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三味中藥--杏、梅、桃

2021-02-07 良醫烏託邦

杏(杏仁)


性味:(核仁)甘、苦、溫、冷、利,有小毒。


主治:

咳嗽寒熱。用杏仁半兩,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溫水淘洗,研如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錢,熟水送下。

上氣喘急。有杏仁、桃仁各半兩,去皮類,炒研,加水調生面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姜蜜湯送下。以微瀉為度。

喘促浮腫,小便淋瀝。用杏仁一兩,去皮尖,熬後磨細,和米煮粥,空心吃二合。

頭面風腫。用杏仁搗成膏,調雞蛋黃塗布上,包頭面。藥幹又塗。七、八次可愈。

偏風不遂,失音不語。生吞杏仁七枚,逐日增加至四十九枚,周而復始。食後飲竹瀝,直到病癒。

喉痺痰嗽。用杏仁去皮、熬黃,取三分,加桂末一分,研泥裹含咽汁。

喉熱生瘡。治方同上。

肺病咯血。用杏仁四十個,以黃蠟炒黃,研青黛一錢加入,搗爛,包在切開的柿餅中,外裹溼紙,煨熟吃下。

血崩。用甜杏仁上的黃皮,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三錢,空心服熱酒送下。

痔瘡下血。用杏仁(去皮類及雙仁者)加水三升,研磨,濾汁,煎至五成,同米煮粥吃。

耳出膿汁。用杏仁炒黑,搗成膏,裹棉中塞耳內。一天換藥三、四次。

鼻中生瘡。用杏仁研為末,調乳汁敷塗。

蟲牙。有杏仁燒存性,研爛納蟲孔中,人殺蟲去風,其痛便止。重者兩次可見效。

目中翳遮(但瞳子未破)。用杏仁三升,去皮,面裹作三包,火灰中煨熟,去面,研爛,壓去油。每取一錢,加銅綠一錢,研勻點眼。

目生弩肉,或癢或痛,漸掩瞳仁。用杏仁(去皮)二錢半、膩粉半錢,三角勻,以棉裹箸頭蘸藥點弩肉上。又方:用生杏仁七枚,去皮細嚼,吐於掌中,乘熱以棉裹箸頭蘸藥點弩肉上,不過四、五次可見效。又方:用杏仁研膏,人乳化開,一天點三次。

小兒臍爛成風。用杏仁去皮研爛敷塗。

停食不化,氣滿膨脹。用紅杏仁三百粒、巴豆二十粒,同炒色變,去豆不用,研杏為末,桔皮湯調下。

白癜風。用杏仁連皮尖,每晨嚼幾粒擦患處令發赤,臨臥時再如法擦一次,

諸瘡腫痛。用杏仁去皮,研爛,濾取膏,加輕粉、麻油調搽,極效。


性味:(生梅、青梅)酸、平、無毒。(烏梅,即青梅燻黑者)酸、溫、平、澀、無毒。(白梅、鹽梅、霜梅,即青梅用鹽汁漬者,久則上霜)酸、鹹、平、無毒。


主治:

癰疸瘡腫。用鹽梅燒存性,研為末,加輕粉少許,以香油塗搽患處四圍。

喉痺乳蛾。用青梅二十枚、鹽十二兩,淹五天;另用明礬三兩,桔梗、白芷、防風各二兩,皂莢三十個,共研為末,拌梅汁和梅,收存瓶中。每取一枚,噙咽津液。凡中風普厥,牙關不開,用此方擦牙,很有效。

洩痢口渴。用烏梅煎湯代茶喝。

赤痢腹痛。用陳白梅同茶、蜜水各半煎服。

大便下血及久痢不止。用烏梅三兩燒存性,研為末,加醋煮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

小便尿血。用烏梅燒存性,研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酒送下。

血崩。用烏梅內七枚,燒存性,研末,米湯送服。一天服二次。

大便不通。用烏梅十顆,泡熱水中去核,做成棗子大的丸子,塞肛門內,不久好可通便。

霍亂吐瀉。用鹽梅煎湯細細飲服。

蛔蟲上行。出於口鼻,用烏梅煎湯頻飲,並含口中好安。

主咳 。用烏梅肉微炒,罌粟殼去筋膜、蜜炒,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睡時蜜湯調下。

傷寒。用烏梅十四枚,鹽五合,加水一升煎取半升,一次服下取吐,吐後須避風。


桃:桃梟:桃奴、梟景、神桃。


性味:核仁:苦、甘、平、毒。
桃梟(桃實在樹上經冬不落者):苦、微溫、有小毒。
桃花:苦、平、無毒。
桃葉:苦、平、無毒。
莖及白皮(樹皮、根皮皆可用,根皮更好):苦、平、無毒。
桃膠(桃樹茂盛時,以刀割樹皮,久則有膠溢出,採收,以桑灰湯浸泡過,曬乾備用):苦、平、無毒。


