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感
時間的無情浪漫了文字的憐愛
沒有人可以擋住平凡日子的侵蝕,我們都是紛繁世界的行人,不可偷懶懈怠,更不能逃離固有的秩序。君子慎獨,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是最容易被情緒操控自己的時候。
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生活節奏,在等待的日子裡,有的人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裡稱王稱霸;有的人在短視頻的調教下成為了家庭廚界的新星;有的人在生活的雞零狗碎裡嘮叨成了「怨婦」。這時候最愜意的莫過用一本詩意的書裝點我們精神世界的春暖花開。在紙墨與素雅間享受一種安逸,一種舒悅,如此的簡單而又豐富,精緻的讓人覺得楚楚可愛!
我們總是喜歡拿「順其自然」來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荊棘坎坷,卻很少承認真正的順其自然其實是竭盡所能之後的不強求,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記憶的書箋,生活的餘溫,蕩漾在我略有苦澀的漂泊的心海。讀書讀到什麼時候才算成功,也許《我花了18年時間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是一種。而今,我在生活上仍然沒有穩定下來,但我在人生觀和心境上已經再上了一層樓。這不表示我已老化,更不代表我已不再努力我的前程!
「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時光礪鑠,過去的那段時光、那些人、那些事都擱淺在大腦的溝壑,一天天經歷著歲月之埃的掩埋。時間的豐腴瘦卻了時光的體態,過往的記憶很無奈也只能是過往。自我的趨徜和歲月的蹂躪使得昔日的沃若蚩蚩在春秋序代的湯湯淇水下早已物是人非,過往那些載笑載言地齊歡而今想來也只徒增一闕愆期漣漣。
歷史對受難者有著天生的憐憫,後人對落魄者有著慣性的同情。時間的無情浪漫了文字的憐愛,這個世上能夠被人們記住的似乎也只有文字了,莫說那楚辭的風騷,那漢賦的邐暢,那唐詩的雄厚,那元曲的典雅,那明清小說的厚重。「人生恰如三月花,傾我一生一世念。來如飛花散似煙,醉裡不知年華限。」桃紅柳綠的鶯月讓納蘭這般感嘆,「楊柳堆煙」「曉寒輕」的春景亦是讓人舒倦。
對於四季所受恩寵而言,似乎春秋二季更多了幾分溺愛。從桃之夭夭到春泥護花,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賢夫文儒不惜筆墨慎思。或詠物謳心,或嘆春華之佳季,或感時光之易遷,或借花之嬌媚惜美人之遲暮,或訴離苦之衷腸,或羨年少之風華。
「紅杏枝頭春意鬧」「蝶舞春豔,千蜂忙亂。」觀賞的行人比肩接踵,情侶如痴,更讓人真切的體會到什麼是「人面桃花相映紅」。沒有玉勒雕鞍,就獨自漫步,處種種之情形,頗感「砌成此恨無重數」的心境,此時此刻也是「肯愛千金輕一笑」的。「曲徑通幽處」「茂林修竹」這是對獨自遊覽者最大的關懷,也許這同樣是「可堪孤館閉春寒」的衷心而又羞澀的慨嘆吧。潺潺的流水大抵不會像「郴江幸自繞郴山」那樣的有身份,但它同樣為了那個誰而「流下瀟湘去」。
多少的故事伴隨著落紅成陣的悽苦演繹成了千古的絕唱。莫說我在南方以南,桃花佳釀,一杯沉醉便是錦衣微涼;莫說你在北方以北,沙浪逐胡,燎一縷孤煙,斷腸是思念的極端。消失在那悠長悠長又寂寥雨巷的何止是一個丁香般的姑娘。多少的紅袖,望斷樓臺獨依黃昏而鎖青煙;又有多少的幽怨,飲月長垂只以孤燈為慰;又有多少的闌珊,恨佳期難會而只有那庭花與月相知。
又有多少的無名嫖姚在那令嚴而又寂寥的漫漫長夜,悲笳長簫、胡琴琵琶黯然地和著那馬鳴、那風嘯;多少鐵衣冷難著的徵苦,多少徵戰幾人回的無奈,又有多少深閨夢裡人的切膚之情,此時此刻似如那明月之下隨風浮動的黃沙,難免讓人心波抑揚。躁動的思緒燒地心痛,不由得籲嘆,何時才能了卻這君王之事使我全身而還!
縱是你淚眼問花,誰會憐你無計留春之心。那怕你玉勒雕鞍跨馬春風,覽盡長安之花;那怕你金戈鐵馬,氣吐萬裡猛如虎。韶光怎麼念及你舊時的這般珍歷而讓你老來白髮頭戴花,亦然借勁北風讓你蕭慘,孰教今時不似舊時,即便更恨,這春,再也不會與你為期了。
長亭、胡馬、豆蔻,歷來都是那般深情難賦。而今,又能何許?難不成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築夢路上難免會感到疲倦,心懷夢想且有信仰那就是美滿。詩酒趁年華,幸福再遠,總能看到微笑的臉。
時光靜好忙讀書,這明媚的春日,即便在家,願大家也都能與文字為伴,用一本詩意的書裝點生活。
作者簡介
李正偉,蘭州大學後勤保障部員工。
內容來源 | 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教務處
編輯 | 尹欣雲
責任編輯 | 黃煜
主編 | 肖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