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與志願者護送206隻候鳥南下,「候鳥房車」跨越8省區2800多公裡...

2020-12-23 瀟湘晨報

本版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生活報記者 王萌

12月的湖南依然氣候溫暖,近日,哈爾濱一個特殊的候鳥團南下直奔洞庭湖。這些候鳥包括藍喉歌鴝、紅喉歌鴝、黃喉鵐等,總共有8種。該團是由五名志願者組織的,發起人宋永濱是哈爾濱市公安局食品藥品和環境犯罪偵查支隊的警官。由於「乘客」多達206隻,加上受疫情影響,他們租用了一臺房車。志願者分擔不同的角色,分別是鳥類專家、醫生、飼養員和司機,還墊付了南下出行的所有費用,兩天跨越8省區2800多公裡,終於用「候鳥房車」把這些特殊的「乘客」平安地送到了目的地……

警方與志願者 共同發起「候鳥房車」

進入到冬季,宋永濱警官日漸發愁,他很擔心二百餘只滯留候鳥的命運。

這些候鳥被寄養在哈爾濱市道外區十九道街一個物業辦公樓的頂層,在志願者的悉心照料下,雖說生存條件還不錯,但畢竟是個臨時的收容所。

宋警官介紹道,這些候鳥主要來自三個渠道,第一種是因飢餓寒冷、奄奄待斃為人所救或者是在粘鳥網上解救下來的;第二種是警方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在市場上收繳的;第三種是因為羽色美麗,被人捕到花鳥市場售賣的候鳥,它們被市民養在鳥籠裡,經過志願者反覆勸說,上交給動物保護部門。

候鳥們的臨時收容所是由志願者主動提供的,「儘管飼養場所是無償的,但我覺得還是應該讓它們回歸自然。」宋警官說,真正讓他產生「候鳥房車」想法的是關於洞庭湖的一個視頻,視頻裡綠樹成蔭,溫度能達零上十幾度,這讓久在北方生活的宋警官眼前一亮。

濫捕造成滯留 欠候鳥們一張「回程票」

直接放飛行不行,為什麼非要人員護送?志願者杜克說,其實這些鳥都是被不法的捕鳥人滯留到北方的,讓它們錯過了回遷的時機,「我們欠它們一張回家的車票。」

送鳥團成員杜克是綏化市質監局的工作人員,他認為,現在這個季節在北方放飛候鳥容易凍死,「不放吧,留在救護站三個多月,候鳥被養成了留鳥」,有些鳥可能對人類產生依賴和好感,對於野外的生存都是不利因素。

據志願者介紹,以往一些被解救的鳥類本身是南方鳥,在北方放生飛不回去,這樣的鳥不能放飛,有的被送到動物園成了觀賞鳥。

「到最後都快成燙手山芋了。」這次一同負責救助和護送的哈爾濱食藥環支隊相關人員說,救得候鳥越多,後期的照管便越難。

他們粗略算過一筆帳,在臨時救助站的鳥類有素食的,也有肉食的。素食鳥主要以小米和蘇子為食,每隻鳥10天就可消耗1斤穀物。

「吃蟲子的鳥飼養成本就更高了,早市上每斤蟲子要幾十塊錢,比豬肉還貴。」志願者說,他們測算過,每隻鳥平均一天得吃掉一塊錢,二百多隻養三個月就要兩萬餘元,這還不算救助站的水電、人工費。一個小型野保救助站,一個冬天救助野生鳥類投入十萬八萬很正常。

而護送其南下自然野放,成本則要小得多,費用大約是1.4萬元,鳥兒也能儘快重獲自由。

租房車只花3000元 出發前檢疫確保「團員」健康

眼看著天氣日益寒冷,宋警官下決心組織送鳥團,說幹就幹。送鳥團由5人組成,都是愛鳥的公益人士,對於鳥類的習性比較了解,在途中能保證鳥類的健康,其中三人來自吉林,兩人是黑龍江的。

宋警官說:「送鳥團的起點在黑龍江,經過研究決定,這次運送的最佳方案是路運,我們租了臺房車,租車公司老闆聽說是公益行動,車費打5折,往返行程只要3000元。」

聽說候鳥要組團南下,哈爾濱的愛鳥公益圈都轟動了。「能否讓個人飼養或其他部門救助並籠養的八哥、鷯哥、畫眉等南方林鳥,也一併搭個順風車?」有市民好奇地詢問。

哈爾濱市林草部門也很關注此次行動,表示願意提供相關的技術支持和幫助。

12月4日下午,在完成所有待運送候鳥的清點、健康檢查,以及辦完全部檢驗檢疫手續後,裝載著206隻被救助候鳥的車輛從哈爾濱開往南方。

宋警官告訴記者:「本次組團南下,由於時間比較匆忙,在松北區的一家專業機構進行的抽樣檢疫,而希望搭車的市民和其他部門,因鳥類事先錯過了檢疫,沒能搭車,最終確定的206隻鳥都很健康,臨時救助站裡能達到放飛要求的鳥類基本都帶上了。」

