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見的膕繩肌筋膜疼痛,如何正確的訓練改善康復?

2020-12-13 體態訓練師curry

要練對,別練廢!

關注我,成就你!

健身路上,我來陪你!

01前言

首先我們回想一下

1.在我們工作生活中是不是經常出現久坐後出現屁股酸痛

2.只要是疼痛就會會延伸到大腿後側甚至到膝蓋窩;

不用多想了!

這可能是「膕繩肌筋膜疼痛

02什麼是膕繩肌

我們的大腿後側肌群,又稱為『膕繩肌』或『膕旁肌群』,位於大腿的背面,由三塊主要的肌肉組成:股二頭肌(biceps femoris)、半膜肌(semimembranosus)和半腱肌(semitendinosus)。主要的肌肉共同起於在坐骨粗隆(股二頭肌的短頭起源股骨後側中段),半腱肌和半膜肌終止於脛骨內髁的關節囊下緣,而股二頭肌終止於腓骨頭。

膕繩肌跨過髖關節和膝關節,最主要的功能是伸展大腿(大腿在臀部處往後伸)和屈曲小腿(足跟往臀部翹的動作)。在生活中,膕繩肌協同大腿的肌群(主要為股四頭肌)完成走路或跑步的動作,和避免走路時向前跌倒。

膕繩肌的緊繃,是人們向前彎腰時無法碰到腳趾的最常見原因;而且,膕繩肌緊繃可造成正常腰部曲線的改變,進而造成下背肌群的緊繃。

03發生疼痛的原因

不合適的椅子和不當的坐姿,容易造成腿後肌的壓迫對一般人來說,最常見的原因是膕繩肌受到『壓迫』;

長時間坐在不適合身材的椅子,例如椅面過寬或椅子過高,導致坐的人腳碰不到地,大腿後側壓在椅緣上。或是椅墊過大過硬,壓迫大腿後側。開車或坐車時也會遇到相同狀況。

●長時間坐廉價的帆布摺疊椅,前緣支撐椅面的橫杆壓迫大腿後側。

●椅子大小雖然合適,但卻喜歡坐在椅子前緣,讓身體重量落在大腿後側而非臀部。

●跪坐過久或是坐的時候膝部極度彎曲,足部縮到椅子下方;或是工作需久蹲。

●翹二郎腿,兩腳互壓過久;或是盤坐也會。

對於運動的人來說,最常見的原因是過度使用,腿後肌長時間處於收縮狀態:籃球、足球、橄欖球、手球...等需跑步時間較長的運動,大腿後肌容易過度使用超出負荷而產生激痛點。另外拉傷後亦會生成激痛點。

●騎腳踏車時,坐墊與腳踏板的位置不當,最低踏板位置無法伸展膝蓋和大腿,會導致膕繩肌長時間處於收縮狀態,也會產生激痛點。

●遊泳的姿勢不良,自由式踢水的用力不對、角度過大,都會造成大腿後肌的疲乏和產生激痛點。

●長途的健行,特別是下坡路段;或是登山時下山速度過快,也會造成腿後肌的負擔,形成激痛點。

選擇腳踏車或是調整座椅高低時,最低腳踏板位置應能伸展膝蓋及大腿;圖右座墊過低,導致騎乘過程,膝部一直處於彎曲狀態,會造成膕繩肌的負擔。

若是平時的坐姿不好,也容易讓膕繩肌緊繃,不只影響運動表現,也容易在運動中受傷。另外長時間臥床,膝部攣縮過久。或是睡時膝窩總是會屈曲的人,膕繩肌也容易緊縮,產生激痛點。

04如何正確的訓練改善緩解?

膕繩肌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治療,一般以保守療法為主,絕少部分膕繩肌過度緊繃的患者可以接受部分肌腱切斷術來減少膕繩肌的緊繃。急性疼痛時,可口服止痛藥及肌肉鬆弛劑,並儘量減少坐著的時間,另外可以加強膕繩肌的復健伸展。服藥及復健效果不佳,可以使用幹針療法(dry needling)或中醫的針刺療法來消除激痛點。

自我康復策略

慎選合適的椅子,和改善不良的坐姿是自我康復的第一步。椅子高度與椅面大小應慎選適合自己身材的,椅緣應該柔軟圓滑;無法自帶座椅的辦公室,則可使用靠墊減少座椅的深度,若是大腿仍會壓迫在椅緣,則可使用矮凳、書本或手提袋將腳墊高,以解除膕繩肌的壓迫。

墊腳時需要注意的是,儘量使膝窩處大腿與小腿的夾角大於90度,有助於膕繩肌的放鬆;另外,墊腳的高度不宜過高,過高會使膝部高於髖部,反而容易造成鼠蹊部的疼痛,形成髂腰肌症候群。

·膕繩肌按摩

膕繩肌的自我按摩前,可先熱敷大腿後側15-20分鐘,然後利用硬式網球、或是泡沫軸,利用身體重量單點加壓在酸痛的點上,稍微前後的滾動20秒,之後再移往下一個酸痛點,有遠端到近端或是由近端到遠端皆可,直到酸痛感稍減即可。切勿只是一直前後滾動,如此是無法深入按摩肌肉的。

