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上講「耳通氣海」,這點老年朋友和女性朋友要注意了。現代一些女孩子,年紀輕輕,什麼毛病都有,頭昏腦脹,肩酸腿軟,往往是「氣虛」之故。
女人之患在「血多氣弱」,男人之患在「氣多血弱」,耳朵觀想念佛聲音,由於「耳通氣海」,可使氣機充實,健康長壽,卻病延年。尤其老年人耳朵悶住了,聽不見,正好念「佛」觀「音」而修,慢慢的功夫上路了,必能恢復年青時敏銳的聽覺。
《觀音菩薩與觀音法門》
-------------
我們平時修持修養,眼睛喜歡向外面看,耳朵喜歡向外面聽,真正修養做到了,眼睛對外見而不見,看到了跟我不相干,用佛學的話來講,就是內心意識不起分別;耳朵聽到聲音,在鬧市中車鳴鳴馬嘯嘯,隨便你怎麼吵,沒有聽見。
所以佛經上講,有一天佛在恆河邊打坐,一行做生意的商隊用車馬馱著貨品過河,那個車聲和馬叫的聲音很嘈雜,後來佛出定了,一看地下都是亂七八糟的水,就問弟子們:「這是怎麼一回事?」弟子說:「你不知道啊?剛才很多車馬經過。」「噢,我一點都不知道。」佛可不是昏沉,跟昏沉有差別,也不是睡著了,是「耳目內通」,眼睛不向外看,內觀;耳朵也不向外聽,內通。這是觀音法門,就是《楞嚴經》上說的「返聞聞自性」,用耳根修的「入流亡所」。
注意了,你們要是年紀大一點,最好用觀音法門慧覺來修持,可以長壽。為什麼用耳根聽可以長壽?耳根管氣,耳通氣海,耳根也通腎海。
-----------
像昨天我跟一個學醫的同學談到人的生命的來源--懷胎,胎兒在娘胎裡頭大概四五個月的當中,母親講話、肚子外面所有講話,聽得清清楚楚,聽得比我們現在還要清楚。就是眼睛看不到外邊,反正眼睛自己看到那個意識境界也很好玩,在裡頭也有運動場、也可以開會、賽跑,也可以跳舞、也可以朋友送往迎來哦!
在肚子裡頭,那是他意識的獨影境界。可是耳朵最厲害!所謂耳通氣海。所以,當父母的注意哦!你任何做壞事,那個嬰兒聽得清清楚楚,太清楚了!現在的科學也測驗出來,過去的道家也曉得。
《中庸講記》
-------------
問:在念咒的時候,氣用完了,再吸進來時,肺部覺得不能吸了,可是又還感覺意猶未盡。這個時候再有氣,腦子裡就覺得好像快要昏倒了一樣,該不該放掉?
南師答:呼吸進來到氣管,兩個肺是呼吸經過最重要的機器。肺是過濾的機器,你有沒有看過肺?你把動物的肺買來看,上面是薄薄的一層白膜包住的,這一層白色的外衣非常細,有孔的,我們為什麼會氣喘、生痰?就是外面這一層網膜被很多水給凍住了,那些空孔不通了,就會氣喘、生痰。所以肺是過濾呼吸進來的氣,不是說肺吸滿了就叫充滿了,不對。你氧氣進來太多,在裡面變二氧化碳了,所以難受嘛。
耳朵為什麼氣進來會嗚呢?如果氣沒有了,耳朵也會叫的。中醫告訴你,「耳通氣海」,通到下面,所以有耳嗚,或者耳朵蒙住了,腎氣不通。
你坐到發暈的時候,還在吸氣,你不要憋死啦!它是個來往作用嘛,你把氣老是憋在那裡幹什麼呢?真是暈,就要放。
《南懷瑾先生問答集》
-----------
唱念是八萬四千法門中一種很柔軟、溫和的修練方法,這軟修法門修得好,一字音中即能「一言具眾音聲海」。在煩惱痛苦的時候,放開一唱,所有煩惱都沒有了,進入空幻三昧的境界裡去。尤其在高山頂上,無所顧忌與掛慮,開懷唱之,天地人我皆空,才知道音聲海確是既微密又美妙的解脫法門,《楞嚴經》觀世音菩薩的觀音法門正是現成寶貴的一例。觀世音菩薩的觀音法門正是現成寶貴的一例。
現在科學對光的研究頗有進展,而音聲方面則較落後,像銀河系中的巨大聲音,現在科學家所知極少,只曉得銀河系統有很多聲音,但搞不清楚它的位置、來源和性質。有時我們聽到什麼聲音,一下又沒有了,那有些是非人所發出的。其實聲音愈大,我們愈聽不見,人類這耳朵、耳根聽的能力很有限,然而我們這個自性的觀音之功能是無限的,你修持到了,自然曉得。所以念誦的修持,念啊念啊的,到了夜裡睡著了,還聽到念誦的聲音,這不稀奇,也不要害怕,知道原理,何怕入魔,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這音聲海的修持,只要氣調得好,自己如此一念,立即忘我,入了音聲海中。關鍵除了我所說的氣脈問題外,還在誠敬上,不在調子如何。譬如唱懺悔文,心中至誠,全意貫注,字音一發,身心性命全在懺悔中,此時懺悔詞句已不相干,懺悔的氣氛充滿,一念頃,諸業銷殞,別無雜想,身心清淨透明,如雨後晴空,噯呀!就這樣作到「心一境性」了嘛!
