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鄉村振興法治基石!濟寧曲阜市息陬鎮北夏宋村依靠法治助推鄉村...

2020-12-21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9日訊依法而治、循法而為。濟寧曲阜市息陬鎮北夏宋村依靠普法與依法治理助推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具有曲阜特色的法治鄉村建設之路。

擔當有為,村「兩委」班子成員爭做「法治帶頭人」。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2018年,新一屆村兩委班子上任以來,迅速融入角色,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法治建設。「村支兩委會議無論討論什麼議題,依法辦事始終在首位。」北夏宋村書記吳強說。近幾年,村支兩委通過組織學法、引導用法、帶動守法,村兩委班子成員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得到提升,民主自治不斷深化,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四議兩公開」制度嚴格落實,村規民約、議事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水平得到提升。村級事務,樁樁件件都能依法決策、依法處理,村民對村幹部的信任感提升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在全村得到廣泛認可。

以和為貴,全力打造為民服務的「前沿陣地」。有矛盾、有心結到「和為貴」調解室拉拉、到司法行政工作室坐坐,成為北夏宋村民遇到問題時的首要選擇。村民之間本身也沒有多大的矛盾,更多的是鬥氣,在「和為貴」調解室,解不開的心結、化不開的疙瘩擺到桌面上,調解員耐心細緻地分析勸解;在司法行政工作室,村幹部和司法所的工作人員和聲細語地擺事實講道理。當事人坐在一起,當面鑼對面鼓地把事說開,雙方矛盾化解了,同時對周圍群眾也起到了教育引導作用,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鎮街、矛盾不上交、能調則不訴」的目標。

百姓至上,一村一法律顧問打通服務基層的「最後一公裡」。在北夏宋村,只要涉及重大問題的決策,村兩委班子都要去請教「高人」指點。這位「高人」就是市司法局為村裡選配的「一村一法律顧問」,每個月他都會定時不定時的到村裡走訪,只要不開庭外出,基本是「隨叫隨到」。一方面律師通過提供諮詢、建議等形式協助村兩委審核、修訂村規民約以及其他管理規定,對重大決策提供合法性審查;另一方面通過入戶走訪、舉辦法治講座等形式,宣傳國家大政方針、法律知識和惠農政策法規等,引導村幹部依法治村,引導村民學法守法、依法表達合理訴求,讓群眾不出家門零距離享受優質、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打通了服務基層的「最後一公裡」。村級法律顧問成為全村群眾信得過的「消訪員」,聽得進的「宣傳員」,靠得住的「服務員」。

經濟、法治兩輪驅動,依靠法治保障,還需要經濟的振興。目前,曲阜市息陬鎮北夏宋村通過建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方式,村委牽頭,由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發展黃瓜大棚,投資上百萬元,已建立生態大棚20多座,收益良好。

