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世事,尋真事理,抽引頭緒,不絕繹究,感謝關注《立哥繹教》
今天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我們來談一談眼睛的問題。近年來,我國近視人口迅猛增長,令人觸目驚心。據國家衛健委報告顯示,我國近視人口已超過6億,高居世界榜首,其中全國青少年整體近視率為53.6%,初中生為 71.6%,高中生更高達81.0%,近視問題已經逐漸成為民族問題。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我國近視率這麼高呢?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嗎?
歸因之一:電子設備
談到近視,人們往往首先會歸因到電子設備的應用普及上來。的確,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步進入信息社會,運用電子設備生產、控制和消費信息,成為這一時代的重要特徵,這也給人們帶來了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的應用場景。有研究證明,長時間使用電子視備(大於10小時)與人們近視呈顯著相關,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在這過程中,也存在著心理恐慌,誇大電子設備引發近視的因素,「使用視頻設備後感覺視力下降」更成為調研中多數人的共同選項,但相關性並不強。
歸因之二:遺傳因素
據醫學調查研究顯示,近視具有遺傳性,特別是中高度近視的父母,尤其容易引起孩子的近視。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方面父母的表現並不相同。據研究發現,父親為低度(200度以下)、中度近視(600度以下)時,更容易引起下一代的近視;而母親為中(200-600度) 、高度(600度以上)近視時,更加容易引起下一代出現近視眼。
歸因之三:超負荷用眼
其實,同電子設備、遺傳因素相比,用眼工作量與近視的發生更加密切相關。據研究顯示,對於學生而言,每天讀寫時間超過10個小時、讀寫間從不休息、課間從不遠眺、學校燈光過亮或過暗等成為最容易引發近視的危險因素。同時,超負荷用眼的相關性要遠遠高於遺傳因素、電子器材。由此可見,後天科學用眼才是緩解近視的重要措施。
緩解近視尤需系統施策
應該看到,近視將嚴重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質量,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緩解近視是我們當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同時,近視問題的形成也並非一朝一夕,緩解近視問題尤其系統考慮,對於教育系統而言,具體可以做好以下幾方面:
一是教育增效減負,形成科學用眼環境。
要充分發揮學校在防控近視中的關鍵作用,提高學校辦學質量,降低青少年的考學負擔,將青少年學習時間減至合理水平。同時,要減少使用學生電子產品的使用,有意識地控制和縮短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加強孩子營養素的攝入和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積極引導孩子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加強體育鍛鍊,有效預防和控制近視發展。
二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近視防控水平。
學校要增加視力健康知識培訓和宣傳,建立健全長效宣講機制,依託健康教育課程,定期舉行針對老師、家長和學生關於科學用眼、預防近視的知識,真正提高學生及其家長對防控近視的意識,提高學生主動保護視力的意識和能力,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改變人們「配戴眼鏡傷害眼睛」的錯誤觀念,推動學校近視防控。
三是開展醫校合作,完善近視防保體系。
學校要積極配合衛生健康部門開展視力篩查,共同做好視力問題發生率、矯正率等眼部健康數據的報告和統計分析,要及時把視力監測和篩查結果計入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確保一人一檔,並隨青少年入學實時轉移。同時,醫療機構也應加大教育支持,為青少年近視患者提供眼健康診療服務,了解學生視力變化狀況並採用適當的幹預和治療措施,促使青少年學生近視得到及時防控。
——以上就是立哥對「我國近視率不斷攀升」的一點看法,各位小夥伴是否也認同呢?歡迎關注並在下方留言點評!
相關延展:
活久見:博士招考形態發生劇變!未來考博要做好哪些準備?
姚主席兩會建言:體育不可或缺!談談學校如何推進「多育並重」?
工科博士投身相聲事業,折射出利益的驅動?還是學術研究的失敗?
(聲明:本文屬《立哥繹教》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文中圖片引自網絡,如有不當,敬請聯繫刪除,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