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森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電商行業的出現使人們的生活消費方式發生了極大地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從原來的商超購物都喜歡上了現在的網購。原因很簡單,省時、省力、省錢。尤其是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對傳統實體經濟形成了嚴重衝擊。甚至於我們平時所熟悉的品牌老店都紛紛關門轉讓。
與前女鞋巨頭達芙妮一樣,它曾經是一個很受歡迎的品牌,但如今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它仍然無法逃脫淪陷的命運。2017年對鞋業來說是艱難的一年。在這一年,一代鞋王百麗被賣,並摘除了香港的股票;所謂的「中國鞋業第一股」的星期六1年虧掉了7年的利潤。
業內人士表示,鞋行業所要面對的挑戰要比這更複雜,三大女鞋企業「滑鐵盧」式的結果只是行業形勢發展的冰山一角。由於生存變得困難,成千上萬的商店關門了。而在這個時候,一家製鞋公司成功地逆勢而上,成為女鞋的新王者。
這家公司原本是一個小作坊,現在在全國有8000多家實體店,以低價銷售鞋子,平均每雙不到100元。但如此低的單價,卻創造了每年數十億的銷售額,品牌就是大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南方沿海地區開始興起製鞋業,手工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1970年出生於浙江省一個農村家庭的陳光敏,17歲時成為一名學徒製鞋匠。
後來,他和親戚共同當起了養蜂人。四處奔跑,陳光敏不僅拓展了他的視野,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他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91年,一個週遊全國養蜂賣蜜的年輕人因為偶然的機會闖入女鞋行業,但正是這一不經意的舉動,卻在30年後開創了一個反攻電子商務行業的奇蹟,它就是門店遍地開花的大東女鞋。
當時,懂生意的陳光敏發現福建富鳥男鞋賣得好,但沒有女鞋。於是,陳光敏想,如果他自己做女鞋,是否能像富貴鳥一樣成功。考慮到這一點,25歲的程光敏決定在1995年創業,並創立了「大東」品牌。令他吃驚的是,他的第一次冒險成功了。他成功地製造了他的第一桶金。
第一次創業的成功,讓陳光敏更加堅定了創業的決心。他開始關注市場需求,開發產品銷售,因此從一開始就沒有犯任何投資錯誤。儘管如此,陳光敏觀察市場,順應潮流,但這並不意味著鞋業的發展一帆風順。
雖然多年來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在很多城市甚至三四線城市都開設了分公司,但與大品牌相比,其知名度和銷量仍不得而知。特別是2012年,整個鞋市的形勢並不理想,給大東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經過幾年的努力,大東已經在三四線城市開設了多家實體店,但由於品牌知名度低、優勢不大,很難進入一二線城市市場。到2012年,由於消費市場疲軟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包括女鞋巨頭達芙妮(Daphne)和百麗(Belle)在內的許多同行已經倒閉。
面對這種困境,陳光敏知道自己必須改變自己的品牌。雖然最初的代理系統節省了時間和精力,但由於代理層的存在,零售價格可能會更高。此外,這種模式還容易出現拖欠還款、資金無法及時收回等問題。
因此,陳光敏決定放棄代建制和合資經營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加盟商只管經營門店,而分銷和營銷活動則由總部策劃。這樣,加盟商不需要承擔太大的風險,也可以實現雙贏。此外,民族合資實施後,大東還啟動了「季清」戰略。哪怕一雙鞋賣不出去,大東也會大減價搞促銷。
近年來,達芙妮、百麗等著名女鞋企業逐漸衰落,但大東鞋業卻以其成功的轉型戰略脫穎而出。此外,其產品創新速度加快,一直專注於時尚潮流。因為大東皮鞋性價比高,每雙皮鞋的均價不超過100元,因此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擁有越來越多的忠實消費者。此外,該公司還瞄準了低端市場。
正是因為這一戰略,大東鞋業才沒有像其他競爭對手一樣陷入「破產潮」。相反,它繼續擴張,在全國逐步開設了8000多家門店,年銷售額達50億元。在2019年集團品牌營銷峰會上,集團董事長程光敏表示,未來三年,公司將努力打造「大東生活圈」的新商業模式。據了解,大東擬建的「生活圈」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
同時,也為物流服務做好了準備。據了解,大東鞋業投資2億多元建設智能物流倉儲,倉儲面積約1.4萬平方米。智能系統正式使用後,產品的線上線下銷售將更加靈活,這是大東的又一次飛躍。
經過多年的發展,大東終於在女鞋行業取得了成功,實現了年銷售額50億元的奇蹟,紮根國內鞋業市場。然而,未來女鞋市場將面臨更多挑戰,大東能夠繼續保持下去嗎?除了低廉的價格,創新和性價比同樣重要。對此你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