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幼兒肢體平衡的小遊戲盤點

2021-01-10 新東方網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潛能開發>成長發育>正文

訓練幼兒肢體平衡的小遊戲盤點

2012-03-15 14:27

來源:中國網

作者:

分頁標題#e#

  平衡的定義

  「平衡」是腦部對身體所接觸感覺訊息的調節、處理、組織的外在表現之一,而由身體所接觸的感覺訊息可分成視覺、聽覺、前庭覺、本體覺、觸覺、嗅覺等。腦部對這些訊息處理的能力,是隨著發展自然而成的,所以感覺訊息處理不佳的孩子,多半會出現平衡差的情形,其中又以前庭覺和本體覺對平衡的影響最大。

  振興復健醫學中心職能治療師李依齡表示,前庭覺可讓人知道自己正處於何地,身體動作與重力會刺激位於內耳「前庭」的特殊接受器,然後傳遞給中樞神經系統處理,接著協助產生肌肉張力,讓孩子能平順、有效率地做出動作。前庭系統無法正常運作的孩子,無法根據情況來調節、區別、協調與組織平衡與動作的感覺。

  而「本體覺」就是「姿勢感覺」,傳遞肌肉是在伸展還是收縮,以及關節是彎曲或伸直的訊息,能提高身體知覺和促進動作計劃能力。此外,孩子的注意力,也會影響活動中平衡的表現,若無法維持有效的注意力,會導致活動中出現莽撞、粗心或是反應較慢的情形。

  肢體平衡是先天or後天?

  臺北仁愛醫院職能治療師謝佳芝表示,有腦性麻痺、唐氏症、遺傳性疾病的孩子,因發展較為遲緩,容易影響肢體平衡。而有很大部分的自閉症、過動兒、愛斯博格症或有學習障礙的小孩,也會伴隨肢體平衡的問題,這與小腦結構有關。這些孩子在動作上沒有問題,但流暢度就沒有那麼好。此外,不只先天性疾病會影響孩子的肢體平衡,現代父母過於保護孩子,剝奪了他接受環境刺激的機會,也會限制孩子的肢體發展,家長鬚特別注意。

  肢體平衡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各年齡層不同的活動,都有賴良好的平衡能力,來維持有效率的肢體運用。李依齡表示,以1歲前的幼兒為例,雖然還不會走路,但能夠在地上趴得穩、坐得好,有效接收身體各部位傳來的訊息,這都是為將來走路、跳躍、跑步、奠定良好的動作基礎。不僅如此,擁有平衡能力可以保護孩子在突發事件中(如:走在不穩的地面、被人不小心碰撞)免於跌倒受傷。

  4歲前幼兒的肢體發展

  0→6個月

  6個月以下的小寶寶,主要是在發展抬頭動作,且開始學會翻身。當寶寶躺在床上時,會左右轉頭、在趴姿下會撐手抬頭、抱起來時頭不會往後掉、雙手可以在身體中線玩玩具,且玩具能在左右手上換來換去。

  6→12個月

  可以自己在地上坐著玩玩具,再大一點的寶寶能自己坐在小板凳上。6至7個月的寶寶開始學爬,可以探索的環境範圍也更為寬闊。謝佳芝表示,6個月的寶寶已會翻身(可從趴著變仰躺及仰躺變趴著),也能自己坐穩數分鐘,不會搖晃或跌倒。10個月左右的寶寶,開始會扶著家具由坐到站起,甚至開始嘗試放手自己站立,並想試著走路,還可以用對掌動作拿桌子的小積木。

  12→18個月

  一歲以後的幼兒,可以自己放手走路的距離越來越長,且能依照環境轉彎、倒退,繞過障礙物。此外,幼兒已有能力一手牽著大人的手,另一手扶著牆壁,以兩步一階的方式上樓梯;下樓梯時會採屁股先下的姿勢爬下去;會翻厚書(或洗澡書);可將桌子兩塊小積木堆疊成塔;看到桌子的紙筆,就知道可以拿起來塗鴉。