通訊員 劉新紅 李新宇 孔大儒

相關焦點

  • 法治年曆進農家 普法宣傳零距離!濟寧曲阜市開展「法治進鄉村」活動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7日訊 近日,曲阜市司法局依託民意「5」來聽行動、扶貧走訪等活動,以「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曲阜」為主題,將民俗文化與法治文化相融合,精心製作法治年曆1000餘份,大力開展「法治進鄉村」活動,讓法治常識走進鄉村走進農家。
  • 用法治護航鄉村生態振興
    原標題:用法治護航鄉村生態振興   鄉村生態振興需要法治予以保障。就目前而言,我國鄉村生態的法治保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 【法治攻堅·鄉村振興】章丘區深化「五治融合」鄉村治理 探索打造...
    【法治攻堅·鄉村振興】章丘區深化「五治融合」鄉村治理 探索打造新時代基層良法善治新格局 2020-11-17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治進鄉村】瀾滄法院法治宣傳走進快樂拉祜唱響的地方「老達保"
    【法治進鄉村】瀾滄法院法治宣傳走進快樂拉祜唱響的地方「老達保" 2020-07-02 04: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田園新野」理念助推鄉村振興
    近日,記者走進三國古城新野縣,滿目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美好場景,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新野縣白河灘溼地公園近年來,新野縣強化「田園新野」發展理念,以發展田園產業為重點,以打造田園景觀為關鍵,以培育田園人文為保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了農業提質增效、農村繁榮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的目標。
  • 嘉善縣釋放「法治藍」三大能效助推基層社會治理
    嘉善縣堅持走黨建引領法治,法治助推鄉村振興的道路,著力加強法治鄉村建設,提高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全縣共有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2家,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25家、市級民主法治村(社區)84家。
  • 到2035年法治鄉村基本建成
    12月21日,記者從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獲悉,日前我省印發《關於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了我省法治鄉村建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實施意見》明確了完善涉農領域立法、規範涉農行政執法、強化鄉村司法保障等九個方面的目標任務,要求各地各級各相關部門著力推進鄉村依法治理,走出一條符合河南實際、體現河南特色的法治鄉村之路。到2022年,努力實現涉農法規制度更加完善,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基層執法質量明顯提高,幹部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明顯提高,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顯提高。
  • 重慶三中院:加強地理標誌保護運用 助推轄區鄉村振興建設
    旨在挖掘轄區地理標誌保護特色、找出地理標誌培育發展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尋求法律法規、部門職能職責、管理方式、產業規劃引導、宣傳推廣等方面的改進路徑,加強地理標誌保護運用,助推轄區鄉村振興建設。  調研組通過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等方式,了解轄區地理標誌詳細情況。
  • 「法治鄉村建設基層行之貴州」「過去鬧喳喳,如今笑哈哈」,法治讓...
    中國長安網徐琢【法治鄉村建設基層行之貴州】「苗寨的黎明,侗鄉的夜。香甜的米酒請你喝,醇醇的滋味醉心窩。」夏夜,貴州省桐梓縣馬鬃苗族鄉龍臺村的陶福成,會在自家民宿院子裡吹起蘆笙,載歌載舞。近年來,龍臺村以法治推進地域融合、產業融合、生活融合,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撐起「法治保障」。苗寨實現了從偏遠小寨到旅遊勝地的華麗轉身。
  • 索要彩禮未果,安陽男子殺死女友母親,鄉村法治建設意義重大!
    因為索要彩禮遭拒,男子一怒之下殺死女友母親……因為鄰居將地裡的草扔到自家地裡,引發糾紛……農村法治建設,意義重大。28日,第三屆法治河南鄉村論壇舉行,大河報記者從現場了解到,該論壇徵文一等獎以安陽地區"民轉刑"案件為視角,看農村基層矛盾化解機制,其中就總結了農村農民與農民之間民間糾紛類型。論文調查了2012年12月26日至2015年8月25日安陽兩級檢察機關受理的農村糾紛引發的刑事案件,類型包括農地糾紛、鄰裡糾紛(包括宅基地糾紛)、婚戀糾紛、其他瑣事糾紛等。
  • 關於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考與建議
    【摘要】本文在準確把握當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新形勢的基礎上,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面臨的主要問題進 行分析,並從角色定位、工作目標、工作重心、工作方法以及政策制度等方面釐清了生態環境保護助推鄉村振興的 轉變思路,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 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制定鄉村振興促進法,就是要把黨中央關於鄉村振興的重大決策部署轉化為法律規範,確保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得到落實,確保各地不鬆懈、不變調、不走樣,持之以恆、久久為功促進鄉村振興。」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錫文說,「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 鄉村振興,五個方面都要強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鄉村振興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  倒排工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間表是如此緊迫: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是一個歷史過程,必須具備戰略定力,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劈波斬浪,久久為功。
  • 靚麗網紅村獲評「嘉興十大民主法治示範村」
    近日,鳳橋鎮聯豐村接獲喜報,該村獲評「嘉興市2020年度十大民主法治示範村」,為該村堅持多年提升群眾法治意識的努力給出了靚麗的「成績單」。近年來,聯豐村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黨建引領,法治同行」的思路,不斷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該村致力於發展「現代精品農業+旅遊」模式,推動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
  • 廣東惠州:「法治新地標」成建設文明鄉村的標杆示範點
    法治是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保障,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普及法治知識,是提高全民守法意識乃至依法治國的基礎。  位於仲愷高新區瀝林鎮錢屋村的沁和公園具有優越的自然環境、良好的法治基礎,民風純樸,為打造「仲愷區平安法治示範點」提供了必備的條件,沁和公園也將成為宣傳法治教育活動、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建設文明鄉村的標杆示範點。
  • 憲法宣傳趕大集 法治惠民潤鄉村
    本報12月24日訊(通訊員 許譽文) 近期,雙泉司法所聯合弘泰法律服務所開展了以「憲法宣傳趕大集,法治惠民潤鄉村」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活動。  當下正是農閒時節,在雙泉鎮熱鬧的集市上,既有琳琅滿目的商品又有熙熙攘攘的人群,還有獨具冬日特色的普法宣傳「攤位」。
  • 鹿邑:培育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鹿邑縣在大力實施「產業興城、文化立縣」戰略的同時,把鄉村振興的二十字方針融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大力培育鄉風文明,守護文化靈魂。藉助生態文明建設東風,打造美麗鄉村,強化農村原生態文化的建設與傳承,提升提質文明創建實效,以鄉風文明的軟實力,構築鄉村振興的硬支撐。
  •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抓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是一次戰略上的轉型和升級,不僅包括經濟、社會轉型,還包括科技、教育和文化復興,是農業的全面轉型、農村的全面發展、農民的全面進步。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大膽探索,改革創新,取得了初步成效。
  • 欸乃一聲山水綠,法治底色濃鄉愁
    隨著鄉村振興的風生水起,「網紅村」層出不窮,如何走出一條有上海國際大都市特色的「人民鄉村」建設路徑,已經提上議事日程。上述的百姓議事會發生在奉賢區存古村。「村裡碰到大事往往眾口難調,制度化、透明化是最好的法寶。」
  • 點燃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加強和改進新發展階段的「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們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把學習成果轉化為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和工作成效,點燃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激活助推鄉村振興的「組織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