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新晉「女鞋王」誕生:在實業低潮中逆襲,年銷售達50億!

2020-12-12 爾東商業觀察

文/森森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電商行業的出現使人們的生活消費方式發生了極大地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從原來的商超購物都喜歡上了現在的網購。原因很簡單,省時、省力、省錢。尤其是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對傳統實體經濟形成了嚴重衝擊。甚至於我們平時所熟悉的品牌老店都紛紛關門轉讓。

與前女鞋巨頭達芙妮一樣,它曾經是一個很受歡迎的品牌,但如今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它仍然無法逃脫淪陷的命運。2017年對鞋業來說是艱難的一年。在這一年,一代鞋王百麗被賣,並摘除了香港的股票;所謂的「中國鞋業第一股」的星期六1年虧掉了7年的利潤。

業內人士表示,鞋行業所要面對的挑戰要比這更複雜,三大女鞋企業「滑鐵盧」式的結果只是行業形勢發展的冰山一角。由於生存變得困難,成千上萬的商店關門了。而在這個時候,一家製鞋公司成功地逆勢而上,成為女鞋的新王者。

這家公司原本是一個小作坊,現在在全國有8000多家實體店,以低價銷售鞋子,平均每雙不到100元。但如此低的單價,卻創造了每年數十億的銷售額,品牌就是大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南方沿海地區開始興起製鞋業,手工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1970年出生於浙江省一個農村家庭的陳光敏,17歲時成為一名學徒製鞋匠。

後來,他和親戚共同當起了養蜂人。四處奔跑,陳光敏不僅拓展了他的視野,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他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91年,一個週遊全國養蜂賣蜜的年輕人因為偶然的機會闖入女鞋行業,但正是這一不經意的舉動,卻在30年後開創了一個反攻電子商務行業的奇蹟,它就是門店遍地開花的大東女鞋。

當時,懂生意的陳光敏發現福建富鳥男鞋賣得好,但沒有女鞋。於是,陳光敏想,如果他自己做女鞋,是否能像富貴鳥一樣成功。考慮到這一點,25歲的程光敏決定在1995年創業,並創立了「大東」品牌。令他吃驚的是,他的第一次冒險成功了。他成功地製造了他的第一桶金。

第一次創業的成功,讓陳光敏更加堅定了創業的決心。他開始關注市場需求,開發產品銷售,因此從一開始就沒有犯任何投資錯誤。儘管如此,陳光敏觀察市場,順應潮流,但這並不意味著鞋業的發展一帆風順。

雖然多年來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在很多城市甚至三四線城市都開設了分公司,但與大品牌相比,其知名度和銷量仍不得而知。特別是2012年,整個鞋市的形勢並不理想,給大東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經過幾年的努力,大東已經在三四線城市開設了多家實體店,但由於品牌知名度低、優勢不大,很難進入一二線城市市場。到2012年,由於消費市場疲軟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包括女鞋巨頭達芙妮(Daphne)和百麗(Belle)在內的許多同行已經倒閉。

面對這種困境,陳光敏知道自己必須改變自己的品牌。雖然最初的代理系統節省了時間和精力,但由於代理層的存在,零售價格可能會更高。此外,這種模式還容易出現拖欠還款、資金無法及時收回等問題。

因此,陳光敏決定放棄代建制和合資經營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加盟商只管經營門店,而分銷和營銷活動則由總部策劃。這樣,加盟商不需要承擔太大的風險,也可以實現雙贏。此外,民族合資實施後,大東還啟動了「季清」戰略。哪怕一雙鞋賣不出去,大東也會大減價搞促銷。

近年來,達芙妮、百麗等著名女鞋企業逐漸衰落,但大東鞋業卻以其成功的轉型戰略脫穎而出。此外,其產品創新速度加快,一直專注於時尚潮流。因為大東皮鞋性價比高,每雙皮鞋的均價不超過100元,因此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擁有越來越多的忠實消費者。此外,該公司還瞄準了低端市場。