  18→24個月

  一歲半左右的幼兒,能不扶東西自己由坐或躺的姿勢站起來,走路動作很穩,且在少許支撐下,能蹲下或彎腰撿起地上的東西,再恢復原站姿。李依齡表示,這階段的小孩,開始可以用牽的姿勢下樓梯,且會做出蹲的姿勢來玩玩具,在他人的鼓勵下,能從階梯的最後一階跳到地面上。此外,兩歲前的孩子可以完成圓形、方形、三角形幾何板的配對;可以模仿畫出像直線和圓形的圖形。

  2→3歲

  只要媽媽牽著或是扶欄杆,就可以兩步一階上下樓梯,會踢球、可以開始走在平衡木。兩歲多的孩子會模仿踮腳尖走路、會騎三輪車、會跑步;也可畫出正確的直線、橫線、圓形等圖樣,並且會用剪刀在紙上剪一刀。

  3→4歲

  三歲半的孩子已能雙腳離地齊跳與單腳跳,會用筷子、剪刀、扣扣子,能拿茶杯走路,水不會潑出。

新東方網小學官方微信:新東方小學 (微信號:xdf_xx)

最新小學熱點資訊、小升初資訊、各年級學習輔導、家長知識堂,請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幼兒體能訓練遊戲《拉力圈之——給你貼花花》
    幼兒園三維統合訓練體能課程第七級《拉力圈之——給你貼花花》幼兒體能訓練遊戲(視頻)材料準備:每組拉力圈1根、彩虹圈4根,投擲背心-4張;遊戲玩法:取4個拉力圈每隔2-3米成正方形放在操場或跑道上,8個小朋友一組,其中4個小朋友分別站在4個彩虹圈中間保持不動,另外四個小朋友手中各拿一個粘包,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站在拉力圈內側分別面向自已對面的小朋友,使拉力圈緊繃在腰部。
  • 【分享】促進寶寶肢體發育的20個好玩的小遊戲
    訓練要求:家長及孩子輪流投籃;家長投完後把球撿起來給孩子投。  難度設置:適當增大距離。  幫助給予:多給予孩子鼓勵。  6、小球鑽洞  遊戲目的:鍛鍊3至4歲幼兒手的控制能力及手腕的靈活性。  遊戲內容:(1) 在地上用小板凳、各種書、板子搭成各種小洞作為障礙物。
  • 0-12歲兒童體適能教學:訓練和小遊戲
    1.用小顆觸覺球滾動身體; 2. 圍成小圓圈,傳球或傳東西;    3. 體能律動,拉拉操;    4. 聽音樂走線練習;    5. 變大腳打開,讓球過山洞;     6. 揉報紙做紙球或繩子打結,投籃; 7. 頭兒肩膀膝腳趾的歌不錯,可以讓幼兒透過歌曲觸碰身體,練習敏捷力; 8.
  • 拓展訓練項目---幼兒呼啦圈(一)
    搖呼啦圈對於幼兒園裡大多數孩子來說是困難的,但我們可以利用它們大大的環形特點,為我們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服務,可以讓幼兒在輕鬆的環境中快樂遊戲,發展幼兒創造力,訓練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曲線走目的:發展幼兒曲線走的能力準備:把四,五個呼啦圈平放在地上,呼啦圈之間留一小段距離,相互連成一條直線,布娃娃一個。
  • 幼兒英語遊戲:這個小遊戲有趣好玩又有效!
    遊戲作為幼兒英語教學中非常合適的手段,那麼哪些幼兒英語遊戲是可以幫助孩子學習英語的呢。  適合一對一的幼兒英語遊戲有:  1、單詞接龍就是老師提出一個隨意的單詞,孩子然後就根據單詞的末尾的一個字母作為單詞的首字母,然通過這樣的互動能夠提升孩子的參與度,與學習興趣。
  • 孩子大運動訓練必做的前庭平衡小遊戲
    在孩子的各種感覺器官中,前庭覺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與作用。