譬如有位同學喉嚨病了很久,自己還是個醫生,吃了很多藥都沒效,聽我講這軟修法門,他回家自己一試,如法而修,喉嚨的病便好了。唱誦的道理甚深微妙,自己要深思體會。比如唱爐香贊,由爐字起音,在平、上、去、入四聲拉長自然地轉,氣長的人可拉得很長,練得好,氣愈練會愈長,氣一長,便能得健康長壽。由於你們的觀念習氣,受一般唱念方法的影響,偏重語調的講究,忽略聲氣調配之理,未作到心氣、聲氣、身心三合的境界,因此法益未能十足發揮。
關於「唱誦」,每句最後一個字音之拉長,在這字音的平、上、去、入音節之內,以舌頭去彈動,入聲的氣是往內部下沉,吸氣進來,不往外散。念得如法,喉嚨自開,而且因「耳通氣海」,耳根自然向內反聞自性,不往外馳求,心氣合一,夫復何難?!得止得定,早晚成辦。
唱誦修好了,氣息深長微細,睡時無呼吸聲,此即龜息,若一躺床上入睡,人便呼呼大響,那是身心不調,業氣粗重之人。以道家精氣神而言,觀想是煉神,念誦是修氣,端容正坐為煉精,精、氣、神層層升華調和,身心氣質自然轉化,所以三業專精的話,成就便快。
有時你們獨自修持,在夜深人靜時刻,心中有很大的煩惱感慨,不妨在佛前一站,一首詩、一個偈子,唱完了它,煩惱沒了,萬緣也就放下了。一切戲舞詠曼、詩詞歌賦都是給人調節身心用的,古代祖師及一些行者,詩詞都作得很好,一面借供調心,一面方便說法,雖是戲論,也是功德。
《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
老年人耳朵聾了,腎氣衰了,叫做氣不歸元,因為「耳通氣海」。但是這個眼睛也通氣海,眼睛老花看不見了,同腎臟、肝臟兩方面有關係,就是內部老化的原故。當然近視眼也是,再加上肝臟、腎臟不好,內部的那個能的作用不靈了,外表就出來現象。
注意啊,怎麼叫「入室」?古人準備修道了,就萬緣放下,什麼家庭兒女,什麼事業,一切都丟掉,一個人孤零零到一個地方去修,這叫「入室」。不是說把房門一鎖,我要修道了,不要來吵我,我入室了,那叫裝模作樣。真正的入室不一定閉關,就在這個世界亂鬨鬨之間,自己把六根關閉,就是真入室了,真閉關了。
開始修的人入室之時,四個字的口訣「收視反聽」,把眼睛神光返迴轉。修道者把神光返轉,不是兩個眼睛向上翻,「收視」不是這個道理,只是眼睛的外皮關起來,道家比喻它像窗簾垂下一樣,叫做垂簾。眼神還是照住,擺在那裡,你那個意識、注意力不向前面看,向哪裡去呢?向沒有地方去的地方去,這樣就是「收視反聽」。
我們一般習慣,耳朵喜歡聽聲音,尋找每一個聲音的來源,就是從小孩開始的習慣。上面口訣也告訴你了,「收視反聽,轉順為逆」,修道是一切都收回來,關閉了,像電視機一樣把它關閉,轉順為逆,倒轉來,凡事都放下,就關起來了。
實際上,打坐時把眼睛收回來,或者照到哪裡,行不行呢?還是不行。因為我們耳朵,歡喜向外面聽聲音。要把眼睛、耳朵收回來沉下去,簡單地說就是「收視返聽」,也就是佛家修行的觀音法門。以道家的看法,觀音法門是利用耳根起修。
用觀音法門的好處在哪裡呢?我們這個耳通氣海,換句話說,兩個耳朵與這個生命腎氣相通。所以一般年紀大的,耳朵聽不清了,就是腎經的元氣衰弱了;眼睛也老花了,那是肝經閉塞出了毛病。
老年為什麼聾啊?元氣虧損了,因為耳通氣海,有形的氣海就是在肚臍以下。你們會針灸的,就曉得氣海穴。我們頭腦清醒,耳朵聽得見,眼睛能夠看,六根能夠用,這是六根的光明,這就是「元精」。這是精神之精,不是精蟲卵髒的精。如果氣血不旺盛,下元不堅固,上面精神就沒有啦,所以老了,真水衰了,眼睛、耳朵也不行了,一切都不行了。
到了中年以後,真正的補藥就是靠自己,也就是道家講的,「上藥三品,神與氣精」。精、氣、神怎麼培養出來呢?心靜、妄想少、慾念少 (廣義的欲)、寧靜到極點時,自然「太陰真水」就培養出來,精神也就來了。
整理自《我說參同契》
*************************************
歡迎關注公眾訂閱號: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歡迎分享文章至「朋友圈」,謝謝支持!
歡迎瀏覽「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同名博客,請點擊「閱讀原文」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