正是因為這一戰略,大東鞋業才沒有像其他競爭對手一樣陷入「破產潮」。相反,它繼續擴張,在全國逐步開設了8000多家門店,年銷售額達50億元。在2019年集團品牌營銷峰會上,集團董事長程光敏表示,未來三年,公司將努力打造「大東生活圈」的新商業模式。據了解,大東擬建的「生活圈」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

同時,也為物流服務做好了準備。據了解,大東鞋業投資2億多元建設智能物流倉儲,倉儲面積約1.4萬平方米。智能系統正式使用後,產品的線上線下銷售將更加靈活,這是大東的又一次飛躍。

經過多年的發展,大東終於在女鞋行業取得了成功,實現了年銷售額50億元的奇蹟,紮根國內鞋業市場。然而,未來女鞋市場將面臨更多挑戰,大東能夠繼續保持下去嗎?除了低廉的價格,創新和性價比同樣重要。對此你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

相關焦點

  • 中國女鞋新王誕生:打敗達芙妮百麗!每雙不過100元,年銷超50億
    女鞋新王誕生:在倒閉潮中逆襲!每雙鞋不過100元,年銷售達50億導讀:網際網路改變生活,更重的是改變了購物模式及消費理念,新型模式衝擊著傳統經濟,讓很多行業陷入"寒冬"而今天我們要來看看一家鞋企,卻運用智慧,充分結合網際網路、現代物流及實體經濟,把實惠送到消費者手中,也實現了逆襲。
  • 倒閉潮中逆襲成王的女鞋!一雙價格不過100元,創年銷售50億奇蹟
    在電商行業的衝擊下,傳統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曾經我們在街頭熟悉的品牌老店迫於無奈也都紛紛關門了,比如號稱「寶馬」的達芙妮女鞋,還有號稱「奔馳」的百麗女鞋,如今已幾乎看不到它們的身影。眾多鞋店都因網購的出現而半路夭折了,然而,在這種情形下卻出現一個逆襲成王的女鞋品牌。
  • 低端女鞋之王誕生,靠著一雙百元鞋子,一年賣出50億,開8千家店
    比如當年女鞋中的佼佼者達芙妮這個品牌,過去一直是消費者追捧的對象,然而在種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下,達芙妮最終仍然陷入了困境當中。 但是在鞋界閉店的浪潮中,有一家鞋業公司卻逆勢崛起,發展成為一代鞋王,這個品牌就是大東鞋業。
  • 低端女鞋之王誕生,靠一雙百元鞋子卻能年入50億,開出8000家分店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上購物這種模式已經成為了現在的一種新潮流。越來越多的人現在更加願意使用網上購物。而不願意去實體店購物了。這一種新潮流也對現在的實體行業造成了非常大的衝擊。這一個主打低價的大東一年可以掙到將近50億。作為大東的創始人老闆陳光敏是非常有經商頭腦的,當初他能夠做女鞋這一個行業,也是因為發現國內很少有大品牌專門賣女鞋。於是陳光敏就從這一點出發,創辦了大東女鞋這一個專賣品牌。讓他意外的是,這一次的創業非常成功,大東在幾年之內就發展上了正軌。
  • 中國新女鞋之王崛起!全國擁有9000家門店,一年能賣出1億雙鞋子
    中國新女鞋之王崛起!全國擁有9000家門店,一年能賣出1億雙鞋子推薦語:說到我國的「女鞋之王」,大家第一印象可能會想到百麗這個曾經當之無愧的王者。2010年的時候,百麗佔中高端女鞋市場46%的份額,而居第二名的鴻國國際僅佔6.5%,差距十分明顯。到了2011年,百麗的營收已經達到289億,淨利潤增長到42億。在百麗國際最輝煌的2013年,百麗的市值一度超過1400億港元,成為中國最大鞋履零售商。
  • 女鞋界的黑馬誕生:「模仿」富貴鳥一年入帳50億,坐擁8000多家店