  • 「 兒童體能 」幼兒體能遊戲設計概念
    從「幼兒體能遊戲」中培育幼兒融合生活(社會)、機能(精神)、結構(生理),即使其能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身體、精神及社會方面的能力及體力。,並是運動遊戲為幼兒學習的樞紐.包括基本動作和身體素質在幼兒年齡階段,身體體能的發展,主要是通過各種體能遊戲活動,來促進幼兒的基本動作和力量、平衡、敏捷、協調等身體素質的發展。
  • 【幼兒體能】玩轉體能遊戲
    遊戲準備: 腳踏車2輛、變形平衡木2個、大紙箱2隻、活動前與幼兒共同收集的小動物玩具若干(為幼兒人數
  • 創設幼兒體育遊戲環境Ⅰ角落遊戲
    創設體育遊戲環境  一、角落遊戲 角落遊戲指的是在一定的小區域內設置的遊戲。設置角落遊戲區可讓幼兒依據個人喜好自由選擇遊戲進行體驗。教師可在每一個角落規劃幼兒應該學習的操作性、平衡性、移動性和非移動性的遊戲,讓幼兒自由快樂地玩耍與學習(表1)。
  • 感統訓練之本體覺訓練
    在具體訓練矯治中,使肌肉緊張、收縮的運動都是很有效的本體感覺刺激訓練,因為肌肉緊張、收縮有助於中樞神經系統本體感覺信息的輸入。例如,嬰兒期的翻身、滾翻、爬行訓練,幼兒期的拍球、滑梯、平衡等訓練,兒童期的跳繩、踢毽子、遊泳、打羽毛球等訓練, 此外,孩子舔、咬、撕、拉、拽,遊泳、摔跤、拔河、爬繩、搬運貨物、踩童車等都對他們本體感的發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幼兒自主「遊戲」發展與輔導
    同時幼兒在遊戲時,必須要兼用他的感官,如聽覺、視覺、觸覺等,無形中也可以訓練幼兒的感覺能力、增進幼兒的手腦並用及手眼協調的能力,使幼兒的四肢更靈活,大小肌肉才能更發達,進而促進感官敏銳、動作靈敏。(二)啟發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幼兒最初的遊戲始於模仿,漸漸地脫離模仿而進至想像。
  • 大中小班幼兒室內桌椅與收納箱遊戲的新玩法
    練習從高處向下跳,發展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搶椅子(小班):讓六名幼兒為一小組,將比幼兒數目少一的椅子擺成圓圈,在音樂中開始圍繞圓圈向同一個方向跑步。音樂停,幼兒則開始搶椅子坐,未搶到椅子的幼兒離開場地,然後減少椅子繼續遊戲,最後留在場地的幼兒為勝。培養幼兒的敏銳能力及遊戲規則意識。
  • 多樣化體育遊戲促幼兒全面發展
    當前,開展幼兒足球的誤區主要表現為專項化傾向,即部分幼兒園強調對幼兒進行技能技巧的機械訓練,形式特色化、錦標化,內容專業化、單一化,異化了幼兒體育目標,整體呈現出成人化和功利主義的趨勢。我們不能不去反思,幼兒進行運動時的基本動作是依賴於成人專門地教授,還是幼兒在生活、遊戲過程中自發地習得?在實踐中是不是存在將幼兒體育窄化為利用某一運動形式對幼兒某一技能進行訓練,以期達到某一具體發展目標的現象?
  • 【親子互動】八個好玩的幼兒室內遊戲
    準備:九把小椅子,小棒,小水桶若干。場地布置如圖示。玩法:①把九把小椅子擺成左右交錯的兩排。②幼兒用小棒挑著小水桶,在兩排椅子上交錯前進,從一端走向另一端。遊戲可以反覆進行。建議:在遊戲前,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遊戲過程中注意做好保護工作。遊戲二:抬花轎目的:練習雙人協同抬物走,培養合作意識和能力。
  • 沐浴傳統文化 玩轉傳統遊戲丨福泰小金星幼兒園遊戲月開幕式
