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鞋界的黑馬誕生:「模仿」富貴鳥一年入帳50億,坐擁8000多家店

2020-12-12 大話企業

文:津木

電商的出現一方面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優化了人們的購物體驗,一方面也讓傳統的實體店飽受衝擊。電商優勢顯而易見,沒有租金的壓力,所以電商商品價格普遍低於實體店,從而導致大量消費者在網上購物,生意慘澹的實體店承受著巨大壓力,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近兩年來,大量實體店宣告破產,甚至一些知名品牌在「倒閉潮」中,難以存活。

達芙妮曾經是一個很受歡迎的品牌,但現在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還是沒能逃脫衰落的命運。為求生存不得不關閉成千上萬的店面。隨著中國鞋業市場趨於飽和,我們過去熟悉的品牌,如百麗、富瑞、等品牌也在日益衰落。

但有一家鞋業公司成功地逆勢而為,在整個行業環境都不怎麼景氣時,殺出重圍成為一匹黑馬。這家鞋業公司一開始只是個小作坊,現在卻在全國有8000多家實體店,並堅持走低價路線,每雙鞋的平均價格不到100元。但如此低的單價每年創造了數十億的銷售額,這匹黑馬就是來自浙江省的一個品牌——大東。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發家致富潮中,製鞋業在南方沿海地區開始興起,家庭手工作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1970年,大東鞋業創始人陳光敏出生於浙江省一個農村家庭。17歲時,他只是一名鞋業學徒。後來,他和親戚一起當養蜂人。這段經歷讓陳光敏參觀了許多地方,不僅拓寬了他的視野,而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他以後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時,頗有經商頭腦的陳光敏發現,福建的富貴鳥男鞋賣得好,但卻沒有生產女鞋。所以他想,如果我們生產女鞋,我們會像富貴鳥一樣成功嗎?於是在1995年,25歲的陳光敏決定自己創業,創立了大東品牌。出乎意料的是,他第一次冒險創業竟然成功了,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第一次嘗到勝利滋味的陳光敏乘勝追擊。他決定緊跟市場潮流,市場上什麼產品賣得好就生產什麼。陳光敏在製鞋方面有一定的經驗,還懂設計,也了解市場,但他的產品並沒有在市場上掀起過大的波瀾。多年來,大東在三四線城市開設了一些實體店,但由於品牌知名度低,缺乏大的優勢,一直很難進入一二線城市的市場。到2012年,包括女鞋巨頭達芙妮和百麗在內的許多同行紛紛關閉門店,以應對疲軟的消費市場和不斷上漲的原材料價格。

面對困境,陳光敏知道自己必須做出改變才能打破困境。原有的代理系統雖然省時省力,但層層代理導致零售價居高不下,此外,還容易出現拖欠付款、資金無法及時收回等問題。於是,陳光敏決定放棄這種代理系統,改用聯營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加盟商只負責門店的經營,而分銷和營銷活動則由大東總部制定,銷售款必須當天歸還。這樣,加盟商不需要承擔太多風險,還能實現雙贏。另外,在大東實施全國性聯營後,還實行「季清」戰略,如果每一季有賣不出去的鞋,通過各種促銷活動「送」出去,那麼大東每一季的產品都能實現「零庫存」。

近年來,達芙妮、百麗等知名女鞋企業逐漸衰落,而大東依靠成功的轉型戰略脫穎而出,加上其產品創新速度較快,一直密切關注時尚潮流,因此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擁有大量忠實的消費者。另外,大東的定位一直主要針對中端市場,一雙鞋的均價不到100元,性價比非常高。由於這一戰略,公司沒有像其他競爭對手一樣陷入「關店潮」。相反,它繼續擴張,逐步在全國開設8000多家門店,年銷售額達50億元人民幣,成為鞋業當之無愧的黑馬。