    這家鞋業公司一開始只是個小作坊,現在卻在全國有8000多家實體店,並堅持走低價路線,每雙鞋的平均價格不到100元。但如此低的單價每年創造了數十億的銷售額,這匹黑馬就是來自浙江省的一個品牌——大東。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發家致富潮中,製鞋業在南方沿海地區開始興起,家庭手工作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1970年,大東鞋業創始人陳光敏出生於浙江省一個農村家庭。
  • 中國新「鞋王」誕生!別人虧損它「狂賺」,8000家店「橫掃」對手
    這幾年時間中,隨著「電商經濟」在我國的崛起,網購成為了一種「潮流」。如今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熱衷於在網上購物。網上購物大火之後,很多實體店鋪卻「難受」了。本來市場份額,都是實體店一家「獨享」。我國有一家鞋店卻「逆勢生長」,成為了「女鞋新王」,這個品牌就是大東。大東這個名字雖然不是那麼華麗,但想必不少人都聽過吧。大東鞋業靠著低價來搶佔市場,一直堅持「低價銷售」。在同樣是鞋店的達芙妮,關閉數千家門店時,大東卻「生意極好」。不僅在全國開了8000多家門店,其銷售額也突破了50億元。大東究竟,是靠什麼「逆襲」的呢?
  • 中國新的女鞋王出現:年賣9000多萬雙,在百麗達芙妮背後強勢崛起
    其中線下鞋企更是如此,百麗、達芙妮等鞋企都經歷業績下滑等危機,然而還有一家鞋企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發展壯大,它就是大東女鞋。大東品牌女鞋創立於九十年代,主要專注時尚女鞋,以現代年輕女性為主要消費群體。它的一個特點就是鞋子定價低,不足百元一雙,業內被稱為「白菜價」。如今它全國擁有超過9000多家門店,一年銷售額達50億。
  • 5年虧掉40億!風靡大陸的一代女鞋王,關店6500家!如今徹底退出
    在2020上半年中,該集團已經淨關閉132個銷售點,其中包括「達芙妮」、「鞋櫃」兩個核心品牌的67間店鋪,以及其他品牌的65間店鋪!達芙妮國際創建於1990年,主要從事製造及銷售女鞋,曾是中國最成功的國內品牌之一。如果要追根溯源,那麼1987年達芙妮已經開始幫助美國鞋企做代工廠了。
  • 借力馬雲 達芙妮「女鞋王」鹹魚翻身?
    曾經備受青睞的「女鞋鞋王」在近期又被曝出關店消息,據北京商報近日報導,北京地區有23家店鋪,但部分位於購物商場的店鋪在高德地圖中顯示為服務狀態未核實,走訪時可以發現該店鋪已經關閉。作為成立近30年的女鞋品牌,達芙妮曾創造了一年賣出5000萬雙女鞋的業績,作為「女鞋王」佔據了將近20%的市場份額,號稱中國市場每五雙品牌女鞋就有一雙來自達芙妮。
  • 中國新「鞋王」誕生:坐擁9000家店 年賣1億雙 成莆田鞋強勁對手
    到了1957年,市區皮鞋產量就已經達到了16.3萬雙,到了1978年,市區裡面共有10餘家皮鞋廠,年產皮鞋49.68萬雙。作為「中國鞋都」的溫州,曾經一度是發展得特別好,誕生了眾多全國第一,例如:第一雙豬皮革皮鞋、第一雙膠粘皮鞋、第一雙硫化皮鞋等等。
  • 中國一代「鞋王」百麗退市,創始人和CEO套現百億離場!市值曾達1500億,店面20630家,有女人路過的地方就有它!
    2007年,百麗集團在香港成功掛牌上市,市值高達670億港幣,同時藉助資本的擴張完成了以6億港元收購奧斯企業、15億收購男鞋巨頭森達、5.63億元收購上海永旭三項大宗收購。之後更是快速跑馬圈地,進入各大百貨商場,一躍成為中國大陸最大的女裝鞋零售商。
  • 一年賣出1億雙鞋子,全國擁有9千家門店,為女鞋行業的王者
    特別是達芙妮,公開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18年,這四年時間裡,達芙妮虧了超過29億港元,門店數量也從巔峰時的六千多家,減少到兩千多家,可見傳統企業經營艱難。不過,在浙江卻有一家企業,在逆勢中做的風生水起,它便是大東鞋業,也被稱為中國新女鞋之王。大東鞋業成立於90年代中期,是國內快時尚領域的鞋服企業,旗下主要有女裝品牌「E&LY」、鞋類品牌「DUSTO」等。