    跳繩發展於明代 每逢佳節民間都有跳繩活動 我們在跳大繩時 要用餘光掃視繩子 根據繩子落地的聲音判斷起落的時間跳大繩鍛鍊了幼兒的跳躍能力 增強幼兒的動作平衡 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抬花轎適合2~6歲的兒童。通過遊戲,可以鍛鍊幼兒手臂力量;探索各種抬花轎的方法,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孩子們小小的身體裡有大大的力量,在抬花轎遊戲裡培養了幼兒園的團隊合作意識。扔沙包是我國一項民間傳統的遊戲,幼兒在跑、跳、轉身、扭、躲閃、橫向移動、快速折返、靈活接沙包等多種動作中得到大運動技能的鍛鍊和提升,對平衡能力和四肢的協調能力以及視覺發展都很有益處。
  • 幼兒園老師如何鍛鍊幼兒的平衡力?
    而實際上的平衡力包括很多種類,除身體平衡力外,還有頭腦平衡,活動中的平衡,精神上的平衡。 平衡力的發展可以影響孩子一生,對於孩子平衡力的訓練最佳時期是2-4歲,這個時期孩子的身體柔軟,許多動作都容易學,而且他們喜歡模仿,此時培養孩子的平衡力是非常關鍵的。在這個階段孩子很多的動作發展都與平衡力相關。那麼,我們老師應該怎樣鍛鍊孩子們的平衡力呢?
  • 訓練幼兒掌握數的概念,是培養孩子計算能力的好辦法
    4--5歲幼兒要培養他不用手點數,讓他用眼睛觀察代替手的活動,開始可能感到困難,習慣後,就在點數的基礎上提高了一步。5~6歲幼兒,對數的概念基本形成,此時,可訓練心數活動,要求幼兒正確而迅速默獸用心數出來。此外還要訓練幼兒按群計數的能力,例如一五、一十、二十、三十、四……等。
  • 中班戶外遊戲體育教案《闖關小勇士》(單腳連續跳、繞障礙跑)
    活動中讓幼兒充分利用瓶子一物多玩,練習單腳跳、雙腳跳、繞障礙跑等動作,根據標記進行闖關遊戲,充分發揮孩子們的觀察、創新、合作等能力,讓幼兒勇敢地挑戰自我,大膽地闖關,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基本部分:幼兒玩瓶,重點練習單腳連續向前跳。1.分組玩瓶,從瓶子正面過障礙如何玩?幼兒練習雙腳跳、跨跳等動作。2.從瓶子側面過障礙如何玩?幼兒練習繞障礙跑、單腳連續向前跳等動作。指導幼兒重點練習單腳連續向前跳。動作要領:起跳快速、有力,落地輕身體保持平衡,不停頓地繼續前跳,動作連貫,有節奏。
  • 跳跳堂·兒童平衡車
    >帶寶寶認識更廣闊的世界兒童平衡車運動是風靡歐美的一項幼兒單車運動,在國外被親切的叫做my firstbike。主要針對幼兒設計,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寶寶需要用腳持續地蹬地來提供滑行動力,是最適合2-5歲寶寶的代步、運動和娛樂的工具。
  • 秋冬季適合幼兒玩的戶外玩具有哪些?
    秋冬季適合幼兒玩的戶外玩具有哪些?秋天適合遊玩!不要因為天氣突然變涼就取消孩子的戶外活動,戶外活動對孩子的健康好處多多。秋冬季,更加應當積極開展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充分利用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環境,有計劃地鍛鍊幼兒肌體,增強身體的適應和抵抗能力。正常情況下,每日戶外體育活動不得少於1小時。國慶假期剛剛結束,孩子們返回校園,假如園所設備不齊全,那就尷尬了。1、兒童戶外設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