主治:

核仁:

半身不遂。用桃仁二千七百枚,去皮類及雙仁,放好酒一半三升中浸二十一天,取出曬乾,搗細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以原酒送下。

上氣咳嗽,胸滿氣喘。有桃仁三兩,去皮尖。加水一程式研汁,和粳米二合煮粥食。

屍疰鬼疰(按:即肺結核)。用桃仁五十枚,研成泥,加水煮取四升取吐。

崩中漏下。用桃核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小兒 耳。用桃炒後研細,棉裹塞耳內。

大便不快,裡急後得。有桃仁三兩(去皮)、吳茱萸二兩、食鹽一兩,同炒熟,去茱萸、食鹽,單取桃仁幾粒細嚼。

風蟲牙痛。用桃仁燒出煙火,然後海外僑胞滅,安放痛齒上咬住。如此五、六次即愈。

桃梟:

瘧疾。用桃梟十四枚、巴豆七粒、黑豆一兩,研勻,加冷水調成丸子,如梧子大,硃砂為衣。發病日五更服一丸,水送下。服藥兩次可愈。此方稱「家寶通神丸」。

盜汗不止。有桃梟一個,霜梅二個,蔥根七個,燈心二根,陳皮一錢,稻根、大麥芽各一撮,加水二盅煎服。

桃花:

大便艱難。用桃花為末,水送服一匙即通。

腰脊作痛。取桃花一鬥一升,水二鬥,曲六升,米六鬥,如常法釀酒。每服一升, 一天服三次。

粉刺。用桃花、丹砂各三兩,共研為末。每服一錢,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桃葉:

二便不通。用桃圳搗汁半升服(冬季可用桃皮代葉)。

鼻內生瘡。用桃葉嫩心搗爛塞鼻內。無葉可用枝代。

身面癬瘡。用桃葉搗汁搽。

莖及白皮:

黃疸。有筷子粗細的桃根一小把,切細,煎濃湯,空心一次服完。黃散後,可時時飲清酒一杯,則眼黃易散。忌食熱面、豬、魚等物。

肺熱喘急。用桃皮、芫花各二升,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將布巾絞藥汁溫胸口、四肢等處。

喉痺塞痛。用桃皮煮汁服。

突患瘰癧。取桃樹白皮貼瘡上,炙二七壯,有效。

熱病口瘡。用桃枝煎濃汁含漱。

痔痛。用桃根煎湯浸洗。

水腫悄短。用桃皮三斤,去內外皮,加水二鬥煮取一鬥。以汁一半泡秫米一鬥,加一半泡女曲一升,如常法釀酒。每服一合,一天服三次,以體中有熱見藥效。小便多,是病將愈的跡象。忌食生冷及一切毒物。

婦女閉經(數不通,面色萎黃,唇口青白,腹內成塊,肚上筋起,腿脛浮腫)。用桃樹根、牛蒡根、馬鞭草根、牛膝、蓬 各一斤,銼細,以水三鬥煎成一鬥,去渣,更以慢煎成餳狀收存,每服一匙,熱酒調下。

牙疼頰腫。用桃白皮、柳白皮、槐白皮各等分,煎酒熱漱,冷即吐去。

桃膠:

虛熱作渴。有彈丸大小桃膠一塊含口中,止渴。

石淋。用桃木膠如棗大一塊,夏以冷水三合,冬以開水三合調服。一天服三次,當有石排出。石盡即停藥。「

血淋。用桃膠(炒)、木通、石膏各一錢,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飯後服。

產後不痢,裡急後重。有桃膠(焙乾)、沉香、蒲黃(炒)各等分,研為末。每服二錢,飯前服,米湯送下。

(放到您圈子裡,朋友們會感激您)

