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奕澤來說,最突出的那個標籤就是個性。很明顯,在同級別甚至整個汽車市場,都難以找到一輛比奕澤的設計更為個性的車型了。這款車在美國市場,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月銷量達到2萬輛。
但是個性不能當飯吃,誇張的設計加上高昂的價格、以及奇怪的配置設計,讓奕澤上市接近半年,依然處於慢熱狀態。而經銷商終端處已經有了接近萬元的優惠。奕澤,會成為豐田一款叫好不叫座的車嗎?
奕澤終端價格開始鬆動,「以價換量」不可避免
從6月底上市到如今,還不到半年時間。目前奕澤國內有些地區還沒有優惠,但有些地區的高配車型已經即接近優惠1萬元,低配也有禮包或數千元優惠不等。相應的,隨著優惠幅度加大,奕澤的月銷量,從7月份的兩千多臺,到了10月份,增長到了6801臺,從7月到10月,累計銷量16800臺。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呢?大概相當於XRV一個月的量(10月份XRV銷售18802臺)。
而巧的是,在奕澤上市前,我陪另外一個朋友去問過這款車。當時接待我們的銷售顧問的原話是,「這車緊俏的很,現在預定可以原價提車,正式價格出來之後可能要加價1到2萬呢。」
從原來預期加價,到上市不到半年開始降價,奕澤並未如豐田預期的那樣一炮而紅。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尺寸視覺上偏低偏小,不像一款SUV
筆者最近陪朋友去看了奕澤這款車,從看到實車的第一眼,就給我一種「尺寸偏小」的感覺。雖然長度並不短,也許由於前臉線條繁複的緣故,加上波浪形的腰線、下榻的後尾,奕澤實車給人的感覺缺少一點SUV的威猛感,更接近一款兩廂轎車。
實際上,它的離地間隙大約15釐米。在SUV裡也算比較低的。很多普通的城市SUV能達到18甚至20釐米。其實據說美版的CHR原本也是作為一款轎車來定位,在中國則被定義成一款SUV。因此奕澤可能就是比普通的轎車通過性,稍微強那麼一點點。當然,反過來說,它紮實的轎車底盤,也保證了它比較強的操控性。
至於備受詬病的第二排車窗,就不贅述了。
探歌優惠2萬以上,奕澤顯得價格偏高
14.98萬元到17.98萬元的指導價,算不算高?拿來跟同檔次的競爭對手比較一下。XR-V售價12.78-16.28萬元,終端目前優惠7千左右。探歌售價13.98-20.98萬元,終端目前優惠2萬以上。
目前有些4S店奕澤還沒有優惠,即便算上優惠,會發現奕澤的第一個問題:價格偏高,起步售價即比對手高了2萬元。對於一款小型SUV來說,這個價差比較致命(畢竟這個層面對價格比較敏感)。而且,奕澤全系僅相差3萬元的價格覆蓋,對於消費者來說可選的面太窄。
只有4款車型,配置與價差不匹配
仔細看下奕澤不同級別的配置表會發現,奕澤的配置和價差也略顯奇葩。
14.98萬元的入門級,相比高一檔的15.88萬元級,9000的價差,配置上僅多出視頻影像、無鑰匙、皮質方向盤、真皮座椅、前霧燈。除了無鑰匙不容易加裝之外,其他配置花個三四千就能配齊了(譬如在4S店加個後視頻就是千把塊錢搞定的事情)。
再比較15.88萬元和高一級的17.58萬元兩款,會讓你覺得設計師的腦子恐怕不太清楚。相差1.7萬元,配置上只差後視鏡加熱+摺疊、自動空調+空調分區、LED遠近大燈、併線輔助。就我的了解,在4S店加個後視鏡摺疊大概一兩千,滷素燈泡改LED,遠近光加起來1000多。這1.7萬的價差,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
唯一算得上靠譜,是17.98萬頂配相比17.58萬元多了一個天窗,價格差了4000。不過反過來說,17.98萬頂配才能有天窗,奕澤你是咋想的呢?
高頻使用的舒適型配置太少,不符合國情
接著天窗的話題說, 天窗對老百姓的用車意義有多大?這是不言而喻的事兒,且要命的是天窗不象滷素燈改LED,在後期是無法加裝的。你要對天窗有剛需,除了上頂配別無他法。
除了天窗,配置上還有奇怪之處在於:全系都沒有前後雷達,這對女司機太不友好了(而這車恐怕主力群體都是女司機吧)。全系沒有電動後備箱,也對女司機不友好。全系後排沒扶手(估計是考慮到節省後排空間),全系沒有GPS導航(估計是考慮到都用手機導航),全系沒有車聯網(這對豐田來說似乎也不奇怪),全系的後排沒有出風口,更不用說獨立空調。
換句話說,從日常實用的舒適性角度,奕澤對女司機和後排乘客太不友好了。
但客觀說,奕澤的核心配置確實不錯,全系標配2.0L自然吸氣、10氣囊、10速CVT、前後獨懸、自適應巡航、自動駐車、上坡輔助、豐田全套主動安全系統。
但問題的癥結就在於:以上的核心配置,在體驗感上並不一定很突出。譬如2.0的順滑加速相比同級對手的1.2T或1.5T,對新手來說駕駛感的差異並不大,如果你不是個自然吸氣的忠實擁躉,順滑的加速、40%的熱效率對你而言意義有多大?或許還沒有其他車1.5T加速來的生猛。而象主動剎車這類安全裝置,能夠凸顯存在感的頻率也很低。
不能說奕澤的配置不實在,只是理念超前了一些:高頻使用的配置缺失,低頻使用的高科技配置,體驗感又不足以凸顯競爭力。
因此我說,奕澤的設計師恐怕是不太了解中國國情的。
說說觀點
豐田在美國,已經全系普及了豐田主動安全技術。因此,奕澤進入中國,其實是延續了國際標準。而且核心的三大件,奕澤都很紮實、不含糊。這是值得點讚的。
只不過奕澤在核心三大件和安全系統上用力過猛,導致成本居高不下,價格偏高,很多常規配置缺失。且由於追求設計感而導致整車的實用性降低(譬如離地間隙、後排車窗)。綜合而言給我的感覺是,這車不太符合中國國情。雖然豐田寄予了厚望,結果卻不好。
其實,新車上市幾個月就降價的事情,現在非常普遍。但對豐田這樣比較注意保護終端利潤的企業來說,還是不多見。其實這是車企不成熟的一種表現。不光對前幾批的車主是很大的傷害,而且讓人對車企的誠信度也會產生質疑。與其降價換銷量,為什麼不好好琢磨一下市場的情況,定一個合理的配置和價格呢?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線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