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耳通氣海」長壽之法

2021-03-04 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在中醫上講「耳通氣海」,這點老年朋友和女性朋友要注意了。現代一些女孩子,年紀輕輕,什麼毛病都有,頭昏腦脹,肩酸腿軟,往往是「氣虛」之故。

女人之患在「血多氣弱」,男人之患在「氣多血弱」,耳朵觀想念佛聲音,由於「耳通氣海」,可使氣機充實,健康長壽,卻病延年。尤其老年人耳朵悶住了,聽不見,正好念「佛」觀「音」而修,慢慢的功夫上路了,必能恢復年青時敏銳的聽覺。

《觀音菩薩與觀音法門》

-------------

我們平時修持修養,眼睛喜歡向外面看,耳朵喜歡向外面聽,真正修養做到了,眼睛對外見而不見,看到了跟我不相干,用佛學的話來講,就是內心意識不起分別;耳朵聽到聲音,在鬧市中車鳴鳴馬嘯嘯,隨便你怎麼吵,沒有聽見。

所以佛經上講,有一天佛在恆河邊打坐,一行做生意的商隊用車馬馱著貨品過河,那個車聲和馬叫的聲音很嘈雜,後來佛出定了,一看地下都是亂七八糟的水,就問弟子們:「這是怎麼一回事?」弟子說:「你不知道啊?剛才很多車馬經過。」「噢,我一點都不知道。」佛可不是昏沉,跟昏沉有差別,也不是睡著了,是「耳目內通」,眼睛不向外看,內觀;耳朵也不向外聽,內通。這是觀音法門,就是《楞嚴經》上說的「返聞聞自性」,用耳根修的「入流亡所」。

注意了,你們要是年紀大一點,最好用觀音法門慧覺來修持,可以長壽。為什麼用耳根聽可以長壽?耳根管氣,耳通氣海,耳根也通腎海。

《莊子諵譁》

-----------

像昨天我跟一個學醫的同學談到人的生命的來源--懷胎,胎兒在娘胎裡頭大概四五個月的當中,母親講話、肚子外面所有講話,聽得清清楚楚,聽得比我們現在還要清楚。就是眼睛看不到外邊,反正眼睛自己看到那個意識境界也很好玩,在裡頭也有運動場、也可以開會、賽跑,也可以跳舞、也可以朋友送往迎來哦!

在肚子裡頭,那是他意識的獨影境界。可是耳朵最厲害!所謂耳通氣海。所以,當父母的注意哦!你任何做壞事,那個嬰兒聽得清清楚楚,太清楚了!現在的科學也測驗出來,過去的道家也曉得。

《中庸講記》

-------------

問:在念咒的時候,氣用完了,再吸進來時,肺部覺得不能吸了,可是又還感覺意猶未盡。這個時候再有氣,腦子裡就覺得好像快要昏倒了一樣,該不該放掉?

南師答:呼吸進來到氣管,兩個肺是呼吸經過最重要的機器。肺是過濾的機器,你有沒有看過肺?你把動物的肺買來看,上面是薄薄的一層白膜包住的,這一層白色的外衣非常細,有孔的,我們為什麼會氣喘、生痰?就是外面這一層網膜被很多水給凍住了,那些空孔不通了,就會氣喘、生痰。所以肺是過濾呼吸進來的氣,不是說肺吸滿了就叫充滿了,不對。你氧氣進來太多,在裡面變二氧化碳了,所以難受嘛。