在2019年3月舉行的2019年度品牌營銷峰會上,公司董事長陳光敏表示,未來三年,公司將努力打造全新的商業模式——「生活圈」。據了解,大東即將打造的「生活圈」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銷售的產品包括公司所有品牌和各類產品,以及內衣、床上用品、廚房電器、智能家電等產品。此外,還將引進711等知名便利店,設立書吧、咖啡廳和小型遊樂園,為消費者提供既滿足消費需求又滿足休閒娛樂需求的場所。

為保障「大東生活圈」的物流方面,大東鞋業早已提前布局。據了解,大東已投資2億多元,建成佔地1.4萬平方米的智能物流倉庫,將於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該智能系統投入使用後,將極大地促進未來線上線下聯合銷售、分銷和新商業模式的發展。

除了打造「大東生活圈」的宏偉計劃外,陳光敏還表示,2013年至2016年,公司銷售額增長了12倍,因此他非常有信心帶領公司在2020年至2030年的未來10年內實現1000億元的銷售目標。在實體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陳光敏能夠定下這麼大的目標,顯示出他對大東實力的信心。

傳統女鞋的設計創新低、性價比低、品牌老化、線下門店過多,使得達芙妮和貝爾虧本關門。大東線上線下門店的擴張,加上價格低廉,擠壓了達芙妮和百麗的生存空間。如果沒有實力,就不能怪市場重新洗牌和消費者思維的改變。市場上沒有永恆的霸主,大東也一直緊跟市場潮流,從不懈怠。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達芙妮百麗的強勁對手:只賣「百元鞋」,今坐擁8000家店年銷50億
    在這個大環境下,網購平臺上湧現出許多新品牌,進一步衝擊到了實體店,很多曾經銷售火爆的品牌迎來了「關店潮」。就拿女鞋品牌來說,達芙妮女曾是國內的女鞋巨頭,現在卻在市場競爭中節節敗退、關閉上千家門店,一代鞋王百麗也走上了退市「賣身」的衰敗之路,許多頂尖鞋企的業績出現了滑鐵盧,陷入危機。
  • 一年賣出1億雙鞋子,全國擁有9千家門店,為女鞋行業的王者
    近些年,隨著網絡購物的衝擊,不少線下的連鎖鞋業巨頭都紛紛潰敗,如百麗、達芙妮要麼退市,要麼關店。特別是達芙妮,公開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18年,這四年時間裡,達芙妮虧了超過29億港元,門店數量也從巔峰時的六千多家,減少到兩千多家,可見傳統企業經營艱難。
  • 低端女鞋之王誕生,靠著一雙百元鞋子,一年賣出50億,開8千家店
    早在2017年的時候,我國的鞋業市場就遭遇了「寒冬」,當時「鞋界大王」百麗從香港退市,並且賣給了其它企業,而「星期六」這個品牌一年虧損了7個億。但是在鞋界閉店的浪潮中,有一家鞋業公司卻逆勢崛起,發展成為一代鞋王,這個品牌就是大東鞋業。
  • 「國民女鞋」跌落神壇,一年關店1900多家,市值跌的只剩下零頭
    2020年8月25日,達芙妮發布公告顯示,上半年營業額同比減少85%,虧損了1.41億港元。與此同時線下門店的數量也從2019年6月底的2208家,縮減至293家。一年多的時間關閉1915家門店,如果不是現金流太過緊張的話,相信也不會出現如此大規模關店的情況。
  • 中國女鞋新王誕生:打敗達芙妮百麗!每雙不過100元,年銷超50億
    女鞋新王誕生:在倒閉潮中逆襲!每雙鞋不過100元,年銷售達50億導讀:網際網路改變生活,更重的是改變了購物模式及消費理念,新型模式衝擊著傳統經濟,讓很多行業陷入"寒冬"而今天我們要來看看一家鞋企,卻運用智慧,充分結合網際網路、現代物流及實體經濟,把實惠送到消費者手中,也實現了逆襲。