以後還想每天收到類似的文章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十裡桃花始盛開,千佛山頭打來卡,教你一分鐘辨識桃杏梅李梨櫻
    下面介紹桃、杏、梅、李、梨、櫻之間比較容易混淆的特點,這樣在春暖花開踏青賞花的時候就不會認錯了。鑑定桃、杏、梅、李、梨、櫻,不需要別的什麼工具,只需要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鼻子就夠了。看完上面的介紹,你是否對桃杏梅李梨櫻有了初步印象呀,我們再用一張圖來簡單介紹一下:學習完了賞花技法,我們再來千佛山,往年這個時節,千佛山早被打卡遊客、市民擠爆了,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儘管相比開園復工前幾日人數有所增長,但在面積龐大的公園裡,遊客並未出現聚集情況。
  • 農村大姐杏梅緣:36年前嫁給杏梅技術員,今賣杏梅收入10萬
    7月10日上午,在一堆杏梅的包圍中,姜大姐手拿把掐若干杏梅,表情嚴肅,儼然一絲不苟的質檢員,而姜大姐這個習慣性稱呼正是跟這些杏梅密切相關。在遼寧丹東,有杏梅的可不止姜大姐所在的龍源堡村一地,更不止姜大姐一家,但是,以家庭為單位,擁有近300棵杏梅樹的、且憑著杏梅就能收入將近10萬的,就鳳毛麟角了。於是,姜大姐名聲在外,甚至把省電視臺的記者都吸引了過來。
  • 分清桃李杏櫻梅梨堂,只需一張圖(並不是)
    然而這些種類又十分相似,能分辨出桃、杏、李、梅、櫻就已經絕非易事,更不用說具體細分桃是哪種、杏又是哪個了。因此區分這個極度容易讓人產生臉盲症的龐大類群,也變成了一個很有趣味又相當有難度的挑戰。為此,我們貼心地為諸位準備了一張流程圖:
  • 杏仁杏桃蛋糕:海綿寶寶也可以用來裝飾
    杏桃濃汁煮沸1分鐘,倒入冷藏備用Recipe 模具尺寸.矽膠8連模 單個直徑6 cm*高4.5杏仁脆片80克.膏狀黃油80克.赤砂糖30克.麵粉120克.杏仁片170℃烤制10-12分鐘, 20克/ 小份杏仁杏桃奶餡
  • 大孤山杏梅熟啦!記者冒著大雨也要去嘗嘗……
    且聽我們一一道來 在丹東地區說起大孤山杏梅,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最近幾日,正趕上大孤山杏梅成熟,為了了解杏梅的情況,7月6日一早,《鴨綠江晚報》記者冒雨來到古鎮孤山。
  • 菏澤「金光」杏梅開園在即 免費品嘗火爆進行中
    「金光」杏梅「金光」杏梅——非杏而味道美於杏,非梅而品質優於梅。杏梅是杏和李子的自然雜交後代,它綜合了杏和李子的許多優良性狀,坐果率高,早果、豐產、穩產,營養價值高。「金光」杏梅果皮較厚而光滑,質地緻密,果糖含量高,吃起來鬆脆多汁,酸甜適口,杏香味濃鬱。半年和,甜仁。外觀和食用品質優良,可與新疆白杏媲美。被稱為「香蜜罐」、「一兜蜜」、「光皮甜杏」等。該品種是河南省新鄉市農業局聯合河南科技學院、周口職業技術學院等本專科院校,從當地農家品種中選育出的杏梅的優良變異類型。
  • 南召縣:檢察院助力杏梅銷售 群眾心裡樂開花
    南召縣馬市坪鄉白莊村是南召縣人民檢察院定點扶貧幫扶村,該村近年來在縣檢察院的幫扶指導下,種植杏梅340多畝,主要杏梅品種有紅布林、天台、四零三、紅寶石等,由於白莊村深處大山,海拔高,晝夜溫差大,果樹又是澆灌的天然山泉水,所產出的杏梅果實口味純正,酸甜可口。
  • 俗話說「桃養人,杏傷人」,難道真的不能吃杏嗎?原來真相是這樣
    俗話說「桃養人,杏傷人」,難道真的不能吃杏了嗎?原來真相是這樣6月份,水果市場幾乎是桃子和杏的天下了。無論哪個水果攤位,都少不了一堆堆的桃子和杏,而且價格便宜,十塊錢就能買一大兜子。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的一句俗語,那就是「桃養人,杏傷人」。或許是因為受這句話的影響,所以不少人只會買桃子吃,而不會買杏吃。那麼,問題來了,真的只能吃桃子而不能吃杏嗎?一起來看看,真相是這樣的。
  • 阜城杏梅榮獲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書
    19日,筆者在阜城縣農業農村局獲悉,阜城杏梅榮獲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書。據了解,2019年阜城杏梅經過阜城縣農業環境與農產品質量監督管理站登記申請,順利通過了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審核,並報請國家農業農村部批准,獲得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書。