  • 達芙妮百麗的強勁對手:只賣「百元鞋」,今坐擁8000家店年銷50億
    在這個大環境下,網購平臺上湧現出許多新品牌,進一步衝擊到了實體店,很多曾經銷售火爆的品牌迎來了「關店潮」。就拿女鞋品牌來說,達芙妮女曾是國內的女鞋巨頭,現在卻在市場競爭中節節敗退、關閉上千家門店,一代鞋王百麗也走上了退市「賣身」的衰敗之路,許多頂尖鞋企的業績出現了滑鐵盧,陷入危機。
  • 中國女鞋界的「拼多多」:它靠低價策略年入50億,全國分店上萬家
    然而有一家鞋企卻靠著低價策略逆襲,非但沒有受到市場環境影響,還實現了發展壯大,它就是大東鞋業。大東鞋業成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涵蓋女鞋、男鞋、童鞋、皮具箱包以及服裝的全品類布局。並且擁有超過萬家實體店,年營收也達到50億。今年6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9-2020年中國時尚零售企業百強榜》中,大東鞋業也榜上有名。
  • 女鞋市場再細分,迅速發展的大碼女鞋將成為未來女鞋新紅利風口...
    女鞋市場再細分,迅速發展的大碼女鞋將成為未來女鞋新紅利風口!中國製鞋業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改革開放的流潮,中國承接國際製鞋業的轉移,一躍成為全球最大鞋業生產中心和銷售中心,形成了十分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發展平臺,並且已基本佔據了全球鞋產品市場的半壁江山。在中國的鞋類市場中,女鞋是增長最快,最具市場佔有率的品類,多方業內調研均表明中國女鞋市場未來的增長空間超乎想像。
  • 潮牌Vans的逆襲:32年前破產,如今年銷130多億,憑什麼?
    運動鞋市場,新的選手越來越多,老牌體育用品巨頭如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年年推出最新科技產品,還有UnderArmour等新晉品牌跟上。既沒有年年升級的技術含量,又沒有季季更迭的款式設計,帆布鞋品牌可能要冷場了。
  • 長江實業上海「高尚領域」及「湖畔天下」2019年業績輝煌
    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實』))2019年在上海推售的兩大項目——普陀「高‧尚領域」地標式城市綜合發展項目及嘉定「湖畔天下」湖畔花園住宅項目,銷情卓著,兩大明星項目全年累計銷售房源逾1270套,全年銷售金額近達100億元人民幣,創下長實上海市場歷年銷售最優佳績,其中「高‧尚領域」問鼎上海住宅總銷售套數及金額排名前三甲,戰功赫赫,業績斐然。
  • 廣西一商場賣的名牌鞋也有假!涉案鞋金額達50多萬
    南寧執法人員檢查遭阻撓,涉案女鞋金額達50多萬元在正規商場的專櫃買東西本來是一件放心的事可萬萬沒想到這些百貨專櫃也有假貨!近日,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在新夢百貨等商場現場查獲涉嫌商標侵權女鞋1000多雙,涉案金額達50多萬元。
  • 中國又一鞋王誕生,打敗達芙妮、百麗,年銷1億雙鞋
    雖然女鞋擁有龐大的市場需求,但是在網際網路電商的影響下,想要突破重圍,做成品牌,並非容易的事。自從有了電商之後,一大批小眾女鞋品牌崛起,憑藉價格實惠、款式新潮,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而那些布局線下門店的傳統女鞋品牌,沒有及時轉型線上,又不能很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很快就被拋棄掉,比如達芙妮和百麗,銷量一年不如一年,只好縮減門店數量,維持最基本的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