耳朵為什麼氣進來會嗚呢?如果氣沒有了,耳朵也會叫的。中醫告訴你,「耳通氣海」,通到下面,所以有耳嗚,或者耳朵蒙住了,腎氣不通。

你坐到發暈的時候,還在吸氣,你不要憋死啦!它是個來往作用嘛,你把氣老是憋在那裡幹什麼呢?真是暈,就要放。

《南懷瑾先生問答集》

-----------

唱念是八萬四千法門中一種很柔軟、溫和的修練方法,這軟修法門修得好,一字音中即能「一言具眾音聲海」。在煩惱痛苦的時候,放開一唱,所有煩惱都沒有了,進入空幻三昧的境界裡去。尤其在高山頂上,無所顧忌與掛慮,開懷唱之,天地人我皆空,才知道音聲海確是既微密又美妙的解脫法門,《楞嚴經》觀世音菩薩的觀音法門正是現成寶貴的一例。觀世音菩薩的觀音法門正是現成寶貴的一例。

現在科學對光的研究頗有進展,而音聲方面則較落後,像銀河系中的巨大聲音,現在科學家所知極少,只曉得銀河系統有很多聲音,但搞不清楚它的位置、來源和性質。有時我們聽到什麼聲音,一下又沒有了,那有些是非人所發出的。其實聲音愈大,我們愈聽不見,人類這耳朵、耳根聽的能力很有限,然而我們這個自性的觀音之功能是無限的,你修持到了,自然曉得。所以念誦的修持,念啊念啊的,到了夜裡睡著了,還聽到念誦的聲音,這不稀奇,也不要害怕,知道原理,何怕入魔,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這音聲海的修持,只要氣調得好,自己如此一念,立即忘我,入了音聲海中。關鍵除了我所說的氣脈問題外,還在誠敬上,不在調子如何。譬如唱懺悔文,心中至誠,全意貫注,字音一發,身心性命全在懺悔中,此時懺悔詞句已不相干,懺悔的氣氛充滿,一念頃,諸業銷殞,別無雜想,身心清淨透明,如雨後晴空,噯呀!就這樣作到「心一境性」了嘛!

譬如有位同學喉嚨病了很久,自己還是個醫生,吃了很多藥都沒效,聽我講這軟修法門,他回家自己一試,如法而修,喉嚨的病便好了。唱誦的道理甚深微妙,自己要深思體會。比如唱爐香贊,由爐字起音,在平、上、去、入四聲拉長自然地轉,氣長的人可拉得很長,練得好,氣愈練會愈長,氣一長,便能得健康長壽。由於你們的觀念習氣,受一般唱念方法的影響,偏重語調的講究,忽略聲氣調配之理,未作到心氣、聲氣、身心三合的境界,因此法益未能十足發揮。

關於「唱誦」,每句最後一個字音之拉長,在這字音的平、上、去、入音節之內,以舌頭去彈動,入聲的氣是往內部下沉,吸氣進來,不往外散。念得如法,喉嚨自開,而且因「耳通氣海」,耳根自然向內反聞自性,不往外馳求,心氣合一,夫復何難?!得止得定,早晚成辦。

唱誦修好了,氣息深長微細,睡時無呼吸聲,此即龜息,若一躺床上入睡,人便呼呼大響,那是身心不調,業氣粗重之人。以道家精氣神而言,觀想是煉神,念誦是修氣,端容正坐為煉精,精、氣、神層層升華調和,身心氣質自然轉化,所以三業專精的話,成就便快。

有時你們獨自修持,在夜深人靜時刻,心中有很大的煩惱感慨,不妨在佛前一站,一首詩、一個偈子,唱完了它,煩惱沒了,萬緣也就放下了。一切戲舞詠曼、詩詞歌賦都是給人調節身心用的,古代祖師及一些行者,詩詞都作得很好,一面借供調心,一面方便說法,雖是戲論,也是功德。

《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

老年人耳朵聾了,腎氣衰了,叫做氣不歸元,因為「耳通氣海」。但是這個眼睛也通氣海,眼睛老花看不見了,同腎臟、肝臟兩方面有關係,就是內部老化的原故。當然近視眼也是,再加上肝臟、腎臟不好,內部的那個能的作用不靈了,外表就出來現象。

