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橋東區建南社區探索居家養老新模式

2020-12-14 河北新聞網

圖為護理人員每天為老人安排拋球等活動保持身體機能。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呂慧、岑屹)由單純的照顧升級為康養,日常文體活動中體會存在感、愉悅感,量身定製個性化的照護方案……這就是張家口市橋東區紅旗樓街道建南社區松鶴軒愛心託養中心每天為老年人提供的品質服務。

近年來,張家口市橋東區積極探索居家養老新途徑,以「社區+託養中心」模式為「試驗田」,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養老中心。松鶴軒愛心託養中心位於東麓苑小區建南社區辦公樓的三四層,由政府投資建設、社會資本運營,運營方在經營的同時履行約定的公益職責。託養中心可提供長期託養、短期照護、上門服務、外出陪護服務、家屬護理培訓等多項服務。

圖為老人們在建南社區書院內觀影。

請進來,讓老人健康快樂安享晚年

目前,共有21位老人在託養中心長期居住,其中大部分為失能、半失能老人,他們的親屬就住在本小區或附近小區。之所以選擇這裡養老,就是因為照顧起來方便些。

院長杜繼明介紹,託養中心是2018年5月試運營的,自運營的第一天起,他們始終堅持方便居民盡孝、讓老人享受品質服務的理念開展護理工作。每位老人的家庭、職業、文化、性格、身體狀況、患病程度、用藥程度各不相同,為提供相應服務,他們為每個人量身定製了個性化的照護方案。他們還根據不同營養需求為老人合理調配飲食,利用自身及社區資源,讓老人參加手語操、口腔操、拋球、投籃、音樂律動等文體及康復活動體會存在感、愉悅感。漸漸的,除本小區的老人外,周邊小區甚至各縣區的老人也慕名而來,在中心長期居住的老人達到21人。

圖為護理人員結合季節、營養需求等,為老人科學配置飲食。

走出去,把溫暖送到老人家中

中心的牆上掛著一張價目表,日間照料、上門洗浴、送餐服務……詳細標註服務價格。護理人員走出去,是中心的另一種服務模式。

一位退休教授已80高齡,3年前患腦梗由女兒照顧生活。去年5月,她突然失語出現吞咽障礙,因不想住院治療,子女便向中心求助。護理人員到家中了解情況時,老人不能語言且反應遲鈍,當時老人剛吃了東西,咽不下去也吐不出來就含在嘴裡。護理人員一邊拉著老人的手,一邊示範吞咽動作,觀察老人的反應。看到老人還是吞咽不下,就拿起一杯水喝一口演示吐出來的動作,老人終於配合著將食物吐了出來。家屬對中心的服務特別滿意,後來便與中心約定定時上門協助照護。

有一些老人癱瘓在床需上門幫助洗澡,接到這種訴求後,護理人員一般提前來到老人家中,把水溫調試好、換洗衣物準備好。看到老人洗完澡換上乾淨的衣服,身上沒有了異味,家屬對他們的工作非常感謝。兩年來,護理人員110餘次提供上門服務、外出陪護服務等,先後為40多個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圖為老人們在集中用餐。

短期照護,讓老人最終回歸家庭

短期照護也是中心的一個護理項目,目的是讓老人恢復健康早日回歸家庭,先後有7位老人經康養恢復最終回歸家庭正常生活。

肖大爺是一位帕金森患者,剛來中心的時候每天只能藉助助行器緩慢行走。經中心評估,老人存在隨時摔倒、吞咽障礙、心衰休克的風險。入院第一天,針對其坐床和椅子易摔倒問題,護理人員寫了一張注意事項的紙條貼在其床頭,每天教他拍手操、嘴型操等恢復各項身體機能。經一個月的精心照護,老人已經可以扔掉助行器沿著扶手行走,一年後便搬回家居住了。

多舉措並行,有益嘗試減輕養老經濟負擔

入住養老中心的費用一直是制約大部分家庭,特別是制約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託養養老的根本問題。

