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15天超低出生體重新生兒便血,行小兒結腸鏡檢查救命

2020-12-15 澎湃新聞

原創 孫洋馨 劉柱 消化內鏡之音

一提到便血,恐怕很多人都會緊張恐懼,都會自然而然想到要做一個腸鏡,明確到底長了什麼大病。

但是如果是一個28周早產,糾正胎齡僅有15天,體重只有2.2kg,營養狀況差還伴有黃疸,目前還在保溫箱中的新生兒來說,那該怎麼辦呢?

(在暖箱中的患兒)

剛到人世間,就歷劫早產和剖腹手術

28周的胎兒對於大多數寶寶來說,仍在媽媽的子宮中安睡成長,而蕊蕊(化名)卻早早來到世間接受歷練。蕊蕊因媽媽「胎盤早剝」在28周時經剖宮產娩出,體重僅990g,還不到2斤重,屬於超低出生體重兒。

幸運的是,蕊蕊在新生兒科「醫護媽媽」們的精心餵養下,一天天長大。但是後來蕊蕊的胃管內引出大量咖啡樣物質,並伴有持續性便血,同時腸道超聲提示:小腸壁積氣。蕊蕊是高危兒,當地的醫生根據症狀、檢查診斷為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新生兒壞死性小兒結腸炎預後差,其死亡率高,約在10%~30%的範圍不等。情況危急,立即轉至到濟南省級醫院給予「剖腹探查術」並切除部分壞死空腸,診斷為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術後仍便血,禁食還是進食?

大家剛舒了一口氣,但是術後不多久,蕊蕊又持續便血。

一個難題擺在新生兒科醫生面前,蕊蕊的便血原因到底是什麼?如果按照之前的「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診斷,還需要繼續禁食;如果是「過敏性腸炎」就需要餵食胺基酸奶粉;此外還要排除結腸息肉、先天性畸形美克爾憩室、腸套疊等疾病。

此刻迫切需要小兒電子結腸鏡明確結腸病變情況,然而蕊蕊做腸鏡需要克服低體重、低齡多重風險,哪個醫院,哪位內鏡醫師敢於接收蕊蕊,來做這個極具挑戰性的檢查呢?

省婦幼多學科會診,共同診治

蕊蕊的主治醫生聯繫了山東大學附屬山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黃磊主任,轉入山東省婦幼保健院小兒重症監護病房。

「大夫告訴我們,只有你們這能做這個檢查,讓我們轉院到這裡試試」,蕊蕊的父母滿眼焦慮並期待地看著在場的醫護人員。

黃磊主任立即聯繫山東省婦幼保健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高峰玉教授,兩位教授共同為蕊蕊評估病情,時間滴答滴答地過去,都在等著高峰玉教授肯定的回答。

「這個患兒的腸鏡,我來做!」最後高峰玉教授斬釘截鐵地回答道,並轉頭對其他醫護人員講到「對於我們專業的小兒內鏡醫師來說,患兒的病情複雜多變,一定會時時刻刻面臨各種挑戰,勇於挑戰勇於創新應該是我們日後工作的一個常態」。

在兩位主任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為孩子開啟了綠色通道,準備腸鏡檢查。蕊蕊在襁褓中像一隻可愛的小貓咪,大大的腦袋和纖細的四肢讓人心疼不已,持續的心電監護和微泵泵入營養液為她保駕護航。

(高峰玉主任為患兒行結腸鏡檢查)

高峰玉主任小心翼翼地操作著腸鏡在腸道中緩慢前進,發現患兒整個結腸黏膜存在多處大面積斑片狀充血水腫糜爛,部分黏膜呈紫紅色,還不斷滲著血,在高清晰度的畫面下,確定應該是過敏性結腸炎性改變,排除了其他疾病,考慮食物源過敏引發可能性最大,有了臨床依據,治療思路也就產生了。高主任又邀請患兒父母觀看大屏幕上的畫面,兩位主任耐心地講解著患兒目前的情況,消除了患兒父母的焦慮情緒。

(內鏡下患兒的結腸)

明確診斷後,小兒重症監護病房「醫護媽媽」給蕊蕊更換了特種胺基酸奶粉餵養,繼續抗感染支持治療,病情已明顯好轉,可以說這次結腸鏡檢查是在救命!

而這例結腸鏡檢查危險性大,患兒的年齡小,也創造了我省小兒消化內鏡最小年齡記錄。

小兒便血,家長該怎麼辦?