  • 8000家門店年銷50億,100塊的鞋子卻打敗達芙妮,誰在背後撐腰?
    隨著鞋王百麗的退出市場,達芙妮斷臂自救關閉3000多家門店,傳統鞋業要凋落的氣氛瀰漫著整個市場,各家鞋企惴惴不安。然而在傳統巨頭停下腳步的時候,一股勢力卻勢如破竹,它就是大東鞋業。8000家門店年銷50億在達芙妮關掉3000多家門店的時候,大東已經默默的開了8000家店。這個大東為何如此傲氣?
  • 旗下門店超8000家,一年賣女鞋超1億雙,大東女鞋咋玩的?
    對於中國女鞋行業來說,近幾年,發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創。中國鞋業最大的零售商百麗在港股退市;而達芙妮,從2017年開始關閉實體店,到今年6月底,只剩下了293家店。然後,在整體鞋行業遭遇寒冬時,卻有這樣一家企業,一年賣出了1億雙女鞋,不斷增加門店,現已在全國擁有了8000家店,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這家企業便是大東。
  • 又一新晉「女鞋王」誕生:在實業低潮中逆襲,年銷售達50億!
    2017年對鞋業來說是艱難的一年。在這一年,一代鞋王百麗被賣,並摘除了香港的股票;所謂的「中國鞋業第一股」的星期六1年虧掉了7年的利潤。業內人士表示,鞋行業所要面對的挑戰要比這更複雜,三大女鞋企業「滑鐵盧」式的結果只是行業形勢發展的冰山一角。由於生存變得困難,成千上萬的商店關門了。而在這個時候,一家製鞋公司成功地逆勢而上,成為女鞋的新王者。
  • 低端女鞋之王誕生,靠一雙百元鞋子卻能年入50億,開出8000家分店
    越來越多的人現在更加願意使用網上購物。而不願意去實體店購物了。這一種新潮流也對現在的實體行業造成了非常大的衝擊。而對於現在的服裝行業來說這一種網購模式的興起,讓非常多的品牌都陷入了發展的困境,甚至讓曾經非常有名的大品牌現在也已經是面臨破產的困境。早在前幾年的時候,我國的鞋業市場就遭遇了非常嚴重的危機。
  • 背靠阿迪耐克,它在中國開了8000家直營店,年入帳336億直逼安踏
    背靠阿迪耐克,它在中國開了8000家直營店,年入帳336億直逼安踏推薦語:在我國有一個全新崛起的運動品牌之王,無論是品牌影響力還是營收都遠超過李寧、特步、361度等,目前正在高端運動界越走越遠,它就是安踏。
  • 中國新女鞋之王崛起!全國擁有9000家門店,一年能賣出1億雙鞋子
    中國新女鞋之王崛起!全國擁有9000家門店,一年能賣出1億雙鞋子推薦語:說到我國的「女鞋之王」,大家第一印象可能會想到百麗這個曾經當之無愧的王者。2010年的時候,百麗佔中高端女鞋市場46%的份額,而居第二名的鴻國國際僅佔6.5%,差距十分明顯。到了2011年,百麗的營收已經達到289億,淨利潤增長到42億。在百麗國際最輝煌的2013年,百麗的市值一度超過1400億港元,成為中國最大鞋履零售商。
  • 巔峰時坐擁3000多家門店,今破產負債30億
    巔峰時坐擁3000多家門店,今破產負債30億 推薦語:改革開放後,國內經濟發展迎來爆發,不少本土的服裝企業拔地而起,創造了很多的製造傳奇,而美特斯邦威、富貴鳥、紅蜻蜓等品牌就是那個年代的行業佼佼者。
  • 中國新的女鞋王出現:年賣9000多萬雙,在百麗達芙妮背後強勢崛起
    其中線下鞋企更是如此,百麗、達芙妮等鞋企都經歷業績下滑等危機,然而還有一家鞋企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發展壯大,它就是大東女鞋。大東品牌女鞋創立於九十年代,主要專注時尚女鞋,以現代年輕女性為主要消費群體。它的一個特點就是鞋子定價低,不足百元一雙,業內被稱為「白菜價」。如今它全國擁有超過9000多家門店,一年銷售額達50億。