此時,遠在湖南洞庭湖的相關部門也已做好了接收準備。據了解,為了保證所運送候鳥能安全抵達南方越冬地,送鳥團在出發前先派出一名志願者專程趕往候鳥越冬地洞庭湖,與當地野生動物管理部門進行溝通,尤其是對防疫細節、以及鳥類是否在當地有分布或是否屬於遷徙目的地等進行了充分對接。越冬地的工作人員表示:只要檢驗檢疫合格,同意這些滯留北方的候鳥來洞庭湖放歸。

「從目前被救助的鳥類來看,一共涉及10種林禽,基本都是成體,其中藍喉歌鴝、紅喉歌鴝、黃喉鵐等8種可以在洞庭湖放歸,但玫紅眉朱雀和煤山雀暫不建議送過去,因為它們的分布範圍不在湖南,後者則通常不遷徙。」這是湖南師大生科院鳥類專家提出的建議。

在鳥類專家的指導下,來自黑龍江的候鳥團確定數量和種類組團出發。

備好「糧草」一路護送 在洞庭湖畔放飛206隻候鳥

出發前,志願者們準備了充足的穀物、鳥蟲和蔬菜,足夠二百隻鳥兩天的食量。車上的5個人輪流開車。

房車內設置了四張床,除了鳥籠佔據的一張床之外,其他幾張床供送鳥團的志願者休息。為了儘快到達湖南洞庭湖,送鳥團的房車日夜兼程,志願者餓了就在服務區泡方便麵,終於在6日下午抵達了目的地。

12月7日,在送鳥團隊的注視下,206隻候鳥在漢壽洞庭湖畔放飛,那天恰好也是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的日子。

「我們總結了一些關於這次候鳥運輸的經驗,因為這次放飛的主要是林鳥,體型小,放飛後無法對它們進行跟蹤和監測,所以我們主要收集了運輸過程中的數據,一是要注意車內溫度不能過高,下車後的溫差,鳥容易死亡;二是要防止鳥打架、爭鬥,每個籠子裡只放十隻左右,保證它們的活動空間;三是一路上要補給食物;四是要時刻關注候鳥的狀態等。」志願者吳劍鋒說。

「候鳥組團的意義在於,開闢一種新途徑,為今後的候鳥救助積累經驗,確定運送的路線,對鳥類實行真正意義上的救助和對自然界的保護做出實質性的貢獻。」宋警官說,全省類似的救助站還有三十多個,都面臨著出口不足的問題。

東北地區由於氣候原因野生鳥類在救助過程中,遇到冬季無法進行放飛,養了半年之後,野生鳥的習性發生變化,野外生存能力弱化,影響放飛的成活率。冬季組團運送放飛可以隨時進行,解決了存放的問題,降低了飼養成本。有了本次的成功經驗後,今後可以與南方省份直接對接,走航空運輸,人員不必護送,放飛的成本會更低。而且,有些南方的留鳥通過非法買賣被銷售到了北方,這些鳥不具備南遷的能力,它們也可以搭車一起回到南方放飛,保證了這部分鳥類的存活。