高峰玉教授為大家科普到:當父母發現嬰兒大便帶血,應馬上尋求醫生的幫助,最好保留帶有血便的尿布,以便醫生了解大便與血的關係。

如果血與大便相混,顏色偏新鮮,出血應來自於腸道;如果血液包繞大便或者與大便分離,出血應來自肛門附近的黏膜。如果所排大便如同果醬,孩子表現得又非常不舒服,可能與腸套疊有關;如果表現為便後滴血,則可能是低位結直腸息肉,或者肛裂;如果便血顏色紫暗,量多,一次達數百毫升,小兒較快表現貧血狀態,可考慮先天性畸形美克爾憩室;臨床還常見食源性的過敏性結腸炎,這時候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更換奶粉。

在小兒便血的診斷中,小兒結腸鏡檢查是最重要的輔助檢查手段,不但可以得到確診,還可以治療絕大部分便血相關疾病。另外,大便檢查可以判斷是感染還是過敏引起的便血,腹部X線以及B超檢查也是經常選擇的,但是確診價值小。

我們了解到,山東省婦幼保健院消化內鏡中心是山東省首家集成人與兒童內鏡檢查、治療於一體的省級消化內鏡中心,成立於2018年1月,科室一直以「建成山東省最好的省級人文消化內鏡中心」為核心價值理念來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到目前為止,已經打破多項省內記錄,包括胃鏡治療最小年齡嬰兒記錄(5個月),結腸鏡下微創切除腸息肉、結腸早癌最小年齡記錄(2歲)等。我們相信,山東省婦幼保健院消化內鏡中心在人文理念的指導下,一定會建設成為國內一家高水平的消化內鏡中心,造福一方百姓。

