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佔世界人口一半和全球GDP 三分之一的15個國家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貿易組織——RCEP。
協議歷時八年的談判,趕在美國下屆政府上任之前,正式籤署。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東協10個成員國(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共同達成了這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RCEP國家的人口數可以達到36億,而世界總人口數78億人,RCEP協議籤訂的國家人口數佔了世界人口的二分之一。
RCEP協議籤訂國的經濟總量可以達到世界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RCEP旨在通過共同的原產地規則加強供應鏈,降低關稅,並制定新的商務規則。成員國覆蓋了主要產業的高中低端,RCEP可以解決被美國封鎖後中國製造業供應鏈中斷的問題。
中美的關係已經處於特殊階段,現在美國仍舊是軍事、經濟、金融位居世界第一位的超級大國。但中國經濟總量已經是世界第二。而且中國能夠高效"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全球估計無人能及,最大的證明就如疫情下的表現。
歐巴馬政府時期有TPP協議,一份涵蓋服務業、智慧財產權和投資等板塊,意圖在於降低中國在亞太影響力的經貿協議。後來川普退出TPP,但仍從各方面深化了中美的關係。如今拜登將要接過川普的爛攤子,但是在美國當前自身的困局下,拜登又有多少籌碼和底盤,有多少讓利空間來爭取盟友的支持呢?
RCEP中的比較優勢——各個國家在不同領域有著相對優勢的生產效率和物美價廉的產品,各國各得其所、各取所需。
中澳方面,澳大利亞五分之一的就業崗位依賴於貿易。自疫情以來,中澳貿易遇冷,澳大利亞則希望通過這種貿易形式,重新加強與中國客戶的聯繫,並且希望能給澳大利亞經濟在整個印太地區帶來30萬億澳元市場。14國聯手中國籤署RCEP,澳大利亞將成為最大贏家。
中印方面,印度退群,在2019年11月RCEP的談判框架完成時,印度突然宣布退出RCEP。就經濟方面,RCEP會要求更多開放服務行業,印度企業擔心大量廉價中國商品湧入本國市場,削弱了自己的優勢,以及削弱自己的就業市場。
編輯 肆度
中日方面,日本是中國第四大貿易夥伴,中國第五大進口來來源和出口市場。而中國對於日本來說確實第一大貿易夥伴。
RCEP的正式籤署是世界格局多極化的主動選擇?還是單一世界體的掙扎?RCEP的籤署並不意味著,這些成員國之間的各種摩擦就沒有了解決了。所有國家都看到了中國與日俱增的影響力,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打算。