注意啊,怎麼叫「入室」?古人準備修道了,就萬緣放下,什麼家庭兒女,什麼事業,一切都丟掉,一個人孤零零到一個地方去修,這叫「入室」。不是說把房門一鎖,我要修道了,不要來吵我,我入室了,那叫裝模作樣。真正的入室不一定閉關,就在這個世界亂鬨鬨之間,自己把六根關閉,就是真入室了,真閉關了。

開始修的人入室之時,四個字的口訣「收視反聽」,把眼睛神光返迴轉。修道者把神光返轉,不是兩個眼睛向上翻,「收視」不是這個道理,只是眼睛的外皮關起來,道家比喻它像窗簾垂下一樣,叫做垂簾。眼神還是照住,擺在那裡,你那個意識、注意力不向前面看,向哪裡去呢?向沒有地方去的地方去,這樣就是「收視反聽」。

我們一般習慣,耳朵喜歡聽聲音,尋找每一個聲音的來源,就是從小孩開始的習慣。上面口訣也告訴你了,「收視反聽,轉順為逆」,修道是一切都收回來,關閉了,像電視機一樣把它關閉,轉順為逆,倒轉來,凡事都放下,就關起來了。

實際上,打坐時把眼睛收回來,或者照到哪裡,行不行呢?還是不行。因為我們耳朵,歡喜向外面聽聲音。要把眼睛、耳朵收回來沉下去,簡單地說就是「收視返聽」,也就是佛家修行的觀音法門。以道家的看法,觀音法門是利用耳根起修。

用觀音法門的好處在哪裡呢?我們這個耳通氣海,換句話說,兩個耳朵與這個生命腎氣相通。所以一般年紀大的,耳朵聽不清了,就是腎經的元氣衰弱了;眼睛也老花了,那是肝經閉塞出了毛病。

老年為什麼聾啊?元氣虧損了,因為耳通氣海,有形的氣海就是在肚臍以下。你們會針灸的,就曉得氣海穴。我們頭腦清醒,耳朵聽得見,眼睛能夠看,六根能夠用,這是六根的光明,這就是「元精」。這是精神之精,不是精蟲卵髒的精。如果氣血不旺盛,下元不堅固,上面精神就沒有啦,所以老了,真水衰了,眼睛、耳朵也不行了,一切都不行了

到了中年以後,真正的補藥就是靠自己,也就是道家講的,「上藥三品,神與氣精」。精、氣、神怎麼培養出來呢?心靜、妄想少、慾念少 (廣義的欲)、寧靜到極點時,自然「太陰真水」就培養出來,精神也就來了。

整理自《我說參同契》

*************************************

歡迎關注公眾訂閱號: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歡迎分享文章至「朋友圈」,謝謝支持!