·膕繩肌伸展

立姿或是坐姿皆可,足跟著地,腳尖勾起,腿伸直,身體前傾,手掌壓在大腿前側,用力下壓,此時會感覺大腿及膝窩有些許牽扯酸痛感,持續20秒種。鬆開下壓的力量,休息5秒,再次下壓。重複3-5回到酸痛感降低或消失。

·膕繩肌強化

除了平時坐姿應注意勿長時間彎曲膝窩外,膕繩肌加強訓練。訓練膕繩肌,除了增加肌肉耐力外,也可以增加膝蓋在運動時的穩定度。仰臥位,雙腿放在椅子上,腳尖勾起,膝蓋微屈(不要伸直),慢慢抬起臀部和背部,讓大腿後側的肌肉收縮,保持5-15秒後慢慢的放下,休息30秒,重複3-5次。

05結束語

總結:大腿後側受壓迫、過度使用與長時間膝窩處於彎曲狀態,是膕繩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好發原因。慎選座椅、改變坐習慣、拉筋伸展和強化運動,可以改善膕繩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百裡挑一#

#春天會養生健康不踩坑#

相關焦點

  • 知足康復—屁股酸痛,也許是膕繩肌肌筋膜疼痛
    在生活中,膕繩肌協同大腿的肌群(主要為股四頭肌)完成走路或跑步的動作,和避免走路時向前跌倒。膕繩肌的緊繃,是人們向前彎腰時無法碰到腳趾的最常見原因;而且,膕繩肌緊繃可造成正常腰部曲線的改變,進而造成下背肌群的緊繃。
  • 屁股酸痛,也許是膕繩肌肌筋膜疼痛
    久坐後出現屁股酸痛,會延伸到大腿後側甚至到膝蓋窩;這可能是「膕繩肌肌筋膜疼痛」在生活中,膕繩肌協同大腿的肌群(主要為股四頭肌)完成走路或跑步的動作,和避免走路時向前跌倒。膕繩肌的緊繃,是人們向前彎腰時無法碰到腳趾的最常見原因;而且,膕繩肌緊繃可造成正常腰部曲線的改變,進而造成下背肌群的緊繃。
  • 大腿筋膜疼痛原因、診斷及自我康復策略
    在生活中,膕繩肌協同大腿的肌群(主要為股四頭肌)完成走路或跑步的動作,和避免走路時向前跌倒。膕繩肌的緊繃,是人們向前彎腰時無法碰到腳趾的最常見原因;而且,膕繩肌緊繃可造成正常腰部曲線的改變,進而造成下背肌群的緊繃。
  • 屁股酸痛,可能是肌筋膜疼痛
    在生活中,膕繩肌協同大腿的肌群(主要為股四頭肌)完成走路或跑步的動作,和避免走路時向前跌倒。膕繩肌的緊繃,是人們向前彎腰時無法碰到腳趾的最常見原因;而且,膕繩肌緊繃可造成正常腰部曲線的改變,進而造成下背肌群的緊繃。
  • 大腿筋膜疼痛如何處理?
    在生活中,膕繩肌協同大腿的肌群(主要為股四頭肌)完成走路或跑步的動作,和避免走路時向前跌倒。膕繩肌的緊繃,是人們向前彎腰時無法碰到腳趾的最常見原因;而且,膕繩肌緊繃可造成正常腰部曲線的改變,進而造成下背肌群的緊繃。
  • 膕繩肌損傷你了解多少?
    由股二頭肌(bicepsfemoris)、半腱肌(semitendinosus)、半膜肌(semimembranosus)組成。這些肌肉共同的起點位骨盆的坐骨結節。其中股二頭肌由兩部分組成,除起自坐骨結節的一個頭外,另一個頭起點在股骨上,位置偏外下方向。所有的這些肌肉均跨越膝關節,半腱肌和半膜肌向下止於脛骨內側,而股二頭肌止於膝關節外側的腓骨頭。
  • 掃盲10個關於膕繩肌的誤區!
    很多人希望通過瑜伽來緩解膕繩肌過度僵硬的問題,但經過多年的只有輕微改善。我們可以告訴自己,有耐心的不斷做好深入前屈是必要的,但這未必能達到你的期望。很多的體式細節,輔助矯正,其他練習的配合都不可缺少,畢竟我們的身體是一個整體。在這個過程中,瑜伽練習者很容易由於認知不夠或誤解老師口令,而走入某些誤區。
  • 造成膝蓋後側疼痛的2個重要原因,和6組簡單的康復訓練!
    點擊↑↑↑藍字 關注康復治療師 ID:cnkfzls
  • 膕繩肌易被忽視 4個方法緩解緊張和疼痛
    網易體育7月29日報導:膕繩肌並不是一塊單獨的肌肉,而是由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組成,它們位於大腿後側,所以也稱為股後肌群。
  • 股四頭肌的老冤家,一般深蹲都練不到的「護膝神肌」——膕繩肌!
    不過在我們練腿的時候,往往對股四頭肌的重視程度遠大於過膕繩肌,畢竟股四頭肌帶來的視覺衝擊才是面子工程。其實作為一對兒對抗肌,如果膕繩肌長期過於薄弱狀態,那麼股四頭肌也將沒無達到完全發達的程度。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進行腿部訓練的時候決不能忽略膕繩肌的重要原因!