  • 詩詞攝影: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出自於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春風》。全文如下: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薺花榆莢深村裡,亦道春風為我來。詩文釋義「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的意思是說,春風吹過,京城花園裡的梅花率先開放,然後。櫻花、杏花、桃花、李花也陸陸續續地隨之開放……花花綠綠的景色,讓人感到生機盎然。拍攝思路從詩句「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 配方|Lunettes 杏桃慕斯
    「用杏桃果醬、杏桃果凍來營造出強烈的酸味,其次感受到杏桃慕斯中酸奶的溶口感。藏在果凍下自然成熟的杏桃肉帶出了清爽的自然感。
  • 腰椎間盤突出腰痛、腿麻、腿疼,康復鍛鍊加三味中藥就能治癒
    如果是腰椎間盤突出,我們也不需要慌,如果能做到正確的康復鍛鍊再配合三味中藥服用,不用針灸、按摩、牽引也能痊癒。腰椎間盤突出症康復鍛鍊方法:第一:床上曲伸腿運動。仰臥位,雙下肢交替屈膝上抬然後伸直,膝部儘量貼近胸部,重複10~20次。
  • 三味中藥「美容師」
    三味中藥「美容師」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有一位80多歲的女作家,她從來未用過美容霜、抗皺膏之類的化妝品,只是每天清晨起床後,用藥棉蘸絲瓜汁液塗臉面,幾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過,據她說,這一美容秘方是她母親祖傳的,她母親亦用絲瓜汁液擦塗臉面,活了90多歲面部仍紅潤光澤。
  • 杏子為什麼不能多吃 杏吃多的危害
    桃、杏、李,既為夏季時令鮮果,又為藥食同源的中藥。 說“桃養人”,並將其喚作“壽桃”,是因為桃的益處眾人皆知:桃具有補中益氣、養陰生津、潤腸通便的功效,尤其適用於氣血兩虧、面黃肌瘦、心悸氣短、便秘、閉經、淤血腫痛等症狀的人多食。
  • 清代名醫王清任:這三味中藥配伍在一起,對調理「耳聾」有幫助
    通氣散原方一共只有柴胡、香附、川芎三味中藥。三味中藥治病的方子我們見過不少,這並不足以為奇,但這三味中藥治療耳聾的奧妙才是令人稱奇的地方!首先,關於耳聾這個疾病,耳聾有輕重,輕證的狀況是能夠聽到對方提高講話聲,重症情況的耳聾是幾乎聽不到外界的聲音,而王清任描述為「不聞雷聲」,可見耳聾情況較為嚴重。
  • 寧吃「爛桃」一筐,不吃好杏一個,是啥意思?
    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有這一句農村老話,我們不難看出桃子、杏、李子,三種水果之間的對比結果,和農民對於食用它們的看法,由此得出桃子吃多吃少都無傷大雅,對於身體不會產生什麼不適,而杏和李子則是一定要管住嘴,少吃為好。
  • 三味中藥,搞定多種咳嗽
    有個五嗽丸,僅以三味中藥,治以上所有咳嗽。來看看肩負重任的是哪三位精英。炙皂莢15克,乾薑15克,桂心15克。本方三味藥均通行於多經,皂莢祛痰調氣幹桂補陽調虛,以溫補陽氣並調氣而治。陽虛者多痰,取「治咳以治痰為主,治痰以調氣為先」之意。關於咳嗽的說法,中醫有「咳為痰少,嗽為痰多」之說,此方以治痰為多,故以五嗽丸命名。
  • 看看你能認識幾種梅花:江梅宮粉玉蝶綠萼大紅硃砂杏梅照水遊龍
    《禮記·內則》中記載:「獸用梅」,就是煮獸類的肉的時候,要放梅子。出土的文物也證實了這一點,陝西涇陽西周早期的戈國墓葬銅鼎中,考古人員發現了梅核與獸骨; 湖北包山楚墓 12 件陶罐中發現梅核和鯽魚等。在食醋成為主流調味料之前以及之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梅子在中國的烹飪界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 杏璞李存玉博士 力推母嬰草本護膚市場中藥標準化
    然而,一批草本中藥從原產地到加工廠再到生產廠商,中間要經過 5 次左右的供應商轉手,這樣一來,產品生產廠商所得到的藥材便很難追溯源頭。為保障天然草本原料的品質和持續供應,杏璞在全球研選優質草本,從氣候、環境、土壤及水質多個方面全面保障草本生長所必須的優質條件。
  • 每天學一味中藥,側柏葉!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溫再服。(《金匱要略》柏葉湯)6、治腎盂腎炎,血尿:側柏葉9克,薺菜24克,仙鶴草15克,淡竹葉9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7、治血淋:側柏葉、藕節、車前草各等分,上三味,同搗取其汁,調益元散,神效。(《醫學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