歡迎瀏覽「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同名博客,請點擊「閱讀原文」進入。

相關焦點

  • 南懷瑾老師:天眼通(「神通」之二)
    然後又轉入另一個新境界,不會再看到幻相,而是看到身體內外一片亮光。久而久之,自己心臟血液流動的情形,也都看得很清楚,不用去照X光了。可是不要把它當成眼通,當眼通就著魔,不當眼通就差不多要通了。所以不要想辦法去除掉它,如果道理不清楚,還要執著這個境界,幻境就會越來越多。主要原因是眼睛機能衰退或疲勞,這是吃點補眼的藥物會有好處的。
  • 南懷瑾老師揭秘神通(三):天眼通
    眼耳鼻舌身識都沒關掉,意識又在打妄想,坐在那兒玩弄境界。 真正天眼通都不用打坐,一邊講話一邊看得清清楚楚,不是定起來才看得見,沒有這回事。《法華經》上說「父母所生眼,能觀十方界」,是自然的,不須要離開這個肉體。成就了真正的天眼通,不需要閉眼,即使張開父母所生之肉眼,看三千世界亦無障礙。
  • 南懷瑾老師,食譜裡有一道菜,專門治祛溼
    原創南懷瑾老師為何偏偏提倡觀息法門和禪秘要法?原創南懷瑾老師已經成仙成佛了麼?短篇精華:重溫2008年春節,南老師談定境!>南懷瑾:生命的能源來自寧靜南懷瑾:業力深的人身體特別笨重,走路為什麼特別響南懷瑾:做人只有自強自立,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 南懷瑾老師揭秘「神通」(二):佛法特有的神通
    神通是人神而通之,是人修到了精神超越物質、超越肉體時,他的精神與天地宇宙法界的觀念相通了,自然就起各種變化。所以不應該以凡夫境界的意識妄想,隨便妄求神通。神通的種類有五種,是佛法與外道都有的共法。五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不論練任何功夫,得定了,或者會得一通,最高的可以得五通。
  • 南懷瑾老師:我每晚必做的準提施食法
    【視頻:南懷瑾老師講如何施食】***************************南公懷瑾上師親承之準提法施食儀軌
  • 南懷瑾老師揭秘神通(四):宿命通
    你兩、三歲的時候我還抱過你呢!那時我七、八十歲,為什麼叫我小孩?」我那個時候就有那麼討厭,老前輩被我搞得一愣一愣的。人,就是生生世世在輪轉。有些人生下來就有宿命通,知道自己的前生或他人的前生。宿命通是從定力來的,不要認為打坐就是定,你說那我坐了三年,都坐不出宿命通?你那是昏沉、散亂、不叫定力,兩條腿雖然盤得很好,心裡念頭卻不斷。
  • 南懷瑾老師開示:單鼻孔呼吸法
    這是一般道家、密宗們自認是不傳之秘的初步方法。儘管有些人反對這樣說出來,但我認為是對人類健康有利的事,用不著守密,應該公開。而且我素來認為既然是可以助人之道,就是天下的公道,不是屬於哪個私有的,也不是屬於哪一門、哪一派的。道既然是天下的公道,為什麼分這個宗、那個教;這個我的、那個你的?這還叫什麼宗教?!
  • 南懷瑾老師:我每天晚上必做的施食法,從不間斷
    (共三遍) 【南懷瑾老師示範 淨法界咒「唵嚂」和護身咒「唵 齒臨」念法(各二十一遍)】念的同時在施食杯上方,用右手無名指(懸空)畫寫梵文「嚂」字。一邊念一邊寫,共畫寫三遍。 【南懷瑾老師念誦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五、觀想準提佛母,自頂而入,與己合一。
  • 南懷瑾老師:氣脈不是道,只是助道品!
    所以講見地、修證、行願三個部分,包括一切,三位一體,同等重要。行門同見地是不可分的,見地到了一步,你的心行非變不可。大善知識們,大禪師們,一看,這個人有沒有進步,一看就知道了。別以為氣色好了,氣脈通了是道,那是逗你玩的。
  • 南懷瑾老師:有人懷疑盤腿打坐對人體的健康有礙,這是誤解!
    密宗的手印很多,手印的道理就是手語,是與佛菩薩、有成就的人溝通的手語,這也是個大奧秘。所以說打坐時手的姿勢、身體的姿勢、腿的姿勢,雖然是一個模式,但嚴格地研究,每人都不同,這個與自己身體的氣脈、稟賦有關,所以要懂這個原理。
  • 南懷瑾老師珍貴音頻:我說參同契(77)--尾閭關 夾脊關 玉枕關
    老實講,三關真通了的人我還沒有見到過,很難真正做到《參同契》上說的「引驗見效,校度神明」。不要亂吹,真的每一關都通了,內行人一看就知,當然這個內行就很難找了。「尾閭」這一關,打通也很痛苦哦。所以你們修道打坐想身體健康,結果反而腰酸背痛,各種難過都來了,這就要明白道家說「弱者道之反也」的道理,在恢復你的健康以前,是會有一度感覺很衰弱,比沒有做工夫之前還要差。
  • 南懷瑾老師,親自示範!打坐的詳細教學!