  • 緩解膕繩肌(腿筋)-分步指南讓你安全拉伸緊繃酸痛的膕繩肌
    他們既頑固又僵硬的「性格」令許多瑜伽練習者感到沮喪,通常是因為他們知道(或聽說)前屈可以幫助他們緩解疼痛和僵硬的背部(但前提要克服他們的腿筋)。其實少部分的腰背問題、臀部問題和膝蓋問題,可以歸因於膕繩肌緊繃。那麼為什麼膕繩肌如此難以拉伸呢?
  • 強壯大腿肌肉,不可忽視膕繩肌這塊肌肉,膕繩肌訓練,不止於硬拉
    一提到健身練腿,大家應該都會優先想到深蹲這個動作,以及強壯的大腿前側肌肉股四頭肌,往往對於後側鏈的膕繩肌,在下意識中會有一個忽視,畢竟對於膕繩肌來說它在大腿後側,自己是看不到的。看不到才是最容易忽略的東西,不論是背部也好,還是小腿肌肉也好,也包括今天我們要講的膕繩肌。
  • 「譯文分享」顳下頜關節與膕繩肌的聯繫,骨盆如何影響面部「下」
    曾有研究顯示了膕繩肌和腹部活動是如何緩解髂脛束緊繃並恢復髖關節伸展性的(Obers test),詳細見於: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563370四、股後肌群鬆弛與TMJ之間的關係我還曾觀察到12名患有顳下頜關節疼痛的女性中
  • 舒展膕繩肌可緩解腿部酸痛,通過大腿後側的拉伸增加大腿的靈活性
    在本文中,一隻肌會介紹膕膕繩肌伸展的效果,你在家中可以做的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可以將它們納入到你的日常活動中!膕膕繩肌伸展的5種效果1.改善姿勢通過腿筋伸展運動,你可以期待改善姿勢的效果。如果膕繩肌僵硬,臀部的肌肉和骨盆將向後拉,造成不良姿勢。你可以通過拉伸大腿後部來提高姿勢,從而獲得良好的姿勢!另外,一起做肌肉訓練以改善姿勢。
  • 【收藏】膕繩肌的觸診定位方法
    1.闊筋膜張肌 ;2.臀大肌 ;3.股二頭肌長頭 ;4.半腱肌 ;5.半膜肌;6.大收肌 ;7.股薄肌;8.收肌腱裂孔 ;9.骶結節韌帶;10.骶棘韌帶;11.臀中肌;12.臀小肌(臀中肌深層);13.梨狀肌;14.股方肌;
  • 膝窩疼痛,不能翹二郎腿請查膕繩肌
    功能:近固定: 使大腿旋內以外,和股二頭肌相同,大腿伸遠端固定: 同股二頭肌。大腿在膝關節處屈,小腿伸時使骨盆後傾半腱肌:起自坐骨結節後上方外側面,止於脛骨粗隆內下方及小腿筋膜,其作用為伸髖、屈膝並微內旋,由坐骨神經支配。
  •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怎麼康復?術後正確的康復訓練很關鍵
    骨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發生很普遍,脛骨平臺是膝關節重要的負荷組成部分,也是膝關節創傷中最常見的骨折之一,多發生於強烈的外翻和內翻應力合併軸向載荷時,同時股骨髁對其下脛骨平臺有壓力和剪切力,可造成劈裂骨折、塌陷骨折或兩者兼有。
  • 膕繩肌的肌肉訓練有哪些活動?
    但是,當我們在鏡子前欣賞著自己練習的線條分明的股四頭肌時,是否可以注意到我們大腿後面脆弱的肌群——膕繩肌?事實上,多年來,膕繩肌無論在健身還是健身比賽中都是一個重要的標準,它對整個腿部的美感和身體的前後平衡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我們熟悉的幾個大動作,膕繩肌在深蹲和硬拉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 大腿後面不可忽視的肌肉:膕繩肌
    股部整體後面觀1.闊筋膜張肌 2.臀大肌 3.股二頭肌長頭 4.半腱肌 5.半膜肌 6.大收肌 7.股薄肌 8.收肌腱裂孔 9.骶結節韌帶 10.骶棘韌帶 11.臀中肌 12.臀小肌(臀中肌深層) 13.梨狀肌
  • 如何拉伸大腿後側的膕繩肌?
    昨日,有一位剛上瑜伽教練班的瑜伽教練跟我聊天,說自己做前屈的時候,膕繩肌太緊,背拱成駱駝,手伸到抽筋了,只能摸到膝蓋,而班上卻偏偏有一個身體柔軟的大美女,手輕鬆都可以摸到腳後跟,竟然還有多的,人與人的差別怎麼這麼大,突然間,心裡的好有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