【來源:生活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把候鳥當家人 每月巡護上千公裡
    路途中,林發榮和站員們時常下車,用望遠鏡監測候鳥。「這裡有白鶴,還有東方白鸛,雁比較多。」一眼望去,林發榮能詳細說出候鳥的種類、習性。看到候鳥安然無恙,監測情況無異常,農用拖拉機繼續向前。經過兩個小時車程後,林發榮和站員們終於到達大汊湖。
  • 湖口築牢越冬候鳥「保護牆」
    12月17日,湖口縣召開了林業、公安愛鳥護溼協會志願者代表座談會,共商境內鄱陽湖區越冬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工作。當前正處候鳥越冬高峰期,湖口有54公裡江湖岸線,巡護任務艱巨,管護難度較大,為守護好「遠方的來客」,湖口縣林業等部門聯合志願者,攜手做好護鳥護溼工作。
  • 候鳥文創品 實用又吸睛
    ,一本2021年的候鳥檯曆,一件印有候鳥圖案的圍裙,還有杯墊、利是封、明信片等。這些文創產品以湛江觀鳥愛好者在湛江拍到的候鳥為主題,經過精心製作,既實用又好看,彰顯了愛鳥人士開展愛鳥宣傳的一番苦心。候鳥檯曆裡有蒼鷺、綠鷺、普通翠鳥、金眶鴴、小白鷺、黑翅長腳鷸、鳳頭蜂鷹之類的候鳥,均是湛江觀鳥愛好者在湛江拍到的候鳥,為市民普及愛鳥護鳥知識;用勺嘴鷸做成的小抱枕,有著標誌性的扁嘴巴,甚是可愛;圍裙上是一隻飛翔的燕子,寫著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舉辦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 紀實展覽
    【本刊訊】12月7日-12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候鳥保護志願者「護飛行動」紀實展覽在國家林業草原局辦公大樓一樓大廳舉辦。展覽展出了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近年來參加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倡議發起的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近200幅具有鮮明代表性、內容豐富詳實的圖片和影像資料,充分展現了廣大野保志願者開展科普宣傳、清網救護、打擊犯罪取得的豐碩成果和不懼艱難、甘於奉獻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亮麗風採。
  • 「吃得飽住得美」 天津市寧河區搭建候鳥天堂
    央廣網天津11月9日消息(記者夏震宇)隨著天氣逐漸轉冷,越來越多的候鳥開始南遷。萬畝土地流轉工作也接近尾聲,並興建環海圍欄49公裡,實現了核心區封閉管理,為鳥類營造了一個靜謐的生活環境。即便如此,寧河區仍然計劃近日進行保育放流,適量投入魚苗,只為讓候鳥吃得飽。  今年,鳥類不僅吃得好,「住房」也得到了提升改造。  近年來,寧河區觀測發現,隨著氣候變暖和環境的變化,有些東方白鸛正在改變遷徙習性,由候鳥變成留鳥。
  • 尋回生命的遷徙通道 候鳥南歸長江畔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2020年鄱陽湖越冬水鳥同步調查顯示,監測到水鳥數量68萬餘只,比2019年增加1.1萬隻。 「鳥兒膽大了。」提起候鳥棲息的變化,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黨工委書記劉新喜感觸很深,原來候鳥多在深湖覓食,這些年覓食地範圍不斷擴大,田間、池塘也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燕雀翻飛、鳥聲婉轉、低回盤旋……長江流域是候鳥青睞的「越冬天堂」。
  • 兩萬多隻遷徙候鳥翔集衡水湖
    近日,衡水湖迎來了大批遷徙候鳥,總數超過兩萬隻。衡水湖是華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澤、水域、灘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溼地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也是多種候鳥南北遷徙路線的密集交匯區。根據衡水湖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監測結果顯示,目前飛抵衡水湖的眾多候鳥中,有國家Ⅰ級保護鳥類大鴇、東方白鸛,國家Ⅱ級保護鳥類白琵鷺、普通鵟、白尾鷂、紅腳隼、遊隼等,還有鳳頭潛鴨、紅頭潛鴨、白眼潛鴨等潛鴨類。世界極危物種青頭潛鴨,在遷徙期數量也穩定增加,已經監測到52隻。數量最多的是豆雁,已監測到1萬餘只。
  • ...10萬斤食物迎接數百萬隻候鳥來越冬,鳥群囊括全球98%的珍稀種類
    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肖鵬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從鄱陽縣委宣傳部獲悉,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世界98%的珍稀候鳥種群會相繼在鄱陽湖溼地公園越冬,繁衍生息。鄱陽官方人士介紹,每年冬季,全球數百萬隻候鳥聚集在鄱陽湖,共有3大鳥陣,分別為白鶴、大雁、天鵝。
  • 候鳥醫生、江豚保鏢、寵物殯葬師——江西動物保護衍生新職業
    李春如(中)和兩名志願者在「候鳥醫院」給一隻受傷的天鵝包紮傷口(2017年11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鄱陽湖是亞洲重要水鳥越冬地,以前到了候鳥飛抵的高峰期,連軸轉都忙不過來,巡護員會帶回不少受傷候鳥。」李春如說。  李春如認真為每隻入院治療的候鳥建立檔案,詳細記錄入院候鳥的種類名稱、鳥齡、外形外貌等體徵,以及治療方法、用藥品類、藥量,並記下候鳥出院時的體徵。