作者:孫洋馨、劉柱

山東大學附屬山東省婦幼保健院消化內鏡中心 主治醫師

編輯:胥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巴掌寶寶的 170天 出生時僅400克,經救治170天體重增至2980克
    區區400克可能不會讓你有太多感覺,但如果這400克,是一個新生嬰兒的體重呢? 170天前,一個胎齡僅25周5天,體重僅400克的超低出生體重兒匆匆忙忙來到了這個世界。她的一切,讓身邊的人感到揪心。 瀟湘晨報記者 梅玫 長沙報導 「我記得媽媽第一次見到寶寶的時候,她很心疼的,自己出來之後走到牆邊,背過身去偷偷地哭。」
  • 廣州超低胎齡龍鳳胎早產兒今日出院!「小姐姐」出生時體重僅465克...
    今年31歲的阿婷(化名)孕25周時早產生下龍鳳胎,出生時兩姐弟僅465克和670克,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啟動全生命護航體系,醫護人員連續116天接力救治,助兩姐弟連闖幾道生死關,體重分別達到至2.35公斤和3.34公斤,於8月11日順利出院。
  • 胎齡26周僅500克 廣西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超低體重早產兒
    胎齡26周僅5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 供圖患兒家屬送來感謝信,感謝醫務人員不離不棄地守護。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6月15日訊(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日前,廣西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醫療中心一病區成功救治一例胎齡26周且出生體重僅5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刷新了廣西最低體重早產兒成功救治的記錄。歷經長達100多天的精心醫治,該超低體重早產兒順利停氧康復出院,體重增長至2380克,能全量經口餵養。
  • 670克超低出生體重兒PICC置管成功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鄧純 舒慶霞)1月8日,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護師楊恵質、主管護師鄧純受醫院委派,成功為沅陵縣人民醫院一例體重僅670克的超低出生體重兒實施PICC置管術(經外周中心靜脈穿刺置管術),為危重超低出生體重兒開闢了持續、有效的靜脈通道。
  • 「奇蹟」出生時還不到一斤!25周雙胎超低體重早產兒被成功救治
    今年31歲的阿婷(化名)孕25周時早產生下龍鳳胎,出生時兩姐弟僅465克和670克,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的全生命護航體系保駕護航之下,經過連續116天的救治,兩姐弟連闖幾道生死關,體重分別達到至2.35公斤和3.34公斤,於8月11日健康出院。
  • 【點讚】寶寶先天食道閉鎖,出生2天即手術,專家巧手解「鎖」救命
    不到3公斤的小萬(化名)在當地醫院剖宮產出生,不久就出現氣促、口唇發紺,嘴邊不斷吐出白沫和痰液,經檢查發現胃管不能通過小萬的食管,插入到胃內,考慮食道畸形的可能,出生剛10個小時的小萬,立即被120轉運車送到我院新生兒科。
  • 婁底市中心醫院成功救治多例超低出生體重兒、超早產兒
    人民網長沙8月1日電 體重580克,胎齡25+4周,在內行人眼裡,這是兩個小到不可思議的數字,面對如此低體重的超早產兒,國內僅有零星報導,尚無較多經驗可循,救治難度前所未有,醫護人員需要向醫學極限發起挑戰。然而,婁底市中心醫院四病室(新生兒科)專家團隊創造出了多例這樣的生命「奇蹟」!
  • 結腸鏡檢查,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
    大家一提起結腸鏡,往往都會避而遠之,潛意識裡就認為這個檢查是非常痛苦的。有的人甚至會說:「那麼粗的一根管子插到肚子裡去,想想都難受,寧可死了也不去做。」就是因為大家有這樣的認識才造成我們國家結腸鏡檢查的依從性只有15%左右,孰不知,恰恰是這個結腸鏡檢查才是篩查結腸癌最管用的方法。
  • 成功救治多例超低出生體重兒、超早產兒,婁底市中心醫院創造生命奇蹟
    大眾衛生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6日訊(通訊員 劉紫寒)體重0.58千克,胎齡25+4周,在內行人眼裡,這是兩個小到不可思議的數字,面對如此低體重的超早產兒,救治難度前所未有,醫護人員需要向醫學極限發起挑戰。婁底市中心醫院四病室(新生兒科)專家團隊以高超的醫療技術創造出了多例這樣的生命奇蹟。
  • 結直腸癌篩查:三次FIT優於單次乙狀結腸鏡檢查——如何看待這一結論?
    該研究於2012~2019年開展,納入挪威東南部地區50~74歲的居民,隨機分配僅接受一次柔性乙狀結腸鏡檢查或匹配的FIT。FIT每兩年進行一次,最長持續時間為4年(即4年共進行三次FIT),最後的乙狀結腸鏡檢查在2019年進行。
  • 濰坊首例新生兒CRRT技術搶救急性腎衰極低出生體重兒成功
    人民網濰坊12月10日電 近日,濰坊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重症監護室(NICU)成功開展了濰坊市首例新生兒CRRT(連續腎臟替代療法)治療項目。搶救患兒1490g,創造了省內CRRT治療極低出生體重兒的新記錄,走到了全國前列!標誌著濰坊市婦幼保健院危重新生兒的救治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 新生兒出生第二天出現黃疸,治療兩天後被家長帶回家「曬太陽...
    出生才5天的新生兒寶寶珊珊(化名)是一名足月低體重兒,出生沒多久就出現黃疸,並被診斷為「蠶豆病」,但是治療才2天,就被家人帶回家曬太陽「退黃」,由於延誤治療,三天後珊珊出現了嚴重的病理性黃疸再次入院,接受換血治療後才轉危為安。
  • 不足26周降生,出生體重僅1斤,超早產兒果果如何「闖關成功」?
    不足26周降生,出生體重僅1斤,超早產兒果果如何「闖關成功」?2020年6月5日孕25+6周時,病情進展到重度先兆子癇、胸腔積液、腹腔積液、低蛋白血症、胎兒臍血流異常。為了保證母兒的安全,必須急症剖宮產。新華醫院新生兒科接到產科消息後,立即派危重兒轉運團隊趕至手術室,產兒密切合作,共同保障產婦和寶寶的安全。胎齡小於26周的寶寶屬於超早產兒,各個臟器發育不完全,救治難度大。
  • 出生體重只有1斤多!順德25周超早產雙胞胎健康出院
    此前,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曾成功救治了包括出生體重550克、胎齡23周等在內的眾多的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但像這對胎齡只有25周餘,出生體重那麼輕的雙胎寶寶尚屬首例,在省內也頗為罕見。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肩負著整個順德地區早產兒特別是危重的極早早產兒的搶救工作,為順德人民保駕護航。
  • 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成功救治胎齡25周超低出生體重兒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陳凱婷、葛亞男報導:近日,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團隊成功救治一名胎齡25周、出生體重590克的超低出生體重兒——君寶。歷經102天的悉心救治,出院時君寶體重增至2.815千克,身長也由出生時29cm長至48cm,成功脫氧,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 出生體重僅500克 「巴掌寶寶」康復出院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經過4個多月的治療,今天(17日)上午,孕周24周,出生體重僅500克的「巴掌寶寶」晴晴康復出院了。這是湖北省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也是疫情期間全國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 24周!
  • 結腸鏡檢查的併發症知多少?
    儘管你可能以前聽到過,進行結腸鏡檢查可能是煩人和不舒服的,但這並不是最痛苦的。 雖然所有的手術都有一定的風險,但結腸鏡每天都做,而且被認為是安全的。 事實上,你得結直腸癌的機會遠遠超過結腸鏡檢查併發症的可能性。
  • 寶寶出生體重低,護理更是要上心,七大注意事項必須緊記於心
    通常醫院會將出生時體重在2千克以下的低體重兒放在新生兒培養箱內進行特殊護理,直到體重超過2.5千克後才可出院。但是這樣的寶寶出院後身體仍然很脆弱,因此家庭護理上更要小心謹慎,尤其要注意以下七點,一個都不能疏忽大意。
  • 《新生兒》說明書
    2.根據體重分類(1)低出生體重:出生體重<2500g。(2)正常體重兒:出生體重2500~3999g。(3)巨大兒:出生體重≥4000g。3.根據體重與胎齡關係分類(1)小於胎齡兒:出生體重在同胎齡體重第10個百分位數以下。
  • 桂林「巴掌大」寶寶出生時只有600克:如何預防超低體重早產兒
    以前看過一張圖片,一雙手捧著一個新生兒寶寶,當時認為是一種藝術誇張,沒當回事,但是現實生活真的就有如同巴掌大的早產兒。所以,當這名寶寶出生時,僅僅600克,比成人的手掌只大一點,各個器官都沒有發育成熟,他的血管和頭髮絲一樣細。當時的新生兒負責人說:低於1000克出生的新生兒屬於超低出生體重兒,這樣的孩子要經歷呼吸,循環,消化,營養,感染等5大關卡,而在救治過程中,併發症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