    (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  (七)舌頭輕微舔抵上顎,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整理自《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南懷瑾老師,親自示範如何靜坐的文章:  現在世界各地都在流行靜坐
  • 氣海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充盛的天部之氣運行規律:循任脈上傳陰交穴。氣海穴功效:生發陽氣,氣海穴有補氣理氣,益腎固精,益氣助陽、調經固經的作用。主治病症氣海穴主治少腹、腰骶等疾患:如腹痛、腹脹、洩瀉、胃下垂、脫肛、遺尿、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痛經、崩漏、陰挺、尿瀦留、腸麻痺、神經衰弱等。
  • 最經典的打坐教學視頻《如何靜坐》,南懷瑾老師演示
    本文所分享的是南懷瑾老師親自示範打坐(也叫靜坐、宴坐、跏趺坐)的珍貴視頻。
  • 南懷瑾老師:早晨用這個方法測身體狀況很準,還有鍊氣強身的的不傳之秘
    修通了才真能得定,然後身心兩面才能解脫、分開。《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南老師講達摩多羅禪經》--------------要說做工夫嘛,初步的辦法很簡單,你早晨起來深吸一口氣,試試兩個鼻子通不通氣,如果左鼻子不通,就表示身體有問題,尤其是中年朋友們更要當心。如果右鼻子不通的話,身體雖然有問題,不過不要緊。
  • 南懷瑾老師:氣脈不是道但又非打通不可,這是為什麼呢?
    密宗的氣脈之說,道家的奇經八脈之說等等,都是由禪定的功夫,根據實際的經驗說出來的。古人不過把這些經驗記錄下來,後世人學到這些,就拿雞毛當令箭了,什麼大周天、小周天啦!把傳這些法當成傳道,那就完全搞錯了。其實不管什麼氣脈,什麼周天,修了半天都是加行裡頭的功夫。
  • 南懷瑾老師,親自示範:打坐」的詳細教學
    (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  (七)舌頭輕微舔抵上顎,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整理自《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南懷瑾老師,親自示範如何靜坐的文章:人要增強自己生命的功能,並且活的健康長壽,那麼建議您來學習靜坐。  「靜」和「靜坐」是世界上各學派各宗教的共法,從靜坐得到定靜的境界,不屬於哪一家,所以是共法,另外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真正的佛法是不共法,和其他各宗各派都不一樣,那是無上智慧成就的大學問。  不過靜坐不一定就是學佛、修道,也不是一定要信仰任何宗教,靜坐的目的是要使自己的身心達到決對的寧靜。
  • 幻真運氣法
    其具體功法如下: (1)選擇清靜、乾燥、避風之室,鋪以厚軟之床褥,仰臥,枕高二寸餘,腳部稍墊高。先呼出腹中濁氣九口,然後閉目,叩齒三十六通,以收斂心神。以指按揉兩目外內眥,並按鼻梁兩側,擦耳摩面。然後,舌抵上顎,待口中津液滿口則下咽入胃中。如此三咽後,兩目內視,耳不外聽,雙手握固,身心完全放鬆,則可以進行以下修練。
  • 佛學六大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漏盡通
    在回答此問題前,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佛教六大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漏盡通:02天眼通天眼通,又稱「天眼智證通」。03天耳通天耳通是智慧,能以音聲間接了解眾生心念及心念之苦樂,善惡因果,並能解知十方諸佛應眾生心念及文字所講諸法,不夾雜己念妄想,不入文字坑
  • 南懷瑾老師:一個人精神不好,做一點事就累了,還會有什麼事業前途呢?
    因為我有幾個學生,能力好、智慧高,他的才能見解,老實說我都佩服他。但要命的是,交給他一件事情,一個月都沒有消息。罵他嗎?不忍心。實際上他三天兩天就患感冒,一天到晚都必須與床為伍,沒有精神,只好躺下來睡覺。我才發現「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不是說他壞,而是他的底子太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