  • 中國女鞋界的「拼多多」:它靠低價策略年入50億,全國分店上萬家
    大東鞋業成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涵蓋女鞋、男鞋、童鞋、皮具箱包以及服裝的全品類布局。並且擁有超過萬家實體店,年營收也達到50億。今年6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9-2020年中國時尚零售企業百強榜》中,大東鞋業也榜上有名。大東鞋業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其創始人陳光敏多年來的付出。
  • 鞋廠學徒到溫州女鞋之王!全國門店9000多家,一年賣出一億雙鞋
    由於在外面從南到北跑了三年,長了見識,也擴寬了視野,後來就在辦事處買鞋,生意越來越好在武漢、石家莊、北京開了四家店,一直到他21歲這四年他一直都在做有關於「鞋」這件事情。二、來而不可失者也他發現在國內男鞋品牌很有市場,同時也誕生了不少知名品牌,但是在女鞋領域,卻沒有一個真正的領軍品牌,他想著,如果自己創立一個專注於女性領域的品牌,會不會也像其他男鞋那樣成功。
  • 倒閉潮中逆襲成王的女鞋!一雙價格不過100元,創年銷售50億奇蹟
    在電商行業的衝擊下,傳統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曾經我們在街頭熟悉的品牌老店迫於無奈也都紛紛關門了,比如號稱「寶馬」的達芙妮女鞋,還有號稱「奔馳」的百麗女鞋,如今已幾乎看不到它們的身影。眾多鞋店都因網購的出現而半路夭折了,然而,在這種情形下卻出現一個逆襲成王的女鞋品牌。
  • 百麗、達芙妮「敗」了,這家鞋企悄悄開了10000家門店,一年賣出1億雙
    來源|新商業要參 作者|黃曉軍 提起女鞋之王,你會想到誰?一代鞋王百麗?不過這個千億市值的公司早已低價賣身並在港股退市,此前百億級年度營收,也不過是做了「代理」這個中間生意。中國鞋業第一股星期六鞋業?
  • 女鞋「黑馬」,倒閉潮中逆勢「起航」,鞋家不足百元,年銷幾十億
    女鞋市場一直以來都有著不錯的整體成績,最近這幾年有些傳統的女鞋廠商確實是走在了退出的邊緣。比如說達芙妮,算得上是女鞋市場的巨頭了,但是在很多因素的影響找下,達芙妮已經徹底「沉淪」了,2017年,百麗被收購,而且還在港股退市了,而且號稱「中國鞋業第一股」的星期六在一年的時間就將之前7年的利潤消耗殆盡,2017年對於女鞋市場來說,確實是迎來了寒冬,三大女鞋企業的倒塌讓整個市場的日子都不好過,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卻有一家企業在逆境中完成了逆襲。
  • 中國新「鞋王」誕生!別人虧損它「狂賺」,8000家店「橫掃」對手
    導致很多實體店鋪的生意下滑,甚至選擇了關店。就連不少曾經火爆的品牌,都迎來了「關門潮」,在全國的門店一家家的關閉。像前女鞋巨頭達芙妮,和服裝巨頭拉夏貝爾,都曾是備受我國人民歡迎的品牌。但如今他們已經跌落「神壇」,關閉了全國上千家門店。不過並不是所有品牌,都陷入「關門潮」的。
  • 把鞋當成白菜買,一年賣出 1 億雙鞋子的大東是如何撬動市場的?
    女鞋世界過去幾年中國鞋業品牌的日子不好過,百麗退市、富貴鳥破產、達芙妮 連續虧 損 4年,全國關店 4000 多家,但是在一片蕭條之中,有一家叫做大東的鞋企卻能 逆勢而上,目前他已經在全國開店超過9000 家,年銷量達到 1億雙,並且計劃在 2030 年要實現 1000 億的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