杜院長介紹說,「長期照護」險是一種新的保險險種,老年人可以通過購買此種保險降低託養養老過程中的經濟負擔;「時間銀行」是一種志願服務活動,與無償獻血的鼓勵措施類似,倡導大家積極參與志願活動,低齡時存時間,高齡時換取相應的養老服務。

「目前,我中心的養老模式是託養養老與居家養老相結合養老模式的積極探索,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會有更多養老模式不斷出現,最終惠及到老年人群體。」杜院長笑著說。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市北區:黨建統領推進養老服務發展 打造居家社區養老新標杆
    區民政局緊緊依託福山老年公寓等專業機構的資源和管理優勢,在全市率先試點打造「浮山新區街道福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積極探索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努力破解居家社區養老不到位的老難題,不斷增強區域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青島市市北區:建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養老...
    中國山東網12月21日訊 去年以來,青島市市北區抓住青島市獲批全國第四批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城市的契機,依託專業養老機構的資源和管理優勢,在全市率先試點打造「浮山新區街道福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並向下延伸至社區網格,探索網格化智慧養老服務新模式取得成效
  • 市北區:建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養老服務
    ,在全市率先試點打造「浮山新區街道福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並向下延伸至社區網格,探索網格化智慧養老服務新模式取得成效。除了助老大食堂,這個社區養老服務站還利用有限空間擴大為老人服務的範圍,開設助醫工作站、治療室、樂齡工坊等場所,讓社區老年人既能方便生活,又能修身養性。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區現已建成22處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越來越多的社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也在逐步完善中。
  • 順利通過改革試點成果驗收 我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得高分
    本報訊 (記者 譚林麗 通訊員 向東)日前,全國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驗收結果揭曉,我區獲評「優秀」等次。記者了解到,自今年2月我區成功入選改革試點地區以來,區民政局著力構建城市居家社區養老新格局、重塑農村居家社區養老新體系、培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新市場,有效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切實增強了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以來,我區大力實施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工程,建設了11個街道養老服務中心、129個社區養老服務站。
  • 江海區禮樂街道探索農村社區養老新模式 長者飯堂飄出幸福味
    禮樂街道長者飯堂自2019年6月運營以來,探索出以「政府主導+慈善資助+社會運營」為核心,引進社會組織與餐飲機構聯合運營的創新模式,現已惠及24個村居,60歲以上長者辦卡人數達469人,其中低保、特困老人辦卡人數為28人,就餐次數達2萬多人次,受到了群眾的歡迎和肯定。
  • 補齊社區養老短板,推進智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新建居住小區養老服務設施方面,《意見》要求新建居住小區應落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要求,按照相關政策和標準配套建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並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點和綜合利用。按照集中和分散兼顧、獨立和混合使用並重的原則,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點。
  • 市北將在100個社區試點打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為老年人提供一站...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去年以來,青島市市北區抓住青島市獲批全國第四批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城市的契機,依託專業養老機構的資源和管理優勢,在全市率先試點打造「浮山新區街道福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並向下延伸至社區網格,探索網格化智慧養老服務新模式取得成效。
  • 社區與餐飲店聯手打造社區生活館,為居家養老開闢新路徑
    居家養老是全社會關注的問題。為尋找全新的解決方案,揚州東園小館與三元裡社區聯手,打造社區生活館,為居家養老作了有益嘗試。關愛據揚州市工商聯訊息,7月9日,揚州東園食品有限公司旗下餐飲品牌東園小館在三裡橋社區的全市首家社區生活館試營業。
  • 家家樂康:打造「V型」居家養老新模式
    從海外引進的企業到深入基層的服務機構、從「僑夢苑」的醫養結合走向「新東家苑」日間照料中心,家家樂康(山東)醫養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自2017年落戶濟南高新區以來,在社區與居家照護服務的道路上,一直不斷探索創新。
  • 右典照護:打造「社區居家一體化」養老新樣本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君作為全國老年人口最多、老齡化程度較高、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較重的省份,山東在養老服務的發展過程中,圍繞絕大多數老年人「家門口養老」的需求和願景,加快推進居家社區養老的具體措施,尤其是在街道、社區建設一批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