  • 鄱陽湖畔新一代護鳥人:把候鳥當家人 每月巡護1000公裡
    路途中,林發榮和站員們時常下車,用望遠鏡監測候鳥,「這裡有白鶴,還有東方白鸛,雁比較多。」一眼望去,林發榮能詳細說出候鳥的種類、習性,看到候鳥安然無恙,監測情況無異常,農用拖拉機便繼續向前。林發榮和站員乘坐拖拉機巡護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車程後,林發榮和站員們終於到達大汊湖。
  • 解救253隻候鳥!「北京護鳥小隊」發現38張捕鳥網
    進入10月,正是大批候鳥從西伯利亞途經北京向南方遷徙的季節,也是盜獵分子支網捕獵和交易的旺季。為了打擊盜獵行為,「北京護鳥小隊」的志願者全力以赴,截至目前已發現13個盜獵現場和38張捕鳥網,解救候鳥253隻。
  • 平度市開展清網行動,嚴厲打擊亂捕候鳥行為,為候鳥遷徙保駕護航
    「抬頭尋找天空的翅膀,候鳥出現它的影跡……」冬意漸濃,當前正值候鳥遷徙季節,也是非法獵捕鳥類等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活動高發時期。平度市作為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每年秋冬季節,都有大量候鳥飛臨棲息。為有效保護野生鳥類資源,保障候鳥安全過境,2020年11月17日,平度市自然資源局聯合市公安局、平度綜合行政執法局、平度生態環境局平度分局等在大澤山區域開展了清網行動,嚴厲打擊亂捕濫獵等破壞候鳥等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行為。
  • 把候鳥當家人 每月巡護上千公裡-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路途中,林發榮和站員們時常下車,用望遠鏡監測候鳥。「這裡有白鶴,還有東方白鸛,雁比較多。」一眼望去,林發榮能詳細說出候鳥的種類、習性。看到候鳥安然無恙,監測情況無異常,農用拖拉機繼續向前。    經過兩個小時車程後,林發榮和站員們終於到達大汊湖。
  • 助力留守、流動兒童心理成長,肯德基小候鳥基金「愛的肯定」聲聲不息
    除了真實的「小候鳥」故事,在活動頁面上,還能聽到來自聲音「大咖」、肯德基故事姐姐等的精彩分享。 「愛暖童心,聲聲不息」活動自5月12日上線以來,共獲得超過120萬人次的關注,收到了來自全國30個省區市的網友錄製的2000多條溫暖聲音,同時共有近28萬網友為暖心聲音投票。
  • 肯德基抖音首次公益直播 只為「小候鳥的夏天」
    8月5日,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肯德基小候鳥基金為留守、流動兒童「小候鳥」舉辦的暑期藝術主題活動「小候鳥的夏天」以「雲」舞臺的形式在抖音平臺上呈現了一場精彩的匯報演出,這也是肯德基官方抖音帳號首次公益直播。「小候鳥的夏天」文藝匯演直播同時聯動了四個城市,匯集了四地的「小候鳥」。
  • 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過冬
    白骨頂、鷸鳥、鴨類已來「打前陣」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過冬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隨著北方氣溫的逐漸降低,一些「老朋友們」又拖家帶口來泰州過冬了。本周,在姜堰區溱湖溼地公園、興化市千垛鎮劉莊村萬畝荷塘景區等地,已有觀測者觀察到一批白骨頂、鷸鳥、鴨類在水面上棲息、捕食,給平靜的水面增添了不少生機。
  • 湖南藍山為候鳥遷徙連關3天射燈保障白鷺正常飛行
    湖南藍山為候鳥遷徙連關3天射燈保障白鷺正常飛行時間:2020-09-30 10: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湖南藍山為候鳥遷徙連關3天射燈保障白鷺正常飛行 9月25日,湖南藍山,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有數以萬計的候鳥經這裡南下。
  • 藍山:為候鳥熄燈,讓出一條生態文明大道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黃玲玲)前段時間,藍山縣熄燈三天為候鳥讓路的新聞引發眾多關注。在藍山縣,夜間飛行的白鷺被燈光照射失去方向感,長時間低飛盤旋。發現這一情況後,藍山縣迅速作出決定——立即熄滅廣場燈光和部分街道路燈,為候鳥遷徙讓路!
  • 冰凌冰果冬候鳥……這麼多冬天的打開方式,愛了愛了
    坐標:湖南湘西八面山 劉玥 劉文星攝影報導Part 2有生機的「我」說起南方的冬天離不開候鳥兩個字隨著冷空氣南下,來自西伯利亞的「精靈們」又來美麗的雲南過冬了。可一化 攝影。不過你聽說冬候鳥嗎?在北方過冬那種隆冬時節,數百隻太平鳥來哈爾濱越冬,太平鳥屬冬候鳥,在哈爾濱僅在冬季偶見。
  • 候鳥因極寒天氣挨餓,6小時全城接力籌款1.3萬元!
    極寒天氣候鳥覓食難「前期我們已經在生態志願者內部發出倡議,募集併購買了部分鳥飼在白沙河冰面鳥類聚集區進行投放,效果不錯,最近這幾天寒潮天氣,溼地冰封,需要繼續補給,幫助候鳥順利渡過難關。」近期,志願者在冰封的河面對越冬候鳥進行投食救護。(圖片由城陽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提供)「保護好鳥類資源,也就是在保護我們人類自己。這次眾籌的情況有些出乎我們的意料,有我們協會的志願者,也有一些不認識的愛心人士,不管錢多錢少,每一份支持都是一份大愛,這筆錢我們一定專款專用,所有花費將及時公開,並接受生態志願者監督。」徐立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