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會經常發脾氣?
發完脾氣後又很後悔?
後悔完下一次生氣還會忍不住想發脾氣?
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控制不住發脾氣還可能會在衝動下說出一些傷人的話甚至做出一些傷人的行為,嚴重影響彼此的關係。
就像有一首歌唱的一樣「相愛沒有那麼容易,每個人都有他的脾氣」。
沒關係,問題,總是在關係中產生,但是也能在關係中修復。
一、什麼是愛發脾氣?
女生來例假前後情緒不穩定,容易因為小事生氣,這個算嗎?
在工作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跟領導發了脾氣,這個是嗎?
父母或者愛人沒有滿足我的需求,我就很生氣,這個是嗎?
……
發脾氣是一種行為,我們在生活中都會有。如果只是偶爾生氣,並且自己可以克制,並不能稱為愛發脾氣。
愛發脾氣是指頻率比較高,持續時間較長或者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發脾氣,自己控制不住並給他人帶來了不良情緒,不利於關係(無論工作職場、朋友、家人),傷害親密關係,傷害身體。
二、為什麼愛發脾氣?
1、強烈的情緒無處安放,被輕視被無視,內心無法容納這些情緒。
發脾氣是最簡單最容易做的事情。
2、對發脾氣的對象不滿意,通過發脾氣的行為來改變他人對你的態度或者行為。
總體上來說,發脾氣的對象讓你有安全感。比如,對你的伴侶發脾氣,背後的潛意識則是——你必須要改變,不然我就不讓你好過,通過發脾氣來改變對方的態度或者行為。
還有一種——先發制人。自己做了錯事,對自己不滿反而對別人發脾氣,把對自己的不滿意轉嫁到別人身上。
3、對自己發脾氣,自我貶低,自我攻擊。
容易習慣性自我挫敗。希望通過發脾氣來引發別人注意你的需要沒有被滿足。莫名其妙煩躁,生悶氣都有可能。
4、長期隱忍之下,忍無可忍的發洩,底線一再被侵佔。這種情況往往是憤怒被壓抑了太久,終於爆發,是最危險的一種。
三、三招教你管理自己的脾氣
1、Hold住脾氣三步驟
1)喊卡。為了不用錯誤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停下來是更好的解決方法。想要發脾氣的時候提醒自己先停一下,冷靜下來。
2)識別情緒產生的信號。每個人生氣的表現是不一樣的,找到對你比較常見的發脾氣的信號,了解和感受自己在生氣時候的生理狀態。記住這種狀態,以後當出現類似的信號,你就知道自己將要發脾氣了。
3)深呼吸技巧。不管此刻是什麼狀態,不管身體在哪裡,不管在做什麼事情,用接下來幾秒時間來體驗下呼吸練習,停下所有事情,暫停,然後開始深呼吸,吸氣的時候在你的心裡默念平靜兩個字,在土氣的時候默念放鬆,平靜-放鬆,平靜-放鬆,數到你覺得自己能夠平靜下來。
處於平靜和放鬆的感召之下,你就會發現剛才生氣的信號會慢慢消失了。
當然,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在平時做更多的練習。經常練習正念的人,管理情緒的能力就比較好,更不容易被外界所擾。
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要幫助內心躁動的小孩先恢復一下,請成人來主持大局。
2、自我分析
情況發生在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發生的時候生理和心理什麼感覺?
發生之後帶來了什麼後果,你想要的是什麼?
你在這個事情發生的時候做了什麼?
你的情緒和行動對你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把以上每個問題都好好回答一遍,實際上就是要把發脾氣的前因後果,掰開了揉碎了仔細放在手心看看,也許可以看見自我的一種模式。
好好分析一下,是自己的什麼需求沒有被滿足,什麼樣的需求自己無法處理,會極其渴望依賴外在的對象來滿足你自己,一旦他沒有辦法滿足你,就好像自己對這件事已經無能為力了,一定需要用發脾氣的方式來控制對方按照你想的來做。
其實每一個發脾氣的人背後都有一份情緒和一個需求沒有被自己容納和處理,所以就用發脾氣的行為來向外界來求助,以此來試圖安慰內在受傷的小孩。
舉例:
一個女孩小時候如果沒有在家庭中得到充分的愛和理解、接納,長大後在戀愛中如果對方的行為讓她覺得自己不被接納和理解,她就會有可能會想通過發脾氣的行為來得到對方的重視和接納,以此來捍衛自己的需求。
自我分析:
實際上這個女孩發脾氣背後的需求是被理解、被接納,可是再往深層次走一走,也許可以看到她的自我模式,可能她內心住著一個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的小孩,一碰就疼。
那麼怎麼辦呢,滿足被理解的需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要去調整內心那個不值得愛的信念,先讓自己內心充盈起來。這樣,就可以更好的進行自我接納,從而更加從容的面對。
建議大家剛開始分析的時候可以拿出一張紙,把問題的答案都寫出來。
多練習之後,就可以把整個思考過程內化為自己的內在分析過程。
3、決心改變,能改變的只有你自己。
改變別人來順應你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要學會為自己的處境負責任。你自己是唯一有權利選擇的人,如果你不允許自己傷害自己,你是最有辦法去改變自己,容納和擁抱自己的那個人。
把對別人的要求拿回來,自己想要改變什麼,如果想要不讓自己那麼憤怒,下次憤怒不想讓自己那麼激烈,不想再用發脾氣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痛苦,可以按照文章中提到的方法,慢慢努力。
我們常說一個人的行為好像比想法更好改變。其實我覺得想法也是很容易改變,因為想法不等於事實。冷靜下來的時候,回頭多看看他人身上的好,把時間拉長,發脾氣其實就是一個瞬間,因為瞬間而毀掉了全部,其實是非常不值得的。
寫在結尾。
我的一位老師以前跟我說,她會在她的寶貝女兒很小的時候就提很多要求,即使她明知道她的女兒現在還做不到,我就問老師,為什麼要這樣做,等她大一點再說不是更好嗎?
老師說,有個標準在那,她今年做不到,明年做不到,一直看著這個標準,總有一天就會做到,而且這一天一定會來的比你我想像的都早。
所以,如果你有控制不住脾氣的困擾,不妨試試這三個方法,努力一下,更美好的自己就在前方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