  • 構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養老,我們在行動
    今年以來,埇橋區民政局探索社會養老新方式,對農村敬老院實行公建民營改革,累計投入資金500萬餘元,用於敬老院質量提升改造工作,至2020年11月,全區25個鄉鎮39家敬老院全部籤約,提前完成2020年底前全區鄉鎮敬老院公建民營全覆蓋的目標。通過公建民營運營的方式不僅提高了鄉鎮敬老院管理和服務水平,還擴大了服務群體,解決了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護理需求,滿足不同群體的養老需求。
  • 事關咱的父母,臨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有了這些小目標
    配建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由縣級民政部門統一登記管理,通過招標、委託等方式,根據實際無償或低償委託專業養老服務組織使用。2020年底前,力爭全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綜合利用率達到70%;2022年底前,達到100%。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社區創新綜合型居家養老服務 滿足老人...
    據了解,社區不斷創新綜合型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從滿足老人基本的生活需要開始,不斷創新提升服務質量,讓老人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個性化的需求,並滿足多種精神需要。 為滿足社區廣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社區文化生活,天和星城社區今年投資建成了別具特色、面積達500平方米的3A級多功能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積極探索並創新綜合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為老年人提供集「娛樂多元化、服務專業化、運營標準化、養老智能化、項目融合化」的綜合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使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 「長者食堂」解決老人就餐難 濟南高新區探索綜合養老服務新模式
    「長者食堂」解決老人就餐難 濟南高新區探索綜合養老服務新模式 2020-12-21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物業+養老」開啟多元養老服務新模式
    社區養老該怎麼破解24小時及時待命難題?「物業+養老」模式,物業究竟都能做什麼?近日,在蘇州市民政局指導下,虎阜日間照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成為姑蘇區首家原居安老響應中心,也標誌著虎丘街道「物業+養老」原居安老新模式正式開啟。據悉,該中心服務內容涵蓋餐飲服務、醫療服務、生活服務、應急服務等八大板塊。
  • 道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團隊榮獲國家級榮譽
    近日,2020年度中國家庭健康大會在陝西西安舉行,中國家庭健康守門人2020年榜正式發布,道滘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團隊成功入選,榮獲「2020中國家庭健康守門人」稱號。記者了解到,道滘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作為上門隨訪的重點服務項目,為符合條件的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和臨終關懷等服務,從而推進「以醫養老,醫養結合」的養老新模式。
  • 老人照護智能化,居家養老也心安
    深秋的玉泉區建華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其樂融融,老人們在這裡下棋、理療、健身。工作人員看到有需要幫助的老人就會上前詢問,教他們使用理療設備、給他們做身體檢查。管理室內,一位工作人員正在查看玉泉區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各項數據。
  • 讓「雙服務」成為居家養老的「雙拐杖」
    近日,住建部、發改委等六部門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意見提出,要補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推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模式,豐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內容,積極推進智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完善監督管理和激勵扶持措施。
  • 翻開丹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新篇章 向百姓交上試點建設滿意答卷
    我市成功躋身國家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以來,市民政局協同各縣(市)區、多部門形成合力,高標準完善政策規劃,高頻率上下溝通協調,高效能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全盤設計,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發展規劃覆蓋城鄉。
  • 大家保險公開闡述養老產業布局 在城市核心區域建養老社區
    大家保險選擇以核心城區高品質養老設施為依託,以國際領先的養老運營及服務能力為支撐,打造「城心養老」新模式,形成一站式的養老生活解決方案,以品質服務助力保險行業升級。選擇城市核心區域布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已達1.76億,佔全國人口數量的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