒女增添一點負擔。
車還沒等進院,老爸就急匆匆地小跑著迎過來,腳步和眼神透出難以自抑的欣喜。廚房裡飄來陣陣香味,老媽正忙著為我們準備可口的飯菜。
兒子大聲地喊:「姥姥,我回來了,想你了!」老媽尋聲看過來,一把摟住兒子說:「外孫又長個兒了!」
老媽親手做的一桌美食陸續端上了餐桌,大姐、大哥、抱著妞妞的二嫂相繼回來了。四世齊聚一堂,歡聲笑語四起。
二哥說:「一樣的飯菜,媽做出的味道就不一樣,就是好吃!」我們也應聲說:「媽做啥都好吃,回家吃飯總吃撐著」!妞妞揮動著小手朝著老媽喊:「太太」!老媽笑著答應著,高興得合不攏嘴。她給這個孩子夾菜,給那個孩子盛飯,生怕哪個夠不著,哪個吃不飽——70歲的老媽還把我們當孩子。
有一首歌中說「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此時看我們兄妹幾個都聚齊了,卻是老爸開始了嘮叨:「你媽記性不好,電源沒拔,水龍頭沒關,耳朵背了喊她聽不見,電話裡還打岔……」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從老爸數落老媽的種種「不是」裡,飽含了他們深深的愛。母親的確老了:眼睛花了,做針線活兒已經看不清了;胃也嬌嫩了,承受不了硬食物,只能吃鬆軟的米飯和稀粥;牙稀疏了,大骨頭已經和她無緣,富含維生素的水果也只有望梅止渴的份。
記得小時候,早晨媽媽起床就把我們所有的孩子都喊起來,疊被子、收拾屋子、幫忙做飯、餵雞看狗.再長大一些就開始下地幹活、上山放羊。老媽教育我們從小就養成了愛勞動的好習慣,乃至到今天的工作崗位上依然保持著這些良好習慣。
在那個貧窮的歲月,因為有勤勞的父母,八口之家的我們從沒有缺衣少食。在那個通訊和信息閉塞的年代,父母竟然能供大哥讀完高中、供我讀完中專。爸媽為這個家操勞了一輩子,為兒女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種了一輩子地、養了半輩子羊的父親告別了牧鋪回到村裡,卻很是不習慣。於是父母又開始了他們的養雞餵豬、種菜栽花的日子。一開始,我們兄弟姐妹不同意他們弄這些,本想讓他們消消停停的過好晚年的生活。可老媽卻說每天看著這些雞鴨、花草感覺日子充實、快樂,我們也就不便再多阻攔,畢竟順者為孝嘛。只要父母高興一切由著他們吧!淳樸善良的父母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種出了純天然綠色的蔬菜,不但自己吃,還拿給街坊鄰居吃。每次我回家,老媽都說:「帶點菜給你的朋友們,這是在魯北街裡買不到的綠色蔬菜」!
美麗鄉村建設期間,電視臺來村裡拍攝錄像,鄉裡的宣傳人員成了家裡的常客。老媽興奮地和我們說:「那天電視臺來家裡拍攝還採訪你爸了呢,那天白鄉長來和你爸合影了,那天包書記來把我栽的花、種的菜、養的豬雞鴨鵝統統拍了照,還誇獎我了呢!………駐村的包書記他們對我們可好了,經常來家裡問寒問暖。現在黨的政策太好了,吃的好,穿的暖,住的好,看病花錢少.看著老媽高興地像孩子一樣,我心裡想:這不正是黨的好政策在農村實實在在的落實結出的碩果麼?聽著老媽誇包村幹部感激的話,我的心裡暖暖的:戰鬥在基層一線同志們的辛苦沒有白付出,他們的努力換來的是老百姓日子的起色,得到是的老百姓發自內心的稱讚,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詮釋著新時代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作者:王玉萍
父母的辛勞,換來了鄉裡授予的「衛生光榮戶」的榮譽,當看到朋友圈裡父親站在領獎臺上捧著獎狀,還有獎勵的扎著大紅花的鐵鍬和掃帚,我的眼睛溼潤了:70歲的父親也有站在領獎臺上的一天,而這一天是黨和政府賦予農民最神聖的榮譽!
看著父母的幸福小院兒,我想,這就是中國千千萬萬農民家庭的縮影,這正是偉大祖國成立70周年中國農村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真實寫照。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我。厲害了我的國,厲害了我的家,厲害了我的老爸和老媽!
夕陽西下,我們揮手向父母告別,雖不舍,卻無奈。站在夕陽中父母臉上閃著慈祥的光。在車子駛出大門的那一刻,我按下了音樂開關,一首虐心的歌曲瞬間讓我淚流滿面:「都說養兒為防老,可兒山高水遠他鄉留;都說養兒能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